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建立在自己主觀論述的理性溝通?臺灣教育怎麼了?|雜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我一定是太閒,才會那天半夜把某 Youtuber 近一年的影片看完

我一定是太閒,才會看完之後還留言

我一定是太閒,才會現在又花一篇文章的篇幅來敘述


先上對話截圖,讓閱讀者明白前因,啊,如果太閒的話,再看這篇文就好:



 ▲圖一、我

▲圖一、我

▲圖二、網友

▲圖二、網友

▲圖三、我

▲圖三、我

▲圖四、網友

▲圖四、網友

▲圖五、我

▲圖五、我

▲圖六、我

▲圖六、我


抱歉各位,看完是不是覺得在小朋友吵架,我為浪費社會資源道歉。


事後一週回看,我發覺我到第二則回覆其實就有些情緒(但我還說自己很理性,真是不理性R)大概是因為本身就很討厭崇拜這個字,還有被要求不要誤導別人這件事。(叛逆型人格就是討厭被要求la/誤)


當這位粉絲網友堅持想崇拜他的偶像時,就已經讓他的偶像失望了。這位 Youtber 的創作價值是希望養成閱聽者獨立思考的能力,粉絲網友也說,粉絲們會崇拜他,是因為他有很多地方值得大家學習。

然而每次都以面具之姿現身的這位 Youtuber 也多次提及,假若有天他提早離世,他希望世人記住的是他做過的事,而非「他」這個人。那這位粉絲網友還堅持想崇拜此位 Youtuber ,究竟是我第一則留言所說的「刻意而為之的偶像崇拜『人性實驗』」,還是粉絲網友根本「不在乎培養所謂獨立思考的能力」,而只在乎當一個腦粉。(可能是用字的問題,如果使用「敬佩」二字,可能會比較好嗎?)

我會在後面的回覆中表示某些言論「根本不是重點」,就是希望粉絲網友不要誤會我是來「找碴」的。對應到此位 Youtuber 想藉由不一樣的觀點,頗析各個社會事件來讓社會大眾由不同角度切入思考,而非傻傻被傳統媒體、網路輿論帶風向,我提出說那些光是佩服他的粉絲,應該去反思,不要「單單」崇拜,而是更深入的去探究,今天我被這個人吸引,是因為他的哪項能力?是幽默?是邏輯辯證?是處理人情的圓融?還是其他?我在談的是「覺察」。結果這位粉絲網友給我的回應居然是:「我們崇拜他是我們的事,不要混為一談,你這樣輕描淡寫的敘述偶像崇拜這件事,是『指控』,是『污辱』」OK, Fine 我還能說什麼?(你已經不愛我~誤)

BUT,人生最重要的就是這個 BUT。BUT 粉絲網友那句「你那些輕描淡寫的話,都確實污辱也傷害到他(Youtuber)了,更會讓討厭他的人去攻擊、抹黑他」,直接讓我肝火大怒耶:)

什麼叫「輕描淡寫」?輕描淡寫就是不想贅述啊。但是,當這個「不想贅述」的敘述過程讓聽者、讀者、回應者搞不清楚問者的問題核心,那應該由回應者提出「釋憲」,而非劈頭就指著對方說:「你不懂就不要亂說。」(那請問到底什麼時機點可以發言,通過博士論文口試那天嗎)

所以我說臺灣的教育怎麼了?老師作為課堂權威,他希望我們多問問題,問到他不懂的,他又急著隨便應答,想著要趕緊進入下一個段落。而當課堂呈現沈默狀態,他又要指控臺灣教育失敗,指控機械式的教育訓練讓臺灣青年失去「獨立思考的能力」。怎麼就沒有老師承認過自己扼殺了學生的天馬行空。(啊,我覺得那天在網路上的留言,大概就是因為連結到過往的求學經驗,所以才這麼反感吧)

回過頭來說,我今天在一個鼓勵大家「踴躍且理性」的 Youtuber 影片下方留言,卻被他的死忠粉絲指控「我的言論在『指控』」。

Don't take life too seriously, nobody gets out alive anyway.

其實這些都還好,真正肝火大怒的重點要劃在粉絲網友說:「你那些輕描淡寫的話,會讓討厭他的人去攻擊、抹黑他」這位粉絲網友是在用別人的人生綁架我嗎?他人誤會我所要表達的意思,怎麼會是我的錯?所以我錯在輕描淡寫嗎?人生苦短,有這麼多重要的事要處理、要感受,人生不就是不斷的經驗再經驗,哪有辦法每個議題都像在申論沈葆楨照片一樣?一切再無聊、再有意義的事,都有人輕描淡寫,反之,也有人願意不厭其煩的願意重複論述,端看你如何定位哪件事之於你而言是最重要的存在,那你就需要花力氣去捍衛它,為它辯護、守護他。(好,我想我理解了,粉絲網友因為覺得這位 Youtuber 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存在,所以正據理力爭的回應著我,如同我把力氣花在〈方格子〉打現在這篇文章,而非繼續在影片下方的留言區回應他一樣)(立場不同,在網路上爭辯實在太花力氣了,就 let it go 吧~)(就像有的人嚮往高薪、有的人總是賺夠用就好、有人嚮往都市生活、有人偏愛田園風光,立場不同,很多事情真的只想輕描淡寫)

所以我說臺灣的教育怎麼了?在臺灣,不管是體制內教育,還是社會教育、山林教育,乃至計劃的經費核銷等等,所有一切社會規則都建立在「防範」,我們為了防弊而設立一大堆條款,我們為了紓困而設立一大堆資格,我們把力氣花在「預防」有人走規則漏洞,於是有規則、還多加了細則。所以,我們有審查員、有審查審查員的審查員,還有審查審查員的審查機器。

世界有幾種面貌?是依合法的獨立國家數量決定嗎?是因民族數量決定嗎?是依宗教信仰的種類而決定嗎?我會說,世界上有多少個人,世界就有多少種面貌。

自己的人生自己過,人為什麼要因為怕被別人誤解而選擇不表態?一個人就是一個世界,怎麼會去要求別人「不懂就不要亂說」,正因為不懂,所以提問,正因為不懂,所以要交流。當每個人都畫地自限,找好屬於自己的舒適圈,才是災難的開始。

為什麼要拿別人的人生綁架我?一種人一種活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則,都有屬於自己這一生待人處事的智慧。把單一個人的誤解與不幸怪罪到另一個單一個人身上,是要多不負責任才會說出這種嚴重邏輯瑕疵的話。然後還自以為正義。所以不要動不動就談正義,世界上沒有絕對的正義,平等的價值立基在「合理的不平等」之上。(譬如女性如廁時間較久,所以廁所間數比男生多一些,就是合理的不平等。每次觀光區女廁大排長龍,男廁空蕩蕩,看似一分為二的平等空間,才正是不平等的存在)

所以我說臺灣教育怎麼了?臺灣社會總喜歡教育他人「要尊重」、「要感同身受」,世上到底何來感同身受?我們都是無法取代的個體,我們的遭遇與經驗形塑了我們個人自己也捉摸不定的道德底線還有社會認知。所以,為什麼要拿別人的人生綁架我?

我並非總喜歡嚷嚷著要特別、要獨一無二,而是這個社會的教育與待人處事,讓我們逐漸變成一批又一批一樣的人。我們去念大學,因為社會說二十一世紀找工作一定要有大學文憑;我們學習 Word、Excel 等眾多軟體的操作,因為組織化的公司都朝著電子化運作;於是,這世代最優秀的人才,通通跑去學軟體剪輯,通通跑去學廣告投放,因為我們需要一份像樣的薪水。然後再拿這份薪水去餵養空洞的靈魂,以及撫育誕生在思想越來越侷限的下一代。所謂人類文明要的到底是思想的自由、山林的無邊無際,還是坐在陰暗角落等著進入 Metaverse 的虛幻空間,再自嗨覺得這樣的科技突破是人類未來?

未來不是預測出來的,未來是想像出來的。如同元宇宙的美好想像早在小說裡實現,而科技僅僅是實踐的工具。

每個人該去想像的,是自己究竟想過哪種生活;想實踐什麼生命價值。


後記

雖說和不想理解他人的「路人甲」溝通很耗腦力與精氣,但偶爾一兩次還是具有腦力激盪的好處(誤)。

多讀書,有益身心健康」,是發自內心這麼說ㄟ!!!不管在哪種情境下,當遇上一個不想懂你在說什麼,只想著要否定你、糾正你的人時,有好的心理素質真的很重要!多讀書可以加速組織的能力、可以去包裝想要表達的意涵。而且重點,多讀書,才不會被他人以他的知識體中挾帶的邏輯瑕疵氣死。。。

這篇文寫到後記這個段落,我突然發現,我不知道要做什麼工作,或許是因為我並沒有想透過「工作」來實踐生命價值,更多的是,想藉由生活日常的瑣碎小事,拼湊出我自己的生命價值。(方法大致上就是這套:【讀書筆記】面對工業化後的高工時勞動,你想奪回人生自主權嗎? 外加佈局可以穩定領息的存股配置,總是在跟朋友說要一起邁向財富自由之路lol)

ps. 特別把路人甲框架起來的用意在於,假若今天是路人甲,就看心情回覆吧,但如果是身邊親近的人,我覺得需要更長時間的溝通理解,因為親友的支持,是面對世界最好的後盾。又,如果連珍惜的親友都說服不了,那可能該再向下探究,內心所渴望的到底是什麼?因為,如果別人的三言兩語就可以動搖你,我們該去尋找的是決心,而不是透過情緒而得的諒解。



白露未晞,四季予你。偷每天一點點的時光消磨,在時鐘的硯盤裡,把心血滴盡。

我是予晞,我們下段旅程見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424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糖漬檸檬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予晞🌸的沙龍
216會員
227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予晞🌸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3
在氣候變遷的挑戰下,碳中和已成為重要議題。文章探討碳稅對企業的影響,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經濟負擔,並提出交換經濟作為新解決方案。交換經濟強調基於需求的資源配置,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生產和資源浪費,促進社區合作及創新,最終推動淨零碳排的實現。建立信任和合作機制是推動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2024/09/23
在氣候變遷的挑戰下,碳中和已成為重要議題。文章探討碳稅對企業的影響,特別是中小企業的經濟負擔,並提出交換經濟作為新解決方案。交換經濟強調基於需求的資源配置,有助於減少不必要的生產和資源浪費,促進社區合作及創新,最終推動淨零碳排的實現。建立信任和合作機制是推動可持續經濟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2024/09/23
未來房價上漲的趨勢不僅與全球將針對鋼筋、水泥等建材的碳排放徵收碳稅之外,還與全球疫情後的工人短缺息息相關。薪資成本的不斷增加最終轉嫁到房屋建造成本上,使得房價居高不下。許多人將房地產市場視為經濟的火車頭,但我不禁想問:這輛龐大的火車頭究竟要帶我們走向何方?
Thumbnail
2024/09/23
未來房價上漲的趨勢不僅與全球將針對鋼筋、水泥等建材的碳排放徵收碳稅之外,還與全球疫情後的工人短缺息息相關。薪資成本的不斷增加最終轉嫁到房屋建造成本上,使得房價居高不下。許多人將房地產市場視為經濟的火車頭,但我不禁想問:這輛龐大的火車頭究竟要帶我們走向何方?
Thumbnail
2024/02/04
符合宇宙發展的教育,才是資產。而這樣的資產,不僅僅在指涉金錢,也會是向善的資產、永續的資產、快樂的資產、天賦的資產、哲思的資產;也不僅僅是屬於個人,更會屬於國家、社會,乃至於存在的萬物,都將受惠。最後,讓「善的正循環」這件事,成為最基礎的資本。
Thumbnail
2024/02/04
符合宇宙發展的教育,才是資產。而這樣的資產,不僅僅在指涉金錢,也會是向善的資產、永續的資產、快樂的資產、天賦的資產、哲思的資產;也不僅僅是屬於個人,更會屬於國家、社會,乃至於存在的萬物,都將受惠。最後,讓「善的正循環」這件事,成為最基礎的資本。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有一個奇葩朋友,半夜跟我告解。 一開始跟我說:我跟你說件事,你千萬別介意,別介意啊。 我:嗯~沒關係,你說 友:但我只是說說我自己的感覺,你可能會因為這樣而生氣,但我覺得身為朋友我還是要跟你說 我:喔~好,沒關係你直接說吧 友:那我就直說了呀...(接下來省略在鋪陳一大串) 我:你說不說呀? 友:
Thumbnail
我有一個奇葩朋友,半夜跟我告解。 一開始跟我說:我跟你說件事,你千萬別介意,別介意啊。 我:嗯~沒關係,你說 友:但我只是說說我自己的感覺,你可能會因為這樣而生氣,但我覺得身為朋友我還是要跟你說 我:喔~好,沒關係你直接說吧 友:那我就直說了呀...(接下來省略在鋪陳一大串) 我:你說不說呀? 友:
Thumbnail
自己有一個關於追星嗑CP的頻道,林林總總發了三十幾支影片,影片的品質就很一般,主要還是分享一些關於追星嗑CP的快樂。 影片裡面做了幾次開箱影片,那是一種非真正的開箱影片,用正確方式來講,那是我收到一些小禮物的分享影片。 小禮物是追星嗑CP的產物,雖說是追星嗑CP,但總覺得自己不是很厲害的追星人,我是
Thumbnail
自己有一個關於追星嗑CP的頻道,林林總總發了三十幾支影片,影片的品質就很一般,主要還是分享一些關於追星嗑CP的快樂。 影片裡面做了幾次開箱影片,那是一種非真正的開箱影片,用正確方式來講,那是我收到一些小禮物的分享影片。 小禮物是追星嗑CP的產物,雖說是追星嗑CP,但總覺得自己不是很厲害的追星人,我是
Thumbnail
還記得我上一篇文章嗎? 說真的我覺得我很理性了 本來以為就這樣吧 反正我也離開了 但是!!!! 太天真。 因為我發文都習慣臉書發一篇,這時候那個社的某個社員說他看不過去,要來主持公道哦,然後斷章取義一小段評論完全沒有前後文,也跑來這個社團在我底下留言,指責我到處宣揚,不認錯... 我?????
Thumbnail
還記得我上一篇文章嗎? 說真的我覺得我很理性了 本來以為就這樣吧 反正我也離開了 但是!!!! 太天真。 因為我發文都習慣臉書發一篇,這時候那個社的某個社員說他看不過去,要來主持公道哦,然後斷章取義一小段評論完全沒有前後文,也跑來這個社團在我底下留言,指責我到處宣揚,不認錯... 我?????
Thumbnail
每個人該去想像的,是自己究竟想過哪種生活;想實踐什麼生命價值。
Thumbnail
每個人該去想像的,是自己究竟想過哪種生活;想實踐什麼生命價值。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Thumbnail
直到現在我依然發自真心的認為:那些不斷在依靠想像,自己的歷程沒有經驗過的東西,就去灌輸別人說應該過上如何如何日子的人,實在是太失禮了。
Thumbnail
「選擇」是有能者的權利。這句話其實挺正確的。不妨想想那些哀怨、抱怨人生過頭的人,都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Thumbnail
「選擇」是有能者的權利。這句話其實挺正確的。不妨想想那些哀怨、抱怨人生過頭的人,都是過著什麼樣的日子?
Thumbnail
作者鍾明軒,是一名youtuber,作為男兒身的他因為個性陰柔而受到同儕霸凌,小六時上傳一首歌而爆紅,但這一爆紅後,隨即而來的就是親戚和網友的酸言酸語。 
Thumbnail
作者鍾明軒,是一名youtuber,作為男兒身的他因為個性陰柔而受到同儕霸凌,小六時上傳一首歌而爆紅,但這一爆紅後,隨即而來的就是親戚和網友的酸言酸語。 
Thumbnail
本篇是篇抱怨文,請慎入XD
Thumbnail
本篇是篇抱怨文,請慎入XD
Thumbnail
近幾年網紅Youtuber當道,只要有心,人人都是可以明星,但一夕成為公眾人物的代價,卻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玻璃心」這詞清楚深刻描寫著,東方文化薰陶下的我們,對於「別人」負評的承受力,其實是敏感而脆弱的。
Thumbnail
近幾年網紅Youtuber當道,只要有心,人人都是可以明星,但一夕成為公眾人物的代價,卻不是人人都能承受得起。「玻璃心」這詞清楚深刻描寫著,東方文化薰陶下的我們,對於「別人」負評的承受力,其實是敏感而脆弱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