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文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文化」與「文明」是生活常用詞,二者只有一字之差,大家卻往往混淆不清。進一步問,「文化」與「文明」如何區分?有無高下之別?一般人則常會越說越糊塗。

其實,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密不可分。文化,乃「人文化成」的縮寫,語出於《易經 ‧ 賁卦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自然現象,而自然現象經過人的認識、點化、改造、重組,就是「人文」。初步的人文活動,如同天文經觀察、認識、了解而被照明一般,逐漸形成種種知識,來為人生服務,此即前述「文明以止」之意。世界各民族因先天環境的不同,呈現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即為「文化」,此「文化」包括語言文字、思想意識、法規制度、風俗習慣……等。是以各國在食、衣、住、行、育、樂方面皆擁有獨特的文化,風格不同,亦無所謂優劣高下。

民以食為天,「飲食」最能凸顯各國各地文化的不同,法國菜、義大利菜、希臘菜、日本料理、韓國菜、泰國菜、中國菜……等,各有千秋,莫不順應當地環境條件而形成,即連中國菜,也以各地生活方式的不同,分成北平菜、江浙菜、湘菜、粵菜、福州菜、臺灣料理……等,不勝枚舉,口味固然有所不同,卻難以判其優劣。簡言之,文化乃是人類生活的方式,或人類活動的總合。

文明,本謂人類步入開化則世界將有「文」章而光「明」。如今「文明」一詞通用為名詞,「文」指人類文化,「明」則指人類文化的高度發達,懂得熟食及穿衣保暖,都是文明的表徵。人類進化的歷程是由野蠻入於文明,當野蠻之時,人類並非沒有文化,只是有文化而不「明」罷了。故「文明」之義,指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脫離野蠻而進入禮儀規範的生活。西方「文明」一字為「Civilization」,也是已開化、已有教化之義。如世界文明史上,四個最早發展文明的國家,號稱「四大文明古國」,即中國、印度、巴比倫和埃及。至於現代,則普遍稱歐美工業先進已開發國家為科技文明大國。

人類文明的表現,包括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前者指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開發與經營,開物成務,滿足人類對物質方面的需求,而科技發達帶來更多的便利,即為最顯著的例子。後者指人類主觀心靈的操持與寄託,誠意正心,立己立人,以達成人類社會的和平安樂,道德與宗教即致力於此。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猶如人類文明的雙翼,應二者並重,相輔相成。

總之,文化與文明有別,比如「電影」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但世界各國所拍攝的電影必然具有獨特又多元的文化特色。無論如何,文化或有強勢、弱勢,唯無高下之分,在全球化、國際村的時代,我們既要維護自己的文化,也要尊重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科學日益昌明,我們在享受物質文明之外,勿只知營利賺錢,也應時時不忘充實生活的內涵,不斷提升精神文明,做一個真正現代、有教養的文明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末冰-avatar-img
2021/11/17
這我不會弄不清楚...... 「你沒有文化」「你沒有文明」同樣是貶人之語,但罵人的話一聽就懂其中的差別😁
仰望自己的天星-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17
吃狗肉的文化實在不太文明。
avatar-img
天星沙龍
87會員
1.5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天星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8
﹝張良澤《肝胆相照》﹞ (一)未竟的臺灣夢 獲頒2025年第28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的張良澤先生(1939-),曾於37歲(1977)時,寫信給鍾老,豪氣干雲,立誓以十年時間寫出臺灣文學史。 如今好幾個十年過去了,這成為他未竟的臺灣夢啊! (二)建構臺灣文學 長期以來,不論是在國內或是在海外
Thumbnail
2025/04/28
﹝張良澤《肝胆相照》﹞ (一)未竟的臺灣夢 獲頒2025年第28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的張良澤先生(1939-),曾於37歲(1977)時,寫信給鍾老,豪氣干雲,立誓以十年時間寫出臺灣文學史。 如今好幾個十年過去了,這成為他未竟的臺灣夢啊! (二)建構臺灣文學 長期以來,不論是在國內或是在海外
Thumbnail
2025/03/24
自古以來,數不清的人為「愛」下定義,有人說,愛是永恆的謎。人人需要它,卻沒有一個人真正瞭解它。猶如盛夏的一陣清風,愛可以感覺得到,卻看不見它的蹤跡;又彷彿暗夜時遙遠的星辰,可以看見卻又無可捉摸。世人對愛的定義與詮解實在太多了。唐朝詩人元稹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因為愛情,我們成為人生
Thumbnail
2025/03/24
自古以來,數不清的人為「愛」下定義,有人說,愛是永恆的謎。人人需要它,卻沒有一個人真正瞭解它。猶如盛夏的一陣清風,愛可以感覺得到,卻看不見它的蹤跡;又彷彿暗夜時遙遠的星辰,可以看見卻又無可捉摸。世人對愛的定義與詮解實在太多了。唐朝詩人元稹說:「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因為愛情,我們成為人生
Thumbnail
2025/02/27
向佛者必讀《心經》,日日抄錄之,記誦之,了然於心者幾希? 據史料記載,《心經》前後共有十多種譯本,包括東晉鳩摩羅什、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心經》究竟講了些什麼?是佛陀親口講的,還是觀世音菩薩講的?舍利子又是什麼人物?《心經》確實難以參透。 《心經》是佛教經典,據傳,當年玄奘大師靠著念《心經》度過了
Thumbnail
2025/02/27
向佛者必讀《心經》,日日抄錄之,記誦之,了然於心者幾希? 據史料記載,《心經》前後共有十多種譯本,包括東晉鳩摩羅什、唐代玄奘大師所譯。《心經》究竟講了些什麼?是佛陀親口講的,還是觀世音菩薩講的?舍利子又是什麼人物?《心經》確實難以參透。 《心經》是佛教經典,據傳,當年玄奘大師靠著念《心經》度過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文化到底是什麼?我想一般人都只能說得模模糊糊。其實無法說全,無法說完整,就是文化。它包含著你吃喝拉撒睡的一切細節,這些細節的源頭來處,我統稱它叫文化。
Thumbnail
文明常常被視為是比文化所涉略之事物還要更深更廣的人類群體單位,又或者是相要於(精神層面的)文化更加屬於物質技術層次的事物。然而,當我們實際考察文明是如何在人類日常生活語言當中被使用的,會發現文明幾乎等同於「某一種人類日常生活事物的選擇」而被表述出來。
Thumbnail
文明常常被視為是比文化所涉略之事物還要更深更廣的人類群體單位,又或者是相要於(精神層面的)文化更加屬於物質技術層次的事物。然而,當我們實際考察文明是如何在人類日常生活語言當中被使用的,會發現文明幾乎等同於「某一種人類日常生活事物的選擇」而被表述出來。
Thumbnail
(三)文化概念的人類學意涵 源自於德國的這種可以區隔不同群體的文化概念不只成為人類學與民族誌研究的關鍵觀念,同時也鼓動了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的興起,並在19、20世紀橫掃了全球,形塑了我們當今全球政治社會經濟秩序與衝突的基調。
Thumbnail
(三)文化概念的人類學意涵 源自於德國的這種可以區隔不同群體的文化概念不只成為人類學與民族誌研究的關鍵觀念,同時也鼓動了民族主義與帝國主義的興起,並在19、20世紀橫掃了全球,形塑了我們當今全球政治社會經濟秩序與衝突的基調。
Thumbnail
文化這三種意涵分別與西方美學、人類學與符號學理論的形成過程密切關係。藉由這些理論,文化概念發展出迥異的價值前提、問題意識與解釋模型,用以解釋近現代人類社會的轉型過程與衍生的問題,同時也企圖提出解決因應方案,進而促成各種政治、經濟、社會與美學運動。
Thumbnail
文化這三種意涵分別與西方美學、人類學與符號學理論的形成過程密切關係。藉由這些理論,文化概念發展出迥異的價值前提、問題意識與解釋模型,用以解釋近現代人類社會的轉型過程與衍生的問題,同時也企圖提出解決因應方案,進而促成各種政治、經濟、社會與美學運動。
Thumbnail
文化是一群人每日生活中大大小小選擇之總和,但這些選擇的選項本身對於一個個體而言並非均質。
Thumbnail
文化是一群人每日生活中大大小小選擇之總和,但這些選擇的選項本身對於一個個體而言並非均質。
Thumbnail
「文化」與「文明」是生活常用詞,二者只有一字之差,大家卻往往混淆不清。進一步問,「文化」與「文明」如何區分?有無高下之別?一般人則常會越說越糊塗。 其實,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密不可分。
Thumbnail
「文化」與「文明」是生活常用詞,二者只有一字之差,大家卻往往混淆不清。進一步問,「文化」與「文明」如何區分?有無高下之別?一般人則常會越說越糊塗。 其實,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密不可分。
Thumbnail
任何民族都有其自身發展出的文化, 所謂文化, 簡言之就是生活方式及其所創造之典章制度, 文物乃至思維邏輯, 但這些都會邊受到其生存空間自然條件的制約, 因此不同生存空間的民族, 會產生不同形式的文化, 也因此「文化」只有不同而無優劣之分, 不過文化中所創造的物質部份, 則是可以比較其優劣.  因此
Thumbnail
任何民族都有其自身發展出的文化, 所謂文化, 簡言之就是生活方式及其所創造之典章制度, 文物乃至思維邏輯, 但這些都會邊受到其生存空間自然條件的制約, 因此不同生存空間的民族, 會產生不同形式的文化, 也因此「文化」只有不同而無優劣之分, 不過文化中所創造的物質部份, 則是可以比較其優劣.  因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