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元宇宙時代探索但丁宇宙,一個跨時代(從中古到網路世紀)、跨文化(從義大利到台灣)、跨領域(從文學到影像)交會實踐
《神曲:但丁逝世七百週年.精華圖像紀念版》(© 大塊文化)
今年為【終結中古時代】的「至高詩人」-但丁,逝世 700 周年,除了義大利從官方到民間,全國上下熱烈紀念外,法國方面,國家圖書館也開特展外加兩天研討會,並由至高【七星書叢】(Pléiade),出版《神曲》當代白話譯本。然而,中文世界有什麼活動?
雖中世紀以佛羅倫斯方言寫詩的但丁,離網路世代的中文世界似非常遙遠,大塊出版社特別規劃,大膽出版三大傳奇插畫家,描繪但丁從地獄到天堂之旅的驚人意象;感謝社長郝明義精心策劃,編輯采蓁、怡慈的專業執行,個人有幸撰寫《神曲》解說,試圖以不斷更新的百年浩瀚但丁研究,統合全本意旨,提出白話的當代解讀,期待追隨但丁【面向民眾、緊貼現實的書寫本心】,探索神、鬼、人信仰世界的精神歷練;以【深入地獄、望向天啟、回歸人間】,但丁詩靈不散,七百年來不斷震攝文學發展、精煉在地語言、激發造型影像;以一種誠惶誠恐的心情,希冀加入傳遞詩人靈光微火之數百年行列,深感榮幸參與華文世界探索但丁宇宙,一個跨時代(從中古到網路世紀)、跨文化(從義大利到台灣)、跨領域(從文學到影像)交會實踐。
《神曲:但丁逝世七百週年.精華圖像紀念版》
博客來:https://bit.ly/3b1qkVu
誠 品:https://bit.ly/3BkrC8P
金石堂:https://bit.ly/3ngPWn5
讀 冊:https://bit.ly/3G3F1FI
MOMO:https://bit.ly/3GBjGUC
大 塊:https://bit.ly/3m4587G
【延伸閱讀】詩魂不散的但丁-流轉七百年的文學幽靈
但丁作為中古世紀佛羅倫斯方言詩人,離我們處於元宇宙網路時代太平洋島嶼,似乎不可思議的遙遠,然而《神曲》七百年的影響力,至今仍餘波盪漾,不僅形塑人類從地獄昇向天堂的心靈地圖,更以鮮活大膽的文字,激發數百年藝術家的想像。
但丁如何可能以一個中古在地方言,奠定了當代義大利語,並創造生猛影像,影響帕索里尼的現代電影、艾略特的現代詩、巴爾札克的現實主義、德拉克拉瓦的浪漫主義,布萊克的神祕主義,並「以人的影像遮蔽上帝的影像」,成為開創文藝復興波瀾壯闊之第一人?
網路世紀的但丁-還原但丁【極左詩人】、【庶民書寫】
與其將但丁視為學院象牙塔中古世紀神祉,如此長年「蒙塵」(poussiéreux)形象,法國當代詩人學者賈桂琳‧希瑟(Jacqueline Risset)特別於世紀交界,另開蹊徑,叩問但丁面對高雅菁英拉丁文,為何堅持以「不宜」(inapproprié)之【生活方言書寫】?是為了以白話文寫作,以清晰能懂的語言,與社會大眾緊密連結,詩人希瑟更將但丁的白話文堅持,共振於其轟轟烈烈的政治實踐-但丁的政治理念光譜,於當代可視為「極左」(extrême gauche),這位佛羅倫斯共和國詩人,以市民參與的新興理念,對抗傳統貴族的優雅宰制,甚至一度成為共和國執政,然其民主理念太過激進,被野心教皇結合法國王室,共謀政變,最後詩人被判【兩個死刑,終身流亡】,一生無法回到故土佛羅倫斯。於流亡期間,但丁以在地方言寫下《神曲》,以從地獄到天堂、緊貼人間現實的精神歷練,呈現給所有階層的義大利人民,可說實踐一種【中古世紀的白話文運動】。
也就是這樣熱血的庶民書寫,人類身於地獄塵世,追求天堂理想的想像,到今天網路世紀仍保持其新鮮活力,《神曲》不僅被【改編成電玩】,如《但丁的地獄之旅》(Dante's Inferno),並【不斷撩起各個世代頂尖插畫家的無限想像】,如 21 世紀仍極活躍的義大利畫家-Lorenzo Mattotti(如本屆威尼斯影展海報),20 世紀的美國傳奇-Milton Glaser(創建「I ❤️ New York」),還是 19 世紀法國劃時代的 Gustave Doré(年輕時以《神曲》插畫震攝全歐),這也成為大塊出版社為但丁逝世七百週年,構建《精華圖像紀念版》之三大名家,呈現百花齊放、頭角崢嶸、電光火石的《神曲》跨時代影像。
現代文藝影響-從【現代詩學濫觴】,到【現代電影另類理論】
看似「蒙塵」於學院象牙塔的中古詩人但丁,實際上直接衝擊現代文藝的關鍵發展,如詩人艾略特如何構思《荒原》(The Waste Land),導演帕索里尼如何開創另類理論-「詩的電影」(cinéma de poésie)。
《荒原》可說是《神曲》之後工業革命時代,「重寫」的地獄版本,呈現上帝之死後,機械宰制下的荒謬意識流,其中甚至出現至少兩處,直接改寫但丁的詩句,如「我從也想不到/死亡能打垮這麼多」。(兩位詩人跨時代的精神傳承、跨國界的親密對話,在《精華圖像紀念版》中收錄艾略特講稿-〈但丁之於我的意義〉,可說淋漓展現。)
學界長久忽略但丁之於帕索里尼,以至於歐洲現代電影的衝擊,主要這個影響一方面於學術語言太過隱晦,一方面於影像思想又太過全面。在與法國電影符號學展開歷史性辯論之後,帕索里尼另開蹊徑,提出「詩的電影」,即是以但丁《神曲》之詩學,作為理論基礎-一方面帕索里尼提出「被詛咒的擬真」(mimésis maudite),認為但丁書寫作為「崇高與低俗的怪物結合」,結合底層現實,於詩歌創造出一種震顫的「異端經驗」;另一方面,帕索里尼更醞釀其因被謀殺、處於未完成狀態的終生作品-《神聖的擬真》(La Divine Mimésis),思索神與人的影像之天人交戰,探索人類受苦的精神磨練。帕索里尼以《神曲》天堂\地獄之神啟意象,發展神聖\死亡之人類影像理論,長期發展在其電影實踐上,如其第一部長片《乞丐》到第四部《馬太福音》,都是探索最底層之倖存或死亡,不管是羅馬郊區小混混,還是生於窮鄉僻壤的基督耶穌。帕索里尼以《神曲》作為靈感,貼近在地土壤,以當代社會意識,再創千年聖經影像。
德拉克拉瓦,《但丁與維吉爾於地獄小舟》,羅浮宮,189 × 241,5 cm
民族獨立運動-共振【現實主義文學】與【浪漫主義繪畫】
不遑於二十世紀,但丁詩作於十九世紀的影響可說更為波瀾壯闊,不但共振義大利的民族獨立運動,更為寫實主義和浪漫主義,不管是文字還是影像,提供開創性的時代靈感。
義大利的民族獨立,可說但丁不僅於政治上,更於藝術上的理想。以金融業崛起,但丁出生時的佛羅倫斯共和國,可說是歐洲最富有和最先進的城邦。這個新興小國,卻不斷受到傳統列強的不斷覬覦,北方有日耳曼勢力的神聖羅馬帝國,西方有歐洲最強大的法蘭西王室,南方更有富可敵國的教皇虎視眈眈。但丁從政,即是為了於大國博弈中,小國如何得到生存,卻受神聖教皇背叛,雖其政治事業得到戲劇性慘敗-佛羅倫斯五百年將被法國和教廷勢力瓜分,但丁卻開創出一個政治理論-「政教分離」,雖隨即被教會下令燒毀,可說成為現代政治改革的先聲。
即使政治實踐失敗,但丁卻於文學創作上,擘劃民族獨立自主的長遠發展。對抗從教廷到朝廷的菁英拉丁文宰制,詩人大膽選擇以【在地生活的民族語言寫作】,並以鮮活的文字,生動的意象,提供人民【現實的連結,信仰的依歸,精神的試煉】。經過數百年的血淚磨練,義大利民族獨立建國時,感念詩人的信念,特將詩人出生地-佛羅倫斯,定為臨時首都,特將詩人使用的文字-《神曲》語言,作為義大利國語。
但丁精煉人民語言,不僅於政治上數百年發酵,《神曲》之強烈意象,更掀起文學和繪畫上劃時代的變革。面對菁英宰制的拿破崙新古典主義,巴爾札克一見但丁文采奔放的詩作,一時驚為天人,感到無限可能,特以神秘的意象,寫下但丁流亡巴黎的謎樣小說-《流亡者》(Les Proscrits),不但揭開但丁進入法國文壇、影響風暴之序幕,更促成巴爾札克以驚人的 91 部《人間喜劇》(La Comédie humaine),致敬但丁從地獄到天堂之「神聖喜劇」(La Divine Comédie,《神曲》法文名),成為文學運動蔚然興起-現實主義文學之濫觴。
閱讀《神曲》之衝擊,於繪畫上也掀起驚滔駭浪。年輕氣盛的德拉克拉瓦,以才華洋溢的地獄巨幅意象-《但丁與維吉爾於地獄小舟》(如上圖),震攝歐洲畫壇,開啟浪漫主義宣言,顛覆新古典主義,終成羅浮宮鎮館之寶。無獨有偶,於英倫海峽另一邊,英國神祕主義畫家布萊克,在晚年時得到神秘招喚,立志於為《神曲》全本插畫,成為其死亡前之志業。看似矛盾、異質的文藝運動-現實主義、浪漫主義與神祕主義,數百年前的《神曲》,卻成為共時潮流的一個共鳴開端。
終結中古世紀-開創【文藝復興、知其不可為而為之冒險】
面對教廷結合朝廷的菁英拉丁文統治,青年但丁在文學上突發奇想,創立「新感性風格」(dolce stil novo),相對制式華麗的宮廷文學,特以在地生活語言作詩,使用清新真誠的樸實筆調,寫下少男初戀《新生》,宛如中古世紀的《少年維特煩惱》。詩人熱血後來轉向政治,如之前所述,為新興市民階級發聲,對抗掌握武力土地的軍閥貴族,一開始廣受庶民歡迎、平步青雲,後受到保守勢力結合教皇,排山倒海攻擊,於人生中途、政治生涯巔峰,被判火燒死刑,或財產充公、終身流亡。
詩人懷悲憤,流亡期間寫作《神曲》,若說如網路百科所言,特將仇人都打下地獄,永不超生,實為異常簡化的說辭。但丁的確將政敵教皇,打入地獄八層,因其買賣聖職,罪有應得;然詩人見證地獄苦難,不斷昏厥,因其看到永恆受苦的至情戀人、忠臣孽子、摯愛父親,也見到新興共和國的自由學者、進步友人,飽受煎熬,在如地獄七層「天下火雨,燃燒同性戀」;若說虔誠博學的但丁,如實呈現天主教自認完美、宛如水晶之神學結構,詩人卻不帶任何評價,於一層一層地獄,驚見憂鬱的哲學家、異端的詩人、挑戰邊界的科學家、探索未知的航海家… 深探地獄對但丁而言,更帶著一種【扣問神學的塵世悲憫】,甚至不自主超越詩人的自身信仰,看見正是被上帝拋出的異端份子,以「人的影像遮蔽神的影像」,預言眾聲喧嘩、百花齊放的文藝復興,一場知其不可為而為的冒險。
以凡人之軀,流亡詩人穿越地獄最底層,爬上人間煉獄歷練,望見讓人眼盲的上帝之光;再回歸人間,將其精神歷險,寫成詩篇,隔年隨即去世。至今已 700 年。
(引用請註明研究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