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民進黨崛起與在2000年正式執政,「去中國化」力道在台蔚然成風,從政治、文化至教育,此一潮流宛如水銀瀉地,洶湧澎湃、勢不可擋。
為消解國民黨長期執政的政治優勢,民進黨祭出「轉型正義」論述,將「中華民國」形塑為殖民政權,在青年間強化「兩岸本無連結」的心理暗示,更在現實生活中大肆追殺國民黨,右抄黨產、左打蔣中正符碼,前者重創了國民黨生計,後者則供綠營不斷提款「威權恐懼」,既為己身無能擦脂抹粉,也將國民黨打入萬劫不復的恥辱泥淖。
2021年9月8日,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推出改制台北中正紀念堂為「反省威權歷史公園」方案,預計要拆除蔣中正銅像、改建堂體外觀,引發朝野熱議。藍營雖是反對派大本營,卻也似乎對民進黨的秋風掃落葉無計可施。2022年1月23日,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發起「善報蔣中正」行動,號召民眾「手牽手護中正」,遭遇了「台灣國」等台獨組織的現場抵制,民進黨政府亦是直接忽略此活動,不回應也不對話,彷彿其從未舉行。
與此同時,台灣大學也正為一事展開辯論,即是否廢除「大一國文」(國文課在中國大陸稱語文課)的「必修」角色、改列「通識課」。對此不僅學生會與校方各持己見、難達共識,網上也爆發了輿論大戰。此案看似與改建中正紀念堂爭議相互獨立、毫無關聯,實則滿是千絲萬縷的因果糾葛。
廢除「國文必修」的真正關鍵
首先,「大一國文」地位衰弱、「轉型正義」大行其道,皆是台灣近年認同流轉、「綠肥紅瘦」的必然結果。
早在此前,台灣教育界最大論戰,便是文言文的授課占比。綜觀學生與教師團體反對文言文的主張,大抵是用「降低學生負擔」、「無實際作用」等名目藉口,遮掩最深層的情緒動員:將文言文打成「中國霸權在台灣」,好與時興的「抗中保台」民粹相合流。故提倡降低文言文地位者,往往同時鼓吹台灣「本土文學」,諸如「高比例的中國古文嚴重排擠台灣在地文學和海洋文學」、「課堂多數時間都浪費在古文字句的注釋與翻譯上」、「台灣文學之美被忽略」等批評層出不窮。
截至今日,台灣高中「國文科」的文言文占比已降至35%-45%,連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都慘遭刪除,引發部分高中教師感嘆「年輕一代欠缺傳承中華文化的使命,不曉得古文才是寫作養分來源」,並由此建議「大一國文維持必修,且要指導一定的古典文學。」然而上述氛圍漫天徹地,既已影響青年教材,又怎會自外於大學場域?自課綱更動起,多所台灣大學便打出「翻轉大一國文」旗幟,規劃將文言文課程改為「實用寫作」,希望加強「閱讀思辨與書寫表達」,並獲得學生「廣泛好評」,包括台灣師範大學與台灣清華大學。
由此脈絡觀之,倡議廢除「大一國文」之舉看似極端,實也「其來有自」。早在2021年6月,台大學生會便在教務會議上公開抨擊:「只有40%的學生能修到現代文學,另有高達31%的學生只能修讀先秦思想」、「課程規劃不尊重學生生涯發展的多元可能,違背當今鼓勵彈性學習的高教趨勢」,進而提案廢除「大一國文」必修地位,來勢洶洶。但彼時台大中文系也於會上提出「大學國文免修辦法」,要求台大新生須先取得學測國文15級分,且情意、知性兩題手寫題均獲A,才能擁有免修考試資格,考試將由中文系在暑假辦理,通過者才可免修大一國文。兩方提案付諸表決,最終由台大中文系勝出,但台大學生會顯然無法接受此結果,故在數月後醞釀新案,捲土重來。
1月18日,台大舉行「國文改革公聽會」,學生會再次提案廢除大學國文必修、改列通識課程,但校方與中文系依然堅守陣地,成功防禦。學生會闖關失敗後,轉於網上延續砲火,公開諷刺「中文系教授邏輯炸裂」,並指「國父思想與中國史也早被廢除必修」,企圖動員校內輿論逼宮。這場鬥爭雖已暫止,卻注定再起。
當中國只是「東亞一部分」
而由上述爭議可見,不論「轉型正義」或「廢除大一國文必修」,推動者皆以冠冕堂皇之改革理由,偷渡民族主義訴求:前者是用「反威權」強化「中國侵台」形象,後者則以「時代在變」,削弱「中國文化」在台灣的核心角色。
如此發展,或許在20餘年前,民進黨初登權力寶座時,藍綠皆未能料。彼時的民進黨雖有民意支持,卻不如當今風行草偃、蔚為主流,甚至不比國民黨組織龐大、資源充足。然放眼今日台灣,台獨的星星之火已然燎原,藉「轉型正義」鞭屍蔣中正、追殺國民黨已不成問題,打著「教育改革」旗幟清算中國文化,則正值排山倒海、如日方中。
其中綠營著墨最深的,便是歷史教科書。以台灣三民書局最新高中歷史教材為例,聚焦中國史的第二冊序章如此寫道:今日我們所理解的「中國」涵義,主要是在晚清以後受到西力衝擊的影響,開始大量出現以「中國」一詞來表述清帝國的用法,同時用「中國」來代表一個具有數千年歷史的國家(名為「中國」),將地理界線內的種族、歷史、文化視為一體,藉以凝聚向心力,出現所謂「中華民族」的概念,將中國史視為中華民族從古發展至今的歷史。然而這樣的「國族」概念,一百多年來影響深遠,成為許多人認知過去歷史的最主要形式。不禁引人反思,「中國」歷史真是五千年來、一脈相承、單一且孤立的發展著嗎?
其更強調,「本書設計從東亞史的脈絡重新認識中國歷史,理解中國史乃是與東亞周邊民族互動、交融的歷程,藉以凸顯歷史的複雜度及變遷性;人民更成為歷史論述的主角。故而本書將呈現從東亞格局觀望中國歷史、從人民視角審視東亞歷史的特色。」後續章節規劃也如前所述,全以「國家與社會」、「社會的組織」、「近代以後的東亞移民」、「戰爭與和平」等主題形式編列呈現,內容則是中日韓歷史並陳。
如此安排,雖未明宣台獨,卻已八九不離十。第一,主題式教學拆解了中國朝代時序,學生通篇讀完,只知各式政策、現象在不同跳躍時空的差異,而無中國歷史連貫之感,自難想像台灣與其關聯;第二,中國成了「篇幅較大的日韓」,淪為東亞政治圈一角,而非與台灣互有血脈親緣的「祖國河山」;第三,全書史觀滿是「病態的故作超脫」,尤其在教授台灣史的第一冊,「荷治」、「清治」、「日治」的時代分段,取代過往的「荷西」、「清領」、「日據」用法,暗示台灣自古便無歸屬,只有不斷易主,書寫者寧可拋棄反對日本殖民的立場,也要切斷台灣與中國的特殊連結。平心而論,受此教科書長年薰陶、潛移默化,何人能抗拒台獨召喚?
20年前的台灣民意,雖也以「拒統」為主流,卻少見「反中」論述發酵,民眾對國民黨、兩蔣政權的厭惡,更多是出於對共產黨的恐懼、對威權壓迫的憤怒,故而會有2008年的政黨再輪替,以及馬英九任內的「春暖花開」。但今時不同往日,民進黨形塑的「抗中保台」氛圍已然成形,從反共、台獨、反中、親美到媚日,各方勢力與盟友在此論述下集結,陣容日漸龐大,「兩國論」已成台灣民間最大共識;國民黨則在屢戰屢敗後經歷無數內鬥,眼下已至油盡燈枯絕境,淪為供民進黨隨意輾壓的出氣筒、可任意追打的選票提款機。藍綠消長下,「台獨」即便未有法理加持,也已是板上釘釘的既成事實。
但國際局勢同樣牽動台灣命運,如今中美博弈日趨劇烈,台灣問題恰似烏克蘭衝突,被推上兩強互動的牌桌前緣。種種因素疊加催化,正如台獨沒有時刻表、只有現在進行式,台海局勢也已化作展開的弓,未來只餘「何時」與「如何」兩問,不存在「回頭箭」的轉圜空間。台獨縱能贏得島內方寸之地,仍要在一片燎原、燒盡所有退路後,輸給難以阻抗的歷史趨勢。
原文發表於2022/1/26《多維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