【書籍資訊】 書名/ 82 年生的金智英
作者/趙南柱
譯者/尹嘉玄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 2018 年 5 月
作者/李庭芝
小說主角多半追求獨特性,特別的身世、特別的職業,或是不同凡響的名字、不同凡響的人生抉擇。然而本書的女主角金智英完全沒有這些標籤,「金智英」這個名字就像是台灣的「淑芬」、「雅婷」一樣,是再普通不過的名字。她的人生也很普通──進了小學,進了中學,然後進大學,然後找工作、結婚,然後懷孕生子離職帶小孩。一個普通到,好像沒什麼問題的人生,這樣一帆風順的人生還有什麼好抱怨的呢?
金智英恐怕自己也是這樣想的。在故事開場,金智英兩次向丈夫、公婆表白,用的卻都是別人的聲音和語氣。例如在婆婆質問她在節日準備兩整天的飯菜會不會感到辛苦時,金智英卻像是被附身般,用自己母親的神情回答:「哎呀,親家母,其實我們家的智英每次只要過完這種大節日,都會全身痠痛呢。」
「金智英」這個人想要什麼、想說什麼,好像都不重要,唯有用別人的口為自己說話,才能爭取到那一點點微弱的注意力,才能被當成一回事,才能被傾聽。
平安長大的關鍵是「幸運」
智英的第一個幸運是,雖然有重男輕女的奶奶,卻有努力守護她的母親。例如,在搬家的時候,母親力排眾議留了一個單獨的房間給智英和她的姊姊,而非像奶奶期望的一樣把房間給弟弟,甚至還拿出了私房錢幫姊妹倆添購家具。但並不是每個女孩都這麼幸運,有不願與壓迫共謀的母親。打開網路論壇,每隔一陣子就會有人貼文分享自己的經驗,兄弟想要什麼就有什麼,把錢敗光也無怨無悔,但是姊妹做牛做馬付出卻還要被叮寧記得辦拋棄繼承。
金智英的第二個幸運,是她的身邊常常有勇於反抗體制和威權的女性,為她和其他女性同伴撐起更多的安全空間。例如在中學的時候,男生和女生都有各自的服儀規定,但男生除了不能把褲管修得過寬或過窄,其他規定就算有,老師也都不管。女生就不一樣了:
「女生的制服裙子長度一定要蓋過膝蓋,也不能露出臀部和大腿曲線;夏季制服的白襯衫因為很容易透出內裡穿著,裡面規定要穿著圓領無袖排汗衫,不能擅自改穿細肩帶背心或T恤,不允許穿著有顏色或帶有蕾絲的款式,襯衫裡只穿內衣更是萬萬不可。此外,女同學夏天一定要著膚色絲襪配白色短襪,冬天則要穿上學生專用的黑色絲襪,不可以擅自更換成透膚的黑絲襪,也不可以多加襪子在外面;而且不能穿運動鞋,只能穿皮鞋。」
一位女同學挑戰了規定,穿著運動鞋走進校園,被老師攔了下來。她質問為何男學生就可以穿運動鞋和棉質圓領衫而女學生不行,老師回答說:「男孩子整天跑跑跳跳的,下課十分鐘都不會乖乖待著,…(略)…,怎麼可能叫他們整天穿皮鞋、襯衫?」
女學生憤怒地回答女孩子並不是不喜歡運動,而是服儀規定太不方便,因此被老師處罰服裝不合格、態度不佳、不知悔改,要學鴨子走操場。老師還特別叮囑,要記得抓牢裙擺免得走光,女學生卻完全不理會自己走光與否,讓老師不得不中斷體罰。之後也默默放寬了規定,不再刁難女學生。
雖然這個段落和金智英並沒有直接的關係,這樣微小的改變對她的生活來說似乎也是不足為道。但是,這樣微小但堅定的反抗,讓金智英、以及擁有相同遭遇的讀者重新思考,自己成長經歷中所遭遇的那些不方便,真的都是天經地義的嗎?
最驚險的一次幸運,莫過於金智英在公車站遭遇跟蹤狂。對方宣稱是她的補習班同學:「妳每次都坐我前面啊,還會笑著傳講義給我,每天都會在教室走廊上面帶微笑地對我說:『我走囉!』怎麼今天卻把我當成色狼呢?」但在金智英眼中,她根本完全不知道補習班座位後面坐的是誰,自己又是用什麼表情傳議義,她嚇壞了,但是她家卻是在一個地方偏僻的公車站。
這時一位公車上的女上班族見義勇為,急忙跟著兩人下公車,把自己的圍巾解下來,假意要把金智英遺落的圍巾還給她,才讓男同學離開現場。危機解除後,金智英就如同我們都知道的那樣,受到父親斥責,一定是不夠小心、衣著不夠保守、行為不夠檢點,才會遭遇到這樣的事。但是當她打電話給女上班族道謝時,女上班族安慰她:「這不是你的錯,這世界有太多奇怪的男人,是那些人有問題,絕對不是妳的問題。……妳要相信,這世界上有更多的好男人喔!」這段話給了金智英希望,在每次她害怕的時候讓她能夠得到安慰。
幸運並不足以開拓生命
但是,將目光集中在這些鳳毛麟角的幸運,常常會讓人忽略壓迫存在的事實。就像那個每次在爭論性別議題時總會出現的萬用句:「不是每個人都這樣,要看開一點。」在縱容壓迫的體制面前,這句話又有什麼意義呢?如果金智英的人生再少那麼一點點
幸運,比方說沒有支持她的原生家庭、或少了那些見義勇為的路人甲乙,她還能平安健康、心智健全地長大嗎?
金智英在大三那年開始準備就業。她畢竟不是有雄心壯志的人,追求的目標也很平凡:只要是喜歡的工作,公司的規模並不重要,就像個普通人一樣,沒什麼了不起的目標。然而她的朋友,明明各項條件都比金智英優秀,卻懷疑自己可能連不穩定的小公司都進不去。
「妳仔細回想一下,有看到幾個學姊?」經過朋友提點,金智英才意識到,在那些優秀校友的分享會中,看不見學姊的身影。書中引用了南韓的統計數據來佐證小說劇情中的安排: 2005 年的問卷調查顯示,在百大韓國企業當中,女性的錄取率只有將近 30%,而且這樣的數值已經是女性社會地位提升的指標。
但剛畢業總是要找工作的,金智英先是把履歷投到有一定規模的公司,沒有下文後,改投規模小但經營穩定的公司,最後只要有看到招聘公告就投過去。好不容易獲得一次面試的機會,但是在團體面試當中,最後一題卻是長這樣的:
「要是今天各位去拜訪客戶,但是客戶主管一直……就是……有一些身體上的接觸,比如說按你們的肩膀啦,不經意地摸你們的大腿啦,嗯,知道我在說什麼吧?要是你們遇到這種情形會怎麼做?」
金智英回答她會假裝要上廁所或拿資料,自然地離開現場。她最後沒有錄取,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沒有在這一題上答出正確的答案。而雖然最終她還是找到了別的工作,然而可以想見,在入門就這麼艱難的情況下,更別提公司内部的情况了──不合理的工作量,懷孕時同事用異樣眼光訕笑著說她可以晚三十分鐘上班好棒喔。最
終在經濟壓力的考量下,金智英還是辭職了。
選錯就滿盤皆輸並非真正的選擇
在鼓吹養育小孩就是母親最偉大人生目標的社會風氣下,很難讓人意識到,「辭職」幾乎也等於失去人生。不再有未來的願景,妳能有的願景就是養好妳的小孩;不再有朋友,能看到的大概只有學校老師、商店店員還有妳的孩子;健康和外貌更是難以留駐。但反正,多想想自己能從育兒當中得到的,不要只想著自己失去的,金智英的丈夫這樣安慰她。金智英詰問丈夫:「所以你失去了什麼?」丈夫卻顯得結結巴巴,最後只能說出可能不能太常參加聚餐、下班回家要做家事……等等,兩相比較之下顯得極其諷刺。
但現實的是,這樣的安排似乎是眼前所見最好的了,畢竟,升遷的機會沒有女性的名額,薪資計算也總是有意無意苛扣特定性别,男主外、女主内,幾乎是不得不的選擇。
人們常說,要有什麼樣的人生,都是自己可以選擇的。但縱觀金智英的一生,這句話卻像是廢話一樣。她當然可以有選擇,問題是,每個選擇所要付出的代價大得不成比例。她當然可以選擇穿運動鞋上學,只是會被體罰和羞辱;她當然可以為了成績去補習,但是夜晚是犯罪可以理所當然發生,而受害者必須為此懺悔的時刻;她當然可以選擇繼續工作,但工作會不計一切代價习難她,限制她,直到她自己離開為止。
在說出「不要抱怨了,每個人都有選擇」這樣不負責任的心靈雞湯之前,也許應該想的是,我們是真的提供了兩個以上、平等公正的選擇,還是將其他道路填滿荊棘,然後嘲笑別人傻得沒想到要為自己努力?
原載於《人本教育札記》第 35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