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種邏輯構造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如果對於眾多事物以某種方式所做的共同運作,我用一個名稱給予名相,同時,對於眾多事物,基於一個標籤加以分類所做的抽象物,也用一個名稱稱呼,這兩個名稱所代表的物,我可以把它們稱為邏輯構造物(logical construction)
前者像是某個歷史事件,例如北美淘金熱;後者像是你我現在使用方格子裡,它計算出來的閱讀時間,基於多數閱讀者的資料所估算出的,不是一個特定的人,而是抽象的人的閱讀時間。
伯蘭特‧羅素所提的這個概念物,直覺上我很容易就能對它有充盈的掌握感。
彷彿,只要是許多單一的物體,無論是多個分類的共同協作,或是同個分類下,大量同一物種集合而出,就可以稱做邏輯構造物。之後,也好似我可以把這種存在智性思考中的抽象物,與一眼望去真實得無法懷疑的單一物體,區別得涇渭分明。
不過,我眼中那張木頭製成的,乾淨實用的椅子,如果看成樹木的細胞,或者再小一點,細胞的原子層級的組成,透過一定的方式共同運作,成為一張椅子,那麼這樣一個單一物體,會不會也能該當要件,而成為一種邏輯構造物呢?
如果邏輯構造物的要件不做修改的話,應該只能肯定了吧。
所有的事件或物體,都是「某個什麼」的邏輯構造物:假如能找到那個「什麼」最小單位的存在的話。
在此之上的物,任憑我看它多麼真實,其實都是我自己的直覺把這個概念物,當成千真萬確的存在。
於是我的所見所聞、所思所慮,不一定是我自己那麼相信的具體。比起毫不保留地固著在那時的確定感,不如繼續旁敲側擊,看看構成這個東西的,更小的東西是些什麼,以及裡面運作的關係式是什麼。
窮盡一生也或許難以究竟,我覺得讓「追求」的浪漫,成為人生這個邏輯構造物的成分與運作方式,是個良好的忘憂方式,或許更勝杜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夜中慕斯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維根斯坦對著自己所留下的光,似乎以伴著遺憾的解脫,為他的〈哲學研究〉下筆作序。 似乎沒有一種解析方式,可以全然透徹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我們所使用的語言又與靈魂的隱晦聯繫著,於是對於無誤解地表達每一步思緒的追求,若不是夸父逐日絕無可能,至少也是精衛填海路途迢遠。
維根斯坦對著自己所留下的光,似乎以伴著遺憾的解脫,為他的〈哲學研究〉下筆作序。 似乎沒有一種解析方式,可以全然透徹我們所使用的語言;我們所使用的語言又與靈魂的隱晦聯繫著,於是對於無誤解地表達每一步思緒的追求,若不是夸父逐日絕無可能,至少也是精衛填海路途迢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前跟著我的助理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頸,傳訊息問我「怎麼把壓力轉化成心力」,我其實也沒有完美的答案,但給了她幾點想法參考 1.不要「堅持」,要「喜歡」:喜歡上自己正在做的事,想想這些事為我們帶來的學習、成長,喜歡了就不用堅持,只是「順手」 2.不要想著消除焦慮,而是跟焦慮共處⋯⋯
每次出去旅遊,手一滑,就會買了過量的東西。回來的第二天,我就會留下家裡會吃的量,其他的就趕快去送人了! 我的太太卻很奇怪,明明是專程要買來送的禮物,卻要等到她清食物櫃時,才想到要送去給誰,而且還叫我去送,這種情況的吵架,真的吵了無數次! 我很喜歡北歐的小餅乾,有位同事從歐洲回來一個月後,送了
Thumbnail
2018撰 常有人說「哇你的人生如戲耶,真的可以出一本書了好好笑哈哈哈啊哈」。 有時候我就說「真的耶怎麼這種誇張的瞎事我都遇的到?」但今天我真的笑不出來....可是為了避免大家走上一樣的路,我還是要講...。 事情是這樣的,大約兩天前,我的肛門俗稱屁眼開始持續性的微微作痛。(不想
Thumbnail
本片深入探討「拒絕同情心」的主題,透過主角廖界與老謝的對話。講述了一個關於現實殘醋與人生選擇的故事,讓觀眾思考同情心的真正意義和影響力。本片不只是一部娛樂作品,更是一個值得反思的人生課題,探討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及情感連結,展現出在殘酷現實下的溫暖與善良。
Thumbnail
Heibon記得很小時候有段廣告詞:「生活需要水,心靈渴望書」,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不亞於水(好像不小心透漏年齡)。 手機裡好像什麼都不缺,我卻常靜不下心,一下滑手機,一下要聽音樂,前段時間和家裡的小小孩相處時,深刻感受他們早已習慣短影音,好好坐著看本書宛如夏天裡坐針氈、抱火爐的酷刑。
Thumbnail
生命是由一長串的工作與選擇組成的,我們不僅需要一個必定能獲得成功的秘訣,我們還需要看穿這個世界的底牌。 而這種從事物的底層、本質出發,尋找解決問題路徑的思維方法,就稱為「底層邏輯」。 我們的一生充其量就是一場「機會的遊戲」。 或許事情不會一直如我們所願,或許計劃總是不如預期,然
Thumbnail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觀念,也就是對於所觀看到的人、事、物,在於心中所產生的意念想法。 但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人、事、物,卻會產生不完全相同或是差異性的看法。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及自身的能力、興趣、身份地位、立場, 這些都會影響人的觀念養成方向。 因為人都有私心,所以
Thumbnail
邏輯學如何作為一種科學(知識論)?   何謂科學?黑格爾認為「認識自身作為精神的精神,即是科學。」「科學在其自身之內包含了概念之形式該外在化的必然性,並且它包含了從概念成為意識的過度。」「邏輯即是對於純粹觀念-亦即對於思維之抽象要素中之觀念-的科學。」「邏輯是最困難的科學,因為它必須,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前跟著我的助理最近在工作上遇到一些瓶頸,傳訊息問我「怎麼把壓力轉化成心力」,我其實也沒有完美的答案,但給了她幾點想法參考 1.不要「堅持」,要「喜歡」:喜歡上自己正在做的事,想想這些事為我們帶來的學習、成長,喜歡了就不用堅持,只是「順手」 2.不要想著消除焦慮,而是跟焦慮共處⋯⋯
每次出去旅遊,手一滑,就會買了過量的東西。回來的第二天,我就會留下家裡會吃的量,其他的就趕快去送人了! 我的太太卻很奇怪,明明是專程要買來送的禮物,卻要等到她清食物櫃時,才想到要送去給誰,而且還叫我去送,這種情況的吵架,真的吵了無數次! 我很喜歡北歐的小餅乾,有位同事從歐洲回來一個月後,送了
Thumbnail
2018撰 常有人說「哇你的人生如戲耶,真的可以出一本書了好好笑哈哈哈啊哈」。 有時候我就說「真的耶怎麼這種誇張的瞎事我都遇的到?」但今天我真的笑不出來....可是為了避免大家走上一樣的路,我還是要講...。 事情是這樣的,大約兩天前,我的肛門俗稱屁眼開始持續性的微微作痛。(不想
Thumbnail
本片深入探討「拒絕同情心」的主題,透過主角廖界與老謝的對話。講述了一個關於現實殘醋與人生選擇的故事,讓觀眾思考同情心的真正意義和影響力。本片不只是一部娛樂作品,更是一個值得反思的人生課題,探討人與人之間的對話及情感連結,展現出在殘酷現實下的溫暖與善良。
Thumbnail
Heibon記得很小時候有段廣告詞:「生活需要水,心靈渴望書」,強調閱讀的重要性不亞於水(好像不小心透漏年齡)。 手機裡好像什麼都不缺,我卻常靜不下心,一下滑手機,一下要聽音樂,前段時間和家裡的小小孩相處時,深刻感受他們早已習慣短影音,好好坐著看本書宛如夏天裡坐針氈、抱火爐的酷刑。
Thumbnail
生命是由一長串的工作與選擇組成的,我們不僅需要一個必定能獲得成功的秘訣,我們還需要看穿這個世界的底牌。 而這種從事物的底層、本質出發,尋找解決問題路徑的思維方法,就稱為「底層邏輯」。 我們的一生充其量就是一場「機會的遊戲」。 或許事情不會一直如我們所願,或許計劃總是不如預期,然
Thumbnail
我剛發現自己曾經畫過這張圖: 概念永遠是指出一個範圍,而人所有的認知都是由概念組成。 所以當我們要傳遞一個事實給他人的時候,有點像是夜市的套圈圈,我丟出多個圈圈(概念),被那些圈圈共同套住的部分,就是我想傳遞的事實。 沒有他人就無所謂事實 學習的時候則是反過來。 我們透過分析別人拋過來的事實來
觀念,也就是對於所觀看到的人、事、物,在於心中所產生的意念想法。 但每個人對於同一件人、事、物,卻會產生不完全相同或是差異性的看法。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每個人的生長背景、家庭教育、社會環境,及自身的能力、興趣、身份地位、立場, 這些都會影響人的觀念養成方向。 因為人都有私心,所以
Thumbnail
邏輯學如何作為一種科學(知識論)?   何謂科學?黑格爾認為「認識自身作為精神的精神,即是科學。」「科學在其自身之內包含了概念之形式該外在化的必然性,並且它包含了從概念成為意識的過度。」「邏輯即是對於純粹觀念-亦即對於思維之抽象要素中之觀念-的科學。」「邏輯是最困難的科學,因為它必須,
Thumbnail
三、19世紀迄今的知識型:存在(有機結構)   直到18世紀末,生命出現了(之前僅有生物),大寫的歷史從19世紀起限定了經驗的誕生地;大寫的歷史是所有在經驗中賦予我們的一切的存在方式。   18世紀末,觀念學(德斯蒂)與批判哲學(康德)共存,在兩種彼此外在但同時的思想形式中劃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