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事務改革……的問題(7)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現在如果能把業務分出來交給文職人員,就具有降壓的效果,讓這種S級的人減輕不必要的負擔。而分出去的業務,不是依照危險性,是根據重要度來區分,像是後備武裝的整理就可以完全交給文職。

因為後備的重點比較偏備料與維護,例如步槍一萬隻,今年盤點可用只有九千,所以要送採購多少,這也沒有機密問題,少數軍官加上維修測試人員,其他的文書作業交給文職是沒問題的。


人力不足,不是只有數量,還有品質。影響很大的因素,就是我們提高不了薪資待遇,以及社會地位,理論上來說如果你連士兵薪水都調到一個月5萬(底薪不含加給),志願役士兵申請早就爆了。

不過問題有這麼單純?

不行啊,你調了士兵,士官跟軍官都要調,也就是整體人事預算會指數上升。而且再怎麼給,你也不能給超過基層公務員的起薪太多,這變成軍公教等國家整體都要上調。開玩笑啊,這誰受得了,沒有國家撐得住的,更不要提軍人地位低落,同樣薪資下誰想要被看不起。(編按:編輯的老爸是公務員,他就常說民進黨仇視公務員,卻獨厚軍人。)

更重要的一點,今天我們講的是軍官,尤其是對黃埔體系中,大中國意識強烈,具有叛國可能的那些人,一般人的疑慮比海還深。

中國資訊戰、認知作戰持續入侵,我們有反制嗎?

這邊先離題一下,很多人都沒有去理解,這些跑去中國的將領,到底心態上在想什麼。其實這些人有一半都算是被拐去的,軍官退伍之後生活圈小,同學學長邀約旅遊,反正超過出國管制年限,就去了。去了才發現參加的是國台辦活動,你在當地就算發現不對,想要拂袖離去也來不及,回台後被打成共匪,心情惡劣可想而知。

不是說這些人很可憐要我們同情,而是請大家想想,一個正常的將軍,國家忠誠度沒問題,只是欠缺一般所說的敏感度,就被烙印上共匪同路人,心情如何?

而他們身邊的資訊來源,其實就是資訊戰的一環,筆者只能說對岸早就透過很綿密的方式,影響到整個退役軍官群。

這些人你真的有碰過,就會發現大部分只是藍,離紅色可遠著。更多人是乾脆不講話,少部分自暴自棄的就選擇赤化好了。

這嚴格說,難道不構成現狀上,我們對反資訊戰的投入太少的證明?放著為國服務多年的將領不管,任憑他們被資訊戰攻擊,然後再說這些人都吳斯懷?

筆者是覺得喔,一遇到自己不熟要投錢的事情,每個人都慣老闆上身,像是說到資訊戰跟反認知作戰,要投入多少資源,一個比一個慣。

多鼓勵台派新世代從軍,從基層騰籠換鳥

回到主題,不管我們真的這樣認為,還是媒體希望你這樣想,或真的是全部被資訊戰攻擊的受害者,總之現狀的高階軍官,民眾懷疑其忠誠度,並非沒有所本。

怎麼解決這問題?短期來說,就是先大量投入資源到政治作戰,軍方的宣教跟認知要平時培養,回歸到媒體與教育上。而且我們要能理解,這非一朝一夕可改,數十年來的習慣,將中國跟中華民國畫等號,導致他們很難切斷情感上跟中國的連結,能改到至少「清楚認知中華人民共和國就是敵人,台灣就是中華民國」上,就是很大的進步。

各位知道,現役軍官中多半都把台灣跟中華民國是分開看的喔,認知上是將政治符號跟意識形態切割開的。只有年紀夠輕的,因為教育體制早就是把台灣跟中華民國畫等號,才「習慣成自然」。

raw-image

各位自認愛國的年輕朋友,若想要長期的改善,達成軍事事務改革,在意識形態上促成軍隊徹底的國家化,這說白了沒第二條路。

「從軍。」

也就是自稱台派的朋友,鼓勵你的小孩去唸軍校,大學生主動參加ROTC。未來十年如果整個軍方基層全部都是我們認知的台派,你還擔心什麼軍方未來會投敵?

問題就在於,根本不是這樣。

各位,這邊說出來很難聽,但說真的有幾個人可以吃苦,大學唸一唸決定未來走軍旅生涯?或者說自己小孩要選軍校,你願意大力鼓勵支持到底?

請自己問自己,你講那麼多之後,願意嗎?不管是鼓勵孩子還是自己大學唸唸就去?

唉。

筆者這邊要把話講清楚,用這幾年廣義的台派去描述的話,越台派的就越不想從軍,都只想直接當將軍(攤手)。

自由派不想當兵,保守派無意改革

當兵是很苦的。就算物質條件提升,從軍就是得服從命令,對於較為習慣生活自由的廣義台派來講,幾乎不會把這條路列入考慮。所以這些年見過的,不是我們這種泛藍底出身,卻對軍事事務有深刻理解的,無一例外,都是當過義務役基層士官兵,之後從地方政治助理開始的那一批。

這是生活習慣所造成。出國當了ABC的,鮮少會回國服兵役。就算真的服完義務役,也沒幾個會從基層政治圈幹起。這不是台派比較糟糕,說白了就是生活型態跟意識形態偏自由派的,本就會厭惡軍隊。意識形態催動厭惡軍隊是起因,找理由去罵軍隊跟仇視軍方才是結果。

要從軍,就是習慣固定的生活規律,接受階級性的指示,這種人的意識形態絕大多數都會偏向我們現在定義的保守派。民進黨的保守派剩下多少?可以說主力都被自由派替代掉了,依照年紀的替代性來說,民進黨要去進行換血工作的,幾乎都是偏向自由派的年輕人,屬性就是牴觸。

國民黨更不用說,黨內偏保守的都反動到不行,甚至開始敵視國家跟親中親共,就算去從軍也只是謀職,擴大人際關係可以有協助職涯發展,至於任何軍事事務改革,都不會想碰的。

軍改終究得透過外部民意施壓

筆者這10年看過太多什麼軍方內外,互相指責誰想當兵誰不願意,分析背後的意識形態跟生活習慣,幾乎都回歸到吃不吃苦、能否接受紀律性的人生上。

坦白說啦,這幾乎無解,除非我們要在台灣的自由派上,刻劃上很激進的民族主義,才能調和這種希望軍力強大,自己卻不想碰軍事的矛盾心理。但激進的民族主義,會讓左翼的自由到進步派中,刻劃上非常深刻的裂痕,在政治上可以說是死棋。

raw-image

這也是回歸到筆者想做軍普的理由,因為民主國家還是看民意,民意都這樣支持,政治上就不能不作。

而最後,為何筆者說,若小孩願意從軍就鼓勵,大學生自己想就去ROTC,根本上換血有用?

因為,現狀是家長最大,國防部一樣怕家長去抱怨,上電視新聞就慘了。而家長壓力要去督促軍方改革軍校,絕對比我們軍宅嘴砲軍方都不改,有效一百倍。


編按:早期的台獨主義者有一群人確實認為應該從軍,並在軍中發展組織達成其政治目的,比如說「台灣獨立聯盟案」,就有一群人全是陸軍軍官,包含施明德。但這條改革路線卻在此案後幾近斷絕。

此案其中一位受難者本人曾向編輯口述,他們最喜歡講卡斯楚只靠二十個人就跑去搶兵營,然後逐漸壯大最後就革命成功,實在是見識太少的去脈絡發言。他們當初也因此曾規劃去佔領中興橋、台北橋,但幾個學生只有幾隻槍是要怎麼佔領?真的非常幼稚。

但姑且不論他們當時過於年輕以至於理論多屬空泛,他也認為:「當初軍隊裡一大堆台灣人。現在『認同自己是台灣人』的幾乎都不願意當兵,別說將軍了,軍官有多少個?連尉官都沒幾個。要不是蔣介石在中國被叛變搞怕了,對軍隊的教育就是什麼都可以,只有叛變不行,不然軍隊早就叛變了。中華民國軍隊要是叛變,你要怎麼跟他鬥?你沒槍沒砲還能拿他怎麼樣?」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1.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兵役改革無疑是國家政策重大改變,對於國際上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力,其中使政府毅然決然改革的動機眾說紛紜,不過其因素不外乎是國際情勢的變動。
Thumbnail
兵役改革無疑是國家政策重大改變,對於國際上也造成一定的影響力,其中使政府毅然決然改革的動機眾說紛紜,不過其因素不外乎是國際情勢的變動。
Thumbnail
日前國防部準備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加上教育部也要求學校對十六歲以上學生進行「動員造冊」,因而引發「十六歲娃娃兵」、「納管媒體及箝制言論自由」等疑慮,並造成社會各界的質疑與嚴重不安。
Thumbnail
日前國防部準備修正《全民防衛動員準備法》,加上教育部也要求學校對十六歲以上學生進行「動員造冊」,因而引發「十六歲娃娃兵」、「納管媒體及箝制言論自由」等疑慮,並造成社會各界的質疑與嚴重不安。
Thumbnail
由後備指揮部看精進國軍組織調整 日前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國防部考量國軍整體「地面」防衛作戰需 求,由陸軍統籌運用動員能量,預訂自今年7月1日起,將後備指揮部編配陸軍 司令部,其主管原為2022年1月1日才剛成立的「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此 舉看來國防部可能將後備部隊都定位為地面部隊,若只有
Thumbnail
由後備指揮部看精進國軍組織調整 日前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少將表示,國防部考量國軍整體「地面」防衛作戰需 求,由陸軍統籌運用動員能量,預訂自今年7月1日起,將後備指揮部編配陸軍 司令部,其主管原為2022年1月1日才剛成立的「國防部全民防衛動員署」,此 舉看來國防部可能將後備部隊都定位為地面部隊,若只有
Thumbnail
國防預算創新高應同時調整國軍體質 明年度國防預算創下新高,但目前以陸軍為主的國軍在此次台海危機中,再次顯得力不從心,凸顯應調整國軍體質的急迫性,相信中國會繼續採用這類灰色作戰行動襲擾台灣,因此未來兵役要延長、國防預算達GDP3%之外,國軍應朝以下方向調整:
Thumbnail
國防預算創新高應同時調整國軍體質 明年度國防預算創下新高,但目前以陸軍為主的國軍在此次台海危機中,再次顯得力不從心,凸顯應調整國軍體質的急迫性,相信中國會繼續採用這類灰色作戰行動襲擾台灣,因此未來兵役要延長、國防預算達GDP3%之外,國軍應朝以下方向調整:
Thumbnail
分析台軍在「戰略預警」、「聯合制壓」、「聯合防空」、「防衛體系」面臨的新挑戰後,揭仲提出五大建議。 延長役期未必有助保台 美軍會否協防台灣 原文發表於2022/4/2《多維新聞》:
Thumbnail
分析台軍在「戰略預警」、「聯合制壓」、「聯合防空」、「防衛體系」面臨的新挑戰後,揭仲提出五大建議。 延長役期未必有助保台 美軍會否協防台灣 原文發表於2022/4/2《多維新聞》:
Thumbnail
當戰爭開啟,誰會站在前線守衛家園。
Thumbnail
當戰爭開啟,誰會站在前線守衛家園。
Thumbnail
依照現在的狀況,每一個鼓吹開放的,都不在意軍方的管理負擔,以及警察的監管責任。好像這些都是權利,風險都是別人的。我們膝蓋想也知道,軍警必定會是靶場的監管單位,他們突然多了一堆事要做又沒利益,誰想做啊。沒有利益,人就不會行動,靶場如此,其他的改革也是如此。
Thumbnail
依照現在的狀況,每一個鼓吹開放的,都不在意軍方的管理負擔,以及警察的監管責任。好像這些都是權利,風險都是別人的。我們膝蓋想也知道,軍警必定會是靶場的監管單位,他們突然多了一堆事要做又沒利益,誰想做啊。沒有利益,人就不會行動,靶場如此,其他的改革也是如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