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佛陀的世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無來無去本湛然,
不居內外及中間。
一顆水精絕瑕翳,
光明透出滿人間。
——《無題》唐‧拾得

45歲這一年回顧前半生,才發現自己尋尋覓覓的原來只是一份平靜,如此簡單,如此難得。曾經多次嘗試親近佛法,屢敗。讀哲學、心理學、文學,想從中找到些許平靜,有些幫助,但依然海上飄搖,禁不起人間風雨。前年賣書捐書,送出去一本金剛經,此前翻閱過一陣子,卻總是讀不進,也不強求。

而今因緣再匯,重讀此經,才終於窺見佛陀世界之浩大,一點點體會,即能鬆動心中千千繩結。生命自深處甦醒,彷彿沈睡已久的意識漸漸清明,打開窗扉,照進冬日暖陽。

讀經之路漫漫,我願以文字相伴。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自由自在的生活
5會員
14內容數
天地遼闊,開心而已。
自由自在的生活的其他內容
2024/02/05
心氣浮動之際,取出傅佩榮《易經——卜辭看人生》隨手翻出一頁——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看來有些凶險,不放心,多找幾家之言,以為解讀。 此屬坤卦的最後一爻。乾是天、坤是地,相對於乾卦的開創性,坤卦代表著包容、恆常,是屬於跟隨者的智慧。乾卦的六爻都以龍為代表,而坤卦一開始以母馬為喻,走到最後一爻,陰極而陽
Thumbnail
2024/02/05
心氣浮動之際,取出傅佩榮《易經——卜辭看人生》隨手翻出一頁——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看來有些凶險,不放心,多找幾家之言,以為解讀。 此屬坤卦的最後一爻。乾是天、坤是地,相對於乾卦的開創性,坤卦代表著包容、恆常,是屬於跟隨者的智慧。乾卦的六爻都以龍為代表,而坤卦一開始以母馬為喻,走到最後一爻,陰極而陽
Thumbnail
2023/01/27
佛說做善事不拘泥形式,難道就可以隨心所欲嗎?生活中曾遇到那些「我為你好」、「我這是幫你」,但被幫助者卻備感困擾的情況,怎解?
Thumbnail
2023/01/27
佛說做善事不拘泥形式,難道就可以隨心所欲嗎?生活中曾遇到那些「我為你好」、「我這是幫你」,但被幫助者卻備感困擾的情況,怎解?
Thumbnail
2022/02/04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Thumbnail
2022/02/04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心雖寬廣何處尋 人世欲念如深壑 看破紅塵入佛門 青燈常伴靜我心 靜心修行空虛度 潛修一生為何來 拋卻紅塵煩心事 此生課業為誰忙  出世修得浮生緣 入世度化俗世眾 我非佛陀度眾生 乞願度化有緣入
Thumbnail
心雖寬廣何處尋 人世欲念如深壑 看破紅塵入佛門 青燈常伴靜我心 靜心修行空虛度 潛修一生為何來 拋卻紅塵煩心事 此生課業為誰忙  出世修得浮生緣 入世度化俗世眾 我非佛陀度眾生 乞願度化有緣入
Thumbnail
……見不得光、貪小便宜的事不想、不做,秉持著有為處入手,無為之處了心,無心可修即為道。每個當下觀照著自己、提醒自己,錯因果的事情不做。每段因緣不同,自己要學會不執著、不共業、不受境所遷、不隨眾生之喜而喜、不隨眾生之悲而悲,穿好自身的盔甲,才不至於在當下、逆境中造下黑業。……
Thumbnail
……見不得光、貪小便宜的事不想、不做,秉持著有為處入手,無為之處了心,無心可修即為道。每個當下觀照著自己、提醒自己,錯因果的事情不做。每段因緣不同,自己要學會不執著、不共業、不受境所遷、不隨眾生之喜而喜、不隨眾生之悲而悲,穿好自身的盔甲,才不至於在當下、逆境中造下黑業。……
Thumbnail
我同事和我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能看懂就四句就了不起了。我就笑笑的講給他聽,他聽完後,就不說話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1.觀自在菩薩。 解釋:修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人,也就是正在唸經文的我。 觀自在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是指有有智慧且慈悲的修行者。這句話算是一句很激勵的話,有一次我工作真的壓力
Thumbnail
我同事和我說,「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能看懂就四句就了不起了。我就笑笑的講給他聽,他聽完後,就不說話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1.觀自在菩薩。 解釋:修行般若波羅密多心經的人,也就是正在唸經文的我。 觀自在菩薩,又稱觀世音菩薩,是指有有智慧且慈悲的修行者。這句話算是一句很激勵的話,有一次我工作真的壓力
Thumbnail
許多讀者來信問,為何讀誦《金剛經》多年仍不解其義? 再者,雖不懂經文,仍時時發心讀誦和抄寫,如此是否真的有功德? 為何《金剛經》的真實義,如此難懂呢? 老實說,十幾年前我未覺醒前,即使對《金剛經》有種親切感,讀誦了幾百遍,也是不解其義,看遍諸多專家或大師的註疏,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後來,覺修後
Thumbnail
許多讀者來信問,為何讀誦《金剛經》多年仍不解其義? 再者,雖不懂經文,仍時時發心讀誦和抄寫,如此是否真的有功德? 為何《金剛經》的真實義,如此難懂呢? 老實說,十幾年前我未覺醒前,即使對《金剛經》有種親切感,讀誦了幾百遍,也是不解其義,看遍諸多專家或大師的註疏,也是一知半解,似懂非懂。 後來,覺修後
Thumbnail
一個尋求解脫的人,必須了解自己在做什麼。面對令人心動的訓示教誨,仍別忘記深思而後行。盲目的服從絕對無法帶領我們獲得內心真正的自由。 ——佛爾克‧佐慈《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
Thumbnail
一個尋求解脫的人,必須了解自己在做什麼。面對令人心動的訓示教誨,仍別忘記深思而後行。盲目的服從絕對無法帶領我們獲得內心真正的自由。 ——佛爾克‧佐慈《佛陀究竟想教我們什麼》
Thumbnail
45歲這一年回顧前半生,才發現自己尋尋覓覓的原來只是一份平靜,如此簡單,如此難得。曾經多次嘗試親近佛法,屢敗。讀哲學、心理學、文學,想從中找到些許平靜,有些幫助,但依然海上飄搖,禁不起人間風雨。前年賣書捐書,送出去一本金剛經,此前翻閱過一陣子,卻總是讀不進,也不強求。
Thumbnail
45歲這一年回顧前半生,才發現自己尋尋覓覓的原來只是一份平靜,如此簡單,如此難得。曾經多次嘗試親近佛法,屢敗。讀哲學、心理學、文學,想從中找到些許平靜,有些幫助,但依然海上飄搖,禁不起人間風雨。前年賣書捐書,送出去一本金剛經,此前翻閱過一陣子,卻總是讀不進,也不強求。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Thumbnail
以下文章為兩位有緣人分享:   分享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