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錄影帶搶救中!重拾封塵於鏡頭裡的常民記憶-曾吉賢助理教授(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

2021/12/0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曾老師邀請學生, 將第70 屆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 於2008 年提出的年度宣言「Don’t Throw Film Away」呈現於車身,讓16 年老車搖身成為「影像行動列車」,其後更加入「搶救家庭記憶」胖卡,車上皆配有簡易轉檔設備與維護工具,使民眾親眼見證老影像的再生。
家庭錄影帶乘載一家人的記憶,也描繪社會文化的樣貌,是臺灣電影史與常民史的重要拼圖。然而,許多家庭記憶都在器材的轉換下,被民眾丟棄,或因年久損毀而無法讀取。本專題訪問臺灣家庭錄影帶修復的重要推手曾吉賢老師,認識搶救錄影帶的發展脈絡與經驗,一探音像媒介記錄時代風貌與地方記憶的特色。

從在地到國際,攜手保存土地的歷史

「家庭錄影帶刻畫整個臺灣在民主化過程中的縮影,也訴說臺灣發展的歷史。」曾老師提到臺灣自70 年代起,隨著經濟起飛及磁帶廣泛引進,家庭開始有能力購入小型攝影機,記錄家中的重要時刻,家庭錄影帶實屬民眾生活史的影像實踐成果。然而,在數位技術的變革下,錄影帶的播放設備被淘汰,錄影帶也隨之被封塵起來甚至丟棄。而根據世界影音保存組織的研究,若無法在2025 年之前將磁帶類影音素材轉為數位檔案,恐怕面臨磁帶無法讀取或大量流失的嚴重危機。搶救家庭錄影帶的工作,因此成為當務之急。
曾老師任教的國立臺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作為全臺唯一以紀錄片為研究對象的高等學院,將家庭錄影帶修復與保存之推廣工作,視為己任。創所以來定位為「站在民間角度的紀錄者」,扮演有別於國家與主流媒體的角色,除了從事現場記錄,也投身影像的維護保存,其中普遍被忽視的家庭錄影帶,便為保存的焦點之一。
曾老師歸納,推廣家庭錄影帶的搶救工作有四大路徑。首先,他們從社區打下搶救基礎,透過社區影像培力計畫,倡議家庭錄影帶的保存觀念,協助社區民眾修復並轉檔珍貴影像。其次則提出「搶救家庭記憶大作戰」的正式口號,創造議題的同時,以「游擊隊」的方式,到全臺辦理工作坊,傳授居家簡易清潔與修復技巧。進一步擴大行動,曾老師從自我實踐開始,將自己的老爺車改裝成「歷史影像行動列車」,宣傳影像保存的重要性。後續曾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合作,推出「家庭錄影車 Home Movie Car」巡迴臺南各鄉鎮,改裝車不僅能廣播籲請民眾維護錄影帶,還能展示各種影像媒材、放映電影,以行動達成社會實踐。最後,除了打穩國內的行動根基,南藝大團隊一直以來也在國際影像組織中積極發聲,期望能藉由國際輿論的聲量帶動國內對家庭錄影帶的重視。

可大可小的歷史,提供文化與電影研究的養分

搶救家庭錄影帶工程,免費辦理工作坊,吸引各地居民踴躍參與。圖為2018 年於臺南舉辦工作坊,民眾積極聽講的情景。
長霉、斷裂、沾黏是錄影帶的常見問題,工作坊教導民眾,運用麥克筆、牙刷、清潔布、十字起子、酒精等簡易工具,自行維護。
「搶救家庭記憶大作戰」工作坊足跡遍布全臺,9 年多來走訪臺灣各個角落,至今已舉辦近40 場活動。曾老師分享,他們到臺東卑南族卡大地布部落,辦理影像維護工作坊時,曾有一位女孩帶來數卷卡式錄音帶。團隊透過家庭錄影帶的修復方式,成功救回消聲已久的聲音後,竟讓女孩聽了潸然淚下。原來,這一卷卷卡帶裡是女孩思念的Mumu(卑南族語的祖母)以母語吟唱的部落歌謠,也是她兒時的床邊歌曲。受到這故事的感動,曾老師之後更自掏腰包贈送一套數位轉檔系統給女孩,延續子孫間的記憶。
看似瑣碎的家庭影像其實收藏著大大小小的歷史,小如一位部落女孩與祖母間的親情羈絆,大則如孫立人將軍90 歲壽誕活動的錄影拷貝,澎湃、激情的場面佐證將軍過往的影響力,正可作為他個人歷史的檔案。「雖然家庭錄影帶屬於非常私人的媒介,但它的公共性是存在的。」曾老師以常見的結婚錄影帶舉例,假設我們能透過蒐集與比較不同族群婚姻結合的習俗與禮節,便能從日常的家庭活動中,梳理出重要的民俗學知識。
此外,在美學層面上,家庭錄影帶不僅開創出高度原創性的家庭電影類型,更能透過家人直觀而純粹的視角,呈現庶民美學。保存良好的素材,也能作為再創作的媒材,提供創作者進入常民視野,拼湊出關於這塊土地的完整認識。曾老師總結:「從影像內容、美學呈現及媒材本身,家庭錄影帶反映出特定時代的影視習慣與文化,也透露出當時的社會樣貌與重視課題。」

一場搶救家庭錄影帶的馬拉松,敲響數位時代的警鐘

在影像內容層面上,錄影帶乘載了個人記憶與常民歷史,物質層面上,則是一種佈滿時光痕跡的實體文化資產。
為數不多的放映機是修復工作坊不可或缺的器材,卻因年份已久隨時面臨故障或無法繼續使用的風險。
遍布全臺的修復工作坊,吸引許多長者挖掘出珍藏數年的家庭錄影帶,一同透過簡單步驟,重現過往的影像風華。
工作坊會在現場試播修復完成的家庭錄影帶,讓民眾見證自己親手挽救的記憶,也與學員們分享各自精采的生命故事。
家庭錄影帶搶救計畫仍踏實地進行中,然而,曾老師憂心目前的行動列車不足以覆蓋全臺的影帶修復與保存工程,期待各地的文化館舍或私人單位,透過合作辦理工作坊或組成策略聯盟等方式,共同倡議搶救工作。老師觀察:「實際經歷一次工作坊,才能瞭解家庭錄影帶的重要性,也會知道它所產出的價值,以及對民眾的幫助。」不過,他也提醒,家庭錄影帶搶救計畫的成效絕非立竿見影,必須透過近、中、長期的規劃,耐心恆常的推動與執行,才能收到家庭錄影帶作為文化資產的實質價值。
同時令他憂慮的,是播放器材與零件的短少,以及錄放影機修理技術失傳的問題。曾老師認為此問題必須上升至國家層級,透過政府資源的協助與廠商合作,提供優質設備與專業技術人員,才能化解技術面的隱憂,讓磁帶中的歷史完好重現。也正是因為技術日新月異,搶救家庭錄影帶的急迫性,同時提醒我們必須妥善保存與備份數位資料,避免在回顧數位時代時,遺失數位記憶。尤其數位格式多元,加上儲存軟硬體存在一定風險,老師特別強調「數位不可靠,原件最重要」的觀念,建議將照片視作一種原件,每月沖洗10至30張照片,收進相本裡,不僅多一份紙本紀錄,也能透過實體觀看,從構圖、顏色對比及畫面內容,閱讀出影像所蘊藏的知識與美感。

本篇文章出自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發行之《巢兼代》刊物 Vol.4
指導單位|文化部
出版單位|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
執行單位|城市透鏡文化有限公司
圖片提供|曾吉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見域Citilens
    見域Citilens
    我們是見域工作室,發行《貢丸湯》不只因為貢丸湯是新竹名產,而是我們相信文化就如同路邊的貢丸湯,在巷口、街邊,在城市裡的無數角落,跟生活緊緊鑲嵌在一起。唯有當人們重新談論城市,願意走進城市的不同角落,才有改變的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