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家務,追了很多主婦媽媽的youtuber,想把媽媽這個角色做好,但又想把媽媽這個角色做得現代感一點,買了一堆電子產品,掃地機、煮飯機、烘衣機、電子衣櫃、小愛同學、洗碗機......,甚至還買了真空機,想要備料一次備料好,可以有效率的煮飯。即使省那十分鐘,都好。
連削鉛筆機都是自動的。
用很多的機器,想要控制每件事情都像是生產線一樣的在軌道了,像是雇用了機器人,我只要一個開關,就可以把重複的家務都做好。
曾經也找過家事服務,但因為感覺生活空間被進駐,甚至家事服務對於生活方式的品頭論足,而渾身不愉快。
非機器的幫手,應該是找了家教老師跟使用外送,家教老師陪孩子練琴、寫需要陪伴他慢慢思考的作業,防止媽媽因為被大量事情追著跑,對孩子不耐煩,甚至直接跟他說答案。
外送原以為是購買的好幫手,但是物品的缺貨,以及研究折價券,或是覺得價差實在有點大,在那邊莫名比價起來,深深覺得自己都可以花的時間自己都可以走到商店買回來了,也減少了使用3c產品的不耐。
我試圖控制好每一件事情,控制、無法控制、調整改善、控制.....的循環。
"你假日會帶孩子做什麼,可以參考一下嗎?"我問了一個生活態度超隨興的朋友"沒有,都在家裡,假日我要休息。"
"喔,謝謝你,我要了我想要的答案了,其實我只是需要一點同溫層。"
然後我們聊到了她平常的生活方式,她只挑覺得是重點的事情來做,其實心裡也是想要這樣的方式,但卻不知道那些才是我的重點,問著問著,也才發現我平日認為超重要的事情,其實也可以試著不重要。
這個假日,我們不再追趕行程,以往有的補假,都是衝到其它縣市遊玩,今天工作上的補假,也就是安安靜靜的大掃除,清理雜物,把每一個佔領我生活空間的物品,一件件移除,然後在每一個原本認為應該可以做的行程中,思考一下,好,如果不做,有關係嗎?或者得完成的話,最低限度的及格標準在哪裡?
我需要這樣的練習,因為我需要活下去,我已經在高標準高控制的生活中,極度的疲憊和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