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失敗共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只要你仍在超越自己的旅途上,就必然會與失敗再次相遇。

與失敗成為朋友很難,是因某些場合下,我們的確因失敗而難堪。

但更多時候令人難受的,是心底否定自己的聲音。

長期以來,我也深受那聲音所擾。

「你做不到的」、「醒醒吧」、「不可能的」,諸如此類的訊息流進腦中。

直到學習用更多元的方式,去面對自己的內心,才認知到大可不必,將那些聲音視為真實。

但為什麼會有這些聲音?

是你的心智想保護你,對於過往的難堪,你不想再體驗一次。而對於未知的改變,你沒有信心度過,於是心智換了張臉,說些讓你喪氣的話,進而影響想改變現狀的意志。

在社群分享自己的文章一段時日,曾有過幾篇百人以上迴響的文章,便不自覺會掉進,人氣等於文章質量的認知偏誤裡。

一旦後來用心寫下的東西,沒有得到同等迴響,便會情不自禁認為,自己是否已止步不前。

加上貪婪的心智來搗亂,質疑是不是這波努力又將白費,情緒自然降落。

但唯有持續看清楚內心的聲音,不把眾多的聲音視作敵人,接受它同時是自己的一部分,你才有辦法不受其動搖,清醒地呼吸,睿智地生活。

你所感到的苦惱,證明你沒有放棄。

與失敗共舞吧,直到失敗成就了你。


2019.07 德國德勒斯登車站

2019.07 德國德勒斯登車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直樹的流浪之歌的沙龍
72會員
199內容數
環遊這廣闊的世界,與每個有趣靈魂相遇, 搭上陌生人的便車,沙發衝浪到某人家裡, 或是在某個荒郊野外,睡在自己的帳篷裡。 窮遊所帶來的不是匱乏,而是惜福知足, 旅行的意義,是更認識自己, 帶著音樂,與世界溝通吧。
2023/11/30
當你感覺脆弱,光是如動物般好好呼吸,就是此刻你所能做到最好的事。
Thumbnail
2023/11/30
當你感覺脆弱,光是如動物般好好呼吸,就是此刻你所能做到最好的事。
Thumbnail
2023/11/16
人總為了追尋某種價值而活著。我們懷抱著各自的人生詛咒,走在前方崎嶇漫長的路上。一直都是一個人,卻又從來不是一個人。
Thumbnail
2023/11/16
人總為了追尋某種價值而活著。我們懷抱著各自的人生詛咒,走在前方崎嶇漫長的路上。一直都是一個人,卻又從來不是一個人。
Thumbnail
2023/10/25
是那樣的美好,支撐著我在遠方走了這麼長的路,回來逕自寫下這些長篇大論,只願將這份感動,哪怕是一點也好,傳達給遠方的你。
Thumbnail
2023/10/25
是那樣的美好,支撐著我在遠方走了這麼長的路,回來逕自寫下這些長篇大論,只願將這份感動,哪怕是一點也好,傳達給遠方的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你和人溝通時,曾經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試圖與對方找到共識,但總是滿滿的挫敗嗎?後來,你再也不願敞開心胸,與人互動了嗎? 你在感情上,曾經你付出自己所有的愛與心力,想與對方白頭偕老,但卻以失戀收場嗎?後來,你再也不敢與人談戀愛了嗎?
Thumbnail
你和人溝通時,曾經試著表達自己的想法,試圖與對方找到共識,但總是滿滿的挫敗嗎?後來,你再也不願敞開心胸,與人互動了嗎? 你在感情上,曾經你付出自己所有的愛與心力,想與對方白頭偕老,但卻以失戀收場嗎?後來,你再也不敢與人談戀愛了嗎?
Thumbnail
漫漫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是按著社會的規範和期望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門重要的課程 ─ 認識自己。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為了生活而苦苦掙扎,卻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了解不足,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在現實生活與夢想之間徘徊不定,最終懊悔不已,直到白髮蒼蒼的最後一刻。 也許是害怕追求
Thumbnail
漫漫人生的旅程中,我們總是按著社會的規範和期望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然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往往忽略了一門重要的課程 ─ 認識自己。有些人終其一生都在為了生活而苦苦掙扎,卻對自己的內心世界了解不足,而隨著歲月的流逝,他們在現實生活與夢想之間徘徊不定,最終懊悔不已,直到白髮蒼蒼的最後一刻。 也許是害怕追求
Thumbnail
有人書寫是想分享成功,有人書寫是想分享失敗,我想我算是想分享失敗的人吧。 太多太多的文章都在說如何成功、成功的人士有那些習慣、成功的人如何思想等等,但這些真的有用嗎?看完真的會幫到我們獲得成功嗎? 或者有用吧,畢竟文字、影音這種東西因人而已,每個人看完得到的收獲也不一樣。 不過,而我自己的觀察及經驗
Thumbnail
有人書寫是想分享成功,有人書寫是想分享失敗,我想我算是想分享失敗的人吧。 太多太多的文章都在說如何成功、成功的人士有那些習慣、成功的人如何思想等等,但這些真的有用嗎?看完真的會幫到我們獲得成功嗎? 或者有用吧,畢竟文字、影音這種東西因人而已,每個人看完得到的收獲也不一樣。 不過,而我自己的觀察及經驗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失敗時,你是否厭倦了,成為最糟糕的自我批判者?你是否願意,向自己提供與他人相同的善意和理解?
Thumbnail
當我們面對失敗時,你是否厭倦了,成為最糟糕的自我批判者?你是否願意,向自己提供與他人相同的善意和理解?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感覺,似乎一直做著、一直做著,卻一直的在失敗著。 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每當這時候,會很自然的想着,於是改進、精進,把刀打磨得更為鋒利,打算準備就緒後,有了萬全準備後,再度把刀揮出。
Thumbnail
有沒有一種感覺,似乎一直做著、一直做著,卻一直的在失敗著。 是不是我做得不夠好?每當這時候,會很自然的想着,於是改進、精進,把刀打磨得更為鋒利,打算準備就緒後,有了萬全準備後,再度把刀揮出。
Thumbnail
我每一天都在想「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一定是哪裡不夠好」和「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重演」就這樣無限循環。最後觀察到一件還想不透原因的事:明明單身獨處時狀態平穩自在,也把自己調整到不容易感到匱乏,為什麼進入關係後,產生一丁點的不確定感 (或不安全感),都能觸發我的焦慮與不安?
Thumbnail
我每一天都在想「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一定是哪裡不夠好」和「我要怎麼做才不會重演」就這樣無限循環。最後觀察到一件還想不透原因的事:明明單身獨處時狀態平穩自在,也把自己調整到不容易感到匱乏,為什麼進入關係後,產生一丁點的不確定感 (或不安全感),都能觸發我的焦慮與不安?
Thumbnail
無法真正挑戰失敗,何來成功可言!
Thumbnail
無法真正挑戰失敗,何來成功可言!
Thumbnail
只要不去做,就不會有失敗的一天。 認為自己很笨、沒有天分,所以不開始。 從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懶得思考,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重複做一些無意義的事,安慰自己「至少很努力。」
Thumbnail
只要不去做,就不會有失敗的一天。 認為自己很笨、沒有天分,所以不開始。 從不承認自己的錯誤。 懶得思考,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 重複做一些無意義的事,安慰自己「至少很努力。」
Thumbnail
與失敗成為朋友很難,是因某些場合下,我們的確因失敗而難堪。但更多時候令人難受的,是心底否定自己的聲音。長期以來,我也深受那聲音所擾。「你做不到的」、「醒醒吧」、「不可能的」,諸如此類的訊息流進腦中。但為什麼會有這些聲音?
Thumbnail
與失敗成為朋友很難,是因某些場合下,我們的確因失敗而難堪。但更多時候令人難受的,是心底否定自己的聲音。長期以來,我也深受那聲音所擾。「你做不到的」、「醒醒吧」、「不可能的」,諸如此類的訊息流進腦中。但為什麼會有這些聲音?
Thumbnail
嗯~也許我可以大膽的說, 他們擔憂的不一定是那些失敗本身, 他們擔憂的,是再一次的感受到「我不好」。 這樣對自我內在的懷疑, 通常與自己從小到大所塑造而成的信念有關。 但是不論是甚麼樣的信念導致如此, 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如果想要停止因害怕失敗而停滯不前的模式的話, 就需要重塑面對失敗的模式了
Thumbnail
嗯~也許我可以大膽的說, 他們擔憂的不一定是那些失敗本身, 他們擔憂的,是再一次的感受到「我不好」。 這樣對自我內在的懷疑, 通常與自己從小到大所塑造而成的信念有關。 但是不論是甚麼樣的信念導致如此, 在未來的人生路上,如果想要停止因害怕失敗而停滯不前的模式的話, 就需要重塑面對失敗的模式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