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與文明

更新於 2024/11/16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文化」與「文明」是生活常用詞,二者只有一字之差,大家卻往往混淆不清。進一步問,「文化」與「文明」如何區分?有無高下之別?一般人則常會越說越糊塗。
其實,文化與文明的關係密不可分。文化,乃「人文化成」的縮寫,語出於《易經 ‧ 賁卦彖辭》:「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天文指自然現象,而自然現象經過人的認識、點化、改造、重組,就是「人文」。初步的人文活動,如同天文經觀察、認識、了解而被照明一般,逐漸形成種種知識,來為人生服務,此即前述「文明以止」之意。世界各民族因先天環境的不同,呈現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即為「文化」,此「文化」包括語言文字、思想意識、法規制度、風俗習慣……等。是以各國在食、衣、住、行、育、樂方面皆擁有獨特的文化,風格不同,亦無所謂優劣高下。
民以食為天,「飲食」最能凸顯各國各地文化的不同,法國菜、義大利菜、希臘菜、日本料理、韓國菜、泰國菜、中國菜……等,各有千秋,莫不順應當地環境條件而形成,即連中國菜,也以各地生活方式的不同,分成北平菜、江浙菜、湘菜、粵菜、福州菜、臺灣料理……等,不勝枚舉,口味固然有所不同,卻難以判其優劣。簡言之,文化乃是人類生活的方式,或人類活動的總合。
文明,本謂人類步入開化則世界將有「文」章而光「明」。如今「文明」一詞通用為名詞,「文」指人類文化,「明」則指人類文化的高度發達,懂得熟食及穿衣保暖,都是文明的表徵。人類進化的歷程是由野蠻入於文明,當野蠻之時,人類並非沒有文化,只是有文化而不「明」罷了。故「文明」之義,指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脫離野蠻而進入禮儀規範的生活。西方「文明」一字為「Civilization」,也是已開化、已有教化之義。如世界文明史上,四個最早發展文明的國家,號稱「四大文明古國」,即中國、印度、巴比倫和埃及。至於現代,則普遍稱歐美工業先進已開發國家為科技文明大國。
人類文明的表現,包括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前者指人類對客觀世界的開發與經營,開物成務,滿足人類對物質方面的需求,而科技發達帶來更多的便利,即為最顯著的例子。後者指人類主觀心靈的操持與寄託,誠意正心,立己立人,以達成人類社會的和平安樂,道德與宗教即致力於此。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猶如人類文明的雙翼,應二者並重,相輔相成。
總之,文化與文明有別,比如「電影」是現代文明的產物,但世界各國所拍攝的電影必然具有獨特又多元的文化特色。無論如何,文化或有強勢、弱勢,唯無高下之分,在全球化、國際村的時代,我們既要維護自己的文化,也要尊重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科學日益昌明,我們在享受物質文明之外,勿只知營利賺錢,也應時時不忘充實生活的內涵,不斷提升精神文明,做一個真正現代、有教養的文明人。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5會員
1.3K內容數
英國哲人暨科學家培根說:「閱讀使人豐富,討論使人成熟,書寫使人精確。」閱讀吸收新知之後,參與討論,腦力激盪,多元思考,還要養成寫作的習慣,才能夠更精準的表達自己的思想與情感。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天星沙龍 的其他內容
美國七○年代民歌手唐‧麥克林(Donald Richard McLean,1945-)為向荷蘭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致敬,曾創作〈Vincent〉一曲,不知是否被梵谷對藝術的狂熱所感動,這首曲子當年風靡一時,至今猶傳唱不絕,備受舉世大眾所喜
經常在信函開頭看見「敬啟者」三字,許多人只知道「敬啟者」為書信套詞,反正是表示恭敬之意,也就很少去探究其真正的涵義了。因此,許多人對「敬啟者」,便有了想當然耳的錯誤看法。 「敬啟者」的「敬」是「恭敬」,殆無疑義,但「啟」和「者」可就常被弄錯了。
中國造字十分奧妙,一字一字用心去看,每有全新的體會,於是更加欽服古人造字用字之智慧,代表「儒道釋」思想的「仁仙佛」即為一例。 儒家思想自西漢董仲舒獨尊儒術以來,一直是中國學術思想的主流。儒家主張仁道思想,希望人人修身養性,乃至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受人尊敬的「仁人君子」。「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何謂「
華人家裏通常都備有「農民曆」,以便隨時查考行事之吉凶;對此,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是迷信。實則農民曆記錄了先人智慧的結晶,以其所載一年二十四節氣而言,用以表明氣候變化和農事的關係,乃「農民曆」的最大特色,絕不可等閒視之。 農曆一年十二月,每月的月首是「節氣」,月中為「中氣」,全年二十四節氣,春季有「立春
網路無遠弗屆,手機人手一支,進入21世紀之後,以世俗價值為導向的年輕人在該書寫時每每透過手機,該訴說時卻又往往借用「即刻書寫」、「天涯若比鄰」的電子信件,所謂「雪中誰寄錦書來」、「尺素表寸心」、「家書抵萬金」之寫信行為,已不復得見。據統計,國內郵局每月處理的郵遞信函當中,真正具有「通信性質」的函件,
原打算在花蓮市自由行,到北濱公園和南濱公園騎自行車,但豔陽炙熱難耐,只得放棄,轉而前往「遮蔭歷史與藝文的松林幽境」──美崙山松園別館。途經署立花蓮醫院旁的明禮路,路旁兩排高大「瓊崖海棠」佳木,綠蔭成廊,令人驚豔,徘徊而流連,久久不忍離去。 越過美
美國七○年代民歌手唐‧麥克林(Donald Richard McLean,1945-)為向荷蘭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致敬,曾創作〈Vincent〉一曲,不知是否被梵谷對藝術的狂熱所感動,這首曲子當年風靡一時,至今猶傳唱不絕,備受舉世大眾所喜
經常在信函開頭看見「敬啟者」三字,許多人只知道「敬啟者」為書信套詞,反正是表示恭敬之意,也就很少去探究其真正的涵義了。因此,許多人對「敬啟者」,便有了想當然耳的錯誤看法。 「敬啟者」的「敬」是「恭敬」,殆無疑義,但「啟」和「者」可就常被弄錯了。
中國造字十分奧妙,一字一字用心去看,每有全新的體會,於是更加欽服古人造字用字之智慧,代表「儒道釋」思想的「仁仙佛」即為一例。 儒家思想自西漢董仲舒獨尊儒術以來,一直是中國學術思想的主流。儒家主張仁道思想,希望人人修身養性,乃至齊家治國平天下,成為受人尊敬的「仁人君子」。「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何謂「
華人家裏通常都備有「農民曆」,以便隨時查考行事之吉凶;對此,有人不以為然,認為是迷信。實則農民曆記錄了先人智慧的結晶,以其所載一年二十四節氣而言,用以表明氣候變化和農事的關係,乃「農民曆」的最大特色,絕不可等閒視之。 農曆一年十二月,每月的月首是「節氣」,月中為「中氣」,全年二十四節氣,春季有「立春
網路無遠弗屆,手機人手一支,進入21世紀之後,以世俗價值為導向的年輕人在該書寫時每每透過手機,該訴說時卻又往往借用「即刻書寫」、「天涯若比鄰」的電子信件,所謂「雪中誰寄錦書來」、「尺素表寸心」、「家書抵萬金」之寫信行為,已不復得見。據統計,國內郵局每月處理的郵遞信函當中,真正具有「通信性質」的函件,
原打算在花蓮市自由行,到北濱公園和南濱公園騎自行車,但豔陽炙熱難耐,只得放棄,轉而前往「遮蔭歷史與藝文的松林幽境」──美崙山松園別館。途經署立花蓮醫院旁的明禮路,路旁兩排高大「瓊崖海棠」佳木,綠蔭成廊,令人驚豔,徘徊而流連,久久不忍離去。 越過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從美國博士生活理解文明與文化:台灣優勢到異鄉挑戰 作為台灣人,我在美國 Purdue University 攻讀統計學博士的經歷,讓我對「文化」和「文明」有了全新的體會。這樣的環境讓我逐漸意識到,台灣的生活中我們身為「漢人」的文化優勢不僅帶來資源和機會,還賦予我們「優勢群體」的視角。然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文明的演進與古文的學習之間的關係,強調對古文化的認知不足可能限制了社會的科學素養及民主理念的普及。以西方的例子為基礎,指出深入理解古文化的必要性,並反思當代對於中華文化的教育及其侷限性。最終呼籲我們在使用中文的過程中,應真實面對自己的歷史,以此作為面對未來挑戰的基石。
Matt Beane 在 2024 年出版的《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一書中,提出了對技能與文明的新見解,這讓我重新思考了碩博士生應如何理解「文明 Civilizati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文化與教育產業未來的可能職務、創業建議、發展方向和營利模式。結合數字化教育、跨文化交流和個性化學習的趨勢,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寶貴的建議。
Thumbnail
川巴子火鍋店 當時閱讀了《書店老闆》的電子報,其中提到了一家名為「川巴子火鍋店」。於是我致電預約,在我前往當天用餐時,驚覺原來預約的這天是火鍋店的最後一天營業。詢問服務生原因時,他說主要是因為「吃到飽」政策使得成本負擔過高。這讓我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生活,尤其是大學時期,受到學校教育體制的影響,較少思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近來在歐美職場上安靜離職( Quiet quitting ),成為爆紅關鍵字。 所謂「安靜離職」不是字面意義上的默默離職,而是只完成工作的最低需求,不再投注額外的心力與情感,將自己從工作中「抽離」,重新定義生活與工作平衡。
Thumbnail
流行音樂,無論是音樂、歌詞內容、MV影像、甚至唱腔、咬字等等,每個元素、每個選擇,都蘊含了對於所謂「當代臺灣」的一種詮釋、紀錄、和想像。這牽涉的內容很多很廣,無論是意識形態、美感、一直到很直觀的物質性演變,這樣以影像或音檔的形式被留存的時代演變,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都會是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從美國博士生活理解文明與文化:台灣優勢到異鄉挑戰 作為台灣人,我在美國 Purdue University 攻讀統計學博士的經歷,讓我對「文化」和「文明」有了全新的體會。這樣的環境讓我逐漸意識到,台灣的生活中我們身為「漢人」的文化優勢不僅帶來資源和機會,還賦予我們「優勢群體」的視角。然而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類文明的演進與古文的學習之間的關係,強調對古文化的認知不足可能限制了社會的科學素養及民主理念的普及。以西方的例子為基礎,指出深入理解古文化的必要性,並反思當代對於中華文化的教育及其侷限性。最終呼籲我們在使用中文的過程中,應真實面對自己的歷史,以此作為面對未來挑戰的基石。
Matt Beane 在 2024 年出版的《The Skill Code: How to Save Human Ability in an Age of Intelligent Machines》一書中,提出了對技能與文明的新見解,這讓我重新思考了碩博士生應如何理解「文明 Civilizati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文化與教育產業未來的可能職務、創業建議、發展方向和營利模式。結合數字化教育、跨文化交流和個性化學習的趨勢,為讀者提供了豐富的內容和寶貴的建議。
Thumbnail
川巴子火鍋店 當時閱讀了《書店老闆》的電子報,其中提到了一家名為「川巴子火鍋店」。於是我致電預約,在我前往當天用餐時,驚覺原來預約的這天是火鍋店的最後一天營業。詢問服務生原因時,他說主要是因為「吃到飽」政策使得成本負擔過高。這讓我回想起自己以前的生活,尤其是大學時期,受到學校教育體制的影響,較少思
Thumbnail
什麼是人類學?為何需要人類學?人類學如何實踐?古典人類學研究一直想用過去來解釋現在,其預設了有一整體的結構(文化),使其能夠在不同的世紀、相隔遙遠的地方,以同一種聲音呼應對話。而人類學家能夠藉由研究人類的文化,找到與自己特殊思考方式之間的一種結構上的共通之處。 「人類學研究的是不同人群
Thumbnail
近來在歐美職場上安靜離職( Quiet quitting ),成為爆紅關鍵字。 所謂「安靜離職」不是字面意義上的默默離職,而是只完成工作的最低需求,不再投注額外的心力與情感,將自己從工作中「抽離」,重新定義生活與工作平衡。
Thumbnail
流行音樂,無論是音樂、歌詞內容、MV影像、甚至唱腔、咬字等等,每個元素、每個選擇,都蘊含了對於所謂「當代臺灣」的一種詮釋、紀錄、和想像。這牽涉的內容很多很廣,無論是意識形態、美感、一直到很直觀的物質性演變,這樣以影像或音檔的形式被留存的時代演變,過了一段時間之後都會是彌足珍貴的研究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