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無劇透)
《蝶殺的連鎖》係天行者出版舉辦嘅第二屆「
天行小說賞」得獎作品,作家雨田明以寫作當時嘅香港作為創作故事嘅舞台(雖然故事中無明確寫出殺人事件發生嘅年份,但小說喺2018年出版,故事內容提及連登討論區,所以可以推斷為大概係2016至2018年),藉住一單睇起嚟係隨機殺人嘅兇殘命案,將六個不同背景且互不相識嘅主要人物嘅生命軌跡交織喺一齊,猶如一張巨網。故事嘅主題源自「連鎖效應」理論,即係大家聽到識背嘅「一隻蝴蝶輕拍翅膀,可以引起千里外嘅龍捲風」,所以書中某一個角色做嘅一件小事,例如喺網上留一個言、託人幫忙買一樣嘢、同朋友打一場波,就足以令到另一個角色嘅生活產生驚天動地嘅變化。喺案件發生之前,呢幾名主要角色從未遇過彼此,但佢哋各自嘅行為卻不斷咁互相影響而不自知,欣賞作者如何用巧妙嘅手法去「織網」,就係閱讀此故事嘅趣味所在。
作家陳浩基喺書末嘅解說文章指,一定有讀者認為「巧合過多」,但我就認為呢個故事的確係反映緊現實,只不過為咗保持閱讀嘅趣味,作者必須將主要人物濃縮成六位。相對喺現實世界入面,呢啲因果關係網分分鐘會囊括成千上萬人,只不過我哋凡人一世都無可能得知自己每日喺幾多個因果關係網入面穿梭,亦都無可能會好似故事入面咁,有一個偵探角色企出嚟為網中嘅大家梳理成件事嘅來龍去脈。
因為現實中存在呢啲無形嘅因果關係網,每一個人由善念驅動嘅每個小作為,隨住時間嘅推移同埋持續嘅累積,都有改變一個群體、一個社區、一個社會甚至多個社會嘅力量。我同意作者所說,行善嘅當下未必會招來善報,畢竟接受者各有自己嘅經歷,唔一定會領情,更甚者或會惡言相向。但我仍然邀請大家成為社會上推動良善風氣嘅一員,雖然未必會馬上「善有善報」,然而當社會集合眾人嘅善行而往更光明嘅方向發展時,到頭來依然會惠及自身。畢竟,無人會鍾意住喺一個所有居民都自私自利,見孺子入井而不救嘅地方,但如果連自己都係一個睇住小朋友有危險都唔去救嘅人,咁又點樣推廣同延續守望相助嘅風氣呢? 每一個人都係組成社會嘅一部分,當自己唔做,憑乜嘢奢望人哋會對自己做?所以期望個社會向邊個方向發展都好,一定係由自己每日嘅言行做起嘅。
呢部作品除咗帶出以上嘅主要訊息之外,亦因為寫嘅係現代香港,故事中不乏近年備受關注嘅社會問題,例如世代之爭、學業壓力、窮忙族等,香港人睇嘅時候想必會感到非常熟悉,閱讀時亦會勾起多宗社會事件嘅記憶。作者將故事寫得相當生動,又擅於帶動氣氛,所以當行文每有涉及謎底之處,好容易就因為掛住追睇劇情而忽視嗰一點點嘅違和感,去到最後「開估」嗰一刻,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嗰個細節出現係因為咁!
總而言之,呢本小說既有趣味又有深意,推薦畀大家;另外,作者已經為此書出版續集,名為
《仇恨的螺旋》,如果睇過《蝶殺》後感到意猶未盡,都唔須要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