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十年後不想沒工作就要懂這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為了方便對兩位作者不熟識的人了解他們的背景,我先介紹一下他們。落合陽一是一個30代的天才,擁有多重身份的跨界別研究者。他涉足藝術、數位製造、多媒體等,並在這些界別都有相關的公司。還有營運著叫digital nature的研究室,研究機械和人以及機械和自然的關系等。

堀江貴文則是一位40代的天才,有營運過一家叫livedoor的公司。發生作假帳風波的livedoor門之後,他轉行去做火箭研究和賣和牛。也有自己的著作和電子報等多樣收入來源,更有營運著自己的沙龍等。《2030工作地圖》是一本整理自他們就2030年的職場和社會的對談。因為是對談錄,所以節奏較輕鬆,兩位先生的觀點交互出現讀的時候能啟發更大量想法。


AI取代我們還是協助我們


在未來,有一整個名單的工作將會被AI取代或改變,但很多有個人特色的工作和商業模式卻有極大的空間發展。因為AI在目前還沒有自己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所以能展示個人風格的就是未來的道路。選物店和特色咖啡店如雨後春筍一般就是好例子。


這只代表人類可以從不得不做的工作中解放,獲得更多自由的時間而已。不只如此,由於生活成本迅速下降,你將無須為了賺錢而逼迫自己從事任何工作。——《2030工作地圖》

在現在AI如Chat GPT和Jasper.ai等愈來愈人性化,愈來愈能夠寫出帶創意的作品。身為寫手該如何自處?


創造個人特色,以獨有價值取勝


在工作會有機會被取代之際,我們與其慨嘆失去競爭力,更應該去想當規律性的工作能有AI為我們處理下我們能創造甚麽。只要埋頭去做喜歡的事,玩到極致把它變成你的工作,藉著把喜好相乘,來成為「百萬分之一」的頂尖人才。創出只有你才能創造的價值。


同時,在人口老化勞動人口減少下。我們就更應善用AI作為勞動力,讓它們處理枯燥的部分。更枯燥的管理高層工作交給有這樣的才華的人類精英,其他人類就可以盡情地以自己的喜好作工作和定義自己。當然也有人喜歡以公司來代表自己,我也曾在這種讓人自豪的工作崗位上工作過。但也有遇過不適合代表我的工作,這時候我還有甚麽價值能用來代表自己,我想為社會做甚麼就是問題重點。


換句話說,人類在此的功用就在於能夠帶著動機努力工作。要如何改變人類社會、實現什麼,這樣的動機經常伴隨著人類。如果達成目標的手段是必須使用電腦運算,至少不要被技術牽著鼻子走,將技術跟人類社會的生態當作資源來使用就好。——《2030工作地圖》


而且,我們要放開價值必須要有實質服務或商品。只要你有一個夠熱血的計劃,透過清晰的pitch和你的個人信用值,你就能創造價值和收入。加上足夠的差異化,就能確保利基創出藍海。


持有的戒指「可以交換」,你的創作也「可以交換」;甚至肉眼不可見的「你能辦到的事=技能」,也能成為可以交換的價值。做盡你愛做的事,並且盡量增加你能辦到的事,把自己化為充滿價值資本的「價值罐頭」吧。——《2030工作地圖》


「興趣可以當飯食」


你也許在納悶,為甚麼要為他人創造價值卻又可以一直任性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因為只有能夠將人生價值差異化,並在工作和工作以外這兩方面持續創造上述價值。體現「工作即生活」(Work "as" Life)的人,才能在未來的時代生存。如果為了創造價值而做著討厭的事,還要把它融入生活,想必非常痛苦。
想想看現在有多少人過著有如齒輪般的生活,做著不附他實際價值的事情。這才會出現先前那些「被(正職)耽誤了的XXX」類的梗吧,試想想如果那人沒被朝九晚五「正職」所影響,現在會是在做甚麼?那你自己呢?
我們在正職創造了不全面的價值,而被耽誤壓抑的熱情,為你又會帶來心理影響。如其受苦,更該跳出名為「正職」,鼓起勇氣做該做的事。


我將「玩樂」、「工作」、「學習」同化,過著三位一體型的人生。一併進行「玩樂」、「工作」、「學習」,此舉意味著不去區分三者。我在人生中進行的所有動作,可以解釋為玩樂,也可以解釋為工作,更能解釋為學習。——《2030工作地圖》


那我怎樣和家人交代


不過,「興趣當飯食」、「自由工作者」等等等等的字眼在傳統父母輩中應該是接近禁語了。想要說出「不工作」、「玩樂當工作」等,大概是真不想活了。不過為了自己的未來,花一點唇舌解釋也是一個方案。也有人把「有家室了」「為生活需要所迫」掛在口邊,但明明活用自己的價值可以賺到更多。該思考一下了吧。
跟他們說在互聯網的年代,我的市場是70億人中對我的價值有興趣的人。我只要有他人做不到的東西就可以,而且燃燒自己熱情來賺錢能使大家都變得幸福不是更好嗎?
對我來說,能過上「三位一體」就是人生目標。我很想能夠為自己內心的價值而發奮,但當然我現在還在工作。一方面是因為我對工作還有一定熱情,一方面是我想累積自己的本錢和社會知識。最後,以一段引文作結先在此擱筆。


將動機轉變為價值,最重要的是「言語化的能力」、「邏輯力」、「思考體力」、「以世界七十億人為對象」、「經濟感覺」、「世界正由人類運轉此一意識」,以及「專門性」。所謂專門性,不管多麼小的事情都沒關係。「只有自己才能辦到的事」,會成為你被他人所需要的最充分理由。從現在開始卡位,呼喊出專屬於你的「個人」價值吧。——《2030工作地圖》


重點整理

1. 在和AI共存的未來,我們該考慮的是如何把制式工作外包給AI。人類該思考創新和個人價值。
2. 讓很喜歡朝九晚五的人菁英去做需要他們的觀理,其他人該用力「把興趣當工作」為社會帶來有特色的價值。
3. 去過「玩樂」、「工作」、「學習」三合一的生活,為熱情而努力。
4. 在人口老化勞動力下降的年代,思考如何盡用AI代替減少了的勞動力比思考自己會比如個取代更迫切
5. 在互聯網世代,我們的市場是70億人口。只要有可交換的價值產出就總會有需要的人。多小的小事也有價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業女子沙龍
34會員
79內容數
每周二更新讀書筆記,每周四分享書單或生活反思。 不定期分享看過的電影和Netflix或Disney+影集。
自由業女子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24
有很多人會問我關於發展自己文字事業或者多元化的自由業portfolio。我都會答他們從下班後的時間開始,而且不止我會這麼說。歐美有《不上班賺更多》;韓國有《原子時間》;日本有《邊工作邊創業!》,大家都會跟你說,要善用下班後的時間。說一下我辭掉工作開展自由業人生前一直認真在做的4件事。
2024/04/24
有很多人會問我關於發展自己文字事業或者多元化的自由業portfolio。我都會答他們從下班後的時間開始,而且不止我會這麼說。歐美有《不上班賺更多》;韓國有《原子時間》;日本有《邊工作邊創業!》,大家都會跟你說,要善用下班後的時間。說一下我辭掉工作開展自由業人生前一直認真在做的4件事。
2024/04/08
從小我就很怕情感很強烈的小說,所以一般讀的都是推理小說。這次會讀這本湖骨,是因為在讀墨上看見人家劃線的句子好美好詩意。開讀了以後才發現當中各種情感的糾結。家人或友人之間的扭曲依戀,也有從原生家庭中逃走的倖存者。而這些情感的重量加上我自身的經歷,我斷斷續續用了一年才能夠把整本書讀完。
Thumbnail
2024/04/08
從小我就很怕情感很強烈的小說,所以一般讀的都是推理小說。這次會讀這本湖骨,是因為在讀墨上看見人家劃線的句子好美好詩意。開讀了以後才發現當中各種情感的糾結。家人或友人之間的扭曲依戀,也有從原生家庭中逃走的倖存者。而這些情感的重量加上我自身的經歷,我斷斷續續用了一年才能夠把整本書讀完。
Thumbnail
2024/04/01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2024/04/01
《書店的逆襲》三大重點: 以不同的方式整理書架,可以激發更多靈感 有事沒事多去實體書店,從中了解大眾潮流 書店的未來是複合式書店 全書分為五章,從實體書店的力量開始,帶進書店和消費者行為之間的關系。在這個時候,開始談愛書人如何買書和囤書的好處。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社會變革是一個持續的進程,這個進程可能會以各種方式發生,有些方式是人們預測得到的,有些方式則是出人意料的。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傳統組織的核心是基於權力和層級體系的中心化模式,而去中心化的模式注重平等、協作和創新,更適應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變革中,人文思維和創造力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
Thumbnail
社會變革是一個持續的進程,這個進程可能會以各種方式發生,有些方式是人們預測得到的,有些方式則是出人意料的。隨著AI技術的進步和應用,傳統組織的核心是基於權力和層級體系的中心化模式,而去中心化的模式注重平等、協作和創新,更適應當今快速變化的時代。在這樣的變革中,人文思維和創造力將成為越來越重要的核心競
Thumbnail
可以學習的叫知識,可以練習的叫技巧,但學不來也練不會的,叫做熱情! 現今社會中,人們通常會從事工作以維持生計,賺取報酬,進而達到生活目標的目的。然而,工作的目的並不僅限於此,也有人選擇工作是因為它能帶來娛樂性、高度以及其他正向影響。 首先,工作可以為人們帶來娛樂性。 有些人選擇工作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份
Thumbnail
可以學習的叫知識,可以練習的叫技巧,但學不來也練不會的,叫做熱情! 現今社會中,人們通常會從事工作以維持生計,賺取報酬,進而達到生活目標的目的。然而,工作的目的並不僅限於此,也有人選擇工作是因為它能帶來娛樂性、高度以及其他正向影響。 首先,工作可以為人們帶來娛樂性。 有些人選擇工作是因為他們認為這份
Thumbnail
從生成圖像的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再到近期竄紅的ChatGPT,不論是圖像還是文字,都突破了人類的想像,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擔憂,究竟哪些職務即將消失?而哪些正在興起呢?
Thumbnail
從生成圖像的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再到近期竄紅的ChatGPT,不論是圖像還是文字,都突破了人類的想像,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擔憂,究竟哪些職務即將消失?而哪些正在興起呢?
Thumbnail
未來變化快速的世界,「穩定的工作」、「鐵飯碗」,真正全新的定義:「不論你到世界各地哪個地方,你都能夠產生出價值,為他人解決特定問題!」
Thumbnail
未來變化快速的世界,「穩定的工作」、「鐵飯碗」,真正全新的定義:「不論你到世界各地哪個地方,你都能夠產生出價值,為他人解決特定問題!」
Thumbnail
今天來紀錄分享一下自己對未來「工作」的想像。 - 有沒有可能,在生活大部分時間裡做著自己較感興趣的事情同時,也可以換得足以生活的報酬呢? - 或許Web3 內所提到 DAO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分散式自治組織) 的概念與機制可以幫助達成
Thumbnail
今天來紀錄分享一下自己對未來「工作」的想像。 - 有沒有可能,在生活大部分時間裡做著自己較感興趣的事情同時,也可以換得足以生活的報酬呢? - 或許Web3 內所提到 DAO (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 分散式自治組織) 的概念與機制可以幫助達成
Thumbnail
好像 暫停寫作一陣子?(其實是2年 剛剛偷喵上一篇文章看到的) 這2年剛好就是疫情在台灣嚴重的2年(然後我暫停的2年其實也跟疫情沒什麼關聯) 暫停的原因 純粹就是懶 找不到持續寫作的動力 所以就暫停了(youtube也閒置蠻久最近才甦醒 你看到的就是下面這個 我真是個懶散的人啊...)
Thumbnail
好像 暫停寫作一陣子?(其實是2年 剛剛偷喵上一篇文章看到的) 這2年剛好就是疫情在台灣嚴重的2年(然後我暫停的2年其實也跟疫情沒什麼關聯) 暫停的原因 純粹就是懶 找不到持續寫作的動力 所以就暫停了(youtube也閒置蠻久最近才甦醒 你看到的就是下面這個 我真是個懶散的人啊...)
Thumbnail
看到了⟪2030工作地圖⟫的封面,彷彿像是被警告一樣,提醒著我們思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也是眾多被取代的一員呢? 談到取代,相信AI取代人力的話題,你一定也聽過不少遍了。甚至,積極的你,一定也讀過一些觀點告訴你,我們只需要裝配好未來趨勢所需的技能,哪麼就不必過度擔心。
Thumbnail
看到了⟪2030工作地圖⟫的封面,彷彿像是被警告一樣,提醒著我們思考自己的工作,會不會也是眾多被取代的一員呢? 談到取代,相信AI取代人力的話題,你一定也聽過不少遍了。甚至,積極的你,一定也讀過一些觀點告訴你,我們只需要裝配好未來趨勢所需的技能,哪麼就不必過度擔心。
Thumbnail
2030年是說遠不遠的未來,我們的工作生態會變成怎樣?我們要寫出怎樣的2030工作地圖,來看看落合陽一和堀江貴文先生的想法。
Thumbnail
2030年是說遠不遠的未來,我們的工作生態會變成怎樣?我們要寫出怎樣的2030工作地圖,來看看落合陽一和堀江貴文先生的想法。
Thumbnail
解決三項AI人工智慧發展迷思,了解未來工作總量大幅減少的原因
Thumbnail
解決三項AI人工智慧發展迷思,了解未來工作總量大幅減少的原因
Thumbnail
眼光在哪,成就就在哪裡,Just do it http://mrjamie.cc/2013/08/13/herd-mentality/ 要當領頭羊還是跟隨的羊群,複製別人還是做自己 從小我們台灣教育就灌輸我們要聽話,不能太能有自己的想法,把每個人都塑造成     Yes Man ,大部分公司只要
Thumbnail
眼光在哪,成就就在哪裡,Just do it http://mrjamie.cc/2013/08/13/herd-mentality/ 要當領頭羊還是跟隨的羊群,複製別人還是做自己 從小我們台灣教育就灌輸我們要聽話,不能太能有自己的想法,把每個人都塑造成     Yes Man ,大部分公司只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