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實驗】符合宇宙發展的教育,才是資產

2024/02/04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認為第一關注的重點是大學教育,第二關注重點是家庭教育

近期,我很喜歡在個人社群(IG:yulacassia)開設票選問答,透過一個簡單的問題,或是社會議題的探索,去看見我生活週遭的朋友們都是怎麼想的?在不同的問題上,大家會如何做出選擇?我問過環遊世界有沒有在你的夢想清單上、支持在台灣推行安樂死合法化嗎、春夏秋冬你最喜歡哪一個季節?(收錄在-問問而已-精選動態)

而本文,我想要分享的,是關於「哪一個環節的教育對你來說最重要?」這個問答互動後的反思。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活在一個自己想像出來的世界裡,我們用自身腦子裡的價值觀去探索世界,然而在面對差異化或是異溫層時,才甚感詫異。但是那些思想的極端,一直以來都是存在的呀!只是我們忽略了個體的差異性,追逐著同一性,最後習慣了「正常」。

我們教育著孩子、普羅大眾,要對身心障礙者「一視同仁」,要把他們當「正常人」看待、對待。但是問題的癥結點,會不會其實就出現在一開始的呼籲?


張愛玲說:「如果你認識從前的我,也許你會原諒現在的我」

《殺死知更鳥》提及:「你永遠不可能真正了解一個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來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慮問題」

三毛則回應:「你對我的百般註解不及我萬分之一,卻是一覽無餘的你」


我反倒認為不該一視同仁,因為真正的公平,才不是不偏不移的標準化對待。「公平」是一個手段,但是在「縮減不平等」這件事情上,如果用公平當作方法去平均分配、去常態對待,那要如何縮減、彌平、調整、優化因著大多數人生活準則所規劃出的社會規則?這時候,不正義、不公正,才洽恰出現了。



圖片來源:筆者製作

圖片來源:筆者製作



圖片來源:筆者製作

圖片來源:筆者製作


第一題我選「家庭教育」,第二題我選「大學」。雖然我自己也都沒有選「成人教育」,但是還是好意外票選結果認為成人教育需要被重視的重要性程度其實很低。

這兩個問題真的困擾我超級久,國中、高中求學階段,我很常坐在位置上一個人在腦袋想這些有的沒的,有的時候就會想到哭,可是我並沒有被教導過,不知所措的時候可以怎麼辦,所以經常會陷入一種自我封閉狀態,朋友們也會被這樣的我嚇到。

我在想,既然我這麼不開心,那未來的職涯選擇,我到底要投入到哪個環節,才能夠避免一直出現像我這樣經驗的孩子。所以說,以前我會被「教育」這兩個字給框架住,誤認為只有投身教職才叫做做教育,後來發現,教育的面向很廣,廣義的來說,只要分享自己喜歡的東西,對我來說就是做教育。經驗的交流與分享,就是教育可貴的地方。透過彼此的互動刺激,發展出原先不在想像裡的選項。

就像二十年前博士生炙手可熱,youtube根本還沒出現一樣;二十年後的今天,因為網路科技的普及化,越來越多人可以不受地域限制的接受教育,透過一個小小的屏幕就達成了知識傳遞。博士生與youtube在歷史發展上,形成了一個交錯過渡的過程,知識與智慧,不再需要只能透過傳統的學校體系才能獲得,而學歷在今日,也發展出獲取知識與智慧之外的社會意義。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在於,孩子情緒的穩定對於人格發展真的很重要。不然其實我們經常吵架,其實吵的都是情緒,而不是事情。就是吵一個爽的

那麼大學教育為什麼被我歸類在迫切性的重要呢。因為我認為大學生的下一個人生階段就是掌管國家/社會發展最重要的要素。大學生是國家/社會未來三十年發展方向的關鍵。大學生有活力、有時間、沒有太多包袱。賺錢固然重要,但是能為錢賣命一輩子嗎?我還是認為要為理念價值做事。

我們是不是已經變成一畢業就在煩惱要把自己賣給哪間公司?可是價值是創造出來的。如果這個社會只有一直告訴我們哪個工作賺錢,而沒有幫助我們釐清:你想賺「哪種錢」?那錢也只會流向有錢的地方,因為資本主義這個模式就是這麼被製造出來的。譬如說,有錢人的負債,都是資產。

那借錢讀書到底是負債還是資產?好的教育、符合宇宙發展的教育,是資產。為錢賣命的教育,是負債。

所以說,在大學教育所缺少的,未來就會成為社會最大的問題,因為未來的世界會依循著大學畢業後的新生代的價值觀發展下去。而這群人也會成為下一個世代組建家庭的源頭,他們的思想與作為,正會影響著家庭教育,他們在家庭裡頭所做的一切努力、不努力,便會影響著孩子的人格發展,如此循環往復。

所以假設現在政府政策或是民間資源需要投入到教育,改善國家發展,我認為第一關注的重點是大學教育,第二關注重點是家庭教育。


符合宇宙發展的教育,是資產;為錢賣命的教育,是負債。

什麼叫做「符合宇宙發展的教育」?稻盛和夫說,如果一個人的人生志願是吃飽穿暖,那他就找出自己適合做的事情,然後努力的做,就可以賺到小錢。可是如果要賺到大錢呢?就要借助宇宙的力量。那宇宙的力量是什麼?宇宙的力量是「整體社會發展的能量走向」,也就是「善」。


劉潤的《底層邏輯》是我近期最喜歡、最常推薦的書目。裡頭正巧提及一個觀念:「無法分配財富的話,你賺的就只是社會給你的辛苦錢」白話文就是,你有做出好用的產品、服務,所以使用者付費是應該的,但是要更多?抱歉你不值得。小錢,其實就是社會辛苦錢,是勞動後的成果。

可是如果我們想要創造的是財富、是資產呢?那就得在單純的勞動以外,做點什麼了。否則,儘管我們很努力的工作,很努力的賺錢,很努力的透過學習到的知識去勞動,最後所賺到的小錢,會不會根本不足以抵銷前期個人所投入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更不用說這一段時間社會所供應支援的社會成本。

我認為「社會創新」正是一種財富重分配的手段,透過打破舊有的合作模式,發展出一套新的解決方法,重新為社會挹注能量、活力、資本。再把分配後的剩餘,回流到教育的基礎。

符合宇宙發展的教育,才是資產。而這樣的資產,不僅僅在指涉金錢,也會是向善的資產、永續的資產、快樂的資產、天賦的資產、哲思的資產;也不僅僅是屬於個人,更會屬於國家、社會,乃至於存在的萬物,都將受惠。

最後,讓「善的正循環」這件事,成為最基礎的資本。


  • 期待和大家交流不同的想法


raw-image
208會員
184內容數
關於影像的省思,也關於在生活裡浮沉的方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