倖存之家讀後感想-更生日報20231224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圖片來源: 博客來

圖片來源: 博客來

放假期間很適合在家慢慢品味好書。我很幸運地從圖書館借到了安.派契特(Ann Patchett)的作品《倖存之家》。

 小說描述了一對感情深厚的姊弟,在父親引以為傲的豪宅中長大,卻經歷了母親的離去、父親的意外身亡以及被繼母趕出家門等一連串的生命轉折。在離開豪宅後,姊弟倆相互扶持鼓勵,經常停車在對面街上, 留在車裡看著這棟房子,回想起過往的記憶,試圖理解父母和繼母的想法和行為。在這些話題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們帶著恨意,但仍然渴望愛。

 姊姊的回憶中充滿了母親的愛,所以在她重病期間接受了母親對她的照顧。然而,弟弟對母親的回憶卻模糊不清,在他眼中,姊姊才是他的母親。面對姊姊的過世、與妻子的離婚,母親選擇回到豪宅照顧患有精神分裂症的繼母,而繼母也在此後過世。這使得弟弟從一開始對母親無感,到後來選擇理解、寬恕並再次接受母親。

生命中的挑戰常常涉及到“接受與寬恕”或者“憎恨與不釋懷”的選擇。故事中的弟弟選擇了前者,繼續朝向新的方向前進。如果他選擇了後者,他的故事將會有截然不同的結局。最終,我們都必須學習“與自己和解並學習放下”,我想這正是作者寫作這本書的意義。

圖片來源: Canva免費圖庫

圖片來源: Canva免費圖庫


單純喜歡寫作紓壓,寫作讓我感到既快樂又療癒。任何情況下所帶來的靈感,就像一扇打開的大門,通向無限的可能性。在每個字詞的背後,都有一個故事,一種情感,或者一個獨特的想法,等待著被揭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欣賞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波西米亞人(La Boheme)”之前,聆聽過劇中幾首知名的詠嘆調,在劇院現場聽著這首《妳那冰冷的小手》(Che gelida manina),是感動最深的一刻。  場景發生在一個寒冷的平安夜,詩人魯道夫(Rodolfo)在準備完成他的詩
「夜之樂章 (The Music of the Night)」是著名音樂劇「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主打歌之一,也是我彈奏音樂劇組曲中最喜愛的一首。歌詞描述了魅影將他所暗戀的女主角克莉絲汀 (Christine) 帶入他親手打造的地下宮殿時,對她的愛娓娓道來
即使您已經離開多年,您仍然在我心中佔有重要的位置。雖然我和您相處的時間只有在兒時,但是這段回憶對我來說仍然是珍貴的。每天,我都會仔細回味我腦海中重現的那些畫面。  在我海外求學的日子裡,常常夢見您陪伴我一起搭長途飛機。機艙內的溫度剛好適中,開啟窗戶蓋時,一道陽光照進機艙,溫暖的陽光照耀在您熟睡的臉
欣賞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波西米亞人(La Boheme)”之前,聆聽過劇中幾首知名的詠嘆調,在劇院現場聽著這首《妳那冰冷的小手》(Che gelida manina),是感動最深的一刻。  場景發生在一個寒冷的平安夜,詩人魯道夫(Rodolfo)在準備完成他的詩
「夜之樂章 (The Music of the Night)」是著名音樂劇「歌劇魅影 (The Phantom of the Opera)」的主打歌之一,也是我彈奏音樂劇組曲中最喜愛的一首。歌詞描述了魅影將他所暗戀的女主角克莉絲汀 (Christine) 帶入他親手打造的地下宮殿時,對她的愛娓娓道來
即使您已經離開多年,您仍然在我心中佔有重要的位置。雖然我和您相處的時間只有在兒時,但是這段回憶對我來說仍然是珍貴的。每天,我都會仔細回味我腦海中重現的那些畫面。  在我海外求學的日子裡,常常夢見您陪伴我一起搭長途飛機。機艙內的溫度剛好適中,開啟窗戶蓋時,一道陽光照進機艙,溫暖的陽光照耀在您熟睡的臉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上一篇,講到我絮絮叨叨跟過世的乾爹代表道歉,獲得乾爹覺有點煩的回饋之後。 很快我就在當同學過世的母親代表,完全理解了乾爹的心情。 當我躺在地上,代表同學過世的母親,我感到全然的放鬆、安詳、舒服與自在。 正當感覺一切都很好的時候,個案在一旁哭了,開始講述母親生前生病但因為自身太忙沒能多陪伴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從三個女性角色的故事出發,發展出盤根錯節的劇情,引導出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探討了家庭環境對她們的行為和人生選擇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我對養母的記憶雖然稀少,但她給我的影響卻深遠難忘。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家庭暴力所造成的嚴重問題,並反思家庭中成員之間應有的愛與尊重。讓我們從養母的遭遇中學習如何更好地珍惜與父母之間的親情,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帕達瓦諾家,如小婦人一樣,她們家也是四姊妹。家人彼此相親相愛,卻也各有各性格與陰影。 這是一本讓人停不下來的小說,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敘述流暢。角色所思所遇如同我們,彷彿是親近的人們的生活,並關心著他們之後的經歷,讓人追著一頁頁讀下去。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Thumbnail
父親因為太過「溫柔」,而外遇離婚,在父親拋棄原家庭的15年後,某天得知父親的死訊,住在鐮倉的三姊妹,29歲在醫院擔任護士的大姊─幸(綾瀨遙 飾)、23歲在銀行上班的二姊─佳乃(長澤雅美 飾)與20歲在體育用品店工作的小妹─千佳(夏帆 飾),決定前往三形參加父親的告別式,卻意外發現了同父異母的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上一篇,講到我絮絮叨叨跟過世的乾爹代表道歉,獲得乾爹覺有點煩的回饋之後。 很快我就在當同學過世的母親代表,完全理解了乾爹的心情。 當我躺在地上,代表同學過世的母親,我感到全然的放鬆、安詳、舒服與自在。 正當感覺一切都很好的時候,個案在一旁哭了,開始講述母親生前生病但因為自身太忙沒能多陪伴母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一本精彩的懸疑小說,從三個女性角色的故事出發,發展出盤根錯節的劇情,引導出意想不到的結局,也探討了家庭環境對她們的行為和人生選擇的重大影響。
Thumbnail
我對養母的記憶雖然稀少,但她給我的影響卻深遠難忘。透過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家庭暴力所造成的嚴重問題,並反思家庭中成員之間應有的愛與尊重。讓我們從養母的遭遇中學習如何更好地珍惜與父母之間的親情,營造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
很快地就把「不存在的母親」看完了,是一本很容易讀的書。作者紀錄了媽媽與自己對同一件事情的回憶,同一件事往往對母女來說是很不同的印象與感受。從一個女兒,一個中年的女兒回頭看媽媽的一生,我身為一個中年女性讀者,只能用「感慨萬千」來形容。 這個世界不乏失職的媽媽,可能會虐待孩子,拋棄孩子… 但我很幸
Thumbnail
帕達瓦諾家,如小婦人一樣,她們家也是四姊妹。家人彼此相親相愛,卻也各有各性格與陰影。 這是一本讓人停不下來的小說,人物性格鮮明,故事敘述流暢。角色所思所遇如同我們,彷彿是親近的人們的生活,並關心著他們之後的經歷,讓人追著一頁頁讀下去。
Thumbnail
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有資格談放下。 一間藍色大宅,母親的離開,繼母的出現,父親的離世,讓姐弟兩人不得不離開,但是心中的厭惡卻使得他們一段時間就會出現在藍色大宅附近,彷彿對於過往的恨,是支撐他們走到現在的力量。 梅芙彷彿要一直抓著不放,才能讓自己的人生繼續走下去,而丹尼卻是一個陪伴梅芙的角色,因
Thumbnail
父親因為太過「溫柔」,而外遇離婚,在父親拋棄原家庭的15年後,某天得知父親的死訊,住在鐮倉的三姊妹,29歲在醫院擔任護士的大姊─幸(綾瀨遙 飾)、23歲在銀行上班的二姊─佳乃(長澤雅美 飾)與20歲在體育用品店工作的小妹─千佳(夏帆 飾),決定前往三形參加父親的告別式,卻意外發現了同父異母的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