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chapter 3《聊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其實我是一個很不會聊天的人。
「其實看你的文字,跟聽你說話有絕大的落差。」
我是個不會說話的人。雖然以前就有解釋過這樣的事,但還是感受到某種挫敗。不是很糟糕到那種,而是一種無助的感覺。
有時詞不達意應該也可以列為一種精神疾患。
曾以為我有自己一套的說話方式,但實際回頭看看才發現,原來我只不過一昧模仿身邊的人,甚至連自己原來是如何說話都忘記了。找不回來了。就被遺忘在某個十二、十三歲的角落,被丟在那後就找不回來了。
然後成為一個文字跟說話不配合的人。
終其一生說著謊過活。
說話方式,甚至聲腔隨著成長與接觸的人,在模仿塑形之下,有著不同的面貌。彷彿是一次一次將自己打散再重組,卻一塊一塊地被取代。
如同帕修斯之船,成長的毀滅與重建,那個原始的我,好像終將會在某一刻被消滅。
然後說這是長大,變成我們以前口中不想成為的大人了。
avatar-img
4會員
21內容數
部落格。關於那些壓縮過後生活的小事。 最終我們都會忘記自己遺失什麼。希望你一切安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席綸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故事中的插曲是某種人與人之間相遇的攻防戰,不能避免-排除那些天生就隱藏著很好的人-去對彼此的試探.在對話之中去找到能溝通的頻率。 中場休息(表演是情緒化的時刻) 最後結尾是我們找到好朋友,或者從不見面。 鱷魚說:「這樣似乎有點籠統。」 那補充一點, 坦承這東西到最後是會受傷的。
至於那些,包含著夾著手弓起腳睡覺/咬指甲/某種程度上的精神潔癖/飲酒/不好與人接觸/情緒化/說謊成癮/記仇/不愛喫抹茶卻一直喫著 然後原地踏步著,看著那些黑影, 飛向彩虹的盡頭。
故事中的插曲是某種人與人之間相遇的攻防戰,不能避免-排除那些天生就隱藏著很好的人-去對彼此的試探.在對話之中去找到能溝通的頻率。 中場休息(表演是情緒化的時刻) 最後結尾是我們找到好朋友,或者從不見面。 鱷魚說:「這樣似乎有點籠統。」 那補充一點, 坦承這東西到最後是會受傷的。
至於那些,包含著夾著手弓起腳睡覺/咬指甲/某種程度上的精神潔癖/飲酒/不好與人接觸/情緒化/說謊成癮/記仇/不愛喫抹茶卻一直喫著 然後原地踏步著,看著那些黑影, 飛向彩虹的盡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你是不會說話嗎?你不是不會說話,你是思維混亂!你是邏輯不清!所以鍛鍊口才的背後是鍛鍊思維、是知識儲備、是信息處理、是學習能力,這才是本質。 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能力表達,首先,訓練自己的邏輯能力,訓練自己自己的結構化思維,例如如何在一場演講中帶動大家的情緒?情感的背後是立場,你是誰台下坐的是誰,你講給
她一直很在意我消失 但我已經沒有在消失了啊 終於我搞懂她要的是我要在line 上面聊 講什麼都好,不要太久沒出現 她說她跟朋友都這樣聊 貼一張圖給我看 說我這樣她都不想找我聊天了 聽完覺得T果然只是外表man 內心還是女孩子啊 有時她真的比我還要女生喔 我反而比較像披著婆皮的白目
<12>   常常覺得自己說話像掉進水裡,不會有水花。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有相同的感覺 越長大~越覺得孤單 有些東西已經不是單純描述事情就好了 內心複雜的轉換過程 他歷經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可是那些詞彙不是我們平時 可以善於拿出來運用的 哪怕是周遭的朋友同事 階段我好難表達自己的狀態 他們也好難理解我的孤獨 在外面的課程結束之後
在《瞎聊107》中提到我是個不怎麼喜歡聊天的人,不管是現實上還是網路上,當個網路社恐也沒什麼。 先前也多次提到我認為純文字很難給人有溫度的感覺,所以需要用標點符號或者表情符號,有時候也會因為對方的理解/讀解或當下情緒會有所不同,我不想被莫名誤會,儘管我認為我都是帶著善意。 “說者無心,聽
Thumbnail
有時會遇到一些人,會讓我很想感嘆怎麼我們的個性可以差這麼多,講話的方式跟我就像是平行時空的人,唯一能溝通的點就是我們都會講中文。 不知道自己是發生甚麼事,可以在熱情奔放的同儕之間變得像一個悶騷的老頭子(?),跟其他人的講話風格、穿著都不一樣。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應該說是因為相較於身邊同學,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Thumbnail
那天友人憂心忡忡地跟我說,最近認識一個異性,但好像都不知道怎麼聊天,常常被句點,在朋友間也接不到聊天話題,是否是自己表達出了問題? 其實如果基本功有如說話引擎,思維就是你的變速箱,一個人講話有沒有縱深和有沒有內容,通常決定了談話品質,那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增進自己的表達思維。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Thumbnail
許久沒寫作的人,會忘記如何寫作,忘記自己熟悉的方式,忘記思考的邏輯,然後再也提不起筆。 不喜歡說話的人,通常都很喜歡透過寫作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想說話。但沈默了太久之後,也會變得不知道該說什麼,或是在內心想要說話時,卻發現難以開口。 最近就變得如此,不知道該寫什麼,也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你是不會說話嗎?你不是不會說話,你是思維混亂!你是邏輯不清!所以鍛鍊口才的背後是鍛鍊思維、是知識儲備、是信息處理、是學習能力,這才是本質。 提高自己的口才和能力表達,首先,訓練自己的邏輯能力,訓練自己自己的結構化思維,例如如何在一場演講中帶動大家的情緒?情感的背後是立場,你是誰台下坐的是誰,你講給
她一直很在意我消失 但我已經沒有在消失了啊 終於我搞懂她要的是我要在line 上面聊 講什麼都好,不要太久沒出現 她說她跟朋友都這樣聊 貼一張圖給我看 說我這樣她都不想找我聊天了 聽完覺得T果然只是外表man 內心還是女孩子啊 有時她真的比我還要女生喔 我反而比較像披著婆皮的白目
<12>   常常覺得自己說話像掉進水裡,不會有水花。
我不知道是不是大家都有相同的感覺 越長大~越覺得孤單 有些東西已經不是單純描述事情就好了 內心複雜的轉換過程 他歷經了一些不一樣的變化 可是那些詞彙不是我們平時 可以善於拿出來運用的 哪怕是周遭的朋友同事 階段我好難表達自己的狀態 他們也好難理解我的孤獨 在外面的課程結束之後
在《瞎聊107》中提到我是個不怎麼喜歡聊天的人,不管是現實上還是網路上,當個網路社恐也沒什麼。 先前也多次提到我認為純文字很難給人有溫度的感覺,所以需要用標點符號或者表情符號,有時候也會因為對方的理解/讀解或當下情緒會有所不同,我不想被莫名誤會,儘管我認為我都是帶著善意。 “說者無心,聽
Thumbnail
有時會遇到一些人,會讓我很想感嘆怎麼我們的個性可以差這麼多,講話的方式跟我就像是平行時空的人,唯一能溝通的點就是我們都會講中文。 不知道自己是發生甚麼事,可以在熱情奔放的同儕之間變得像一個悶騷的老頭子(?),跟其他人的講話風格、穿著都不一樣。這樣講可能有點誇張,應該說是因為相較於身邊同學,
很多時候在相處上出問題是因為每當溝通時心中早有一句「我知道你想說什麼」,於是就不再聽下去了。 人所呈現表達的,並不一定代表實際上想說的話,這點無論在言語、肢體或文字溝通上皆適用,只跳過過程看結論、用表面摘要意思去解讀一個人的話,會遺漏掉很多真正重要的、說不定是我們真正尋求的關鍵訊息。
Thumbnail
那天友人憂心忡忡地跟我說,最近認識一個異性,但好像都不知道怎麼聊天,常常被句點,在朋友間也接不到聊天話題,是否是自己表達出了問題? 其實如果基本功有如說話引擎,思維就是你的變速箱,一個人講話有沒有縱深和有沒有內容,通常決定了談話品質,那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增進自己的表達思維。
Thumbnail
說不太出大眾喜歡聽的話,算不算是一種「不會說話」。
Thumbnail
許久沒寫作的人,會忘記如何寫作,忘記自己熟悉的方式,忘記思考的邏輯,然後再也提不起筆。 不喜歡說話的人,通常都很喜歡透過寫作或其他方式表達自己,不是不會說話,而是不想說話。但沈默了太久之後,也會變得不知道該說什麼,或是在內心想要說話時,卻發現難以開口。 最近就變得如此,不知道該寫什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