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慈悲
這世間充滿苦
雖然受了苦卻甘之如飴
背後是滿滿的慈悲心
因為自己覺得不舒服
想離開那種感覺
也希望他人一起離開
甚至不要走過
這是慈悲的展現
雖然無法代人受苦
但陪著他 教他方法
這未嘗不是幫助他
也離開苦痛
苦是大家所不愛
但是必然會遇到
那麼就當成是一種經驗
下次遇到別人時
傳授苦的經驗給他人
使他人避免或是減輕苦痛
便也是慈悲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10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obsang4451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淡  在正常的生命軌跡中   留下了許多點點滴滴  是歡喜  是憂戚   這都是公平的   這是每個人必經之路   只是如何看得開  寬得心   那就要看放下多少執念   這裡面沒有武林秘笈   只有簡單思想  看淡一切   自然會嘗到那淡淡的清香
回頭   現在的生命   無論如何都是那份心思 所產生出來的感覺   始終無法脫離那固定的模式    倘若願意回來看到自己   原來被某些思想限制住  才會如此   時時保持那份觀察   則生命將有不同的格局   展現在生活上   讓自己更輕鬆自在  
獨寂佛心   獨孤不遜意守心   寂夜鐘鳴念偈來   佛坐堂內本如是   靈山亦爾皆無妨
放捨提起   放卻萬千重擔   捨下種種煩憂   提出經驗智慧   起於慈悲菩提
放眼   放眼望去   都是自己所見的   在生命歷程中   走過  看過  都留下痕跡   只是深與淺的不同   平常吸收新知識   是希望開拓視野  打開心胸   但遇到事情  拿出來應對的   是自己的想法  還是所吸收的知識   這就要每個人自我評量   這沒人可以幫忙的   既然花了時間
海湧波濤   內心遇到不舒服或委屈時   內心總是暗潮洶湧   想打上岸去把對方淹沒   或想去訴苦   將水濺到他人身上一起遭殃   但平常的守持  如海浪潮湧潮退   又退了回來  這樣來回無數次   但看到這  發現修養不見了   怎麼只剩下那討厭的事情  佔據內心   想來慚愧  怎忘了要對
淡  在正常的生命軌跡中   留下了許多點點滴滴  是歡喜  是憂戚   這都是公平的   這是每個人必經之路   只是如何看得開  寬得心   那就要看放下多少執念   這裡面沒有武林秘笈   只有簡單思想  看淡一切   自然會嘗到那淡淡的清香
回頭   現在的生命   無論如何都是那份心思 所產生出來的感覺   始終無法脫離那固定的模式    倘若願意回來看到自己   原來被某些思想限制住  才會如此   時時保持那份觀察   則生命將有不同的格局   展現在生活上   讓自己更輕鬆自在  
獨寂佛心   獨孤不遜意守心   寂夜鐘鳴念偈來   佛坐堂內本如是   靈山亦爾皆無妨
放捨提起   放卻萬千重擔   捨下種種煩憂   提出經驗智慧   起於慈悲菩提
放眼   放眼望去   都是自己所見的   在生命歷程中   走過  看過  都留下痕跡   只是深與淺的不同   平常吸收新知識   是希望開拓視野  打開心胸   但遇到事情  拿出來應對的   是自己的想法  還是所吸收的知識   這就要每個人自我評量   這沒人可以幫忙的   既然花了時間
海湧波濤   內心遇到不舒服或委屈時   內心總是暗潮洶湧   想打上岸去把對方淹沒   或想去訴苦   將水濺到他人身上一起遭殃   但平常的守持  如海浪潮湧潮退   又退了回來  這樣來回無數次   但看到這  發現修養不見了   怎麼只剩下那討厭的事情  佔據內心   想來慚愧  怎忘了要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感謝布蘭達留言提問:如果一個人只能拯救自己,慈悲的作用是什麼呢?
Thumbnail
無我慈悲,是一種智慧的慈悲。祂允許一切的苦難發生;祂只會在「別人求助」的時候,才會伸出援手;祂只會救助那些「有緣人」。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是 恰美仁波切開示的金剛句,非常適合末法的眾生來受持。末法時期,很多的災禍劫、天災人禍、疾病苦惱,每天都在發生,「人」實在要有一個究竟安樂的去處。我們在人世間受苦,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這個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
疼痛或許一直都在, 但你寬容,甚至無視。 ~校園生活手札
Thumbnail
無論走在那一條朝聖路上,慈悲都是我們所要回歸的自性本質。 然而,過去我對仁慈的概念,就是一種待人的美德,目標總是向外,未曾針對自己,此書卻指出,我們若無法溫柔仁慈地看待自己的缺陷,化解自己內在的不安,則往往自以為的仁心善舉,對他人反而是一種攻擊,令我不禁想起自己過往的迷思。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感謝布蘭達留言提問:如果一個人只能拯救自己,慈悲的作用是什麼呢?
Thumbnail
無我慈悲,是一種智慧的慈悲。祂允許一切的苦難發生;祂只會在「別人求助」的時候,才會伸出援手;祂只會救助那些「有緣人」。
所以無論是慈、悲、喜,最重要的就是捨。我們若能捨,眾生平等,做我們的本分事,沒有什麼我做了多少?沒有什麼好貢高自大的!都沒有,所以若是這樣,我們的心天天都沒有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自然就遠離顛倒煩惱,這就是我們學佛要學的。 捨心無求 則無掛礙無煩惱 心無染方得清淨
世間的眾生因為都有生老病死,有的眾生是心也苦,身也苦,又加上他不知道修行,不瞭解無常,不知死賊時常在旁伺察。因此,菩薩或知道修行的人,就不要再加苦給眾生,所以不應該瞋彼,應當修忍辱。
Thumbnail
《西方極樂淨土祈願文》是 恰美仁波切開示的金剛句,非常適合末法的眾生來受持。末法時期,很多的災禍劫、天災人禍、疾病苦惱,每天都在發生,「人」實在要有一個究竟安樂的去處。我們在人世間受苦,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這個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
疼痛或許一直都在, 但你寬容,甚至無視。 ~校園生活手札
Thumbnail
無論走在那一條朝聖路上,慈悲都是我們所要回歸的自性本質。 然而,過去我對仁慈的概念,就是一種待人的美德,目標總是向外,未曾針對自己,此書卻指出,我們若無法溫柔仁慈地看待自己的缺陷,化解自己內在的不安,則往往自以為的仁心善舉,對他人反而是一種攻擊,令我不禁想起自己過往的迷思。
Thumbnail
在人世間受苦或者是受很多違緣、逆境的時候,都會想:「受苦要受到什麼時候?什麼時候才是個頭?」就算人世間的苦暫時過去,也還沒到頭!人世間本來就有很多痛苦的本質,蓮花生大士開示:「世間上的快樂,它的本質都是痛苦。」所以,一定要有一個究竟安樂、永恆的歸處。
Thumbnail
慈悲--是從忍辱修來的;因為這個世間令人苦惱的事太多了,所以,當我們決定要走向人群歷練時,要先好好的觀照自己的心,以免被這個世間苦惱的事情刺傷了。由於最近的事情太多了,搞得自己心煩意亂,然而,上天還是很眷顧我的,每當我的心不平靜時,總會讓我看到一些點醒自己的文字。在書上看到這麼一段話-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