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日記】發現一個壞習慣

2022/01/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壞習慣:過度放大感覺,明明沒感覺還會努力擠感覺〕
自從在美國留學學習動畫開始,去了藝術之都舊金山,深入實地學習,將藝術融入我的生活後,我才發現從前我並不懂得欣賞藝術。
我記得我曾去過在台灣辦的米勒畫展,當初我盯著每幅畫看,努力地看,從入場到出來,竟然三四個小時過去了。當初我獲得莫大的成就感,單純只是因為可以看畫展看很久,覺得自己好像也懂藝術一樣
我確實喜愛畫畫,也喜歡聽音樂、看動畫,但我心知肚明,我從來都不會對藝術課本裡的內容有感覺。米勒畫展也是,我當初一幅畫都沒看懂,也沒有甚麼特殊感覺或體驗。
我一直在尋求自己藝術腦開竅的時機,在念資訊工程的過程中,我始終沒有放下對藝術的渴望。
Amy Cuddy 在TED上的演講《Your body language may shape who you are》,其中最棒的一句就是“Fake it until you make it.”
我曾經去過位在關渡的台北藝術大學,那天是我第一次覺得自己離藝術這麼近。幻想自己穿梭在校園內,與同儕交流怎麼畫圖怎麼製作動畫。我的心中燃起了小火焰,不過,在離開校園時就瞬間熄滅。
啊,對,我還要繼續念資訊工程,都已經考進交大了,我得進科技公司。藝術果然還是跟我沒關係的。
多年後的今天我才明白,就是這個想法讓我一直無法讀懂藝術。看藝術作品,不用一定要擠出感覺啊!藝術感要從心找起,想想當年自己看著白紙就會興奮不已,渴望拿起筆,渴望畫得跟崇拜的漫畫老師一樣,原來那樣的自己還比去北藝大參觀的我還懂藝術。我只是在藉由渴望讀懂藝術,來發洩我自己的不滿
當我漸漸大了,會自己解決生活上的不滿後,才發現:原來,真的要相信自己的感覺,不要因為自己某個階段對於某些著名的藝術品沒感覺,就斷定自己與藝術無緣。或許,在你現在這個人生階段,你就是只對動畫卡通有感覺,那你就在裡面尋找自己,為什麼會感動你?藝術作品根本不居於型式,也不分等級。(現在的我,有認識插畫系/動畫系燈光組的朋友,透過交流,我也開始會看名畫了)
而且,要讀懂一件藝術品,本來就不是一件可以輕易辦到的事。
藝術品是藝術家的延伸,藝術家透過他的作品傳達想法給他的觀眾,端看藝術家他是否想要融入通俗的藝術手法,讓大眾能更容易懂(畫家所處的當代通俗文化,又有可能和現在的主流藝術不一樣)。或是他想要追尋自己的意志,只傳達給懂他的觀眾
其實我覺得我自己追尋藝術的這條路並不是錯誤的,儘管崎嶇。我現在體認到每個人都有自己追尋藝術的特殊旅程,人生的路途不一樣,我們透過不同的選擇,不同的資源利用方式,成為一位獨一無二的藝術家。
我其實很喜歡我這段旅程,因為我本來就出生於比較理性的家庭,我的思維理所當然以課業為重。我喜歡的藝術都是日常的藝術(畢竟為了念書,被剝奪很多日常快樂?!),因為這樣可以平衡我的生活。我喜歡平凡可愛的作品,渴望看到、聽到各種人生故事。
最後我想推薦大家看NHK Japan World製作的宮崎駿紀錄片,我個人非常喜愛宮崎駿的作品,既能讓小孩看懂,又發人深省,始終是我追尋的藝術目標。
宮崎駿:十載同行》,由NHK製作的紀錄片,紀錄宮崎駿十年來的創作過程,非常非常珍貴的紀錄片,總共四集,只開放播出至2026年2月24日。有繁體中文字幕喔。
我有預計要出《宮崎駿:十載同行》的觀後感,裡面有太多可以學習的地方,很想要(在影片過期之前)好好整理自己的想法,並分享給大家。
感謝您的閱讀 :)
文章封面:該圖片由Roy N在Pixabay上發布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8會員
63內容數
咕咕,請給我一點時間,好好想一下怎麼運作我的沙龍。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