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好奇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我是到了生活不再需要被人安排的年紀,才發現我有一顆很強的好奇心。
以前學生時代的生活,跟剛出社會專注工作的生活,每天要做的事情都是不用自己思考且又不得不的,所以根本沒有時間去在乎自己內心最原始的喜歡。
現在,生活要靠自己填空後,才開始有了自己的意向。
我是一個好奇心很強的人。我現在的生活幾乎都是被「滿足我的好奇心」填滿。我看書、聽講座、逛博物館、找影片、收集資料...常是一整天什麼正事不做的就只忙著滿足我的好奇心。
我好奇的領域很雜很亂,也常不是什麼很高大上的東西,都是一些不知何來的「想知道」,然後就這麼鑽進去了。
寫這篇文章之前,我在研究的是藍鯨─世界上最大的動物,昨晚研究的是抹香鯨和大王烏賊,再之前研究的是海到底有多深,然後再之前是研究蔣中正,蔣中正之前是研究辜振甫,再再...之前是研究相撲的最強地位橫綱,然後是蒙古,上禮拜研究的是日本相親綜藝。
我的好奇心是沒有邏輯也沒有道理的,天馬行空的散落在只要是我不知道的世界,所以每次都讓陪我到處看展的老陳又是奇又是怪。
我就靠著靈感式的好奇,一路的找下去,然後在破解秘密的當下得到滿足。這種滿足讓我感到心臟很扎實的快樂,整個腦袋都浸泡在腦內啡的溫水浴缸裡。那是一種精神和知識上的雙富足。
我喜歡我的好奇心,它讓我有動力去拖著我本來會在沙發上一躺不起的身體,去打開更多的世界。就像發現了別人的秘密一樣,我用八卦的心情去窺探了好多的新奇。
但經過一陣子的胡亂摸索後,我發現我也不是什麼都照單全收的,地科、地質類,研究石頭的那些東西我還是會直接跳過。
持續寫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1會員
128內容數
長短不拘,持續為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有貓跟著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喜歡做自己,但只要環境包含我在內超過一人以上,我就無法做自己。所以我喜歡孤獨,因為只有孤獨我才可以做自己。 這並不是什麼社交恐懼症,因為要對付社交我也還是可以,也不感覺恐懼,只是比起一群人,我更喜歡一個人。 孤獨是我的選擇,是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脾性之後所做出的選擇;並不是被迫與現實妥協後的決定。
真正的善良,不是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在眾人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善良行為,嚴格說起來只是因為有羞恥心罷了,那不是真正的善良;真正的善良是,沒有觀眾的時候,世界只有你一人的時候,當你的周圍只剩下一個會包容你所有邪惡思想的你自己時,你仍然做出了一個善良的決定,那才稱得上是一個純正的善良之人。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
每一次的決定都來自於上一次的經驗。上一次的經驗得到了A結論後,下一次遇到類似的狀況,我們自然就會用A去做決定,想去複製上一次的成功。但劇情就是這麼不可預測,總是會發生用A去做決定了之後,偏偏這次是要選B才是正確。然後下次再遇到一樣的狀況,我們就會卡在A和B之間,然後考慮著有沒有C的可能。 反覆在A、
最近,在幾經掙扎之下,還是因為效率問題,接觸了股票。股市,一個全新的世界,還在體驗中,但已經漸漸抓到了自己的節奏。 大概在三月的時候吧,一直有在玩股票的弟弟和我聊天,終於說服我進入股市。但我們的目的不是做價差,而是做存股,是奔著股息而去的;畢竟現在銀行定存利率不到1%,同樣一筆錢放在存股會有5%。5
昨天,老陳的一個大學同學來找他聊天(以下稱大學同學為學長,因為真的是我高中學長),為了這個約,學長非常慎重的提前了一個月就跟老陳說好,連假其中一天的晚上要留給他,還不許約其他人。 昨天他們見面了,聊到了凌晨四點,正確來說是聽學長「訴苦」到了凌晨四點,訴苦的內容都是尋常夫妻會有的磕磕碰碰,都不是太可怕
我喜歡做自己,但只要環境包含我在內超過一人以上,我就無法做自己。所以我喜歡孤獨,因為只有孤獨我才可以做自己。 這並不是什麼社交恐懼症,因為要對付社交我也還是可以,也不感覺恐懼,只是比起一群人,我更喜歡一個人。 孤獨是我的選擇,是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脾性之後所做出的選擇;並不是被迫與現實妥協後的決定。
真正的善良,不是發生在眾目睽睽之下,在眾人面前所表現出來的善良行為,嚴格說起來只是因為有羞恥心罷了,那不是真正的善良;真正的善良是,沒有觀眾的時候,世界只有你一人的時候,當你的周圍只剩下一個會包容你所有邪惡思想的你自己時,你仍然做出了一個善良的決定,那才稱得上是一個純正的善良之人。 最近因為疫情的關
每一次的決定都來自於上一次的經驗。上一次的經驗得到了A結論後,下一次遇到類似的狀況,我們自然就會用A去做決定,想去複製上一次的成功。但劇情就是這麼不可預測,總是會發生用A去做決定了之後,偏偏這次是要選B才是正確。然後下次再遇到一樣的狀況,我們就會卡在A和B之間,然後考慮著有沒有C的可能。 反覆在A、
最近,在幾經掙扎之下,還是因為效率問題,接觸了股票。股市,一個全新的世界,還在體驗中,但已經漸漸抓到了自己的節奏。 大概在三月的時候吧,一直有在玩股票的弟弟和我聊天,終於說服我進入股市。但我們的目的不是做價差,而是做存股,是奔著股息而去的;畢竟現在銀行定存利率不到1%,同樣一筆錢放在存股會有5%。5
昨天,老陳的一個大學同學來找他聊天(以下稱大學同學為學長,因為真的是我高中學長),為了這個約,學長非常慎重的提前了一個月就跟老陳說好,連假其中一天的晚上要留給他,還不許約其他人。 昨天他們見面了,聊到了凌晨四點,正確來說是聽學長「訴苦」到了凌晨四點,訴苦的內容都是尋常夫妻會有的磕磕碰碰,都不是太可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我自認是一個貪玩、好動且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從小常常成為老師們眼中的眼中釘。我喜愛嘗試新鮮事物,厭倦陳舊不變的規則。喜歡觀察周圍不起眼的小事物:太陽照射在皮膚上的溫度、樹葉隨風飄動的軌跡、一個紅綠燈能停下幾台車,這些常人無法理解的細節,我總是充滿興趣。好聽點,在他人眼裡我的行為稱為「特別」,直白一點則
Thumbnail
「不懂」也分很多種:「真不懂」、「裝不懂」、「故意不懂」,也不要「不懂裝懂」。 出於好奇心的「真不懂」 我是個好奇寶寶,對新鮮的事物總是很有興趣,尤其是我不懂的事情,常常一頭鑽進去研究就廢寢忘食,但卻很少去請教別人。一方面是對自己的自學能力很有信心,二方面因為我是個大寫的「I」人,所以也算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工作繁忙之餘,無法找到生活意義的困惑,以及在旅行歐洲時重新發現好奇心對於生活的重要性。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好奇心和陽光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在旅行中思考回臺灣要做的事情,最後選擇 follow my heart 回家。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到,恐懼跟慾望都是一個人很重要的驅動力,但完全被恐懼或慾望驅動的人也很容易對人生失去希望 除了恐懼跟慾望之外,我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剛剛對這個世界有所認知時,學習的主要驅動是「好奇」 因為「好奇」,我們東摸摸西摸摸,一無所知卻也無所畏懼,只要眼見所及,我們都想知道那是什麼
Thumbnail
你一定聽過「好奇寶寶」這個形容詞吧?純真的孩子們總是充滿各種問題,經常對許多事物抱持無比的好奇心。但,好奇心不該只是小孩子的專利,透過「好奇心」的提問與探索,不僅可以擴展大人們的視野、更可以開拓許多新的可能性。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天賦,我只是充滿好奇。重要的是不停地提問。好奇心有其存在的理由。」
Thumbnail
讓自己有熱情,首先要找回自己的好奇心。 根據大腦掃描技術得知,好奇心會活化大腦裡的多巴胺系統,會讓我們開心快樂外,同時,好奇心也可以紓解精神壓力與肉體的疲憊,並且在挫折不順時仍讓我們保持積極的熱情。
Thumbnail
小時候的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心", 長大後的自己,還剩下多少這種感覺? 請讓那個瀕臨崩潰的自己出來透透氣吧! 允許自己"可以有負向情緒"出現, 負向情緒其實是來"幫助自己釐清"我怎麼了?
Thumbnail
小時候剛出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每天都有嶄新的事物可以學習,時間過得相當充實,同時體感時間相對的慢了不少。此時擁有著相對健康的身體,以及靈活吸收知識的頭腦,甚至是龐大的野心與夢想,但可能礙於普通人家庭,缺少了錢財,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有著家人的陪伴,但想要過自己想要自由的生活。 長大後,鑽研了
Thumbnail
盯著「興趣」那欄空白格思考著該寫些什麼,我握著筆,寫下了了無新意的答案:「旅遊、看電影」。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很羨慕那些有興趣愛好的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追求什麼,因為這個問題足足困擾我 28 年。 自求學開始,每個行為的動機都是為了某件利益:為了考好成績,所以認真學習;為了獲得零用錢獎勵
Thumbnail
神經科學家在實驗室裡觀察到的事:「好奇」這種大腦狀態,既會比「學習」更早出現,也會促進「學習」。簡單來說,當一個人的大腦想要吸收呈現在面前的資訊時,他的主觀感受就是「好奇」。因此,不論情況為何,當你越感到好奇,你的大腦就越準備好記住接下來發生的事。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我自認是一個貪玩、好動且充滿好奇心的孩子,從小常常成為老師們眼中的眼中釘。我喜愛嘗試新鮮事物,厭倦陳舊不變的規則。喜歡觀察周圍不起眼的小事物:太陽照射在皮膚上的溫度、樹葉隨風飄動的軌跡、一個紅綠燈能停下幾台車,這些常人無法理解的細節,我總是充滿興趣。好聽點,在他人眼裡我的行為稱為「特別」,直白一點則
Thumbnail
「不懂」也分很多種:「真不懂」、「裝不懂」、「故意不懂」,也不要「不懂裝懂」。 出於好奇心的「真不懂」 我是個好奇寶寶,對新鮮的事物總是很有興趣,尤其是我不懂的事情,常常一頭鑽進去研究就廢寢忘食,但卻很少去請教別人。一方面是對自己的自學能力很有信心,二方面因為我是個大寫的「I」人,所以也算是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作者在工作繁忙之餘,無法找到生活意義的困惑,以及在旅行歐洲時重新發現好奇心對於生活的重要性。從文章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好奇心和陽光的重要性,以及作者在旅行中思考回臺灣要做的事情,最後選擇 follow my heart 回家。
Thumbnail
上一篇我們聊到,恐懼跟慾望都是一個人很重要的驅動力,但完全被恐懼或慾望驅動的人也很容易對人生失去希望 除了恐懼跟慾望之外,我們是否還記得自己剛剛對這個世界有所認知時,學習的主要驅動是「好奇」 因為「好奇」,我們東摸摸西摸摸,一無所知卻也無所畏懼,只要眼見所及,我們都想知道那是什麼
Thumbnail
你一定聽過「好奇寶寶」這個形容詞吧?純真的孩子們總是充滿各種問題,經常對許多事物抱持無比的好奇心。但,好奇心不該只是小孩子的專利,透過「好奇心」的提問與探索,不僅可以擴展大人們的視野、更可以開拓許多新的可能性。 「我沒有什麼特別的天賦,我只是充滿好奇。重要的是不停地提問。好奇心有其存在的理由。」
Thumbnail
讓自己有熱情,首先要找回自己的好奇心。 根據大腦掃描技術得知,好奇心會活化大腦裡的多巴胺系統,會讓我們開心快樂外,同時,好奇心也可以紓解精神壓力與肉體的疲憊,並且在挫折不順時仍讓我們保持積極的熱情。
Thumbnail
小時候的自己,對這個世界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心", 長大後的自己,還剩下多少這種感覺? 請讓那個瀕臨崩潰的自己出來透透氣吧! 允許自己"可以有負向情緒"出現, 負向情緒其實是來"幫助自己釐清"我怎麼了?
Thumbnail
小時候剛出生,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著好奇,每天都有嶄新的事物可以學習,時間過得相當充實,同時體感時間相對的慢了不少。此時擁有著相對健康的身體,以及靈活吸收知識的頭腦,甚至是龐大的野心與夢想,但可能礙於普通人家庭,缺少了錢財,買自己想要的東西,有著家人的陪伴,但想要過自己想要自由的生活。 長大後,鑽研了
Thumbnail
盯著「興趣」那欄空白格思考著該寫些什麼,我握著筆,寫下了了無新意的答案:「旅遊、看電影」。 有好長一段時間,我很羨慕那些有興趣愛好的人,知道自己喜歡什麼,想追求什麼,因為這個問題足足困擾我 28 年。 自求學開始,每個行為的動機都是為了某件利益:為了考好成績,所以認真學習;為了獲得零用錢獎勵
Thumbnail
神經科學家在實驗室裡觀察到的事:「好奇」這種大腦狀態,既會比「學習」更早出現,也會促進「學習」。簡單來說,當一個人的大腦想要吸收呈現在面前的資訊時,他的主觀感受就是「好奇」。因此,不論情況為何,當你越感到好奇,你的大腦就越準備好記住接下來發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