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修行▕ 那個能夠治癒自己或是別人的能力,是從你的心安靜了之後才開始出現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來就想要寫關於修行的內容,剛好今天可以在看完電影後一起將這件事情寫出來。
很多人都以為修行就是一定得上山當苦行僧才叫做修行,但實際上真正的「修行」,是在生活中無時無刻的面對那些無常又能夠平等心才叫做修行。
相信我,不是剃度當了和尚就不會發脾氣,也不是德高望重的就一定很有修養。修行這件事情與年紀無關,跟你的覺察有關,跟你的心裡有多少的愛有關。
每次只要在生活中看見那些眼神裡總是充滿著恐懼、缺愛、或是永遠都用負面情緒面對世界覺得所有人都欠他的態度在過生活的人都會覺得很難過。過去到底是怎樣的累積可以讓一個人變成這樣?不管是原生家庭給的還是後來自己不願意選擇好好處理的,都把自己搞的很糟。這跟社會地位有多高、賺多少錢一點關係都沒有,跟心理層面和人的狀態有關。
選擇修行不會讓自己變的多厲害,但可以慢慢變成遇見任何事情都是舒服的。因為你懂得體諒也知道如何轉念,而且不是遷就和放棄的那種心態。
回到電影《修行》本身,其實講的也是我上面說的事情。只是這種類型的電影在台灣就是不可能會賣錢,我剛剛去看的時候一個人都沒有。
很多宗教的行為其實本身都沒有什麼特別的「魔力」,它只是能夠幫助你回到平靜,讓你可以更舒服和客觀的去處理眼前的難題。而不是你的心中充滿著恨意,只要念咒語就可以殺掉眼前的敵人和消除心中的罪惡。
那個能夠治癒自己或是別人的能力,是從你的心安靜了之後才開始出現的,而不是念了什麼字發揮它無比的法力。你自己才是那個真正有效的強力魔法,不用懷疑。
寫於2022/1/19(台北。晚)
修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5會員
35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黃好用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兩天臉書跳出回顧,是關於音樂劇《天堂邊緣》清潔婦的內容,我決定來分享一下當時的實際過程。 這不就跟人生一樣?我們會一直遇見很多奇怪的、無法預期的人事物,如果能夠自己找到平衡和出口,讓好的壞的都變成舒服的,那還有什麼事情是無法被解決呢? 永遠學著如何處理自己,眼前的就不再都是難題。
不快樂的人真的很多。我常常給的建議都是要好好跟自己相處,然後就會出現另外一群因為一直在鑽牛角尖找尋自己的不快樂人。 沒有人有辦法幫你找到快樂的答案,所有的建議自己沒有參透都是狗屁。跟自己相處的目的只是要找到遇見什麼後自己會有怎樣的感受?然後盡量去讓自己有能力選擇那些自己會比較快樂的選項。 很多人都以
那一天在《最佳利益》的慶功宴上,每個部門分別都有上來說一些話。輪到特殊化妝組的時候很有趣,因為這次的案件很多,她們做了很多特殊的『道具』,還將其中幾個東西帶到現場讓大家重溫,現場除了讚嘆之外也笑成一片,至於為什麼笑?就等播出之後看看有沒有幕後花序會解謎囉。 就在特殊化妝組的頭上來跟大家分享了她們所有
前幾天我寫過一個去拍戲現場遇見學生的經歷。有一件事情我沒有在那一篇裡頭寫出來,就是兩個學生觀察了我在現場工作的狀況之後得到了一樣的結論,我非常的鬆和自在。該說話的時候說話,該安靜的時候安靜,帶著微笑跟身旁的人們聊天,又隨時注意什麼時候要去鏡頭前協調、工作。因為他們知道我的習慣會是已經把劇本功課都做完
前兩天臉書跳出回顧,是關於音樂劇《天堂邊緣》清潔婦的內容,我決定來分享一下當時的實際過程。 這不就跟人生一樣?我們會一直遇見很多奇怪的、無法預期的人事物,如果能夠自己找到平衡和出口,讓好的壞的都變成舒服的,那還有什麼事情是無法被解決呢? 永遠學著如何處理自己,眼前的就不再都是難題。
不快樂的人真的很多。我常常給的建議都是要好好跟自己相處,然後就會出現另外一群因為一直在鑽牛角尖找尋自己的不快樂人。 沒有人有辦法幫你找到快樂的答案,所有的建議自己沒有參透都是狗屁。跟自己相處的目的只是要找到遇見什麼後自己會有怎樣的感受?然後盡量去讓自己有能力選擇那些自己會比較快樂的選項。 很多人都以
那一天在《最佳利益》的慶功宴上,每個部門分別都有上來說一些話。輪到特殊化妝組的時候很有趣,因為這次的案件很多,她們做了很多特殊的『道具』,還將其中幾個東西帶到現場讓大家重溫,現場除了讚嘆之外也笑成一片,至於為什麼笑?就等播出之後看看有沒有幕後花序會解謎囉。 就在特殊化妝組的頭上來跟大家分享了她們所有
前幾天我寫過一個去拍戲現場遇見學生的經歷。有一件事情我沒有在那一篇裡頭寫出來,就是兩個學生觀察了我在現場工作的狀況之後得到了一樣的結論,我非常的鬆和自在。該說話的時候說話,該安靜的時候安靜,帶著微笑跟身旁的人們聊天,又隨時注意什麼時候要去鏡頭前協調、工作。因為他們知道我的習慣會是已經把劇本功課都做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樣限時到農曆年後❤️ 上一篇👇 經過第一階段的直播,觀眾數量已經來到1400人了… 我穿著極短的學生服短裙,幾乎是透明的上衣隱約透出我的奶頭,還有被紅筆塗鴉過後的樣子….下半身更加淫蕩,對著鏡頭是我穿著幾乎沒有遮擋的短裙,小穴裡的攪拌棒若隱若現的呈現在鏡頭面前,大腿上面寫的淫
這部作品完成最後一篇的發佈了。 🗽三週在紐約 這段故事是我去紐約時在布魯克林一個公園所聽到的,整部作品的主線就是當時那位先生和我敘述的內容。
Thumbnail
原訂2020年的荷法之旅因為疫情取消之後,從未想過局勢的發展竟會如此嚴峻,這也使得出國旅行顯得遙不可及。等待了三年,疫情終於趨緩,然而歐洲之行一時間卻仍難以規劃,取而代之的則是再次造訪日本。這次的目標決定以本州的關東為主。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大學生在偶然的機會下,與姊姊一起去問事的經歷,從而接觸到佛法及修行的初步體驗。透過問事的過程,她對於生命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有了新的思考,並感受到佛學的智慧。這次經歷不僅讓她開啟了探索內心的旅程,也讓她意識到與這個地方的潛在緣分,成為她人生的重要轉捩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你來自哪裡和不為所動 任何形式的靈性修行的唯一原因都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這種實踐可以使生活方式、政策以及觀點和行動的成熟程度與時俱進,以便它們與你現在的處境相關。 它可以幫助你找到當下的神聖,讓你的行動從容自在地進行。那麼,未來因這些行為而產生的任何事物都將具有相同的品質。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一樣限時到農曆年後❤️ 上一篇👇 經過第一階段的直播,觀眾數量已經來到1400人了… 我穿著極短的學生服短裙,幾乎是透明的上衣隱約透出我的奶頭,還有被紅筆塗鴉過後的樣子….下半身更加淫蕩,對著鏡頭是我穿著幾乎沒有遮擋的短裙,小穴裡的攪拌棒若隱若現的呈現在鏡頭面前,大腿上面寫的淫
這部作品完成最後一篇的發佈了。 🗽三週在紐約 這段故事是我去紐約時在布魯克林一個公園所聽到的,整部作品的主線就是當時那位先生和我敘述的內容。
Thumbnail
原訂2020年的荷法之旅因為疫情取消之後,從未想過局勢的發展竟會如此嚴峻,這也使得出國旅行顯得遙不可及。等待了三年,疫情終於趨緩,然而歐洲之行一時間卻仍難以規劃,取而代之的則是再次造訪日本。這次的目標決定以本州的關東為主。
Thumbnail
本文描述了一位大學生在偶然的機會下,與姊姊一起去問事的經歷,從而接觸到佛法及修行的初步體驗。透過問事的過程,她對於生命的意義與存在的價值有了新的思考,並感受到佛學的智慧。這次經歷不僅讓她開啟了探索內心的旅程,也讓她意識到與這個地方的潛在緣分,成為她人生的重要轉捩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修行意味着不再追求外在的完美形象和某種理想化的內在平和狀態。而是勇敢地面對內心的每一個角落,無論是光明還是陰暗。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這句古話出自《五燈會元》,意在說明真正的修行並非依賴外在的戒律和形式,而是內心的寧靜和平衡。佛教經典中常提到,心靜自然天地寬,一個人內心真正的平靜和清明,便無需刻意持戒,因為他們的行為自然合乎道德和正直。 從這一角度看,人其實並不需要刻意到道場去修持。道場的作用更
Thumbnail
你來自哪裡和不為所動 任何形式的靈性修行的唯一原因都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這種實踐可以使生活方式、政策以及觀點和行動的成熟程度與時俱進,以便它們與你現在的處境相關。 它可以幫助你找到當下的神聖,讓你的行動從容自在地進行。那麼,未來因這些行為而產生的任何事物都將具有相同的品質。
Thumbnail
學佛無論在家、出家都有安住 「慈忍」。「心」,安住在「慈心」,慈心就是利他心;安住在「忍辱」,常常修慈和忍辱而且可以安住,不是現在還好,緣境一來就不一樣。所以,有的人常常感慨修行很難修,脾氣很差、煩惱很重,沒有辦法保持輕安多久時間,一定現顛倒、發怒、起很多的妄想,發作的時候利他心就歸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