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為什麼台灣演員口條常常很弱?或者台詞尷尬到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標題殺人。但不先直面自己的弱點,哪找得出改進良方?
  多數觀眾會發現,台劇常出現演員講台詞的尷尬感。這現象可以拆成三件事:

一是編劇寫台詞的功力不深。

  有在寫的人都知道,對白最難,難若登天。對白寫得好的人,無論是編劇還是小說家,都很珍稀。但我還是衷心希望不要再有任何演員需要讀出「是......的。」這種句型,也不要再有任何人講出「對了,」這個轉折詞,這是任何影帝影后都救不了的窘境。任何場景,只要演員講出「對了,」都錯了。再來是方言,千萬不要用國語的語法和用語去寫台詞,否則也是神仙難救。
  就算是神片也會有這問題,例如〈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吾愛楊德昌,但是小明的台詞好不真實。「我就像這個世界一樣,是不會改變的。」多希望當時小明講的是:世界不會變,我也一樣。試想,你什麼時候能在真實人生裡聽到「你的媽媽也是愛你的。」這種活人在自己的日常裡講出的屁話?我們明明會講:你媽其實很愛你。近期台劇裡,〈俗女養成記〉的台詞就自然許多,〈火神的眼淚〉也充滿生活感,特別好。祝福所有台灣編劇都能把書面語輕輕放下,講人話。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日版海報

二是演員的聲音表情薄弱。

  我知道台灣演員平均得到的聲音訓練都遠小於肢體和表情,這很可惜。因為人對聲音的敏感度大約是視覺的二十倍(同樣的影片,速度調整,人對聲音的速度延遲或加快,發覺到差異的能力大約是影像速度的二十倍)。我自己工作上合作過的配音員,相較於演員,在現場錄製時,能根據錄製要求,即時調整聲音表情的能力幾乎都非常成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演員需要顧及的面向太多,案量的累積也往往不如配音員的經驗。
  又或許,除了經驗累積,還有聲帶天賦的差異。我所知的配音員,一律是音色極佳的人。用他她們健康飽滿的聲帶完成各種擬音,比一般人未經訓練的聲帶,能表現的聲音表情自然豐富許多。相較之下,演員們通常是外貌天賦更強的一群,讓人容易看著她他們勻稱的五官和表情,入戲。這是產業和市場的淘選機制,演員自己也無法選擇。除了聲音訓練,演員能做的不多。
契訶夫讀劇計劃・導演陳佳穗・攝影師林艾德

三是很多經驗薄的演員,就算演對手戲、演群戲,也像在獨白。

聲音和肢體都是,不知道要怎麼貼著環境、貼著他人去隨機反應,只想把自己單薄台詞疊上情緒來表演。情緒其實很廉價,和周遭人事物互動的能力更寶貴。影劇畢竟還是說服的藝術,用情境取信於觀眾太重要了。忽略情境、只管表演,算是一種本末倒置。
  發現這件事的契機,來自於一個劇場實驗。契訶夫讀劇計畫有一回把〈櫻桃園〉這齣名劇的段落拿出來辦了一個講座,請 A、B 兩組演員分別讀劇演出。讀劇演出的好處是能讓觀眾和演員都更集中在演出上。但兩組演員有非常明晰的差異,觀眾不需要眼很尖、耳朵很尖也能發現。契訶夫的劇本當然夠好,中譯也自然,但是其中一組演員的努力顯得很孤苦。那種孤苦是,全世界好像只剩舞台、燈光,跟她/他,而演員一直在枯等其他人的演出環節完成,以便用力給出自己努力準備好的東西。怎麼有點淒涼?但是除了梁朝偉的戲迷去看尚氣之外,所有的觀眾看戲恐怕都是看個整體。普通觀眾都只是來看戲,想知道接下來可能發生什麼事,就需要了解此刻的人事物之間關係如何。一旦某個角色講出來的話,不是為了攻擊、安撫、說服、矇騙另一個角色,也不是為了把劇情從一個環節帶到另一個環節,只是為了演出這個角色當下的情感,沒有互動,就沒有戲。
  人物情緒飽滿當然很好。但如果專注力有限,身為觀眾,我寧願演員先演戲,再演人物,情緒就留給特寫鏡頭也行。只有角色在整個環境裡和其他人對應的方式處處皆合理,觀眾才不容易出戲。看戲的傻子都自願跳進來給你騙了,不把騙術練精一點,很浪費才華。舉個例子,〈四樓的天堂〉有好幾個演員有孤苦感,不只是因為角色設定,也因為和其他人、環境的互動有時候被抽薄,專注在自己的台詞和情緒裡。不過飾演琳琳的年輕女演員黃姵嘉,戲份雖不多,但她每一刻的視線,都和當下這場戲的張力相符。循著她的視線去看其他演員,就能馬上領會這場戲的關鍵是什麼,特別好。
  另外,我親身體會過導戲的方法如何有助演出。北藝大在疫情前,邀請美國超熱門影集海灘遊俠的導演駐校開課。電影所導演組的同學,給演員的指導主要在做什麼、這一段需要完成的事項;而開課老師巡場一開始,除了跟導演溝通場景,給演員的第一項指導就是角色在哪裡、角色要幹嘛,沒有提情緒,只叫人明白自己的處境。然後老師講了一下這場戲的意義,給予演員目的、情境,要演員進入整齣戲的一環,不只是為當下這顆鏡頭來拍攝。成品效果明顯自然了不少,演員也更像在玩。
  講得這麼機車,但是正是因為看得下去、有喜歡,才能慢慢挑出缺點來評析。缺點太明顯的劇看不到十分鐘就關掉了(延禧攻略我努力撐了廿分鐘後,再也受不了導演幼稚的運鏡,關掉。),哪裡還有心去想它哪裡不好,怎樣會更好?
  觀影愉快。
avatar-img
278會員
237內容數
麟左馬,旅美台灣小說家,主要寫科幻跟推理。 常以探戈DJ和製鞋業者的身份出現,總之是舞棍。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麟左馬騳驫 的其他內容
她是個真正的公主,不是一個譬喻裡的公主,也真正繼承了一個帝國,不是隱喻下的帝國。這常用的隱喻詞彙,關於她的倒都不是譬喻,只是白描。世人只能以譬喻來理解的地位跟階級,是她人生的容器。
乍看像溫馨版的〈實習醫生〉但其實更像醫療版的〈六人行〉。五位主角分屬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神經外科、小兒外科、婦產科。全都是救命於水火,隨時必須迅速做出最有利於病患的綜合判斷,且念及刀及的超高壓工作。然而戲很溫馨。有笑有淚、有情有義。最棒的是,戲很寫實。
這世界上又痛又殘酷的韓國電影太多了,本來不缺這一部。但是這一部是一個集大成者,不是痛或殘酷的集大成,也不是拍攝技巧的集大成,而是某種生命經歷的集大成。
有些電影跟預告片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雜誌的封面與內容,不見得完全相符。看預告,你以為這部片是 Vogue 亞洲版,沒想到翻開來是 Monocle,不過攝影風格還是落在時尚雜誌,一切都置中。
講到抓馬,拉丁人說他們第二,到底誰能稱第一?除了阿莫多瓦精美的俗豔,阿根廷也有很多深邃而瘋癲的作品,例如這部。
奉俊昊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個問號,我每次都被問倒。
她是個真正的公主,不是一個譬喻裡的公主,也真正繼承了一個帝國,不是隱喻下的帝國。這常用的隱喻詞彙,關於她的倒都不是譬喻,只是白描。世人只能以譬喻來理解的地位跟階級,是她人生的容器。
乍看像溫馨版的〈實習醫生〉但其實更像醫療版的〈六人行〉。五位主角分屬一般外科、胸腔外科、神經外科、小兒外科、婦產科。全都是救命於水火,隨時必須迅速做出最有利於病患的綜合判斷,且念及刀及的超高壓工作。然而戲很溫馨。有笑有淚、有情有義。最棒的是,戲很寫實。
這世界上又痛又殘酷的韓國電影太多了,本來不缺這一部。但是這一部是一個集大成者,不是痛或殘酷的集大成,也不是拍攝技巧的集大成,而是某種生命經歷的集大成。
有些電影跟預告片之間的關係就像是雜誌的封面與內容,不見得完全相符。看預告,你以為這部片是 Vogue 亞洲版,沒想到翻開來是 Monocle,不過攝影風格還是落在時尚雜誌,一切都置中。
講到抓馬,拉丁人說他們第二,到底誰能稱第一?除了阿莫多瓦精美的俗豔,阿根廷也有很多深邃而瘋癲的作品,例如這部。
奉俊昊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個問號,我每次都被問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最近很紅的台劇, 包含許多有趣的社會議題, 人們也許就是想善良才顯得不夠善良。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這個週末韓劇與台劇都讓我很無言。 女王好歹有秀賢。 至於,「不夠善良的我們」,我想逆風。 知道編劇想把電視劇本,躍升台灣文學,又想把電視劇提拉到電影層級。 但說實話,簡慶芬的人設,還真討厭,簡單來說就是進擊的綠茶。把綠茶包裝成盡心媽媽、長照孝媳,呈現很多辛苦職業婦女的切角,我合理懷疑這根本是
Thumbnail
陽靚在影視的表現有目共睹,入圍三次金鐘獎,2021年以電影《愛・殺》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她十年前開始當演員是參與一齣非典型的舞台劇,睽違十年,她要演出故事工廠的「媽,別鬧了」。
Thumbnail
要演活一個經典角色,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氣質相符。 只要角色的性格氣質跟演員本身相似,劇本演技也別太拖後腿,要把角色演成經典其實不難,目前陸劇圈就有非常多這種案例,比如趙露思的陳芊芊、成毅的禹司鳳、虞書欣的小蘭花、張凌赫的長珩、陳都靈的葉冰裳……如果時間推遠一點,還有李沁的元淳、楊洋的肖奈、楊冪
Thumbnail
2月25日去卡米地看台語的open mic,聽說這是他們的第一次嘗試。以前我沒有看過現場的open mic,出於好奇,揪了幾個人一起去卡米地看台語的open mic。 在分享我的看法之前,有必要說明台語的語言特性。這次上台嘗試open mic的人多數都是不太會講台語的人,且多為華語使用者。台語與華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台灣對於殺人犯的了解甚少,更別說連環殺人犯或是極度偏激有心理障礙的人 所以這部戲裡許多要展示心理扭曲的片段其實帶入感或驚悚感是不足的 然而對於母愛或父愛扭曲心態的描繪,那是...刻骨銘心、沒齒難忘 一如第一季的風格,他們用著血腥與令人反胃的畫面刻畫現場的斑駁與不堪 相比所有年長的演員...
Thumbnail
最近很紅的台劇, 包含許多有趣的社會議題, 人們也許就是想善良才顯得不夠善良。 https://dyonepodcast.soci.vip/
Thumbnail
小弟不才這學期教了台語一小段時間,深感它在當今台灣社會真是充滿各種微妙感。像是先前金曲台語歌后鄭宜農沒在頒獎典禮上講台語,就引發正反不同立場強力衝突。別的不說,光是怎麼稱呼它都會讓不同族群的民眾憤怒不滿,實在動輒得咎。葉高華教授的小文〈說不出名稱的那種語言〉滿深刻地說出這種尷尬感。 根據葉老師的說
Thumbnail
這個週末韓劇與台劇都讓我很無言。 女王好歹有秀賢。 至於,「不夠善良的我們」,我想逆風。 知道編劇想把電視劇本,躍升台灣文學,又想把電視劇提拉到電影層級。 但說實話,簡慶芬的人設,還真討厭,簡單來說就是進擊的綠茶。把綠茶包裝成盡心媽媽、長照孝媳,呈現很多辛苦職業婦女的切角,我合理懷疑這根本是
Thumbnail
陽靚在影視的表現有目共睹,入圍三次金鐘獎,2021年以電影《愛・殺》獲得台北電影獎最佳女主角,她十年前開始當演員是參與一齣非典型的舞台劇,睽違十年,她要演出故事工廠的「媽,別鬧了」。
Thumbnail
要演活一個經典角色,最簡單也最常見的方法就是氣質相符。 只要角色的性格氣質跟演員本身相似,劇本演技也別太拖後腿,要把角色演成經典其實不難,目前陸劇圈就有非常多這種案例,比如趙露思的陳芊芊、成毅的禹司鳳、虞書欣的小蘭花、張凌赫的長珩、陳都靈的葉冰裳……如果時間推遠一點,還有李沁的元淳、楊洋的肖奈、楊冪
Thumbnail
2月25日去卡米地看台語的open mic,聽說這是他們的第一次嘗試。以前我沒有看過現場的open mic,出於好奇,揪了幾個人一起去卡米地看台語的open mic。 在分享我的看法之前,有必要說明台語的語言特性。這次上台嘗試open mic的人多數都是不太會講台語的人,且多為華語使用者。台語與華
Thumbnail
台灣不是沒有好劇本,而是有時候演員撐不起或是經常缺了細節和深入故事的情節,或是「那些觀眾都會知道但其實觀眾根本不知道的事」沒有被放進故事裡,拿捏得宜就會是一個完整又精采的故事,觀眾便會相信這樣的故事、那樣的情節都是真實的,而不只是一部電影而已!
不太看台灣電影。 台灣得獎的電影,劇本肯定寫得很好,演員也一定是演技很細膩,並非否定台灣電影的創作與質感,而是發現那些台灣「好看」的電影,幾乎都會我深感痛苦⋯ 原生家庭、病痛、絕望、無能為力、憤怒、相愛又相殺、放下一切遠行出走⋯等等,發生在自己身上或週邊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即視感,太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