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國神山:台積電風光崛起的陰暗面(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從因為武漢疫情,還有牽涉中美戰略的地緣政治,被稱作『護國神山』的台積電,搭上台灣社會一直以來就根植於心的功利主義,近幾年來,儼然成為一種新台灣價值—本文姑且就先以『台積電價值(現象)』來稱呼。
雖說是『價值』,但就只是帳面上用錢估算的價值。若是拋開台灣社會的功利主義傳統,『台積電價值』實際上就是沒有太多『價值』-沒有品牌或正面國際形象的價值。某種程度上,它也是台灣傳統社會教條『愛拚才會贏』的『升級實現版』,而那過時的教條正在阻礙台灣脫離代工產業。

高階代工終究還是代工

大家從小的社會課本都有提到,數十年前的台灣,就是靠代工起家的。但從筆者國中到現在,十多年過去了,台灣依然還在靠代工賺取微薄的利潤,在國際上除了勉強有電腦品牌Acer和ASUS之外(筆者遇到的德國人有少數是知道這些品牌來自台灣的),就再也沒有其他了。
台積電雖然是具有高附加價值的代工產業(Original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ODM),目前也是全球市場中遠遠甩開三星和英特爾、最有競爭力的半導體業者。但如果細思這些競爭力究竟是從何而來—榨取台灣人才的肝、不眠不休地輪班 — 你便會覺得,不管有沒有第一名,這樣的產業都是可悲的。(相關報導:台積電致勝文化揭密|為何能贏英特爾 離職工程師笑回:「他們睡太多了」美受訓工程師揭台積電「血汗內幕」台積電回應了
台灣人很吃苦耐勞,而我們社會的道德教條正是『愛拚才會贏』。這個教條講難聽一點就是不喜歡動腦,這也說明了為何台灣的代工產業盛行。我們普遍認為,只有大量、長時間的工作(念書或加班),才是一種值得嘉許的行為;反之就是不負責任、偷懶、草莓(豆腐)族,動腦讓自己輕鬆一點,在台灣是會讓人有罪惡感的。
台灣人這樣努力,但以台積電為首的代工產業,不管是高附加價值還是低附加價值(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OEM),終究敵不過一支蘋果手機所得到的利潤。台灣人雖然有知識和技術(相關文章:台灣的『代工』不應被污名化),但還是只能辛勤地幫他人的概念、價值、品牌作嫁衣,而環境能源的成本、人力的壓榨,都是阮家己愛負擔。
從這個角度來想,吃的了苦、愛拚才會贏,而不去動腦如何過得更舒適,反倒是一個正在阻礙台灣的進步的致命缺點。
講白了,台積電就是一個台灣用肝拚出來的最大極限了。用『愛拚才會贏』模式來拚搏得台灣產業,已經無法再更上層樓了。而當許多台灣人確信『台積電價值』,似乎可以造就台灣人下一個黃金十年的榮景(和滿足缺乏國際觀的無知虛榮心)時,那更有可能就像數十年年台商舉家『西進』遷往中國發展一樣,再度錯過一次台灣整體產業脫離代工、走向品牌的機會,最後永遠難以翻身。

隱形冠軍只是做不出品牌的自我安慰

看到這裡,許多人可能會質疑:有台積電當頭,品牌真的有那麼重要嗎?(相關文章:台灣該繼續專心做代工?提升台灣競爭力,簡立峰等專家點出4建議與1危機
筆者在留學德國時曾在實驗室發生過一段讓人有點小尷尬的插曲。一個德國女同學好奇地問:「台灣有沒有什麼知名品牌?」筆者也忘了當時究竟和對方講了什麼,只記得,女同學偶然在實驗桌上找到一個專門放碎冰的塑膠盒,上面正好寫著『Made in Taiwan』……
對方並沒有任何瞧不起台灣的惡意,只是這讓身為台灣人的筆者感概:數十年過去了,MIT還在代工!我們始終沒有做出一個讓國際上印象深刻的品牌!台灣人在國際上的形象還是一個不為人知的代工仔!國外民間沒有幾個人知道台積電!
你說台積電是高階代工,沒有品牌也賺了不少錢,但也就只用很單純的模式在賺錢。晶片,只是某個產品的一部份,不會有人特意拆開手機,或是上網去研究這些晶片究竟是哪裡來,只會知道這是一支很好用的『蘋果手機』,而不是『台積電手機』
說遠一點,品牌除了代表一個國家的實力之外,也是國家的形象。沒有品牌就沒有國際形象,台灣的國際地位也無法在他國的民間日常引起太多的迴響你會不會被中國統一,不會有他國人民真的在乎,因為你就是個透明人,人家連你是什麼模樣都不知道。
放棄台灣品牌的營造,就是關閉一扇外國人民了解台灣的窗口。
筆者並非否認台灣除了台積電之外,還有許多傳產領域的隱形冠軍。但一味提倡隱形冠軍,而無視台灣的社會、教育、業界,弄不出像樣品牌,只能賺些蠅頭小利,讓整個社會多數產業在低薪徘徊的嚴重事實。而台積電的壯大,只會讓『弄不出品牌』的現象更加惡化。

台積電加深社會重理輕文的功利主義

究竟是為什麼,『台積電現象』可能會導致台灣很難從代工升級到品牌呢?
除了有台積電在現階段的客觀層面上,取得台灣多數理工科人力資源,導致相關科系的研究人凋零之外。這些台積電人取得相對台灣其他產業好的薪水是有目共睹的,那未來台灣學生的職涯選擇,搭上台灣社會的功利主義,還有考量經濟現實面一再突破底線的低薪,文組科系選擇的人數是否又會有再一波的衰退呢?
而所謂的品牌,真正在操刀都是高階的文組人(或具備高度人文素養者),概念發想、通路行銷、社會現象、市場調查、語言文化等等,都需要有受過社會人文學科教育的人才來透過一套專業的方法學來執行(噢,我忘了,台灣人會以討價還價的嘴臉,輕蔑任何專業),但這些科系往往被台灣社會視為無用之學。而當台灣的產業環境,讓供給和需求都消失的時候,也是這個科系產業消失的時候
台灣人只會一味埋頭苦幹,所以也鮮少有時間心力去長遠地思考。台灣人喜歡賺快錢,尤其是對於台積電這種相對其他代工產業的大錢,更加沒有抵抗力。
已經可以想見,當由無數肝堆起來的護國神山越堆越高之時,台灣人也早已膩在代工的舒適圈。當有了『品牌是沒有必要』的既定印象時,那不管是對個人(職涯選擇更少,薪資級距差異更大)、學術界或其他產業(人才被吸光而衰亡)、國家(沒有品牌,也沒有鮮明的國際形象),就會是一個大型的複合災難。

結論

所以,究竟是『護國神山』,還是有爆發力的『誤國神山』?
筆者們當然無法武斷地說台積電是何者,寫此文的目的僅僅是希望,在一片趨近非理性的讚頌聲中,也不應該忽略台積電成為台灣未來的荷蘭病根源,更不能忽視台灣青年普遍領受相對於物價飆漲的不合理低薪。高工時又高壓的台積電,不能是台灣青年獲取相對合理薪水的唯一管道,更不應該是政府卸責的藉口
而低薪的最可能原因,就是台灣一直無法升級為和歐美日韓並列的品牌國家,無法經營品牌所帶起的一整條產業鏈(就業機會)和獲得比代工更加豐厚的利潤。『做不出品牌』和『台積電的壯大』最根層原因,其實就是功利主義、重理輕文之台灣社會現象的一體兩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7會員
46內容數
關於台灣文化,我們一直認為:『台灣保留博大精深的傳統中華文化精隨』、『只有原住民文化能代表台灣』、『台灣沒有文化』等等,真的是這樣嗎?面對中國不間斷地文化統戰,許多台派並不是特別關心文化這一塊;或是就算關心了,也鮮少有人能提出『跳脫中華』的論述系統。這裡希望能拋磚引玉,提供台派一個思考自身文化窗口。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故鄉留學生 的其他內容
台積電是『護國神山』,也可能會是『誤國神山』? 近兩年來,由於中美貿易戰,加上武漢肺炎肆虐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全球晶片短缺一再被凸顯出來(相關新聞:紐約時報:中美新冷戰下大搶晶片,讓台灣成世界上最重要之地)。而台灣,或者更明確地說『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業的重要性,也頻繁被寫入台灣的新聞媒體。
台積電是『護國神山』,也可能會是『誤國神山』? 近兩年來,由於中美貿易戰,加上武漢肺炎肆虐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全球晶片短缺一再被凸顯出來(相關新聞:紐約時報:中美新冷戰下大搶晶片,讓台灣成世界上最重要之地)。而台灣,或者更明確地說『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業的重要性,也頻繁被寫入台灣的新聞媒體。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防概念股」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很多設備與技術及人才需要被管制。然而台積電原本只是做一個半導體製程的晶片代工者。現在變成是AI大廠搶購訂單的代工公司。而台積電更上游是艾司摩爾,要價一台百億一台的晶片雕刻機。台積電是艾司摩爾的頭號大客戶,因此跑來台灣設立分公司。 現在人人都把台積電當護國神山,
Thumbnail
臺積電從一個公部門推動的企業,逐漸成為全球半導體的領先企業。文章介紹了臺積電的成立及發展歷程,包括企業成立的背景、技術推動的過程、以及發展的影響。內容充實,涉及多方面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媒體報導兩岸局勢令人擔憂,可能影響台積電製程工序和供應商,以及生產所需的EUV和電力。文章指出,即使台積電工程師被救走,仍難以在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此外,影響可能擴及全球,特別是外資持有大部分台積電股票。文章指出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Thumbnail
1. 引言 台積電(TSMC)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其股價於2023年突破1000元新台幣大關,不僅標誌著公司市值的新高度,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影響力的廣泛討論。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一現象對台灣股市、全球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積電自身的多層面影響。
Thumbnail
目前我國面臨極大的凶險,因為對岸的敵意不斷湧現,連對岸的軍機都已經擾亂邊界的秩序。而身為一位學者,交易者,自由創作者,教育者。我必須要誠懇發問。請問台積電真的那麼偉大嗎?我認為不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這就是台積電的煩惱。而我從符號學的意義感受到,其實日本暗自在扶植自己早已默默鍛鍊的半導體產
Thumbnail
台積電是NO.1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公司,股價不斷創新高,帶給台灣人極大的自信,然後呢?其實沒有然後。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美國人有美元霸權當工具,透過美元操作讓全世界吸收美國政府的虧損.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 我們沒有貨幣霸權, 但是有半導體先進製程霸權.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讓外國人替我們買單.台電過去多年累計鉅額的虧損, 接下來每年還會再虧3000-6000億,不如把這些虧損全部轉嫁給台積電及他的上下游廠商,
Thumbnail
台積電與三星/英特爾自成一個「先進製程晶圓代工產業」 1.分析晶圓代工產業,請區分「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 2.台積電外資從未看淡過,ADR就可看出,但是似乎溢價率短線過高 3.台積電權值效應經常造成加權指數失真 4.本次法說會亮點在「先進製程」 緯創切莫再聽「謠池老母」繼續「靠腰」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你有興趣的事情。 1. 先進製程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 成熟製程怎麼因應大陸瘋狂擴產? 3.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國防概念股」是什麼意思?也就是說很多設備與技術及人才需要被管制。然而台積電原本只是做一個半導體製程的晶片代工者。現在變成是AI大廠搶購訂單的代工公司。而台積電更上游是艾司摩爾,要價一台百億一台的晶片雕刻機。台積電是艾司摩爾的頭號大客戶,因此跑來台灣設立分公司。 現在人人都把台積電當護國神山,
Thumbnail
臺積電從一個公部門推動的企業,逐漸成為全球半導體的領先企業。文章介紹了臺積電的成立及發展歷程,包括企業成立的背景、技術推動的過程、以及發展的影響。內容充實,涉及多方面內容,值得一讀。
Thumbnail
媒體報導兩岸局勢令人擔憂,可能影響台積電製程工序和供應商,以及生產所需的EUV和電力。文章指出,即使台積電工程師被救走,仍難以在美國或其他國家生產。此外,影響可能擴及全球,特別是外資持有大部分台積電股票。文章指出有這些資料都可以在網路上找到。
Thumbnail
1. 引言 台積電(TSMC)作為全球最大的專業晶圓代工企業,其股價於2023年突破1000元新台幣大關,不僅標誌著公司市值的新高度,也引發了市場對其影響力的廣泛討論。本文將深入分析這一現象對台灣股市、全球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積電自身的多層面影響。
Thumbnail
目前我國面臨極大的凶險,因為對岸的敵意不斷湧現,連對岸的軍機都已經擾亂邊界的秩序。而身為一位學者,交易者,自由創作者,教育者。我必須要誠懇發問。請問台積電真的那麼偉大嗎?我認為不是,不要把雞蛋放在同個籃子。這就是台積電的煩惱。而我從符號學的意義感受到,其實日本暗自在扶植自己早已默默鍛鍊的半導體產
Thumbnail
台積電是NO.1也是世界首屈一指的公司,股價不斷創新高,帶給台灣人極大的自信,然後呢?其實沒有然後。
Thumbnail
黃欽勇《決勝矽紀元》在講什麼?本文介紹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重要性以及未來趨勢。分析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全球市佔率,設備材料和 ODM 兩大循環、地緣政治影響,以及半導體產業的亮點和競爭策略。此外,還詳細探討了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和未來挑戰。以明確的觀點和經濟脈絡,為讀者提供了深入的半導體產業知識。
美國人有美元霸權當工具,透過美元操作讓全世界吸收美國政府的虧損.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 我們沒有貨幣霸權, 但是有半導體先進製程霸權. 台灣可以學習美國,讓外國人替我們買單.台電過去多年累計鉅額的虧損, 接下來每年還會再虧3000-6000億,不如把這些虧損全部轉嫁給台積電及他的上下游廠商,
Thumbnail
台積電與三星/英特爾自成一個「先進製程晶圓代工產業」 1.分析晶圓代工產業,請區分「先進製程」及「成熟製程」 2.台積電外資從未看淡過,ADR就可看出,但是似乎溢價率短線過高 3.台積電權值效應經常造成加權指數失真 4.本次法說會亮點在「先進製程」 緯創切莫再聽「謠池老母」繼續「靠腰」
Thumbnail
本文重點摘要,你有興趣的事情。 1. 先進製程是否會被追趕過去呢? 2. 成熟製程怎麼因應大陸瘋狂擴產? 3. 2024年業績展望如何? 台積電 TSMC 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廠,全球市占率超越50%,年營收達兩兆新台幣,在台股大盤市值佔比接近3成,對半導體產業以及台灣股市有莫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