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聊聊|為什麼我們不喜歡總是負面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我一直想,當這個世界告訴大家-
「別當個負面的人」「沒有人喜歡跟負面的人來往」之外,
也許隱藏在背後,更重要是去了解或討論-
「什麼原因與事情,讓我/我們如此負面?」以及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跟總是那麼負面的人往來」?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我們怎麼看帶自己的負面情緒?

在聊聊怎麼看待身旁周遭滿是負面情緒的人之前
也許我們可以想想,自己都怎麼對待自己的負面情緒?

我們怎麼處理、看待自己的情緒,事實上與原生家庭情緒教育脫不了關係。
(但為了不要太偏離這篇文章主軸,我們先簡單快速帶過一下啊~~)

常見的、「可能沒有那麼好的」情緒方式可能有這些:
有些家庭會採取「不要不要負面情緒法」
當你哭泣、憤怒、挫折時,爸媽告訴你:
「嘿,要快樂起來啊!」、「欸,你應該要轉個念頭不要生氣啊!
有些家庭會使用「沒有沒有負面情緒法」
當你失落、悲傷、生氣時,爸媽會說:
「不准哭!!!」、「不要生氣!!!」、「這有什麼好難過的?」

「不要不要負面情緒法」像是在批評你不該哭泣、憤怒與感到挫折,你「應該要快樂起來」、「應該要笑容滿面、樂觀積極向上」。
「沒有沒有負面情緒法」像是在否認你所有的負面情緒,你最好把所有負面情緒都藏起來,因為沒有人想看,你展現負面的樣子,沒有人喜歡。

但,事實上,負面情緒,只是在主觀感受上「不正面」
客觀而言,所有的情緒,包含負面情緒,都有存在的必要以及它能發揮的功效

Photo by Naomi August on Unsplash

Photo by Naomi August on Unsplash

-負面情緒的必要與功用

你想當個感受不到負面情緒的人嗎?
事實上,那不可能,也不健康,對於演化來說,如果你不會感受到負面情緒,大概早晚就該死翹翹。

任何的情緒,不論負面或正面,都有其存在必要與功能。

當生命遭受威脅時,我們就應當感到恐懼,恐懼能夠讓促使我們去因應(不論是逃避或戰鬥)威脅;
當有人侵害到我們的地盤,讓我們遭受不公,我們就該感到憤怒,憤怒能好很的引導我們進行攻擊與產生巨大能量,來捍衛我們自己的領域;
當我們面對重大壓力事件,我們交感神經會興奮啟動,腎上腺素狂飆,我們就會感到到焦慮與警戒,透過焦慮與警戒,身體會做好要準備迎接重大任務、蓄勢待發的準備;
當我們面對重大的失去與喪失,我們就該感到悲傷與哀悼,這樣的愛才夠完整,而悲傷與憂鬱,也能協助我們吸引到別人的注意,讓他人適時給我們援助。

悲傷、焦慮、討厭或憤怒的力量之所以存在,那是因為它們都具有生存的價值,是人類生命無法避免、本然具有的一部分。
(引自Allen Frances《救救正常人》一書,p.380 )

我們希望自己、更期許孩子能夠好好「調節」自己的情緒。
要能「調節」情緒的前提,是要能辨識出這個情緒、接納這樣的情緒、要先打從心底知道與承認自己有這樣的情緒狀態,才能再進一步去「調節」這個情緒。

如果對負面情緒大喊著「不要不要!!!」、「沒有沒有!!!」,
那遑論什麼調節」情緒呢?

每種負面情緒都值得好好被接納與被擁抱

要能擁抱與接納自己的負面情緒與狀態,
才有可能去接受與肯定別人的負面情緒與狀態。

Photo by __ drz __ on Unsplash

Photo by __ drz __ on Unsplash

咳,話題好像有點扯遠了,讓我們拉回來本篇主題,
「為什麼」當我們面對負面的人,有時候久了,
我們會覺得「受不了」「凍免條」「哩賣割來亂啊啦!!!」?

也許之一,因為我們負有 同理心 吧?

事實上,同理心與我們具有鏡像神經元系統(mirror neuron system)息息相關。同理心是正確無誤的辨識與理解他人的情緒與感受,且能將心比心感覺他人情緒狀態(陳玉敏等,2002)。

也許你有這樣的經驗,看到別人哭泣(包含電視上、連續劇中的人物),你會跟著想哭泣,不由自主地落淚
我們的情緒,同樣也會受到周遭他人的情緒「有所共鳴」甚至是強烈一點的「感同身受」。
簡單來說,情緒可以「傳染」。

雖然我們前面有說,負面情緒,其實在功能與生存上「並不負面」
但別忘了,負面情緒的「主觀感受」,對於大部分的人,包含我,都是覺得負面情緒「不好受」、「不喜歡」,對於負面情緒有著「痛苦」、「不想要」的感覺,是人之常情。
當然,也是因為負面情緒「不好受」,人們才總是努力的「趨吉避凶」

因為看著別人不好受、不好過,
我們會同樣感到難過、憂鬱、焦慮,甚至是感到崩潰。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與負面的人相處久了,總會想要逃離,走為上策。

Photo by Saad Chaudhry on Unsplash

Photo by Saad Chaudhry on Unsplash

也許之二,因為我們同樣討厭 無能為力的自己

不曉得你有沒有同樣的經驗,
有時,當自己陪伴低潮的人,我們盡可能的給予傾聽與友善可行的建議,
但如果低潮之人仍處於低潮,毫無起色,甚至更糟的話-
你因此覺得生氣、煩躁、不想管對方了、崩潰、或許會暴怒的想「你到底還要這樣多久啦?」,可能是放棄式的想「我不想管你了啦!!!」

先拉回前提,通常我們會去關心、靠近,負面情緒的人,
多半是我們在乎、喜愛、想關心,甚至也是愛我們的人。

看著我們愛的人不好受,哪有自己心裡也會好過的道理?
所以我們陪伴、擁抱、盡我們一切努力想讓對方「好那麼一點點就好。」

如果對方心情好轉且恢復,那彼此都皆大歡喜。
但如果對方負面、低迷的情緒依舊,
安慰、陪伴久的那一方,有些人會想要逃離,或者有些人是會對此憤怒或無力。

一開始我們希望自己拯救陪伴對方度過低潮與負面情緒,
結果發現對方根本無法同預期般好起來
除了自己本身已經被「情緒共鳴」搞得很難受,
我們還有可能會在潛意識裡、或心裡默默覺得「噢,對,你都沒好起來,我怎麼那麼沒用!!!」「為什麼我這麼努力了,但不能讓對方好起來?」
進而對於對方的負面情緒憤怒、不想管、無力。

也許,有時候我們不是討厭對方那麼負面,
而是不喜歡面對,
對於別人(或自己)負面情緒與狀態,自己無從處理或無能解決的感覺。
Photo by Giulia Bertelli on Unsplash

Photo by Giulia Bertelli on Unsplash

所以說,有很多原因
會導致我們不喜歡跟總是負面的人相處,
但也有更多的可能,我們自己在人生某個階段裡,就是比較低潮、狀態比較差、心情比較憂鬱一些些。

如果你不喜歡別人的負面、或自己的低潮與憂鬱,
都可以的,也都沒有關係的。

我們可以慢慢學習,
我們可以尊重對方所擁有的所有情緒感受,但不必背負別人的情緒感受;
我們更可以尊重與接納自己所感受到的每種感覺,

我們可以劃分好自己與他人的情緒界線。

我們可以選擇陪伴對方走過低潮,給予安慰、擁抱或建議
(當然,不想要當然也可以不要哦~),
但我們也不必為對方的難過負責

我們不必為他人的情緒負責,
一樣能展現愛、關懷與關心。
我們只需要替自己的情緒負責。
Photo by frank mckenna on Unsplash

Photo by frank mckenna on Unsplash

※本文首發於2021.03.29 探路客平台,再進行刪減發布於方格子平台。

本篇參考資料:
陳玉敏,王文芳, & 張正辰。(2002)。同理心之概念分析。志為護理-慈濟護理雜誌,1(4), 7-12.
黃思瑜(譯)。(2015)。救救正常人。新北市:左岸 (Frances, A. ,2013)
梁庚辰主編。(2018)。心理學-身體、心靈與文化的整合。台大出版中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無鬼-avatar-img
2021/11/28
一個樂觀的人,我並不覺得他會逃避負面情緒。一個悲觀負面的人,才會一直要求人正向,然後刻意去躲避負面情緒
copli-avatar-img
2021/11/26
我還蠻愛故意去戳負面情緒很多的人
負能量太大真的會影響人的心情,而且整個氣氛都會變得很差
小房間-avatar-img
2021/11/25
好棒的討論~誰都有負面的情緒,學習如何不情緒勒索他人、調整內在平衡,並同理他人的低潮時刻,真是值得學習的課題😊 之前讀過的書「聆聽疼痛」、「痛苦可以分享嗎」,都是很好的陪伴指南,也在這邊推薦給大家~
Adai-avatar-img
2021/11/25
現在遇到負面情緒,就只好去大吃一頓了😅
樹懶的生活-avatar-img
發文者
2021/11/25
還有還有,肯定還有必須去喝一杯啊!!!
avatar-img
樹懶的生活的沙龍
173會員
173內容數
跟著樹懶一起吃,一直吃, 吃遍天下美食,那就是人生的美事樂事。 我們沒有胖,只是我們有時候,美麗英俊,不小心擴大。
2023/11/22
如果我沒在寫作,那我就是在努力過好我的生活; 如果我正在寫作,那正是我在過好我的生活。
Thumbnail
2023/11/22
如果我沒在寫作,那我就是在努力過好我的生活; 如果我正在寫作,那正是我在過好我的生活。
Thumbnail
2023/11/19
就算認識了A這麼久,我還是天天被驚艷,嘆為觀止,她的腦子到底都裝一些什麼! 收錄【茶館】、【不好喝,怎麼辦?】與【腦子到底都裝什麼?】三則。 【茶館】 樹懶喜歡泡咖啡廳,但不怎麼喝咖啡。 所以,一個週日, 我決定和好友刺蝟,約去一家在我口袋名單中的茶館。
Thumbnail
2023/11/19
就算認識了A這麼久,我還是天天被驚艷,嘆為觀止,她的腦子到底都裝一些什麼! 收錄【茶館】、【不好喝,怎麼辦?】與【腦子到底都裝什麼?】三則。 【茶館】 樹懶喜歡泡咖啡廳,但不怎麼喝咖啡。 所以,一個週日, 我決定和好友刺蝟,約去一家在我口袋名單中的茶館。
Thumbnail
2023/11/15
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電影《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 買不到Taylor Swift演唱會門票? 那腦粉樹懶就看爆她的演唱會電影| 分享兩次進影聽的觀影體驗,一次威秀泰坦廳,一次一般廳。 樹懶 X Taylor Swift,Never go out of style
Thumbnail
2023/11/15
泰勒絲:時代巡迴演唱會電影《Taylor Swift: The Eras Tour》| 買不到Taylor Swift演唱會門票? 那腦粉樹懶就看爆她的演唱會電影| 分享兩次進影聽的觀影體驗,一次威秀泰坦廳,一次一般廳。 樹懶 X Taylor Swift,Never go out of style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這個社會似乎不太允許我們去慢慢經歷我們的傷痛, 而是希望我們快速復原, 而且是越快越好, 我有許多的個案,正面臨著身心的症狀, 為了求生存,仍然要去工作,去上學, 他們一邊要忍受身心的不適, 一邊一樣的要將工作完成, 沒有辦法停下來休息, 實在是很辛苦。
Thumbnail
負面情緒它是一種自身自我保護機制,就跟失憶、痛、昏迷、天冷發抖…等是一樣的。 所以負面情緒是一件很正常的反應動作,並不需要對於它感到有罪惡感。 回到一開始說的負面情緒是一種自身自我保護的機制,這代表說在當下自己感受到的環境是對自己不利的。並且產生厭惡、害怕、不安、焦慮、難過、否定等各種負面情緒,
Thumbnail
負面情緒它是一種自身自我保護機制,就跟失憶、痛、昏迷、天冷發抖…等是一樣的。 所以負面情緒是一件很正常的反應動作,並不需要對於它感到有罪惡感。 回到一開始說的負面情緒是一種自身自我保護的機制,這代表說在當下自己感受到的環境是對自己不利的。並且產生厭惡、害怕、不安、焦慮、難過、否定等各種負面情緒,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自我成長的崛起,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自己內在的世界,對於情緒的認識與接納也逐漸敞開,從直接忽視到練習辨識,我覺得對於一個人的個體化來說,是非常棒的發展。
Thumbnail
近年來隨著自我成長的崛起,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自己內在的世界,對於情緒的認識與接納也逐漸敞開,從直接忽視到練習辨識,我覺得對於一個人的個體化來說,是非常棒的發展。
Thumbnail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一直是多數人在探討的議題之一,但負面情緒真有這麼可怕嗎?我可以大聲跟各位說「不」。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如何擺脫負面情緒一直是多數人在探討的議題之一,但負面情緒真有這麼可怕嗎?我可以大聲跟各位說「不」。其實負面情緒有時扮演著我們人生的導師,讓我們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
Thumbnail
相信絕大部份的人面對不開心的負面情緒時,都只會將它收進"床下底"不理它,不處理,放在床下底自己從此就看不見了,那就等如沒事了!其實情緒垃圾不清理,它此終都不會消失,當你越積越多垃圾時,就會臭,會滋生細菌,例如抑鬱症,燥狂症,嚴重一點癌症都會出現。
Thumbnail
相信絕大部份的人面對不開心的負面情緒時,都只會將它收進"床下底"不理它,不處理,放在床下底自己從此就看不見了,那就等如沒事了!其實情緒垃圾不清理,它此終都不會消失,當你越積越多垃圾時,就會臭,會滋生細菌,例如抑鬱症,燥狂症,嚴重一點癌症都會出現。
Thumbnail
我一直想,當這個世界告訴大家- 「別當個負面的人」、「沒有人喜歡跟負面的人來往」之外, 也許隱藏在背後,更重要是去了解或討論- 「什麼原因與事情,讓我/我們如此負面?」以及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跟總是那麼負面的人往來」?
Thumbnail
我一直想,當這個世界告訴大家- 「別當個負面的人」、「沒有人喜歡跟負面的人來往」之外, 也許隱藏在背後,更重要是去了解或討論- 「什麼原因與事情,讓我/我們如此負面?」以及 「為什麼我們不喜歡跟總是那麼負面的人往來」?
Thumbnail
昨天直接在Matters排版寫作,沒有留意草稿未被保存下,在按回去分頁的時候不小心按到關閉。本來落後的發文進度又一再落後,瞬間一整個心情跌落谷底。負面情緒說來就來,擋也擋不住。與其逃避,不如直接面對……
Thumbnail
昨天直接在Matters排版寫作,沒有留意草稿未被保存下,在按回去分頁的時候不小心按到關閉。本來落後的發文進度又一再落後,瞬間一整個心情跌落谷底。負面情緒說來就來,擋也擋不住。與其逃避,不如直接面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