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接著一球打✿

✿一球接著一球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森林聊遇∞ with mori 聊一聊,遇見你,也遇見自己。

大學期間也打了好幾年的桌球,但打得不怎麼樣就是了。

raw-image

東京奧運賽事我也有守在電視機前,看著TOKYO2020的標誌,疫情當下心情隨著這場別具意義的盛典起伏。

大學期間也打了好幾年的桌球,但打得不怎麼樣就是了。

同一天看了舉重和桌球比賽,桌球的戰況膠著,每局十一分制,一直打到了第七局才分勝負。每一球都好重要,從發球的策略、來回拍的攻守,每擊出一球之後,還是要回到原來的重心;因為不知道對方打回來的球會落在哪裡,所以要隨時保持準備好的姿態。

讓我聯想到了每一天,每分每秒的珍貴,比賽中的出手來自於平常的練習,是賽前基本體能、競賽手感、心理素質、戰術演練等等的累積;而每場比賽的過程都像是被定格、慢動作播放的當下,好球!就在這一刻,瞬間就是永遠。

對手的球路或許可以事前推知一二,但不會是百分之百,比賽中無論來球是好是壞,都盡全力接起來;上一局輸了,這一局還是打起精神來;前一分漂亮,也沒有沈溺的餘裕,繼續專心在手上的每一顆球,每一個球拍觸碰到球的剎那。就這樣練習著,有一天,可能會成為別人口中的「大魔王」,所有潛在對手遇上了,就要有或避開、或戰敗的心理準備,就當作是學習個經驗。

對於大魔王而言,金牌猶如囊中物,在這場人生難得幾回的盛典裡,要挑戰的—沒有別人,只有自己。

在自己和自己的比賽裡,嘗試、突破、超越,即使跌倒了,也笑得好燦爛。


∞森林聊遇∞ with mori
聊一聊,遇見你,也遇見自己。
喜歡按個like✿感恩的心✿感謝有你


#森林聊遇

#morihuahua

#日常學習

#認識世界認識自己

avatar-img
mori.huahua的沙龍
14會員
147內容數
蔬食行旅,可以是「蔬」同時也是「書」,記錄圖書館&附近蔬食選擇,親友聚餐多是葷食,自己一人出門在外的時候會吃方便素,簡單執行為主,大原則是沒有肉。不定期更新資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ri.huahua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家事技巧是在工作中學到的。 小時候沒什麼機會做家事,也不太主動分擔,不會做也沒有要學習的念頭。覺得此生目前為止的做家事額度,做一天可以抵一年(誇飾法) 想說是不是,在家裡該做沒做的,工作中都幫我默默補上了(抖)
好惡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挑食這回事,喜歡的不嫌多,討厭的不覺少;每個人的標準不同,卻都反應鮮明。對於人事物的偏好也是如此,喜歡的時候怎樣都可愛,討厭的時候優點都可以說成缺陷;就算是黑與白、真或假,一百個人可能會有一百零一種答案。 真的好主觀。
進入別人痛苦的深淵裡, 沒有人能夠毫髮無傷的走出來; 當我們是這最嚴肅時刻的沈默證人, 生而為人瞥見自己下一步的死亡, 就個人而言, 怎麼可能不被觸及? 瑪麗・德・恩澤《因為,你聽見了我》
然後自己開始泡茶,再加牛奶,才發現—跟外面賣的完全不一樣!原來糖要加到這種地步才嚐得出甜味;原來有些店家要把茶泡到苦澀,甚至加了其他原料調味,再搭配糖來提味,才會有完美比例的好喝。 吃早餐的時候,我開始自己泡奶茶,英式早餐茶最安全,一般的紅茶包也可以,台灣紅茶也沒有不行。
小時候的事記不太得了,但腦海中還存在著,一早起床的畫面。 雙薪家庭的關係,從小我由爺爺奶奶照顧,妹妹則是比較多時間待在保母家;可以上幼稚園了之後,爺爺奶奶就開始幫忙接送我們上下學。
唸書的時候把握機會,參加校內歌唱比賽,留了一個回憶給自己。 我的聲音頂多就順耳,談不上什麼特色,高中時參加過合唱團,但其實我的節奏感,很不行。 到了當天,心跳好快、聲音超抖, 舞台燈光打在身上,完全看不到台下聽眾。
家事技巧是在工作中學到的。 小時候沒什麼機會做家事,也不太主動分擔,不會做也沒有要學習的念頭。覺得此生目前為止的做家事額度,做一天可以抵一年(誇飾法) 想說是不是,在家裡該做沒做的,工作中都幫我默默補上了(抖)
好惡真的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挑食這回事,喜歡的不嫌多,討厭的不覺少;每個人的標準不同,卻都反應鮮明。對於人事物的偏好也是如此,喜歡的時候怎樣都可愛,討厭的時候優點都可以說成缺陷;就算是黑與白、真或假,一百個人可能會有一百零一種答案。 真的好主觀。
進入別人痛苦的深淵裡, 沒有人能夠毫髮無傷的走出來; 當我們是這最嚴肅時刻的沈默證人, 生而為人瞥見自己下一步的死亡, 就個人而言, 怎麼可能不被觸及? 瑪麗・德・恩澤《因為,你聽見了我》
然後自己開始泡茶,再加牛奶,才發現—跟外面賣的完全不一樣!原來糖要加到這種地步才嚐得出甜味;原來有些店家要把茶泡到苦澀,甚至加了其他原料調味,再搭配糖來提味,才會有完美比例的好喝。 吃早餐的時候,我開始自己泡奶茶,英式早餐茶最安全,一般的紅茶包也可以,台灣紅茶也沒有不行。
小時候的事記不太得了,但腦海中還存在著,一早起床的畫面。 雙薪家庭的關係,從小我由爺爺奶奶照顧,妹妹則是比較多時間待在保母家;可以上幼稚園了之後,爺爺奶奶就開始幫忙接送我們上下學。
唸書的時候把握機會,參加校內歌唱比賽,留了一個回憶給自己。 我的聲音頂多就順耳,談不上什麼特色,高中時參加過合唱團,但其實我的節奏感,很不行。 到了當天,心跳好快、聲音超抖, 舞台燈光打在身上,完全看不到台下聽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