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譙周:就決定是你了,巴大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蜀書十二,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分類。
裡面幾乎所有的人,都不是一般人會知道的名字。

按照一般的分類,六個益州派,四個東州派。
不過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益州派裡頭有兩人,師從荊州司馬徽與宋仲子。
所以按照我個人的分類。
叫做四個益州派,兩蜀兩巴。
四個劉璋派,兩荊兩蜀。
跟兩個東州派。

分布非常的平均。

這些人官職普遍不高。
有兩個當到九卿。一個東州派一個蜀地派。
兩個人的本質是武官,一個劉璋蜀派、一個劉璋荊派。
兩個基本是擺設,一個蜀地派、一個劉璋荊派。
兩個經史大師,一個巴地派、一個劉璋蜀派。

還有一個文書官跟一個神算子這樣。
這個分布跟劉備無關,與陳壽有涉。
陳壽本身就是巴人,又師從譙周。
所以為了整體的平衡,他拉了一個神算子進來。

巴地派的譙周就是經史大師,另一個叫尹默。
尹默師承荊州大儒,不管是劉璋還是諸葛亮,都有足夠的動機重用他。

譙周則完全是一種他爸大儒的概念。
巴大儒,不是巴大蝴。這個完全是稀有種,而且還是自體進化出來的。
(按:我其實會說巴大蝶,不過這裡用中國說法比較押韻)

譙爸不但通經史,還對河圖洛書有研究。自己闖出一片天,但是跟秦宓一樣不出來幹事。
所以也跟秦宓一樣,被官府開了個職缺表示他有為國盡忠這樣。

譙周算是他爸老來得的幼子,奇怪這些個三國學者怎麼都這麼會老來得子?
是有修練什麼黃帝內經嗎?

總之,譙周還很小的時候,他爸就過世了。
已經自立門戶的哥哥就負起了照顧母親跟撫養弟弟的責任。
隨著譙周年紀增長,他讀書的本領跟興趣完全跟老爸一個樣子……至少證明了他爸不是老來戴帽。

不過雖然譙周飽讀經書,口才貌似是挺差的。
他學生陳壽說的,可不是我。

陳壽也寫下了老師的體貌素樸……我想大概跟誇獎你長得很善良差不多吧。
在蜀記中,有著譙周與諸葛亮初次見面時,左右僕從都忍不住發笑。
等譙周離開,諸葛亮還說:「孤尚不能忍,況左右乎!

吼,這個諸葛亮應該是打算謀反的諸葛亮喔,稱孤咧。

建興中,丞相亮領益州牧,命周為勸學從事。

雖然諸葛亮很想笑,但對於這個難得一見的巴地大儒還是要好好使用的。
譙周擔任的是學官,負責教學推廣這樣。

諸葛亮的偶像是管仲,但隨著時勢變遷,所謂的愚民政策不再只是單純的讓人民不學無術。
相反的,巴蜀蠻荒,對於劉備諸葛亮舉起的興復漢室大旗,巴蜀人民是沒什麼興趣的。
所以灌注他們儒家思想,反而是最好的做法。

但在先主劉備傳中,其實劉備稱帝時,譙周就因著他易學上的專長,幫劉備擬了一篇奉天承運文。
是陳壽寫錯了嗎?又或者劉備跟譙周之間曾經發生什麼事呢?

譙周跟秦宓其實也有著某種程度上的師生關係,當然秦老頭是老師。
而秦宓因為唱衰劉備伐吳不祥,被下獄關起來。
老實說,陳壽並沒有提及,秦宓從哪裡來的這種觀天知運的學問。

反而譙周是個專家。

陳壽是不是故意隱藏了,譙周曾經被劉備廢官下獄的事實,藉由諸葛亮重新啟用來暗示呢?
又為什麼陳壽要這麼做?

因為陳壽不想在史書中留下,譙周跟劉備諸葛亮有過節的記錄。

譙周傳緊接著,就說諸葛亮星落五丈原。
當時由於魏延之亂,劉禪下令封鎖前往漢中的關卡,但譙周仍是迅速趕到。
這邊昭示了兩件事:一是諸葛亮對譙周必然有恩德,不然他幹嘛衝過去。
二就是譙周對於巴地的地形,瞭若指掌,所以才有辦法繞過官方管制。
在沒有GOOGLEMAP的年代,這其實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專長。

蔣琬都懂。

於是在蔣琬執政後,幫譙周升了官,總管益州學者。
坐實了譙周益州第一大儒的身分。

四年後,劉禪改元延熙,立太子,把譙周徵召入府。
第一大學者來給太子教學,那是非常合情的事。

但不合理。

孫權不要說徵召張昭進太子府了,連拜師都只敢叫孫登拜張昭的兒子。
雖然實際的學問還是張昭在傳授,但是你不能這樣弄國家大儒啊。
陳壽更寫下了:後主立太子,以周為僕,轉家令。

那意思挺明白,傳說中的名君劉禪,跟益州大儒譙周有過節。
不止直接寫出來,還立刻追加了因為劉禪奢侈浪費,譙周上書勸止的案例。

夫憂責在身者,不暇盡樂,先帝之志,堂構未成,誠非盡樂之時。願省減樂官、後宮所增造,但奉脩先帝所施,下為子孫節儉之教。

譙周要說的就是,別忘了你爸。
這個上書只要是蜀漢四相還有任何一個在執政的時期,一定給譙周讚聲的。

劉禪也只能摸摸鼻子,幫譙老師加了一點官,拉進皇帝議事小圈圈裡頭。

接下來,蜀漢國力日漸衰落,譙周認為是連年北伐所致,就跟新的尚書令陳祗起了爭執。
以前在講蜀漢末年就提過,別看陳壽罵陳祗是個爛官,陳祗可是姜維的堅定支持者呢。
事實上,陳壽也不太喜歡姜維就是了。

這邊麻煩往上看一下人設,譙周老師口拙得很,吵架自然輸給陳祗。
可老師滿腹經綸,回去自己粉絲團PO文隔空筆戰就不輸人了。

在這個背景下,誕生出了譙周老師的曠世巨作:仇國論。
真的就一篇PO文而已,不是一本書。
我也很好奇這文是放在哪……蜀漢PTT嗎?

抱歉這篇會有點長了。
師爺給你各位二次翻譯一下:

姜維問我,有沒有小國勝過大國的案例?
我說,小國便於安穩治國,大國容易混亂。好好治國等大國出事再打過去,周文王就是這麼幹的。
姜維說,可是楚漢相爭不是這麼玩的啊?我覺得應該要趁他們國內有事情,就先奪取邊疆,讓強弱之勢逆轉。等他們更弱就斃了他們。
我說,要判斷時代的差異性。

楚漢相爭,跟劉備曹操他們那個年代比較像,整個中國都混亂,每天都在換老闆,當然是先打先贏。
現在我們跟魏國,都經歷過平穩的政權繼承,而且經營多年,老百姓對於換老闆這件事,是會抗拒的。
所以這個時代不適宜以戰爭來挑起混亂,會得不到老百姓支持。
民眾不支持,就算你是諸葛亮也沒皮條。

喔,如果你是超級用兵高手,計謀百出逢戰必勝,翻山越嶺用飛的,不靠船支就能渡河攻佔港口,那我沒話說。
至少我自己是辦不到的。

老實說,譙周老師這篇文還頗有道理呢……
譙周本身用了借代的詞語,我直接換成當時的人物跟國家來看。

姜維的「大國出事情」就是高平陵之變那個等級。
譙周的「大國出事情」,其實是指黃巾之亂那個等級。

政變→兵變→民變。

譙周老師的意思是,民變的時候,才是小國能勝大國的時機。
其他時候都不可能。

就理論而言,我真的完全支持這套說法。
但實際局勢是很複雜的,至少外交就沒有被納進這個假想討論中。

譙周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在假設性討論中,很能引經據典找出過去的案例來做確切分析。
所以之後每逢有國家的大型會議,連九卿都不是的譙周老師,還是都有參加的資格。

是說之後也沒幾年了。

景耀六年,魏軍打來了。
前線奮勇抵抗,後方也開著會。

當時有幾個提案:
一、投奔吳國。
二、退守南中。

譙周表示,笑死,你投降吳國之後,難道吳國打得贏魏國?
要投降就要投大的國家,至少你不需要投降兩次。

蜀漢群臣表示,鄧艾都打到門口了,我們是嘴上肉,人家幹嘛接受我們投降?
吳國跟我們也算多年盟友,他們一定會接受啊。

譙周又說……傻冒,就是因為現在還有個吳國在,魏國才會接受我們投降啊。
這叫時勢所趨,懂?如果我們投降之後,陛下連個侯爵也沒有,我再去跟魏國吵架就好,現在跟你們爭辯根本沒有意義。

譙周老師用講的都很簡略,其實就是說,真的不接受投降跟蜀漢打殲滅戰,魏國損傷也很大。
而且會激發吳國人寧死不降的決心。
反而禮遇劉禪跟蜀民,會讓吳國人覺得好像也沒必要拿命去拚。

好,那就不投奔吳國,可是退守南中好像還是有點道理啊。

譙周老師這回又寫文了,詳細分析了四點:
一、南蠻子會背叛。
二、魏國會馬上追殺,不給我們時間立足。
三、南蠻子會背叛。
四、放棄成都,整個蜀漢都會背叛啦。

一是說,諸葛亮當年就是靠打的,南蠻子再怎麼心服,也只是怕打。我們今天沒辦法打他們還要投靠他們,豈不找死?
二其實對應譙周開會時說過:要南遷,一早就要有計畫安排,等人家打到家門口才逃跑,你還真以為皇宮馬車跑比戰馬快?
三又說,就算給你跑到了,你要打仗又要養一個新皇宮,南中收入夠嗎?你一加稅,那就等於逼他們造反啊。
四的結論簡單,你連首都的人民跟前線大將都捨棄了,誰還敢為你賣命。

現在投降,裂土分侯;南遷抵抗,根本送頭。

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
譙周所有的建議跟策略思考,都是以民為本。
他不能寫下可歌可泣的故事,但是卻拯救了蜀漢的皇帝、官員,跟成千上萬的百姓。

還記得譙周的人設嗎?秦漢所屬蠻荒之地的自學派大儒之子。
譙家學到的儒,跟漢代統治學打造出來的儒教,很可能有著根本上的差異。

忠什麼?國什麼?
民為天,社稷次之,你各位中原士人懂不懂?

最後說一個小小八卦。
譙周老師這麼鼓勵投降,先賣價格好,晚賣殺頭價。
但他自己其實沒有去洛陽,走到漢中就靠背重病不去了。

而且他的易學算數,早就算到司馬昭要死了……
司馬昭接受了蜀漢投降,所以對蜀漢一干人馬是有戒心的。

不管劉禪表現得多麼樂不思蜀,司馬昭還是要試探他們。

但司馬昭一死,蜀漢官員又表現得乖巧溫順,在繼承者的眼中就穩了。

陳壽在三國志中寫了許許多多能預見未來的神算子。
或許就是為了讓大家知道,他的老師,才是真正連未來都算計進去的……

巴地大儒,譙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前的沙龍
302會員
954內容數
一個業餘歷史讀者。讀各種史書並且寫下心得。 大目標是遍讀二十四史,不過最近正在被其他古書內容吸引。
阿前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2024/01/31
「方今朝士山積,髦俊成羣,猶鱗介之潛乎巨海,毛羽之集乎鄧林,游禽逝不為之尠,浮魴臻不為之殷。」 優秀的人才這麼多,我郤正不過是其中一個小小小咖。朝廷有任何建樹或有任何缺失,都不是我所能影響的。 「且陽靈幽於唐葉,陰精應於商時,陽盱請而洪灾息,桑林禱而甘澤茲。」 開始耍典故了,得請裴松之解說。
Thumbnail
2024/01/28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2024/01/28
上一回,郤正吹捧了一下蜀漢的安定繁榮,同時也綿裡藏針,暗諷朝政敗壞的原因。 他不直接挑明罵黃皓,接著卻說,你們都那麼棒,我卻是個廢物,在朝廷數年,寄託在天子腳下…… 心,卻不在這裡。 郤正的心在哪呢?
Thumbnail
2024/01/25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2024/01/25
郤正開始講劉備政權入蜀。他表示,朝廷跟百姓相處都十分融洽。 朝中能臣,像元凱一樣。 元凱不是一個人,是指五帝時期的十六大族:八元八凱(愷)。 這個司馬遷的原文寫得極妙:「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世得其利,謂之八愷。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世謂之八元。此十六族者,世濟其美,不隕其名。」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上次介紹了一下譙周的基本人設,接著來看他涉入政壇的部分。 諸葛亮任命譙周為勸學從事,蔣琬接班後則改為典學從事。 從事是州牧刺史副官的名稱,也就是這邊,兩人都不是以中央朝廷官員的部分在「使用」譙周。 原則上看起來也是很單純的興學教學,譙周幹得也不錯:典學的典就是總管的意思。 然後出現了變化。
Thumbnail
上次介紹了一下譙周的基本人設,接著來看他涉入政壇的部分。 諸葛亮任命譙周為勸學從事,蔣琬接班後則改為典學從事。 從事是州牧刺史副官的名稱,也就是這邊,兩人都不是以中央朝廷官員的部分在「使用」譙周。 原則上看起來也是很單純的興學教學,譙周幹得也不錯:典學的典就是總管的意思。 然後出現了變化。
Thumbnail
蜀書十二再開,來到其中最有名的一位,譙周。 有名在兩點:勸降劉禪,還有他就是作者陳壽的老師。 以前也寫過譙周,所以這次比較流水的故事我可能就不說了。用這樣的格式隨意點,想到什麼就研究什麼。 譙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國人。蜀漢有三巴郡,但東漢其實只有一個巴郡。 劉璋政權對巴郡的處置,將開展一條新的路線。
Thumbnail
蜀書十二再開,來到其中最有名的一位,譙周。 有名在兩點:勸降劉禪,還有他就是作者陳壽的老師。 以前也寫過譙周,所以這次比較流水的故事我可能就不說了。用這樣的格式隨意點,想到什麼就研究什麼。 譙周,字允南,巴西西充國人。蜀漢有三巴郡,但東漢其實只有一個巴郡。 劉璋政權對巴郡的處置,將開展一條新的路線。
Thumbnail
孟光跟來敏。就是上回跟許慈胡濟一起制定季漢禮法跟各種制度的人。 孟老先生是洛陽人,祖上也是三公之家。不過這個孟太尉不見於《後漢書》。事實上,以裴松之的考證,陳壽是故意給孟光長臉的。因為孟太尉其實是中常侍孟賁的弟弟。(不是古代勇士孟賁) 心裡一抽對吧?不要懷疑,就是漢末大宦官。
Thumbnail
孟光跟來敏。就是上回跟許慈胡濟一起制定季漢禮法跟各種制度的人。 孟老先生是洛陽人,祖上也是三公之家。不過這個孟太尉不見於《後漢書》。事實上,以裴松之的考證,陳壽是故意給孟光長臉的。因為孟太尉其實是中常侍孟賁的弟弟。(不是古代勇士孟賁) 心裡一抽對吧?不要懷疑,就是漢末大宦官。
Thumbnail
這次來到蜀書十二第四位,許慈,南陽人。欸?不是說十二是蜀部名士嗎?荊蜀在東漢末年複雜的關係,可不是從劉備入蜀才開始的。 大家熟知的甘寧老師,本身就是益州投荊,轉入東吳的將領。劉璋政權底下的董和李嚴等大官,同樣也是荊州出身。
Thumbnail
這次來到蜀書十二第四位,許慈,南陽人。欸?不是說十二是蜀部名士嗎?荊蜀在東漢末年複雜的關係,可不是從劉備入蜀才開始的。 大家熟知的甘寧老師,本身就是益州投荊,轉入東吳的將領。劉璋政權底下的董和李嚴等大官,同樣也是荊州出身。
Thumbnail
蜀書十二最前頭的這二杜一周,都是易學天文的流派。陳壽的老師譙周,也在杜瓊傳露了個臉。名號是「後進通儒」。跟這些老名士比起來,譙周自然是後進。 不過通儒有點意思,這裡也跟我們上一篇連結在一起。 譙周是去問杜瓊,你身為天文高手,卻不見在這方面有什麼研究著作,為什麼呢?
Thumbnail
蜀書十二最前頭的這二杜一周,都是易學天文的流派。陳壽的老師譙周,也在杜瓊傳露了個臉。名號是「後進通儒」。跟這些老名士比起來,譙周自然是後進。 不過通儒有點意思,這裡也跟我們上一篇連結在一起。 譙周是去問杜瓊,你身為天文高手,卻不見在這方面有什麼研究著作,為什麼呢?
Thumbnail
未論蜀中耆老,先來看他們的老師。 三國志中最強調的有兩大家,任安跟董扶。 我們必須從這邊開始了解,漢代的學術思想,究竟是如何傳承的。
Thumbnail
未論蜀中耆老,先來看他們的老師。 三國志中最強調的有兩大家,任安跟董扶。 我們必須從這邊開始了解,漢代的學術思想,究竟是如何傳承的。
Thumbnail
魏的篇幅大資料完整,從中比較容易看到一些「三國小祕密」。所以比較少談吳蜀不是沒原因的。 像蜀書基本上過去都大致看過了。 蜀書十二倒是當時跳過的,來翻一下……我也沒想到,後面西瓜一拉一大串,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蜀漢風貌。
Thumbnail
魏的篇幅大資料完整,從中比較容易看到一些「三國小祕密」。所以比較少談吳蜀不是沒原因的。 像蜀書基本上過去都大致看過了。 蜀書十二倒是當時跳過的,來翻一下……我也沒想到,後面西瓜一拉一大串,呈現出完全不同的蜀漢風貌。
Thumbnail
我一直都看不懂,吳書第八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系列包含了張紘、嚴畯、程秉、闞澤與薛綜,共五人。 在玩光榮三國志的時候,這五位都可說是建設的好夥伴。 大概都比劉備軍的三小編,簡雍孫乾麋竺這些人,要來得高明一點。 這五個人,陳壽的總評便是「一時儒林」。 事實上就是東吳的「地下學派」。
Thumbnail
我一直都看不懂,吳書第八的主題是什麼。 這個系列包含了張紘、嚴畯、程秉、闞澤與薛綜,共五人。 在玩光榮三國志的時候,這五位都可說是建設的好夥伴。 大概都比劉備軍的三小編,簡雍孫乾麋竺這些人,要來得高明一點。 這五個人,陳壽的總評便是「一時儒林」。 事實上就是東吳的「地下學派」。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