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實習老師之後,我對於「老師」這個角色的4個體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從八月開始在武陵高中擔任國文科實習老師,歷經了還算清閒的八月,以及被行政庶務、班級經營、備課、上台、第一次教學演示等諸多事情纏身的九月、十月,終於在忙碌的新生活中,漸漸找到能夠穩定前進的節奏,也有時間經營我荒廢已久的部落格,以下我將分享這三個月以來對於成為「老師」這個角色的心態及定位調整,雖然不涉及實務面的細節操作,但我認為建立起好的學習心態,才是成長的第一步。。

1.當老師需要累積經驗,更需要不斷地反思。

如教育哲學家杜威所言:
We do not learn from experience,we learn from reflecting on experience.
從實戰經驗中所獲得的成長,遠比單純閱讀或是聽講來得有幫助,畢竟,就算書寫得再好、演講再動聽,也是別人從他的生命經驗中所得來的主觀詮釋與省思,能夠帶給我們啟發,卻無法照單全收,因為每個人的思考特質皆不同,所遇到的問題也不可能一樣。
但是,光有經驗是不夠的,「反思」是讓實踐有意義的魔法,唯有透過反思,我們才能夠去深入探討問題背後的核心原因是什麼,以及怎麼調整才是最適合自己的。
不斷反思才能讓實戰經驗有意義

2.老師也是人,所以「允許自己犯錯吧!」

一定要盡全力準備,但要允許自己有犯錯的空間。
在我剛進武陵高中的時候,我的教學指導師傅就這麼跟我說,我聽了當下深受感動,但實踐起來卻發現,心理上有些坎要過不太容易。老師是個必須承擔責任的職業,都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只要站上講台,我們就必須為學生的學習負起責任。
但我後來發現,雖然老師必須為學生的學習負責,但學習是個緩慢且長久的歷程,一兩次的小失誤並不會造成什麼嚴重的損害,只要大方承認,並且在後續願意不斷調整就可以了。老師也是人,怎麼可能都不會犯錯呢?況且,如果我們連自己的錯誤都無法包容,又要怎麼說服學生:
「你在我的課堂上是可以犯錯的,因為學習的過程本來就會犯錯。」呢?
如泰勒絲在紐約大學的畢業典禮演講所言「我的經驗是,我犯的錯誤為我帶來生命中最美好的事情。」

3.在教學的很多時候,我們得到的遠比學生多。

在實習的過程中,體悟到在教學的很多時候,我們得到的遠比學生多。
  • 在準備「教什麼」的時候,擴充了知識的廣度與深度,
  • 在思考「如何教」的過程,發現了怎樣學習是更有效率及深入的。
  • 在反思「為何教」的時刻,逐步釐清自己的價值。
雖然很多人說「老師是個助人的工作」不否認把老師這份工作做好,的確是可以幫助到學生,但很多時候我覺得,當老師並沒有那麼偉大和無私,之所以願意盡心付出於教學上,是因為在這之中所收穫的令人驚喜,所以,學生才該是我們的老師才對。
「教學相長」不正是師生間最美好的形容?

4.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中,看見自己的存在。

對於還在教學新手村的我,因為很多時候還不確定怎麼教比較好,所以會想去模仿其他厲害老師的教學模式。但模仿可以是學習過程中的開端,最終還是要回歸到自身,找到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畢竟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成長經歷、思考方式及知識組成,我們不可能成為別人,只能成為我們自己。
「找到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這件事說來簡單,做起來卻不容易,需要回歸到1、2點,不斷地在反思與嘗試間循環,才有可能建立起來。而且我相信教學風格也不可能是固定不變的,肯定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有所變化,所以不斷地反思與嘗試不是只有教書前幾年需要做,這是一輩子的事情。
在觀過多位老師的課堂之後,我發現每個老師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也許並不是每位學生都能適應,並從中獲得啟發,但能讓課堂中的大半學生在自己的引導下有所學習,就已經是超級不容易的事情了。
在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中,看見自己的存在,相信自己具有正面的影響,卻不強迫每個人都接受,是我目前所努力的。
在教學中找到自己的教學風格
avatar-img
201會員
128內容數
在人生這場旅途中,尋找令自己快樂的生活方式,分享「喜聞樂見』的事,散播歡樂傳播愛。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希文樂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後面的日子,無論我出什麼樣的題目,他都會和我回答類似的話,總結來說就是 : 我對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興趣。 我的人生很枯燥,寫出來也沒有人想看。 他的回答,無疑使我的教學生涯踢到一塊大鐵板,但也讓我認真思考起「寫作」這件事,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寫出好文章呢? 寫作的意義:我為何而寫?
詩人全部工作似乎就在於「蒐集不幸」的努力上。by痖弦 詩人如何蒐集不幸? 每次讀〈坤伶〉,都能感受到詩中由文字所建構的畫面與聲音,是那樣淒然婉轉,好似就要從紙上活過來;而透過旁觀者的敘事觀點,得以呈現出欲說還休、恰到好處的留白,給予讀者想像的空間,令人餘韻無窮。 〈坤伶〉的意象分析
介於真實及演戲之間的教學演示現場 教學演示「如在感」背後的核心 而在教改的浪潮下,如今的教學越發重視以學生為主體,評審老師也會希望在你的教學演示中能展現與學生互動的能力,如建中國文科的吳昌政老師提到的: 因此我在觀察教學演示的時候,最重視的一點是「如在」。
工坊坊簡介 跳脫:什麼是「以影像思考影像」? 在工作坊的前導課程裡,業師提醒我們看電影往往太注重內容,而忽略了形式,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坊中,能先試著放下對於文本內容的分析,以及從電影探討議題的切入點,很純粹地回歸影像本身,觀察及感受它們。 體驗:教學體驗活動設計的目的為何?
不久前聽到中島美嘉在 THE FIRST TAKE 又重新演唱這首歌,不同於她在五年前演唱會悲愴的聲嘶力竭,這次的版本像是歷劫歸來,在錄音室簡單的鋼琴伴奏之下,用比較舒緩的方式,回憶著曾有過的一段絕望歲月。 我左思右想,認為要理解〈琵琶行〉到底在說什麼,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IB課程在台灣並不多見,通常為私立學校才有,以英語授課為主。對象為16-18歲的學生,也就是高二到高三。IB課程分成6大學科組,包含: 除了上述6個科目的學分要求外,學生還須完成3大核心科目,分別是:   這後面的核心問題其實是,
後面的日子,無論我出什麼樣的題目,他都會和我回答類似的話,總結來說就是 : 我對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感覺,也沒有興趣。 我的人生很枯燥,寫出來也沒有人想看。 他的回答,無疑使我的教學生涯踢到一塊大鐵板,但也讓我認真思考起「寫作」這件事,究竟要怎麼做,才能真正寫出好文章呢? 寫作的意義:我為何而寫?
詩人全部工作似乎就在於「蒐集不幸」的努力上。by痖弦 詩人如何蒐集不幸? 每次讀〈坤伶〉,都能感受到詩中由文字所建構的畫面與聲音,是那樣淒然婉轉,好似就要從紙上活過來;而透過旁觀者的敘事觀點,得以呈現出欲說還休、恰到好處的留白,給予讀者想像的空間,令人餘韻無窮。 〈坤伶〉的意象分析
介於真實及演戲之間的教學演示現場 教學演示「如在感」背後的核心 而在教改的浪潮下,如今的教學越發重視以學生為主體,評審老師也會希望在你的教學演示中能展現與學生互動的能力,如建中國文科的吳昌政老師提到的: 因此我在觀察教學演示的時候,最重視的一點是「如在」。
工坊坊簡介 跳脫:什麼是「以影像思考影像」? 在工作坊的前導課程裡,業師提醒我們看電影往往太注重內容,而忽略了形式,希望在接下來的工作坊中,能先試著放下對於文本內容的分析,以及從電影探討議題的切入點,很純粹地回歸影像本身,觀察及感受它們。 體驗:教學體驗活動設計的目的為何?
不久前聽到中島美嘉在 THE FIRST TAKE 又重新演唱這首歌,不同於她在五年前演唱會悲愴的聲嘶力竭,這次的版本像是歷劫歸來,在錄音室簡單的鋼琴伴奏之下,用比較舒緩的方式,回憶著曾有過的一段絕望歲月。 我左思右想,認為要理解〈琵琶行〉到底在說什麼,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IB課程在台灣並不多見,通常為私立學校才有,以英語授課為主。對象為16-18歲的學生,也就是高二到高三。IB課程分成6大學科組,包含: 除了上述6個科目的學分要求外,學生還須完成3大核心科目,分別是:   這後面的核心問題其實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身為講師,到底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該要有怎樣的思考?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最近這樣的感觸尤其深。 整個五六月,課程上得挺密集,其中不乏跑到別縣市,或和新單位合作,甚至,講的課程內容,是和我下半年規劃的方向很相似的主題。 看似一直在
Thumbnail
(這篇肉肉長有2700字請慎入)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帶課,與不同的學習者相遇 總是會有不同的故事、啟發、或火花 而這一次,我看到自己的劣根性。 . 有些學校會準備感謝狀給講師 而我拿到的感謝狀上 通常名字旁都是寫「講師」或「老師」。 猶記2021最早開始帶課時 當時我都會跟學習者強調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本文討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關係,強調教師與學生彼此相輔相成,以及對彼此應盡的責任。透過師生合作,可以讓教學達到最佳效果,並且訴說學生應該認真學習的責任,這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納稅人的福祉。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經過好幾天的思索,中間和這位老師見到了面 他用他8年的教師生捱和我說了好多不同的觀點 一下就被道破我不確定的內心和掙扎 他是舞蹈,我是美術 有關才藝的這項工作職捱 或許就是這樣的吧 前幾年會是最辛苦的,至少2年裡 你必須不斷學習 吸收前輩老師的經驗 在那之前 你先得熬過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寫於我帶完第一屆學生以後的覆盤日記。那是一段且戰且走的歲月,原以為大家會體恤第一次當老師的我,原以為「年輕」是試錯的理由,但沒想到職場才是讓我這樣的小白鳥大澈大悟的現實的修羅場,什麼都不懂的我孑然一身的撲向教育現場,咬著牙根硬撐下來的傷痕,是成長的印記。 - 萬事起頭難,凡事都有第一次。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去年暑假時出了一份自由研究作業,其中有一個孩子是要研究老師。研究內容如下: 我的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會講故事給我們聽也會跟我們玩,大家都很喜歡他個性幽默、溫柔,下課很多人都要去跟他玩。只是如果老師兇起來很可怕都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大吼,會嚇到抖一下的那種
Thumbnail
身為講師,到底在日常授課過程中,應該要有怎樣的思考?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怎樣才是夠好的講師? 最近這樣的感觸尤其深。 整個五六月,課程上得挺密集,其中不乏跑到別縣市,或和新單位合作,甚至,講的課程內容,是和我下半年規劃的方向很相似的主題。 看似一直在
Thumbnail
(這篇肉肉長有2700字請慎入) 每次在不同的場合帶課,與不同的學習者相遇 總是會有不同的故事、啟發、或火花 而這一次,我看到自己的劣根性。 . 有些學校會準備感謝狀給講師 而我拿到的感謝狀上 通常名字旁都是寫「講師」或「老師」。 猶記2021最早開始帶課時 當時我都會跟學習者強調
Thumbnail
透過改變教育方式,從補習班老師轉變為家教老師的經驗。提供因材施教的方式,讓學生自發學習,並與家長協作,解決問題學生的困境。
本文討論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關係,強調教師與學生彼此相輔相成,以及對彼此應盡的責任。透過師生合作,可以讓教學達到最佳效果,並且訴說學生應該認真學習的責任,這將有助於提升整體納稅人的福祉。
面對學生在課堂上的情緒反應以及處理相關問題是老師工作中最棘手的部分。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老師在處理學生考試行為時的經歷,以及她對自己處理方式的懷疑和反思。文章中提到了處理學生情緒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工作方式和學生接受度的進步,以及未來方向。
Thumbnail
就我所知, 大部份若知悉學生去補習「自己任教的科目」, 通常最快的直接反應是:走心。 然後, 才會慢慢地、理性地, 把自己的情緒調回"平靜看待"…… 畢竟通常功課不好、想學多一點, 在學校裡達不到這個目標,才會想去尋求補習班資源。 因此在這個邏輯關係中, 回推原因就是學校老師無
經過好幾天的思索,中間和這位老師見到了面 他用他8年的教師生捱和我說了好多不同的觀點 一下就被道破我不確定的內心和掙扎 他是舞蹈,我是美術 有關才藝的這項工作職捱 或許就是這樣的吧 前幾年會是最辛苦的,至少2年裡 你必須不斷學習 吸收前輩老師的經驗 在那之前 你先得熬過去
Thumbnail
這篇文章寫於我帶完第一屆學生以後的覆盤日記。那是一段且戰且走的歲月,原以為大家會體恤第一次當老師的我,原以為「年輕」是試錯的理由,但沒想到職場才是讓我這樣的小白鳥大澈大悟的現實的修羅場,什麼都不懂的我孑然一身的撲向教育現場,咬著牙根硬撐下來的傷痕,是成長的印記。 - 萬事起頭難,凡事都有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