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29[談教養]如何說再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談起如何說再見

可能是時間,可能是天氣變化,也可能只是個巧合,最近跟家長們談了不少跟「道別」或者「說再見」有關的話題。有人是家中的寵物因老邁走了,有人則是要送長輩離開,也有孩子提起過去離開的親人。

▉時間差不多了

有一些對象,我們或許本來就知道他們的時間不多了,能相處的機會少了,因此正在準備與他們說再見。事務的層面,我們大人或許想了很多,在想怎麼處理,在想怎麼辦後事。但是有關死亡的話題,對於家中的小孩子來說,應該怎麼樣跟他們討論呢?該怎麼開口呢?我們無言。特別是對小小孩來說,道別、再見、死亡,可能都還是很模糊的話題,很難以想像。然而,對他們來說,也是無法不面對的課題之一。另一個困難點是,對於家長來說,自己過去也不一定有好好面臨死亡的議題。

▉問問你自己

「你真的說再見了嗎?」我問問你。「我把想說的話都說完了嗎?」你也問問自己。這可能需要一點時間來回答,伴隨些許遲疑。同樣的道理,孩子可能對「最後一面」這個概念還沒有多少理解,但是如果問他們:「你最後想跟他說什麼?」「你想跟他一起做什麼?」孩子們可能也有很多的話想說,還要很多事想做,甚至比我們還多。並且,隨著年紀的成長,想說的話可能會如同發酵一般,會越來越多。所以沒關係,現在只要聊一點點就好,不妨跟孩子一起舉辦一個再見的儀式,跟對方說說話。這個儀式可能是一張照片,可能是一樣東西,只要能代表對方,能夠回想起他的存在,那就足夠了。

▉我還記得你

2017年的「可可夜總會」曾用這樣的語言定義死亡“The real death is that no one in the world remembers you.”(真正的死亡是這世上再沒有人記得你),我認為,「人因為被記得,所以存在有了意義」。所以,跟著孩子一起回想,看看孩子還記得些什麼,我們還記得些什麼,一起道別,一起說再見。對於抽象概念還不足的孩子,我們可以準備個小盒子,把這些回憶、想法寫下,把照片、物品留下。或許哪一天孩子又再想起,或許某個時刻又再談起,我們可以在這個盒子裡放入更多的東西。讓對方的離去,能充滿更多的意義。

▉還來得及

或許,你過去沒有這麼做,或許,你這次沒有這麼做。但,你可以從現在開始。那個對象,或許見不到了,更或許,你從未見過他。但是這件事情是你想要做就可以做的。因為有你在,有他的回憶在,所以就有價值。有你的願望在,有你想要跟他說的話在,就值得去做。

▉在孩子的面前不要假裝

感情流露,那又如何?孩子看到,那又如何?這樣的經驗,這樣的感受,不就正是因為看到才能傳遞下去嗎?不就是因為我們在乎所以才會表露嗎?家長們不要急著擦掉自己的眼淚,不要急著否認自己的情緒,更不要害怕談論死亡。生老病死的別離,是成長的動力,不要剝奪自己跟孩子成長的機會。過了這一關,讓自己成長,也讓對方的離去,留下更多意義。

#情緒 #死亡 #別離 #未竟事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黃百善臨床心理師|自閉症|親職|日常療育的沙龍
22會員
69內容數
各種教養相關的內容會在本專題中按照類別分類,方便大家查找。
2022/01/04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652063833845/ 家長看我們上課用的玩具或者桌遊,會說看起來好像很好用,甚至說很想買。雖然這感覺可以成為玩具或者教具的業配,商機無限,但是其實重點一直都不在道具,而是用心跟理解。 . .
Thumbnail
2022/01/04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652063833845/ 家長看我們上課用的玩具或者桌遊,會說看起來好像很好用,甚至說很想買。雖然這感覺可以成為玩具或者教具的業配,商機無限,但是其實重點一直都不在道具,而是用心跟理解。 . .
Thumbnail
2022/01/03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054560560262/ 今天介紹個簡單的口訣——「三不五要」,如果能用到這些技巧,相信能讓親子互動更加圓融。 . . . . . . . . 「比較式」和同性質的團體或個人做比較來傳達讚美。 .
Thumbnail
2022/01/03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054560560262/ 今天介紹個簡單的口訣——「三不五要」,如果能用到這些技巧,相信能讓親子互動更加圓融。 . . . . . . . . 「比較式」和同性質的團體或個人做比較來傳達讚美。 .
Thumbnail
2021/12/29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6468143952237/ 好的一面,你可以高興,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已經到了可以想到新的方法回應你,而不只是呆呆地回答的程度。可以想像後果,以此迴避懲罰,這是種很大的進步。 . . . . . .
Thumbnail
2021/12/29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6468143952237/ 好的一面,你可以高興,因為孩子的認知能力已經到了可以想到新的方法回應你,而不只是呆呆地回答的程度。可以想像後果,以此迴避懲罰,這是種很大的進步。 . . . . . .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弟弟Colin突然問我:「人為什麼會死掉?」 2022這年我們經歷了兩次親人的離世,於是我幫孩子們準備了幾本關於生命教育「死亡」議題的繪本,我想是時候跟孩子們好好「離開」「失去」跟「死亡」了。
Thumbnail
弟弟Colin突然問我:「人為什麼會死掉?」 2022這年我們經歷了兩次親人的離世,於是我幫孩子們準備了幾本關於生命教育「死亡」議題的繪本,我想是時候跟孩子們好好「離開」「失去」跟「死亡」了。
Thumbnail
身在對死亡滿滿的忌諱與敬畏的這個世界, 與死亡相關的所有事物都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Thumbnail
身在對死亡滿滿的忌諱與敬畏的這個世界, 與死亡相關的所有事物都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Thumbnail
▉談起如何說再見 可能是時間,可能是天氣變化,也可能只是個巧合,最近跟家長們談了不少跟「道別」或者「說再見」有關的話題。有人是家中的寵物因老邁走了,有人則是要送長輩離開,也有孩子提起過去離開的親人。 ▉時間差不多了 有一些對象,我們或許本來就知道他們的時間不多了,能相處的機會少了,因此正在準備與他們
Thumbnail
▉談起如何說再見 可能是時間,可能是天氣變化,也可能只是個巧合,最近跟家長們談了不少跟「道別」或者「說再見」有關的話題。有人是家中的寵物因老邁走了,有人則是要送長輩離開,也有孩子提起過去離開的親人。 ▉時間差不多了 有一些對象,我們或許本來就知道他們的時間不多了,能相處的機會少了,因此正在準備與他們
Thumbnail
某日協助處理著小事情時,跟母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說著說著講到了「死亡」的話題。 這是一個打從我們來到這世界就繞不開的話題。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當我們迎接著新生命的喜悅、討論著勞退保險制度、爭論著健康保險費率之時,這都是生老病死的一個部分,而死亡的話題傳統中較為避諱,卻也逐漸在近年來慢慢成為大家願
Thumbnail
某日協助處理著小事情時,跟母親有一句沒一句的聊著天,說著說著講到了「死亡」的話題。 這是一個打從我們來到這世界就繞不開的話題。生老病死都是如此。當我們迎接著新生命的喜悅、討論著勞退保險制度、爭論著健康保險費率之時,這都是生老病死的一個部分,而死亡的話題傳統中較為避諱,卻也逐漸在近年來慢慢成為大家願
Thumbnail
漸漸地我們會開始參加一些喪禮,身邊的誰開始身體不再強壯,面對生的喜悅也就需要面對死的分離,有人說生命在臨終前會給你很多暗示,死亡不是一件突然的事,只是我們並沒有發現,而感到錯愕,有時靜下心想,生命到最後,或許就是在追求一個不後悔吧,不管是離去的人是否有盡到他想完成的事,亦或是留下來的人是否有好好珍惜
Thumbnail
漸漸地我們會開始參加一些喪禮,身邊的誰開始身體不再強壯,面對生的喜悅也就需要面對死的分離,有人說生命在臨終前會給你很多暗示,死亡不是一件突然的事,只是我們並沒有發現,而感到錯愕,有時靜下心想,生命到最後,或許就是在追求一個不後悔吧,不管是離去的人是否有盡到他想完成的事,亦或是留下來的人是否有好好珍惜
Thumbnail
談到「死亡」時,我們總有一些專屬於我們自己的深刻體驗。 孩子,也有專屬於他們自己的詮釋。 當發現孩子對「生命」與「死亡」有意識時,那麼就是開始談論死亡的議題的時機了。 繪本《 我好想你媽媽 》中的小男孩在母親過世後開始尋找媽媽的歷程。透過讀繪本一起陪孩子認識哀傷失落可能會有的情緒。
Thumbnail
談到「死亡」時,我們總有一些專屬於我們自己的深刻體驗。 孩子,也有專屬於他們自己的詮釋。 當發現孩子對「生命」與「死亡」有意識時,那麼就是開始談論死亡的議題的時機了。 繪本《 我好想你媽媽 》中的小男孩在母親過世後開始尋找媽媽的歷程。透過讀繪本一起陪孩子認識哀傷失落可能會有的情緒。
Thumbnail
說真的,談到死亡這檔事,再厲害的大人也會感到詞窮,畢竟這無法「經驗累積」,也沒有「過來人」現身說法,連「同理心」都很難培養,唯一能發揮的大概只有「想像力」,而無止盡的胡思亂想剛好讓人更...恐懼。 當事情不只是一條魚或狗狗老了離開這麼簡單、當我開始跟女兒談到死亡,我才發現原來死亡如此「豐富」....
Thumbnail
說真的,談到死亡這檔事,再厲害的大人也會感到詞窮,畢竟這無法「經驗累積」,也沒有「過來人」現身說法,連「同理心」都很難培養,唯一能發揮的大概只有「想像力」,而無止盡的胡思亂想剛好讓人更...恐懼。 當事情不只是一條魚或狗狗老了離開這麼簡單、當我開始跟女兒談到死亡,我才發現原來死亡如此「豐富」....
Thumbnail
我們辨認出靈魂的痕跡,在現世相認,陪伴彼此走過一段路,然後告別。這種說法雖然很玄幻,但所謂相遇與分別,其實也就是這樣的一件事吧。
Thumbnail
我們辨認出靈魂的痕跡,在現世相認,陪伴彼此走過一段路,然後告別。這種說法雖然很玄幻,但所謂相遇與分別,其實也就是這樣的一件事吧。
Thumbnail
說了再見後 我們會怎麼做 又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我想起「一鯨落 萬物生」 逝去的生命化為春泥繼續養護天地 這些化為天使的摯愛 也是用生命教會我們更多反思吧 或許是他們最後的溫柔 而我們不能辜負
Thumbnail
說了再見後 我們會怎麼做 又將成為什麼樣的人呢 我想起「一鯨落 萬物生」 逝去的生命化為春泥繼續養護天地 這些化為天使的摯愛 也是用生命教會我們更多反思吧 或許是他們最後的溫柔 而我們不能辜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