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一日拖延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我們都是向死而生的人。對我而言,人生不是在作死的路上,就是在等死的路上。世界上沒有什麼比生命目標更明確的馬拉松了,終點一定是死亡,沒有疑義,無從抗辯。

  曾經訝異於人一生不過三萬天左右,短命的人更短,那數字並不算太多,在意識到前也早就過了4380天(12歲時偶然聽老師談起,那時可是感到驚訝無比),現在卻是那時常犯拖延症候群的大人們之一。

  在床上翻滾,睡到再也無法入睡,缺氧反倒成了助眠劑;夢境裡太多荒誕,醒來也一點不想記起,無邏輯的、禁忌的、不可思議的,無用的夢境,就跟在該清醒的時間裡睡覺,一樣無理。

  慵懶的這幾天冷得不行,待在家裡將窗戶關上,便可以假裝現在仍是秋天,短T裡沒有穿內衣,穿著連帽外套也一點也不覺得寒冷,只是偶爾督到在另一間房間,暖氣前縮成一顆球的兔子,才意識到冬天真的到了。

  理想的一天應該是將家事做完,讀著考試用或著不是考試用的書,配上一杯熱伯爵茶,照理來說,這才是一名文藝青年該有的生活吧?然而把自己用棉被包成蛋捲,變成文青的食物或許更符合些真實。畢竟冬天的到來,本來就該儲備糧食!

  又昨天是學期的最後一天,在跟教授吃完飯後,將幾本磚頭似的書,憑著一種認命的態度,背著他們逛著街,也不知道自己是勤勞還是懶惰,期望他們能夠在考試日子到來前進到我的腦子裡,卻又可能最後只是陪著我逛了半天的百貨公司,便回到了書架上。這樣一日消耗體力,我理直氣壯著,在今日假裝成了蛋捲。

  一起回到家的書本們呢,感覺就是不停地在書架裡轉移,他們似乎一直是睡著的,沒有人可以逼迫他們,要起身做些什麼。書櫃就是他們的床,身為人類的我既羨慕,又不想變成一本書。只好拖延著到了再不動手,便會來不及的時間點,總是戲稱要面對現實了。

  讀過幾本講拖延心裡的書,並沒有因此變成標準成功人士。即使知道時間在前進,有時就這樣放著正事,看著分針轉動,看著時間流逝,有什麼比這個當下更沒有意義的嗎?大概沒有吧。

  拖延大概是虛無的另一種型態,每次拖延發作,房間裡總是彌漫虛無的氣味。有時我在想,我的皮囊下,是不是也有虛無的味道?才可以這樣,看著拖延的自己,像是個陌生人。而這個陌生人,正在我的目光下被現實一點點蠶食。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按個愛心,也歡迎至我的臉書粉絲專頁閱讀時光按讚追蹤。 或是追蹤我的IG帳號 @daybooks2020 跟著我用一句話和幾張照片認識一本書。 我會不定期更新文章資訊,也歡迎你們前來交流。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馥安的沙龍
98會員
116內容數
有時想寫些東西,那是一些東西和心裡藏著的東西共鳴著,唱囂著將他們寫出來。不論是文青的、灰暗的、愉快的,都是生命裡某些東西的轉世重生。
馥安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1/19
以十三歲作為分割,從此我拖著自己的屍體,行屍走肉;然後22歲的我,學會背著自己的屍體,活著。
Thumbnail
2023/01/19
以十三歲作為分割,從此我拖著自己的屍體,行屍走肉;然後22歲的我,學會背著自己的屍體,活著。
Thumbnail
2022/10/30
踏入研究所,已過了整整兩個月。學術是一個與創作完全不同的範疇,共同點都是心力的投注和精神的累積,和那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在老師的提醒下,我也意識到了一個抉擇——我必須決定自己的心力要傾盡於何處。  
Thumbnail
2022/10/30
踏入研究所,已過了整整兩個月。學術是一個與創作完全不同的範疇,共同點都是心力的投注和精神的累積,和那難以言喻的滿足感。在老師的提醒下,我也意識到了一個抉擇——我必須決定自己的心力要傾盡於何處。  
Thumbnail
2022/09/20
心悸是一連串的震動,鎮日暈眩著我,而無法分辨地震的到來。
Thumbnail
2022/09/20
心悸是一連串的震動,鎮日暈眩著我,而無法分辨地震的到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人生的意義就是沒有意義,每個人都終將一死,但追求人生意義這件事情,卻有意義。 既然如此,當你廢了一天都沒幹嘛的時候,或許就是你心裡最傾向的選擇。 畢竟你現在馬不停蹄在做的工作,為的是生活的逼不得已,還是自己開心?如果是前者,終究還是為了別人。 那麼你躺在那裡沒事做,就很有意義。
Thumbnail
人生的意義就是沒有意義,每個人都終將一死,但追求人生意義這件事情,卻有意義。 既然如此,當你廢了一天都沒幹嘛的時候,或許就是你心裡最傾向的選擇。 畢竟你現在馬不停蹄在做的工作,為的是生活的逼不得已,還是自己開心?如果是前者,終究還是為了別人。 那麼你躺在那裡沒事做,就很有意義。
Thumbnail
⋯⋯倒數的日子剩下不多,心裏很着急,十分珍惜每一天,以致遇到了很多令人着迷嚮往想像和實踐,日子剩下愈少,對往後如何好好活着的雀躍、緊張愈是充斥全身。所有的事情加起來就變得很是混亂,像腦中所有區域都在大叫而相互連接的渠道承受不住過高的能量而運作得有點笨拙,因此一直都在躊躇和發白日夢,拖延坐下寫信的時候
Thumbnail
⋯⋯倒數的日子剩下不多,心裏很着急,十分珍惜每一天,以致遇到了很多令人着迷嚮往想像和實踐,日子剩下愈少,對往後如何好好活着的雀躍、緊張愈是充斥全身。所有的事情加起來就變得很是混亂,像腦中所有區域都在大叫而相互連接的渠道承受不住過高的能量而運作得有點笨拙,因此一直都在躊躇和發白日夢,拖延坐下寫信的時候
Thumbnail
希望你能知道,人生是一場有起點、休息點和終點的客製化馬拉松,意義永遠不在於得第幾名,而是過程和完賽,因為這場馬拉松的參賽者只有你。
Thumbnail
希望你能知道,人生是一場有起點、休息點和終點的客製化馬拉松,意義永遠不在於得第幾名,而是過程和完賽,因為這場馬拉松的參賽者只有你。
Thumbnail
從兩年前疫情開始世界彷彿被按下暫停鍵的大暫停(Great Pause)開始,一直到現在各國陸續解封、恢復正常生活,從線上溝通聽聞在哪裡的同事、朋友不小心染疫而又康復,疫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而對於疫情的集體焦慮,或許也在跟因為封鎖而造成的經濟活動重創,而持續拉鋸著。
Thumbnail
從兩年前疫情開始世界彷彿被按下暫停鍵的大暫停(Great Pause)開始,一直到現在各國陸續解封、恢復正常生活,從線上溝通聽聞在哪裡的同事、朋友不小心染疫而又康復,疫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傳播,而對於疫情的集體焦慮,或許也在跟因為封鎖而造成的經濟活動重創,而持續拉鋸著。
Thumbnail
  我們都是向死而生的人。對我而言,人生不是在作死的路上,就是在等死的路上。世界上沒有什麼比生命目標更明確的馬拉松了,終點一定是死亡,沒有疑義,無從抗辯。
Thumbnail
  我們都是向死而生的人。對我而言,人生不是在作死的路上,就是在等死的路上。世界上沒有什麼比生命目標更明確的馬拉松了,終點一定是死亡,沒有疑義,無從抗辯。
Thumbnail
我想總會有那麼幾個日子,完全不想做事 一般人會有,但我可能比平均來說還要多 今天就是那樣的日子,就像月經一樣,有一定的週期,到某些時候就會造訪,但也可能隨著某些事件、心理狀態,打亂整個步調,提早來晚點到都有可能 它來拜訪時,就會像今天這樣,什麼事情都不想做 並不是完全沒事情可以做,應該說......
Thumbnail
我想總會有那麼幾個日子,完全不想做事 一般人會有,但我可能比平均來說還要多 今天就是那樣的日子,就像月經一樣,有一定的週期,到某些時候就會造訪,但也可能隨著某些事件、心理狀態,打亂整個步調,提早來晚點到都有可能 它來拜訪時,就會像今天這樣,什麼事情都不想做 並不是完全沒事情可以做,應該說......
Thumbnail
活著若是時間的瞬刻消逝,何以能積累存在的量感。 到底還要走到哪裡,才夠遠呢。 從此以後,你不往生死走。 哪裡有雪,你就往哪裡走。
Thumbnail
活著若是時間的瞬刻消逝,何以能積累存在的量感。 到底還要走到哪裡,才夠遠呢。 從此以後,你不往生死走。 哪裡有雪,你就往哪裡走。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掙脫拖延的奴役。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身分地位、職業腳色,所面對的困境不盡相同。唯獨拖延症,比憲法還平等,一視同仁的蠶食我們的時間,讓每個人痛苦地循環於拖延工作、瀕臨時限,再忙得不可開交、天昏地暗,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後,又繼續下一輪的拖延輪迴。
Thumbnail
沒有人,可以掙脫拖延的奴役。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身分地位、職業腳色,所面對的困境不盡相同。唯獨拖延症,比憲法還平等,一視同仁的蠶食我們的時間,讓每個人痛苦地循環於拖延工作、瀕臨時限,再忙得不可開交、天昏地暗,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後,又繼續下一輪的拖延輪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