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食人生的絕症:拖延症

2021/01/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觀自[迷茫時代的明白人]
沒有人,可以掙脫拖延的奴役。
一樣米養百樣人,不同身分地位、職業腳色,所面對的困境不盡相同。唯獨拖延症,比憲法還平等,一視同仁的蠶食我們的時間,讓每個人痛苦地循環於拖延工作、瀕臨時限,再忙得不可開交、天昏地暗,好不容易完成任務後,又繼續下一輪的拖延輪迴。
那些戰勝拖延的贏家,就被歸類成「行動力」、「效率」、「自制力」的高手;相反地,飽受拖延症困擾的人,則被冠上「懶漢」、「被動」、「時間觀念低落」等稱號。
拖延症如此頻繁的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小至干擾工作效率,大到影響生命品質,以至於坊間許多「成功」叢書也都以「打敗拖延」為號召,從心理層面來分析拖延症的成因,進而尋求解方。
番茄時鐘法、五秒行動力、任務簡化,相信你沒看過,也多少聽過這些教戰守則。
我也拜讀過一本堪稱系列經典的[拖延心理學],裡面分析了數個可能導致拖延症的潛意識心理。
「完美主義」是作者認為拖延症最大的起因之一:為了要求理想上的完美,總是要等到萬事俱備才肯行動,反而導致了不完美的拖延結果,最後草草了事。
這個理論的確解釋了不少的拖延情境,但又有種隔靴搔癢的不滿。一個最直觀的質疑是,完美主義這樣的動機實在太「積極」了點,完全無法解釋我平常那種「我就爛」、「就想耍廢」、「好煩歐等一下再說」的這種消極心態。
尤其是當拖延的事情只是一點瑣事,比如說交一份資料或是曬個衣服,我敢保證我的潛意識裡完全沒有、也沒有必要,把這些拉里拉雜的事情做到「完美無缺」的衝動。那又是甚麼潛在動機,讓我寧可拖了一整個下午,仍不肯把洗好的衣服拿出來曬呢?
一直無法看透這個問題,直到看到羅胖的解釋,才終於了卻了我的困惑。
問題很簡單,就是你「現在」「不想做」這事。
現代社會想比於古代,有一個結構性的行為變化,即目的到手段的距離變得越來越遠了。
原始人的時候,如果今天發了懶不打獵,那報應很快就來了,當晚你就得挨餓。
想吃,就得出門幹活。目的與手段的距離很近,行動的反饋來的即時且清晰。
可現代社會的運作遠比漁獵時代複雜的多,比如學語言這件事,可能你得花好幾年的工夫刻苦學習,分別在聽、說、獨、寫上勤奮練習,才能打磨好這一項技能,在某個求職機會或是會議現場上大展身手。
目的與手段的過程變的更複雜、更遙遠,反饋也變的不明顯,不能單從本能感受的到,於是在行動上的意願也大幅降低,釀成拖延。
(相對於低反饋的成就感,遊戲就是反饋高且即時,導致容易上癮的最佳反例。)
還有另一個拖延成因,則是目的。那些你最可能拖延的項目,期末報告、企劃案、家務雜事,有多少是真打從心裡想要去做的?
強加性的目的大多令人排斥。一個喜歡閱讀的小孩,你開始規定他一周至少讀3本課外讀物,此時那怕他在喜歡看書都會覺得提不起勁去看。
當感受到行為上被強加的目的性,就算只有一點點,人就會傾向逃避這個任務,大多數人對於這種經驗一定都深有體會。
因此,就算你把番茄時鐘法翻爛了、把行動力口訣被的滾瓜爛熟,不想做的事情,你依然會放著不動。
惱人的拖延,究竟有沒有甚麼藥方可治?
這裡羅胖給出了兩個反思:尋找,以及等待。
試著在人生中,尋找那些你真正想做的、願意去做的事。
隨著人格的成熟,明白現在價值與未來價值,學習跨越時間的價值調度、匹配、平衡,與自己的拖延和解。
如果依然戒不掉拖延該怎麼辦?
沒有怎麼辦,世界上什麼東西都會變,就一件事情不會變,那就是成功的人、對自己滿意的人,和不成功的失敗者、對自己不滿意的人,這個結構比例是不會變的。
如果真的克服不了也沒什麼,只是成為失敗者的一員而已;不會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獻給那些還在自己的拖延的急流中,苦苦掙扎的我們。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魚骨書籤
魚骨書籤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