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記-新北三重區|朱記花枝羹|從小吃到大不變的好滋味,老三重人不會錯過的路邊美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店名:朱記花枝羹

電話:02-2985-8256

地址:新北市三重區正義北路51號

營業時間:0810-2300(每周二公休)


小學畢業以前,我們在三重住了好一段時光,自有印象以來,這間朱記花枝羹就時不時的會出現在我們家的餐桌上,有時候家裡沒有開伙或是剛好家人有經過,就會買熟悉的米粉炒及花枝羹湯讓我們大快朵頤。

raw-image
raw-image

不知道這間到底經營了多久,只知道自我爹娘那一代就開始吃,直到我們這一代然後到我們家的下一代,這一間已經不知不覺地讓我們家吃了三代,爹娘說他們大概自60-70元開始吃(年代太久遠,無法確定到底是從多少錢開始吃的),直到幾十年後的今天,就算價格已經漲到一套110元,但也無損喜愛他們家的老顧客光臨的意願,因為我們吃的不僅是美食,還有一種世代傳承的熟悉感!

raw-image
raw-image

自有印象以來,他們家就在這狹長的騎樓下營業,偶爾我們會在現場吃,但是因為停車沒有很方便所以打包回家的機率更高,這一天我們特別繞到這邊來打包,就算價格節節升高,但是買的人還是一樣絡繹不絕,每個人都兩套、三套、五套的在打包,老闆跟店員的手幾乎都沒有停下來過。

raw-image

靠近攤位可以感受到溫度相當的高,因為每一碗上桌的羹湯都是會燙口的,所以本人相當喜歡,動作俐落快速的老闆不斷的舀著羹湯,熟練的一碗碗裝進紙碗裡,旁邊夾著米粉的工作人員也是忙碌的裝著一盒盒的米粉,在等待的過程中,有人送來一整鍋剛做好的花枝塊,光是看到這鍋就會看到很有期待感。

raw-image

來到這邊直接點『一套』就對啦!因為這邊幾十年來就賣這兩味,『一套』就是一盤米粉炒及一碗花枝羹湯,我們當天打包兩套,並請老闆多給我們一些羹湯,多年來我的娘對他們家的羹湯讚不絕口,他可以不吃花枝羹,但他一定要喝一大碗羹湯,因為他的羹湯味道記憶點很高,只要是有喝過的人幾乎都會印象深刻。

raw-image

另外,嗜辣者可以請老闆包一小包的醬油辣椒,他們家的米粉炒與花枝羹湯吃原味就很夠味了,但是這包醬油辣椒可以將味道提升到另外一個層次,建議第一次吃的人可以先吃原味,然後再加一點醬油辣椒,比較兩者的不同,就可以知道我在說甚麼囉!

raw-image
raw-image

他們家的米粉炒是屬於比較粗的細米粉,吃起來相當的有口感,上面鋪放些許豆芽菜,在吃的時候很有層次感,米粉上淋上一層帶有油蔥酥香氣的醬汁,帶有些許香氣及油氣,吃起來會帶點濕潤感而不會感到乾澀難吞嚥,但份量上對於大食量的人來說可能有點少,所以有人會一次吃兩盤也不為過,但是對我們這種沒有特別餓的人來說,就是稍稍有三分飽這樣,加上羹湯的話大概就有個八分飽了。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花枝羹湯現在一碗漲到80真的不便宜,但是娘說現在的純正花枝其實一隻也不便宜,他們家的花枝羹都切得很大塊,魚漿僅外面薄薄的一層增加口感,一碗雖然份量不大,但至少有個六、七塊大塊的花枝羹,而且還可以續湯一次,所以就價格上來說是可以接受的。

raw-image
raw-image

本身很鮮甜的湯底加上些許的蒜酥,喝起來很有味道且溫順但不會有太多勾芡感,花枝羹塊相當的紮實咬起來相當帶勁很有咀嚼感,吃得出花枝的新鮮及脆口感,加上些許的辣椒醬油,喝起來味道帶點鹹香及微辣更有滋味。

raw-image

三重的老店美食真的不少,但這間算是我們家常光顧的愛店之一,除了價格不停變動之外,其他的完全沒變,我吃過很多間老店,在第二代或第三代接手後老味道逐漸走失卻還不停漲價,但是這間的品質跟味道卻是少數的始終如一,所以不管吃了幾十年,只要他味道不變品質不變,就算他一直漲下去,我想喜歡吃這一味的老顧客們包含我們家,還是會一直捧場下去的!

PS、本食記依據本人食用後主觀撰寫,其經營模式及口味可能隨時被調整無法適時更正,僅供參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人棄坐家亞曼達的沙龍
8會員
46內容數
以日常生活遍嚐美食的經歷與大家分享,希望能找到有共鳴的熱愛美食者。
2023/04/18
蘆洲的小籠包店滿多的,但是湯包就相當的少有,最近在社團看到新開的湯包店,一放假立馬去開箱,特別請老闆幫我做綜合口味,讓我一次可以品嚐到四種不同風味的湯包。現點現擀麵皮與現包,而且每一顆都相當飽滿扎實,現蒸好的湯包汁多味美,鮮肉鮮、韭菜濃、絲瓜甜、香菇香,吃一次就驚艷不已,不推真的會對不起大家啊~
Thumbnail
2023/04/18
蘆洲的小籠包店滿多的,但是湯包就相當的少有,最近在社團看到新開的湯包店,一放假立馬去開箱,特別請老闆幫我做綜合口味,讓我一次可以品嚐到四種不同風味的湯包。現點現擀麵皮與現包,而且每一顆都相當飽滿扎實,現蒸好的湯包汁多味美,鮮肉鮮、韭菜濃、絲瓜甜、香菇香,吃一次就驚艷不已,不推真的會對不起大家啊~
Thumbnail
2022/12/08
隱身於市場裡的五十年歷史老字號麵線,就只有賣大腸麵線跟大腸頭兩種,大腸麵線湯頭濃郁但沒甚麼勾芡感,有古早味的風味。大腸滷得很入味但不死鹹好入口,麵線吃起來滑順帶有黑木耳絲的脆口感。大腸頭份量不少,中間的油脂沒有處理得太過乾淨吃起來不會有澀澀的口感,加上薑絲、香菜並淋上自製蒜蓉醬,鹹香入味口感十足~
Thumbnail
2022/12/08
隱身於市場裡的五十年歷史老字號麵線,就只有賣大腸麵線跟大腸頭兩種,大腸麵線湯頭濃郁但沒甚麼勾芡感,有古早味的風味。大腸滷得很入味但不死鹹好入口,麵線吃起來滑順帶有黑木耳絲的脆口感。大腸頭份量不少,中間的油脂沒有處理得太過乾淨吃起來不會有澀澀的口感,加上薑絲、香菜並淋上自製蒜蓉醬,鹹香入味口感十足~
Thumbnail
2022/03/01
這家網路上已經被推到爆,但我還是要來順水推舟一下,雖然他們家的海南雞飯一直被說不是很正宗,但是根本沒人管他正不正宗,好吃才是王道啊!他們家的去骨雞腿肉真的品質顧的很好,加上我很愛的鹹香蔥油醬,根本不用配菜我就可以整個吃光光,陸續吃了好幾年他們家的配菜一直都沒有進步,但生意還是爆好的,我會建議點肉加飯
Thumbnail
2022/03/01
這家網路上已經被推到爆,但我還是要來順水推舟一下,雖然他們家的海南雞飯一直被說不是很正宗,但是根本沒人管他正不正宗,好吃才是王道啊!他們家的去骨雞腿肉真的品質顧的很好,加上我很愛的鹹香蔥油醬,根本不用配菜我就可以整個吃光光,陸續吃了好幾年他們家的配菜一直都沒有進步,但生意還是爆好的,我會建議點肉加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喜歡吃小吃!老店!有時候吃的是一種情懷,外帶就不對了,有人也是跟我一樣的嗎? 推薦名單如下: 1.中壢瞎子巷:板條,油麵,米苔目,濃郁的湯頭,據說是每天熬煮非常多的豬骨而來,我自國小的時候,父母帶我去吃的,一吃可能30幾年了,後來有兩年公司設立在中壢,幾乎也是每週至少一次的午餐饗宴! 小菜:
Thumbnail
我喜歡吃小吃!老店!有時候吃的是一種情懷,外帶就不對了,有人也是跟我一樣的嗎? 推薦名單如下: 1.中壢瞎子巷:板條,油麵,米苔目,濃郁的湯頭,據說是每天熬煮非常多的豬骨而來,我自國小的時候,父母帶我去吃的,一吃可能30幾年了,後來有兩年公司設立在中壢,幾乎也是每週至少一次的午餐饗宴! 小菜:
Thumbnail
街頭巷弄的日常小食,經過歲月的洗禮,人間煙火的錘鍊,得以源遠流長,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Thumbnail
街頭巷弄的日常小食,經過歲月的洗禮,人間煙火的錘鍊,得以源遠流長,成為文化的一部分。
Thumbnail
還記得第一次和菜菜經過這間店,我們馬上就被"祖傳三代"這四個字吸引了,想說在台北待這麼久,這條路又時常經過,怎麼不記得這裡有一間歷史悠久的豆花店,而且祖傳三代一定很厲害。
Thumbnail
還記得第一次和菜菜經過這間店,我們馬上就被"祖傳三代"這四個字吸引了,想說在台北待這麼久,這條路又時常經過,怎麼不記得這裡有一間歷史悠久的豆花店,而且祖傳三代一定很厲害。
Thumbnail
上一篇 巷弄美食|業務走跳私藏口袋的推薦名單(上) 介紹炒飯、排骨飯、麵食等簡單快速的飽餐食物,這一篇來分享國民小吃庶民美食,銅板價的消費,滿足味蕾、肚囊的需求(這一年的通膨也漲價了啦),堪稱巷弄裡的經典台灣味。
Thumbnail
上一篇 巷弄美食|業務走跳私藏口袋的推薦名單(上) 介紹炒飯、排骨飯、麵食等簡單快速的飽餐食物,這一篇來分享國民小吃庶民美食,銅板價的消費,滿足味蕾、肚囊的需求(這一年的通膨也漲價了啦),堪稱巷弄裡的經典台灣味。
Thumbnail
新竹老城雖然小小但也是很好散步探索的好地方呢,還有好些地方想去,就先分享這些我走跳過的嘍,菜市場小吃就是吃人情味的阿
Thumbnail
新竹老城雖然小小但也是很好散步探索的好地方呢,還有好些地方想去,就先分享這些我走跳過的嘍,菜市場小吃就是吃人情味的阿
Thumbnail
這家位於三和夜市前段,中央北路26號的「市場口木瓜牛奶專賣店」。這家創立於1979年,主打原汁原味不加一滴水的老攤,如今是第二代接手,品質依然很穩定美味好喝!
Thumbnail
這家位於三和夜市前段,中央北路26號的「市場口木瓜牛奶專賣店」。這家創立於1979年,主打原汁原味不加一滴水的老攤,如今是第二代接手,品質依然很穩定美味好喝!
Thumbnail
清早六點醒來,搭706公車往三峽,公車晃了八十多分鐘,才抵達三峽老街,先到和平街吃陳記米苔目,再到民生街吃山泉水豆花,最後走到民權街吃慈清蒸干貝肉圓,結束周六早晨吃不停的行程。
Thumbnail
清早六點醒來,搭706公車往三峽,公車晃了八十多分鐘,才抵達三峽老街,先到和平街吃陳記米苔目,再到民生街吃山泉水豆花,最後走到民權街吃慈清蒸干貝肉圓,結束周六早晨吃不停的行程。
Thumbnail
這間算是我小時候就有記憶的味道,雖然後面搬家到台北後又搬到蘆洲,這個味道還是我熟悉的味道。很多打著老店名號的店到了二代、三代接班都已經走味而且還很貴,這間雖然不停調漲但味道始終不變,所以就算漲個不停也還是我們家的愛店!
Thumbnail
這間算是我小時候就有記憶的味道,雖然後面搬家到台北後又搬到蘆洲,這個味道還是我熟悉的味道。很多打著老店名號的店到了二代、三代接班都已經走味而且還很貴,這間雖然不停調漲但味道始終不變,所以就算漲個不停也還是我們家的愛店!
Thumbnail
作者從前住在台北市信義區,都去百貨地下室超市買菜。十多年前剛搬來三重時,常懷疑這些開在細巷裡的店,真的有人知道。如今的她,已經無法想像沒有傳統市場的日常生活。 撰文=盧怡安 攝影=陳敏佳 (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Thumbnail
作者從前住在台北市信義區,都去百貨地下室超市買菜。十多年前剛搬來三重時,常懷疑這些開在細巷裡的店,真的有人知道。如今的她,已經無法想像沒有傳統市場的日常生活。 撰文=盧怡安 攝影=陳敏佳 (本文出自《新北市文化》季刊第39期 | Cover Story:新北飲食滋味)
Thumbnail
避開了8月2020米其林剛公佈「台北必比登推介美食」名單時,所引發的排隊追食熱潮,我選在去年12月下旬某天傍晚,前往這家隱身在華西街...
Thumbnail
避開了8月2020米其林剛公佈「台北必比登推介美食」名單時,所引發的排隊追食熱潮,我選在去年12月下旬某天傍晚,前往這家隱身在華西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