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情感忽視 實戰篇》我的情緒去哪兒了?拾回情緒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1. 《童年情感忽視 實戰篇》在說什麼?

本書在幫助那些「童年情感忽視」的人拾回自己的感受與情緒,我會想看這本書是因為之前看過書友分享《童年情感忽視》,發現我自己也有相同困擾,所以直接買了實戰篇回來(我是實作派XD)。

2. 所以什麼是童年情感忽視?

「童年情感忽視」是童年時,雙親沒有對你的情感做出充分的回應,通常這樣的雙親同樣存在童年情感忽視。

也許童年情感忽視的人會有這樣的情況:在親密關係中覺得空虛或寂寞、缺乏感情上的親密度與熱情、逃避衝突、隱藏或壓抑脆弱⋯⋯

我成長在一個無法容忍負面情緒的家庭,我們的不討論難過感受,甚至連正面感受也不能太強烈,但是我的家人給予我足夠的物質與學習資源,我之前並不覺得這有太大的問題。

Photo by Caleb Woods on Unsplash

3. 從什麼時候發現自己有點怪?

大概是國中,家裡經歷了重大變故,我深深地壓抑自己的情緒,我把我的難過、憂傷、痛苦、恐懼全都放到潘朵拉的盒子裡。

但偶爾又希望有人能理解,所以就用一種間接又奇怪的方式表達我的難受,在旁人看來,大概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模樣(但當時的我真的很痛苦),我覺得creep這首歌有幾句特別能表達當時的心情:

"I'm a creep

I'm a weirdo

What the hell am I doing here?

I don't belong here"

可是大家知道嗎?人是沒辦法選擇性壓抑情感的,當我壓抑負面情緒的同時,我把其他快樂、平靜的情緒也一起壓抑了,於是我無法感受幸福,也無法丟掉不知道源頭在哪的焦慮。

4. 拾回自己的感受之路

4-1. 一場意外,也是契機

但是這樣的我也想獲得幸福,我忘不掉經歷車禍後,那次諮商爆哭的我說:「我能活下來真好,我的生命真的好重要,我好想活下去,我還有好多事情想做⋯⋯」

如果我的生命在那天就結束了,我會有好多遺憾,我還沒練好那首我很愛的曲子、我還沒真正的了解自己、還沒找到自己的夢想、還沒接納自己的黑暗、還沒創作我想表達的藝術(咦,原來我想當藝術創作者?)

那次的經驗讓我直面自己內心的感受,開始踏上拾回情緒之路,我傾聽了內心,調整了很多生活的方式,也對自己之前訂出的規則做了很多妥協,給予自己更多彈性。

4-2. 不敢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有天我哥哥在我下班的路上打電話來,就在他要掛斷的時候,我對他說:「可是我現在一個人走路好無聊。」,於是他就陪我聊到我走回宿舍。

後來我仔細思考,也許當時我最想說的是:「可以陪我聊到我回家嗎?」,但是我用了一種迂迴的方式提出我的需求,我好像不敢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說,我對於自己有需求這件事感受反感?

Photo by Tengyart on Unsplash

4-3. 行動派?理性派?噢,我是雜亂派

傾聽了內心後我發現,我的內心簡直煩到不行(好的那種),我的內心通常至少有兩種聲音,理性的聲音與感性的聲音。

理性的聲音,他幫我分析利弊、有時候會阻止我做出新的嘗試,或是駁回我的感受;感性的聲音,會叫我衝動購物、會叫我快點做些新嘗試、會給我五彩斑斕的感受(不論痛苦或快樂)。

所以有人說我是行動派,因為他看見感性的我總是念叨的想做什麼就去做;也有人說我是理性派,因為他看見我分析利弊、規劃自己的人生,但是不論是哪個,都是我的一部份,都沒有對錯,內心的聲音沒有錯,但是要能分辨恐懼。

我一開始覺得理性的阻止就是恐懼未知、感性的衝動就是勇氣,但是不完全是這樣,有時候理性的阻止是認真的分析過優先順序,感性的衝動背後則是我的恐懼與焦慮,就拿最近在研究穿搭的我來說好了,我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了一門「個人形象規劃的」課程,當時當然是內心又掀起一場激烈的(?)討論。

理性的聲音:「最近報名了太多課程,這個課程雖然也不錯,不過優先次序不在那麼前面,把這個課程往後排吧!」

感性的聲音:「去試啊,就當自己的生日禮物,而且這樣不僅可以減少研究穿搭的時間,還能看起來更有精神!」

我仔細思考後,我認為這個課程確實不錯,但是現在比起我的形象外貌,我更想做的是了解自己要展示什麼形象,取決於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就算對方能根據我的外貌條件找出適合我的穿搭,但是對方不知道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在我的理性中看到冷靜分析,我也非常認同;也在我的感性中看到我對外貌的些許焦慮,所以我決定繼續探索自己,以及找到外貌焦慮背後的原因。

5. 給我的影響

我天真的以為看完這本書,我就能用一堆步驟解決問題,當然,這只是療癒自己的第一步。

說實話,我到現在都還沒完整地接納自己的情緒,尤其在職場上,還是會想壓抑自己的負面情緒,不過我開始練習讓這些感受用不同方式表達出來,我想寫文章也是一種方式吧。

現在的我還是脆弱的、雜亂的,但是擁有這些情感才是真實的我,也許我的父母無法回應我的情感,甚至他們也不曾擁有,但是現在的我有能力能夠試著找回情感

對過去的我來說「正確答案」是我的安全感,我總想從書中、從別人的經驗中找答案,找出可以遵循的步驟,但感受比這些都真實,所以我這次的心得就不分享書中提到的方法,而是我的經驗,如果大家對於書中的內容有興趣也可以找我討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レニ(Reni)的沙龍
9會員
7內容數
レニ(Reni)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9
在討論理想生活之前,我邀請大家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 我是誰? 2. 我有什麼能力? 3. 什麼事情對我來說是重要的?
2024/09/29
在討論理想生活之前,我邀請大家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1. 我是誰? 2. 我有什麼能力? 3. 什麼事情對我來說是重要的?
2023/11/05
睽違四年的台灣場演唱會,梶浦老師真的來了啊啊啊!!! 然後買物販聽到彩排的聲音,也太賺了,這是可以免費聽的嗎?
Thumbnail
2023/11/05
睽違四年的台灣場演唱會,梶浦老師真的來了啊啊啊!!! 然後買物販聽到彩排的聲音,也太賺了,這是可以免費聽的嗎?
Thumbnail
2022/10/30
一些live vol.#17 播映場的心得,有點流水帳、有點抽象。
Thumbnail
2022/10/30
一些live vol.#17 播映場的心得,有點流水帳、有點抽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回家」之路到了這一步,才發現所有一切的徵結點都回到了我成長的根上—我的家。 家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與人建立關係的地方,一切與人的建立關係的習慣、習性、性格、方式都是由此開始 當我開始發現並且承認,我不想再像我媽媽那樣過生活,我有我想要過的生活模樣和成為的樣子,也許這個樣子,這種生活,不被人們認可
Thumbnail
我的「回家」之路到了這一步,才發現所有一切的徵結點都回到了我成長的根上—我的家。 家是我們第一個接觸到與人建立關係的地方,一切與人的建立關係的習慣、習性、性格、方式都是由此開始 當我開始發現並且承認,我不想再像我媽媽那樣過生活,我有我想要過的生活模樣和成為的樣子,也許這個樣子,這種生活,不被人們認可
Thumbnail
我不知道是否有些人童年是否和我一樣💦 接下來可能需要一些講解事情(為何讓一個人內心生病了) 在我小時候比一般和我同年齡還要早熟,所以記憶上在我2歲時我非常記憶深刻 所以家裡狀況爸媽感情我大概有感覺但不表達,只是大人會認為我什麼都不懂 或許聽到這裡好像我在說廢話(我出生在7年級年代) 我家庭算是過不
Thumbnail
我不知道是否有些人童年是否和我一樣💦 接下來可能需要一些講解事情(為何讓一個人內心生病了) 在我小時候比一般和我同年齡還要早熟,所以記憶上在我2歲時我非常記憶深刻 所以家裡狀況爸媽感情我大概有感覺但不表達,只是大人會認為我什麼都不懂 或許聽到這裡好像我在說廢話(我出生在7年級年代) 我家庭算是過不
Thumbnail
從小到大,經歷了很多很多 在朋友的眼中,我開朗熱情,永遠有用不完的活力,似乎不存在著黑暗面 在同事的眼中,我有耐心好相處,永遠笑咪咪的處事,似乎不存在著負面情緒 在家人的眼中,我沒心沒肺,永遠一付事不關己的樣子,似乎不存在著親情血脈 哪一個才是我 (?
Thumbnail
從小到大,經歷了很多很多 在朋友的眼中,我開朗熱情,永遠有用不完的活力,似乎不存在著黑暗面 在同事的眼中,我有耐心好相處,永遠笑咪咪的處事,似乎不存在著負面情緒 在家人的眼中,我沒心沒肺,永遠一付事不關己的樣子,似乎不存在著親情血脈 哪一個才是我 (?
Thumbnail
可是大家知道嗎?人是沒辦法選擇性壓抑情感的,當我壓抑負面情緒的同時,我把其他快樂、平靜的情緒也一起壓抑了,於是我無法感受幸福,也無法丟掉不知道源頭在哪的焦慮。
Thumbnail
可是大家知道嗎?人是沒辦法選擇性壓抑情感的,當我壓抑負面情緒的同時,我把其他快樂、平靜的情緒也一起壓抑了,於是我無法感受幸福,也無法丟掉不知道源頭在哪的焦慮。
Thumbnail
情緒要能覺察,需要先能承接與安撫,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喜愛自己」或「相信有人愛自己」是前提,才會有動機及力量學習與情緒共處。如果你學會了愛自己,就能明白情緒承接與安撫的意義──你相信自己的情緒是有道理的,是要被看見與受理的,你從情緒看見自己的需要,並且有些行動。
Thumbnail
情緒要能覺察,需要先能承接與安撫,在做這件事的時候,「喜愛自己」或「相信有人愛自己」是前提,才會有動機及力量學習與情緒共處。如果你學會了愛自己,就能明白情緒承接與安撫的意義──你相信自己的情緒是有道理的,是要被看見與受理的,你從情緒看見自己的需要,並且有些行動。
Thumbnail
和解 是進入到自己過往時空的細胞記憶 我們以為忘記的,卻在潛意識中成為現在的種種框架 近期播放的「四樓的天堂」 完全就是講述著細胞記憶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從事件反映著內在恐懼 內在恐懼拉扯著深層情緒 深層情緒成為細胞記憶 我們以為長大了 卻無法跳脫過往的行為模式 是時候轉身回頭 把過往的恐懼慢慢挖
Thumbnail
和解 是進入到自己過往時空的細胞記憶 我們以為忘記的,卻在潛意識中成為現在的種種框架 近期播放的「四樓的天堂」 完全就是講述著細胞記憶對我們造成的影響 從事件反映著內在恐懼 內在恐懼拉扯著深層情緒 深層情緒成為細胞記憶 我們以為長大了 卻無法跳脫過往的行為模式 是時候轉身回頭 把過往的恐懼慢慢挖
Thumbnail
小時候被拒絕久了,長大後就不再是一種單一事件,而是童年陰影再次浮現。唯有理解創傷如何出現,並且有意識的做出轉變,才能出自於自願的愛人或是被愛。」 我過去面對創傷,都是在壓抑與逃避的過程中度過,傷口仍舊還在,這次有意識且平靜的看待我的情緒化,不批判也不強化,明白沒有人是受害者與加害者。
Thumbnail
小時候被拒絕久了,長大後就不再是一種單一事件,而是童年陰影再次浮現。唯有理解創傷如何出現,並且有意識的做出轉變,才能出自於自願的愛人或是被愛。」 我過去面對創傷,都是在壓抑與逃避的過程中度過,傷口仍舊還在,這次有意識且平靜的看待我的情緒化,不批判也不強化,明白沒有人是受害者與加害者。
Thumbnail
  從小,我只要哭泣就會跟「不堅強、丟臉、軟弱、沒用、愛哭鬼」這些我們覺得比較消極一點的形容詞畫上等號,以致到後來完全不敢對別人表達自己「悲傷」的情緒,只敢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哭,甚至連被罵了,都還是選擇掛起笑容,說:「我知道了,我會改進的。」
Thumbnail
  從小,我只要哭泣就會跟「不堅強、丟臉、軟弱、沒用、愛哭鬼」這些我們覺得比較消極一點的形容詞畫上等號,以致到後來完全不敢對別人表達自己「悲傷」的情緒,只敢在只有自己一個人的時候偷偷哭,甚至連被罵了,都還是選擇掛起笑容,說:「我知道了,我會改進的。」
Thumbnail
■非常敏感,風吹草動都會神經過敏;容易害羞;畏於講話;■一直處在警戒的狀態中,其實內心是嚮往安詳的;■外在是恐懼的樣子,其實內在有巨大的勇氣。
Thumbnail
■非常敏感,風吹草動都會神經過敏;容易害羞;畏於講話;■一直處在警戒的狀態中,其實內心是嚮往安詳的;■外在是恐懼的樣子,其實內在有巨大的勇氣。
Thumbnail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Thumbnail
有些人被童年治癒,有些人得花一輩子來治癒童年帶來的影響。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