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注或多角化的選擇―賣牛肉麵或排骨麵之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前天在二領營講荒野的選擇時,曾經提到一個真實故事,在我當理事長時,好幾次開理監事會時,被邀請來的企業顧問質疑(荒野頭幾屆的監事,有部分名額邀請各領域社會賢達,有點像現在企業裡的獨立董事的作用):「看不懂荒野的核心目標是什麼?似乎什麼都做,項目太分散,外界會搞不清楚荒野究竟想做什麼?」
接著這位監事就舉了一個很生動的比喻:「假如荒野想賣牛肉麵,就專心地賣牛肉麵,其他的麵都不要賣,讓社會上的人只要想吃牛肉麵,就想到荒野,不要像現在這樣,既賣牛肉麵,又賣排骨麵,無法讓人有鮮明的印象。」
我忘了當時在會議上我是麼回覆這位監事的質疑,不過或者他看我們沒把荒野搞倒,甚至一天天蒸蒸日上,不斷發展,經幾次會議的連續質疑,看我沒有檢討改正的意思,後來就不再問了。
這次在領航員研習時提到這段故事,不過限於講演時間,也沒有充分地說明我的想法,晚上開輔導員工作會議前,與副理事長柯典一錯身而過時,典一消遣我:「搞不好到現在那位老夥伴還是會繼續質疑你,要賣牛肉麵就專心地賣牛肉麵,不要想東想西的。」
的確,口頭解釋,通常容易疏漏,論點不清晰也不周密,回家後想想,覺得應該用文字說明,就以三個方向(分三天三篇文章來「騷擾」大家)。
企管理論跟流行服飾一樣,不同時代會流行不同的理論,在二十多年前,強調專注與核心能力的企業經營理論當紅,或許當時還沒有太多大企業以多角化經營形成今日的新典範。
專注的典範比如今天的「隱形冠軍」把某項產品或技能做到最好,也類似日本「一生懸命」的「職人精神」。在「資源」有限時,強調「核心能力」是聰明的,甚至是不得不然的選擇。
但是在三十多年前,我已感受到時代變化已逐漸加快,「典範轉移」這個名詞出現了,我也深刻體會到,再強再厲害的技能或產品也無法長久依賴,因為只要出現新的產品,有新的遊戲規則,我們原有的優勢一夕之間就會消失。直至我的父執輩時,人一生的職涯中,頂多只會碰上一次或二次的「典範轉移」,但是現在三年二年就會有天翻地覆的改變,產品的生命週期也愈來愈短。
對於企業來說,多角化經營投資新事業要耗費有限的資源(資源永遠是有限的),但是對於像荒野保護協會這樣以志工為主體的公益團體來說,人力資源是無限的,愈是多角化,就愈能吸引具有不同興趣與專長的人投入生態保育的行動,就現實面來說,因為我們是志工管理志工,志工服務志工,幾乎沒有成本,所以愈多的志工,能夠帶給荒野更多的會費與收入,以及最重要的社會影響力。
同時,這些多角化的環境行動並不會模糊荒野的目標,就以荒野最核心的宗旨──保護自然棲地而言,荒野目前的十三個工作委員會所展開的不同行動,絕對都直接或間接跟棲地守護有關,而且如同「蝴蝶效應」,終究我們會發現,每一個似乎微不足道的努力都將是那關鍵而不可或缺的一環。
結論,以企管角度來看,荒野的多角化絕對是優勢,能讓我們在變化莫測的時代中擁有「韌性」,無論典範如何轉移,我們眾多持續在發展的工作小組,總會有一些是足以因應的。
再加上志工的屬性是自由的,不像企業可以強制把資源投入在某個領域,唯有讓志工做自己想做或喜歡做的事情,他才會留在團體裡,也才會繼續繳年費,讓組織得以存活,以這個現實的角度來說,多角化正是讓荒野得以持續發展的原因啊!
即將進入廣告,捲動後可繼續閱讀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5K會員
2.1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天看到有位社會學家寫的一段話:「對抗既存的事實無法讓你改變事實,想改變某個事物,就得建立新典範,讓既存模式變得不合時宜。」  我同意這句話,這個概念多年來,也在許多地方出現,比如打倒一切無法成就事情……等等。  多年來在講述NGO發展的題目時,我總會提醒一個組織一定要善用制度與文化這兩個相輔相成的
 之前引述了企管學裡的賽局理論談生態保育,賽門西奈克在無限賽局這本書裡提到,要以無限思維領導一個組織,需要具備五個條件,其中作者列為第一項的崇高信念,倒頗值得我們參考。  記得在千禧年前後,荒野的理監事們開了好幾次共識營,除了以企管的角度分析荒野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四個構面外,還擬定了荒野的願景
記得多年來跟荒野的伙伴談荒野的策略與文化時,偶爾會提到,不管我們多麼努力,環境保護是永遠無法成功也無法達成的目標,換句話說,生態保育終究是條漫長無止盡永遠無法抵達終點的努力。  也因為我們有如此的體認,所以荒野才做出不同的選擇,採取不同的策略,形成現在的文化。  往往限於時間的關係,說這些話時我通常
 過去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能夠在長達二十年裏,放棄可以工作賺錢的時間,為社會公益奔波於各地?   或者有許多同樣在環境運動路上的伙伴會質疑我為什麼可以這麼快樂? 大家常常看我笑口常開,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其實我是太在乎了,我的無所謂其實是太有所謂了。 大家都以為我是無可救藥的樂觀者,其實我經常得和自己
多年前感恩基金會與公共電視合作,發起『感恩心生活運動暨感恩護照發行』時,曾經到診所來採訪,希望找一些不同行業或領域的人當公益代言人。   宣傳短片要這些代言人講自己最感恩的人事物。這個活動基本上是好事,尤其在現代的社會人們只忙於追求物質的滿足,卻忘了最重要的感恩回饋與愛的力量凝聚,若能藉由這樣一個活
 時代的變化,通常是漸漸的,漸漸的,一些微小的,片段的,零碎的改變,可是,突然之間,一切都不一樣了,原先似乎龐大堅固的結構就土崩瓦解,然後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真實世界的進展,往往不是線性的,而是曲線,存在所謂臨界點或崩潰點,這對我們習於「昨天是如此,今天還好,所以明天也應該還可以」的線性思維,是很
今天看到有位社會學家寫的一段話:「對抗既存的事實無法讓你改變事實,想改變某個事物,就得建立新典範,讓既存模式變得不合時宜。」  我同意這句話,這個概念多年來,也在許多地方出現,比如打倒一切無法成就事情……等等。  多年來在講述NGO發展的題目時,我總會提醒一個組織一定要善用制度與文化這兩個相輔相成的
 之前引述了企管學裡的賽局理論談生態保育,賽門西奈克在無限賽局這本書裡提到,要以無限思維領導一個組織,需要具備五個條件,其中作者列為第一項的崇高信念,倒頗值得我們參考。  記得在千禧年前後,荒野的理監事們開了好幾次共識營,除了以企管的角度分析荒野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四個構面外,還擬定了荒野的願景
記得多年來跟荒野的伙伴談荒野的策略與文化時,偶爾會提到,不管我們多麼努力,環境保護是永遠無法成功也無法達成的目標,換句話說,生態保育終究是條漫長無止盡永遠無法抵達終點的努力。  也因為我們有如此的體認,所以荒野才做出不同的選擇,採取不同的策略,形成現在的文化。  往往限於時間的關係,說這些話時我通常
 過去常常有人問我為什麼能夠在長達二十年裏,放棄可以工作賺錢的時間,為社會公益奔波於各地?   或者有許多同樣在環境運動路上的伙伴會質疑我為什麼可以這麼快樂? 大家常常看我笑口常開,一副毫不在乎的樣子,其實我是太在乎了,我的無所謂其實是太有所謂了。 大家都以為我是無可救藥的樂觀者,其實我經常得和自己
多年前感恩基金會與公共電視合作,發起『感恩心生活運動暨感恩護照發行』時,曾經到診所來採訪,希望找一些不同行業或領域的人當公益代言人。   宣傳短片要這些代言人講自己最感恩的人事物。這個活動基本上是好事,尤其在現代的社會人們只忙於追求物質的滿足,卻忘了最重要的感恩回饋與愛的力量凝聚,若能藉由這樣一個活
 時代的變化,通常是漸漸的,漸漸的,一些微小的,片段的,零碎的改變,可是,突然之間,一切都不一樣了,原先似乎龐大堅固的結構就土崩瓦解,然後再也回不到過去了。  真實世界的進展,往往不是線性的,而是曲線,存在所謂臨界點或崩潰點,這對我們習於「昨天是如此,今天還好,所以明天也應該還可以」的線性思維,是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什麼是土雞城模式呢 ? 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說,就是以山里的野味為主所展開的經營模式,在二OOO年前,台灣郊區的山里因為有許多飼養土雞的農戶,為求生存而產生了一批以土雞料理為主的簡易熱炒店,由於位在深山採購不易,因此店裡所用的食材、如蔥薑蒜野菜瓜果溪蝦等大部分都跟附近居民購買,廚房的設備也只有簡單的爐
Thumbnail
反向定位適用在既有事業的預期損失促使在位者作出不投資的決定,也就是在位者評估投資新事業所得到的報酬無法補償舊事業蒙受的損失,這時就是挑戰者可以切入的空檔。作者用條理分明的邏輯架構,搭配簡化的數學模型,讓人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反向定位中新舊事業間各要素的作用。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插隊,是忽視他人的權益,而為利己的滿足個人的行為,為什麼有人要插隊?
來講一則故事 天神開了一家餐廳(台灣) 有了公司理念(民主信念) 天神留了有一套工作守則與標準流程(憲法) 餐廳要研發新菜色(法條) 於是我們有了兩位主廚帶領團隊(黨派),天神覺得良性競爭才能得到最好的菜色,大家各自努力吧~ 於是 大家各自拿出絕活互相競爭,研發好菜色 在討論後共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食品製造業者大部分都由小型工廠起家,經過消費市場汰換與對手競爭淬鍊後,逐漸茁壯成為大企業,過程中一定有個堅定的核心目標與產品價值,這時倒回來看,可粗略定義為企業願景與使命。有許多老闆與品保人同意這說法,其經營政策或食品安全目標標感覺是一份虛無飄渺的宣言,也就是過去的經營政策宣言一直貼在牆上至今,想改
Thumbnail
別天真的以為,公司會為你做出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甚至還會計劃性的對你做教育培訓。每個人能否在公司內生存、發展,都是建構在公司的營運規劃下,當你不再是組織執行戰略計劃中的成員時,曾幾何時,曾經是在農場裡雄霸一方、呼風喚雨的萬獸之王,也會成為偷食的家鼠。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什麼是土雞城模式呢 ? 從歷史發展的軌跡來說,就是以山里的野味為主所展開的經營模式,在二OOO年前,台灣郊區的山里因為有許多飼養土雞的農戶,為求生存而產生了一批以土雞料理為主的簡易熱炒店,由於位在深山採購不易,因此店裡所用的食材、如蔥薑蒜野菜瓜果溪蝦等大部分都跟附近居民購買,廚房的設備也只有簡單的爐
Thumbnail
反向定位適用在既有事業的預期損失促使在位者作出不投資的決定,也就是在位者評估投資新事業所得到的報酬無法補償舊事業蒙受的損失,這時就是挑戰者可以切入的空檔。作者用條理分明的邏輯架構,搭配簡化的數學模型,讓人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反向定位中新舊事業間各要素的作用。
Thumbnail
現代社會為了商業利益不斷開發大自然讓原本是農田與森林的地方消失不見了。但是當這些農田與森林的地方不見之後,人們又渴望回歸大自然。如此矛盾心態一直影響人們的生活。隨著氣候變遷下、賴養維生的農業生產出現糧食危機。在都市叢林中農園一直是農業生懺幕後一股力量。可以說,都市中的社區農園是社會基礎設施的具體
Thumbnail
插隊,是忽視他人的權益,而為利己的滿足個人的行為,為什麼有人要插隊?
來講一則故事 天神開了一家餐廳(台灣) 有了公司理念(民主信念) 天神留了有一套工作守則與標準流程(憲法) 餐廳要研發新菜色(法條) 於是我們有了兩位主廚帶領團隊(黨派),天神覺得良性競爭才能得到最好的菜色,大家各自努力吧~ 於是 大家各自拿出絕活互相競爭,研發好菜色 在討論後共
Thumbnail
筆者在上周的最後,並不是在講笑話,你想要解決問題,就得切入人性。不然各位自問,為了弱勢訂立法案,你會想支持那個你熟悉的,還是根本不知道這是哪位的? 熟悉,指的是住你家對面的那個阿桑,小時候每天出門都會遇到的老農,你會知道他們的苦,曉得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在此基礎上制定的法案......
Thumbnail
探討臺灣另類食物網絡如何建立反對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並強調觀點需要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與實作方式。公民食物網絡(Civic food network)也被提出,探討了各地方對工業化生產的反思,以及對社會正義和環境永續等議題的關注。此篇文章對於人類世的影響、在地生活實踐以及地球的未來也提出了思考。
食品製造業者大部分都由小型工廠起家,經過消費市場汰換與對手競爭淬鍊後,逐漸茁壯成為大企業,過程中一定有個堅定的核心目標與產品價值,這時倒回來看,可粗略定義為企業願景與使命。有許多老闆與品保人同意這說法,其經營政策或食品安全目標標感覺是一份虛無飄渺的宣言,也就是過去的經營政策宣言一直貼在牆上至今,想改
Thumbnail
別天真的以為,公司會為你做出完整的職業生涯規劃,甚至還會計劃性的對你做教育培訓。每個人能否在公司內生存、發展,都是建構在公司的營運規劃下,當你不再是組織執行戰略計劃中的成員時,曾幾何時,曾經是在農場裡雄霸一方、呼風喚雨的萬獸之王,也會成為偷食的家鼠。
Thumbnail
當農友們/消費者們願意將田裡一部份的空間,讓給「牠們」一同共用餐桌,願意放棄部分的作物收成給田間生物時,猛禽棲架就在這個過程中,從土地上悄悄鑽出一個孔隙,鬆動了原本「最大產量化」的農業中心思想,從中長出了名為「生態農業」的新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