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鐘未來日記 -實踐心得(一)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先謝謝朋友寄來這本我一直想看的書,真的好看易懂。

還沒有看書前,憑著對這本書的書評,自己依樣畫葫了的寫了未來日記,這樣的未來日記對我來說,很受用。

寫下了今天在某個層面,或某件事情會是美好的一天,然後一開始竟也有那麼一點點的巧合往自己期待的方向走。

從科學角度看,可能是因為書寫了,所以你會刻意地把心力放在這些具體美好的目標上,把生活中的小確信、小幸運,告訴自己這些都是刻意準備要帶往這個方向的。

於是,每一天的展開變得很有意思。

充滿了一種期待感,正面感,以及能力感。

能力感並非你可以操控的能力,而是當你寫下的小小心願的確往這樣方向前進時,是一種「原來我值得這樣體會美好」的能力感。

我問我哥:「你相信量子力學嗎? 」

他說:「 本來就存在的理論還有需要相信不相信嗎?」

我其實沒有很懂量子力學,但我自己有一門課,同時在學分班,以及法律系一般生上課,內容幾乎一模一樣,笑話也一樣(但我還是很捧場再笑一次),但是在日間部的空間中,比起學分班更積極。

學分班的大家雖然有很多社會經驗,有很多實務上的激盪,但默默也能感受各自上班後的疲憊感撐著來上課,對於感受敏銳的自己,其實很容易產生”共感疲憊”。

以至於我反而在日間部課程,更專心,吸收更好,有時候日間部先上,學分班後上的內容,也還是會覺得即使學分班室重複了,但那種積極度與心流,還是能夠受到一些落差。所以我好像也就會相信,在一個場域中所散發出來不可見卻能感受的氛圍,其實是影響的。

而因為書寫,我試著再更慢下來,有點以空椅法的方式跟自己對話,然後看見了自己曾經的耗竭,我會先以第一人稱訴說自己的感覺,第一人稱的自己有很多的「應該」,不能辜負別人的期待,要當好角色。

當我站在「第二人稱」與「第三人稱」的位子和自己對話時,我才能把對別人生出來溫柔給予自己。

朋友總會說:「你很能懂我的感受耶,且用文字很精確的表達出心情。」

但我總會想為什麼我對於自己的感受,好像即使用字也精準的,但是就生不出憐憫。當我以物理空間,換為思考與自己對話時,我發現:我生出了對自己的溫柔。

而且第二人稱中有溫柔但也有應該,第三人稱中,是心疼、是理解。我很開心這樣的書寫,以及試著空間物理的位移,對自己產生了很大的改變。

那是非常真實自己給自己的溫柔理解與承接也是過去這十年來,我上過好多各種心理課程後,所綜合出來的一種屬於自己的照顧。

就像練武功,會忘記很多各門各派,各種”武術”,而是真真實實融入在自己的生命,屬於自己的一部分。

發現能夠找到自己力量長出安定自己的力量,感覺就更有力量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Fish的沙龍
12會員
32內容數
成為自己的再生父母,好好的陪伴自己重新長大。
Fis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9/26
在這裡我們是團隊合作,我們跟孩子說:「孩子們每天都是在看老師如何合作的。」對於孩子我們有所閱讀過的書籍文章教學經驗,試著理解包容學生,但回到教師群的互相對待,仍是退回到我們被傳統經驗所教養的狀態。 對孩子談論情緒,但在彼此互動中只求功效,不談論情緒,甚至厭惡彼此在工作中所產生的負面感受,我們教孩子談
2022/09/26
在這裡我們是團隊合作,我們跟孩子說:「孩子們每天都是在看老師如何合作的。」對於孩子我們有所閱讀過的書籍文章教學經驗,試著理解包容學生,但回到教師群的互相對待,仍是退回到我們被傳統經驗所教養的狀態。 對孩子談論情緒,但在彼此互動中只求功效,不談論情緒,甚至厭惡彼此在工作中所產生的負面感受,我們教孩子談
2022/06/23
那天在實驗教育youtube聽到一段話"被好好照顧的人,自然會長出照顧它人的力量,如何讓更多的孩子長成自己的樣子,就從鼓勵老師們長成自己的樣子。" 校長打電話給我先問問我的想法,然後我們一起聊到我個人教學經歷、特質、以及初到這所學校的狀況,以及考量整個教學團隊的運作。 願我的實驗教育旅程一切順利。
2022/06/23
那天在實驗教育youtube聽到一段話"被好好照顧的人,自然會長出照顧它人的力量,如何讓更多的孩子長成自己的樣子,就從鼓勵老師們長成自己的樣子。" 校長打電話給我先問問我的想法,然後我們一起聊到我個人教學經歷、特質、以及初到這所學校的狀況,以及考量整個教學團隊的運作。 願我的實驗教育旅程一切順利。
2022/06/19
愛自己美好狀態很容易,但在低谷很難。 曾經在低谷的時候,鑽牛角尖的想要找一個答案,然後想坐時光機回去,想改變過去的某個時間點,讓導致低谷的事件不會發生。 鑽牛角尖的過程有很多的怪罪,對自己的無能的生氣,然後反芻著那些情緒,以為是深刻的檢討,卻讓自己陷入了更深的懊悔。
Thumbnail
2022/06/19
愛自己美好狀態很容易,但在低谷很難。 曾經在低谷的時候,鑽牛角尖的想要找一個答案,然後想坐時光機回去,想改變過去的某個時間點,讓導致低谷的事件不會發生。 鑽牛角尖的過程有很多的怪罪,對自己的無能的生氣,然後反芻著那些情緒,以為是深刻的檢討,卻讓自己陷入了更深的懊悔。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在5萬多人的《3分鐘未來日記》社團,每天描摹日記與分享「好運秘訣」文章,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 雖然不是天天書寫,但在這個形塑願望的過程中,我經常收到來自宇宙的驚喜與祝福。 我活在宇宙的脈搏裡,所以「靈感」這一詞,就只是我遵循豐盛之流的自然狀態而已。 那麼,具體來說,我到底實現了
Thumbnail
我在5萬多人的《3分鐘未來日記》社團,每天描摹日記與分享「好運秘訣」文章,已經有兩年多的時間了。 雖然不是天天書寫,但在這個形塑願望的過程中,我經常收到來自宇宙的驚喜與祝福。 我活在宇宙的脈搏裡,所以「靈感」這一詞,就只是我遵循豐盛之流的自然狀態而已。 那麼,具體來說,我到底實現了
Thumbnail
讓愛與感謝,成為一種習慣 一個人的起心動念,會引發後續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所以意念的好、壞,周遭環境的整齊、雜亂,都會對你的生活產生變化,意念會化做物質實相,真實呈現在你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讓愛與感謝,成為一種習慣 一個人的起心動念,會引發後續所帶來的連鎖反應,所以意念的好、壞,周遭環境的整齊、雜亂,都會對你的生活產生變化,意念會化做物質實相,真實呈現在你的日常生活。
Thumbnail
「相信大家對其他人身上發生什麼樣的事都會感到好奇吧,聽了其他人的故事之後,這些幸運也會發生在你身上。」
Thumbnail
「相信大家對其他人身上發生什麼樣的事都會感到好奇吧,聽了其他人的故事之後,這些幸運也會發生在你身上。」
Thumbnail
在我撰寫《3分鐘未來日記》的時候,雖然沒有像書裡分享的案例那般,立刻就實現了自己在日記裡面寫下的內容,但如果拉長時間來看,我長期所渴望的事情,其實都在半年內顯化發生了!
Thumbnail
在我撰寫《3分鐘未來日記》的時候,雖然沒有像書裡分享的案例那般,立刻就實現了自己在日記裡面寫下的內容,但如果拉長時間來看,我長期所渴望的事情,其實都在半年內顯化發生了!
Thumbnail
因為是直接使用,不是心得,所以廢話不會太多 其實我一直是情緒波動很大的人,也同時會因為許多''小事''而顯得慌張慌亂的個性。 在遇到自己分內工作的訓練-我就開始哀聲載道、嘆氣、甚至開始想要找尋請假的理由(在此不多解釋原因) 而我開始使用本書的做法: 1.這一切不過是[自我意識]所創造出的想像,所有訓
Thumbnail
因為是直接使用,不是心得,所以廢話不會太多 其實我一直是情緒波動很大的人,也同時會因為許多''小事''而顯得慌張慌亂的個性。 在遇到自己分內工作的訓練-我就開始哀聲載道、嘆氣、甚至開始想要找尋請假的理由(在此不多解釋原因) 而我開始使用本書的做法: 1.這一切不過是[自我意識]所創造出的想像,所有訓
Thumbnail
看筆記前,想讓大家先問問自己三個問題: 你覺得直覺是什麼? 你覺得你的直覺好嗎? 你曾經感受過什麼強烈的直覺嗎?
Thumbnail
看筆記前,想讓大家先問問自己三個問題: 你覺得直覺是什麼? 你覺得你的直覺好嗎? 你曾經感受過什麼強烈的直覺嗎?
Thumbnail
一開始被這本書吸引,不是書的標題與副標,而是作者的「外貌」(喂!!),真的是帥哥一枚。 整本書讀起來非常輕鬆愉快,篇幅也不長,可以很快的翻完,以下紀錄我覺得蠻有趣的部份: (1)「力學」就是機制,該學會「觀察」: (2)善用「想像力」與「聯想力」: (3)該注意的是「進步」,不是「當下的痛苦」:
Thumbnail
一開始被這本書吸引,不是書的標題與副標,而是作者的「外貌」(喂!!),真的是帥哥一枚。 整本書讀起來非常輕鬆愉快,篇幅也不長,可以很快的翻完,以下紀錄我覺得蠻有趣的部份: (1)「力學」就是機制,該學會「觀察」: (2)善用「想像力」與「聯想力」: (3)該注意的是「進步」,不是「當下的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