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的慢船,往北漂的海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至本文為止,已在方格子寫滿百篇,追蹤者則已在去年突破百人。感謝各位的支持!

raw-image

經歷過一次船班欠航,錯過洞爺湖的煙火,卻在兩年後,又買了同月同日出發的船票。究竟,有誰,總是想在颱風季節,走水路往北漂?哪個背包客,這麼無聊?

這不就是我嗎?


當年,重創關西空港的燕子颱風,仍未成氣候,船班會正常出帆,稍微放心。只是,從台北出發的早班機,因為延誤的關係變成了午班機,差點又成了無法搭上北漂慢船的最後一根稻草!

抵達中部空港,只能沿路趕趕趕,輾轉換乘市營地鐵與公車,及時趕上名古屋港辦理乘船手續的時間。船票入手,走上待合室,稍坐,喘口氣。遠望著港邊的渡輪,船頂的煙突頻頻排出煙霧,出港蓄勢待發。


欸我跟你說喔,接下來我要挑戰兩天兩夜沒網路。

上船之前利用待合室的wifi連上線,跟網友(其實是不常見面的同業)哈拉了兩句。這樣我如果翻船的話,還有人知道我最後出現在名古屋港。(欸)

對網路沒有重度依存,而且船上也沒有迷路的問題,因為搭船沿途,追趕跑跳,被我遺忘在機場的網卡,以及船上不提供wifi這兩件事,倒是沒有太多痛苦。既然是北漂的慢船,就讓一切動作都緩慢下來吧!

raw-image

刷了房卡,躺進每間B寢台僅有兩席,只此兩席,不用跟室友共享走道空間的臥鋪,太適合自己孤僻又邊緣的個性。不急著走出房門閒晃,躺著躺著,感覺到渡輪已經開始離港。

帶著趕路空檔,隨機鑽進賣場購入的食物,在展望迴廊找了個座位,簡單解決首日的晚餐。天已全黑,要展望甚麼海景自然是不可能。無意間喵到隔壁桌的阿伯,從自備的收納箱拿出一堆醃漬與燒烤類的食物,配著啤酒,與同行的家人邊吃邊聊。

raw-image

從老伯攜帶外食的澎拜度來看,應該是個熟門熟路船旅老手無誤。跟阿伯的收納箱比起來,我趕路途中購入的那袋補給,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推門走出室外,在甲板繞了一圈,夜太黑風太大,又迅速跑進船艙,從大廳的電子銀幕上,顯示的航行距離來看,要等到接近午夜,才會通過駿河灣。


斷網之後的世界,靜寂清澄。

賴在B寢台的角落,漂在無邊大海,又不用依賴滑手機打發時間的船旅,kindle閱讀器是最好的小夥伴。

北漂,兩天兩夜,讀書、睡覺、吃飯、甲板吹風散步,沒講過任何一句話。

次日中午,行經福島外海時,剛好人正在甲板放風,不少結束午餐的乘客,拿著手機向遠處的岸邊拍照,原來正在通過傳說中的第一核電廠。午後天色轉陰,似有降雨前兆,加上離岸甚遠,鏡頭下的核電廠,始終朦朧,隱現不定。

raw-image

回到寢室,窩進自己的床位,把目光停留在寢台旁的玻璃窗,白天還能看見靠窗側外的甲板和陰霾的天色。

職業病的想起出國前,在圖書館挖到的一本晚清遊記。清室成員官樣的參訪,紀載的見聞已了無新意,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遊記中提到歐行之際,暴風激起的浪濤,從窗外灌進寢室。宗室出洋參訪,寢室的艙等想必規格不差,但遇到波賽東說翻臉就翻臉,也逃不過一身狼狽的下場。

raw-image

一百多年前的船旅,若乘客能住到附窗戶的寢室,代表這個人有一定的身分地位。沒有空調的年代,開窗多少能讓房間空氣流通,旅行時相對舒適。只是,行船經過氣候炎熱的海域,窗戶無助於驅散蒸騰的暑氣,而荒天波濤洶湧之際,窗戶也難以抵擋風雨。

閱讀疲乏時,總會抬頭望向窗口,或長或短的放空;趁著用餐的離峰時間,在餐廳找了張靠窗的桌子,不疾不徐的邊看海景邊吃午餐。

raw-image

傍晚,仙台入港,天氣微涼,飄雨在甲板上留下的痕跡仍未消散,海貓們不等渡船停妥,紛紛上門駐足,每隻都一臉傲嬌。

向櫃台領取完回船的確認單,通過棧橋,踏著距離20分鐘的路程到商場採買食物。走過臨海鐵道下方橋墩的馬路,東日本震災時的海嘯標高,令人很難不注意,每次在東北看到類似的標示,難免有感面臨天災,生命總是脆弱到不行。

raw-image

利用鐵道長途移動的時候,偏好劃靠窗的座位,看著窗外景物快速掠過,樓房、田舍、海岸線、河谷、山壁、濕原、雪地、牧場、無人駅,自然與人文景觀迅速轉換。

鐵道的車窗風景,是伴隨近代交通革命與觀光產業推動,所應運而生的產物;而船旅雖然也受惠於交通技術的日新月異,得以相對更快速與舒適,但即便標榜高速,窗外終究是海天連線的景色,只有陰晴風雨的差別。

用兩個日夜搭船往北走,有這種美國時間,不對,是日本時間,緩緩的漂移,慢條斯理的殺掉時間,不意浮現的百年遊記,老派旅行,與這些年的鐵道車窗風景,藉此思索百年旅行史的今昔變遷。

從東海道漂往北海道,一千三百多公里。夠緩慢,夠放空,又夠邊緣,有很多東西再有錢都買不到,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在追求快速與效率的過程中獲得。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旅行史的寫作課、足跡與人間觀察
236會員
347內容數
愛嚕貓的狗奴,很魯蛇的自由寫作者,2018年定居方格子,在這裡寫旅行史、遊記與魯蛇人生。
2024/02/29
縱使登船手續改變,不過乘船前,在棧橋上的移步體驗,則仍是一種不變的儀式感。
Thumbnail
2024/02/29
縱使登船手續改變,不過乘船前,在棧橋上的移步體驗,則仍是一種不變的儀式感。
Thumbnail
2024/02/09
透早就啟程搭車,展開往廣島市約六小時的車程。夏日尾巴的旅程,從大阪到廣島之間,途經林芙美子的故鄉,與《放浪記》曾提及的無名小站。
Thumbnail
2024/02/09
透早就啟程搭車,展開往廣島市約六小時的車程。夏日尾巴的旅程,從大阪到廣島之間,途經林芙美子的故鄉,與《放浪記》曾提及的無名小站。
Thumbnail
2024/02/02
三天兩夜的紋別之旅,踏雪訪冰的駐留,著實體會了此處的哀愁與美麗。
Thumbnail
2024/02/02
三天兩夜的紋別之旅,踏雪訪冰的駐留,著實體會了此處的哀愁與美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睜開眼睛,我才發現昨天躺在床上滑手機,莫名其妙睡著了 板橋同學看起來還熟睡,我偷偷摸摸收拾東西 因為我們今天的行程不一樣,我北上他南下 所以我趁同學還在夢裡,先離開民宿,搭車前往頭城車站 在車站附近的有名的老張早餐吧享用早餐 好笑的是,回到頭城車站的時候 再次遇到昨天一起去漢本沙灘的媽媽XDD
Thumbnail
今天睜開眼睛,我才發現昨天躺在床上滑手機,莫名其妙睡著了 板橋同學看起來還熟睡,我偷偷摸摸收拾東西 因為我們今天的行程不一樣,我北上他南下 所以我趁同學還在夢裡,先離開民宿,搭車前往頭城車站 在車站附近的有名的老張早餐吧享用早餐 好笑的是,回到頭城車站的時候 再次遇到昨天一起去漢本沙灘的媽媽XDD
Thumbnail
看了中央氣象局的預報,第12號颱風「梅花」從北台灣擦肩而過,搭上台鐵最新自強號「騰雲座艙」,沿著台灣東半部,突破颱風外圍環流,天空從下著綿綿細雨的陰天,漸漸展露光芒,在不久後,陽光灑落在車廂裡,溫暖的圍繞在肌膚上,把手裡書本的內頁照耀得更明亮,車廂裡,旅人的步調慢悠悠,等下了車後,他們要
Thumbnail
看了中央氣象局的預報,第12號颱風「梅花」從北台灣擦肩而過,搭上台鐵最新自強號「騰雲座艙」,沿著台灣東半部,突破颱風外圍環流,天空從下著綿綿細雨的陰天,漸漸展露光芒,在不久後,陽光灑落在車廂裡,溫暖的圍繞在肌膚上,把手裡書本的內頁照耀得更明亮,車廂裡,旅人的步調慢悠悠,等下了車後,他們要
Thumbnail
環島的時間繼續走著,這是我的最後一站,花蓮。 走到第7天,我似乎已經習慣成為一個流浪的旅人,而且還做的很拿手。 怎麼說呢? 沒有過類似的長途旅行經驗, 環島出發前,我瞎忙了整個半夜, 為了找出每個地區該去的景點,這實在是一個大工程, 第一天我就放棄了。 系統性的規劃對我來說實在複雜, 所以,
Thumbnail
環島的時間繼續走著,這是我的最後一站,花蓮。 走到第7天,我似乎已經習慣成為一個流浪的旅人,而且還做的很拿手。 怎麼說呢? 沒有過類似的長途旅行經驗, 環島出發前,我瞎忙了整個半夜, 為了找出每個地區該去的景點,這實在是一個大工程, 第一天我就放棄了。 系統性的規劃對我來說實在複雜, 所以,
Thumbnail
「诶!要不要去一趟?」,朋友在一旁鼓吹著。 此時正在校稿文章的我,頭一轉,沒頭沒腦的問: 「怎麼了?殭屍展覽要開始了嗎?」。 朋友隨即搖了搖頭,拿起手機給我看,並說: 「我在台東訂了房,是六人房,我們缺一個司機帶路,所以……。」。 我來到台東了……。
Thumbnail
「诶!要不要去一趟?」,朋友在一旁鼓吹著。 此時正在校稿文章的我,頭一轉,沒頭沒腦的問: 「怎麼了?殭屍展覽要開始了嗎?」。 朋友隨即搖了搖頭,拿起手機給我看,並說: 「我在台東訂了房,是六人房,我們缺一個司機帶路,所以……。」。 我來到台東了……。
Thumbnail
2022/04/15 後壁湖→蘭嶼開元港→五爪貝民宿→地下屋導覽→朗島部落灘頭→晚餐
Thumbnail
2022/04/15 後壁湖→蘭嶼開元港→五爪貝民宿→地下屋導覽→朗島部落灘頭→晚餐
Thumbnail
究竟,有誰,總是想在颱風季節,走水路往北漂?哪個背包客,這麼無聊? 這不就是我嗎?
Thumbnail
究竟,有誰,總是想在颱風季節,走水路往北漂?哪個背包客,這麼無聊? 這不就是我嗎?
Thumbnail
         澎湖旅游記,本島景點介紹
Thumbnail
         澎湖旅游記,本島景點介紹
Thumbnail
瀨戶內海的夕陽,每天都可以看夕陽的日子好幸福 說說旅行。 對於旅行的計畫大概只能到行程或路線的這個階段,近年來更懶了,大致抓個時間,找到住宿後就出發再說。
Thumbnail
瀨戶內海的夕陽,每天都可以看夕陽的日子好幸福 說說旅行。 對於旅行的計畫大概只能到行程或路線的這個階段,近年來更懶了,大致抓個時間,找到住宿後就出發再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