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學期很幸運地參與了某所高中IB(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Diploma Program,全名為國際文憑大學預科課程)課程的CAS(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全名為創意行動服務)前導課程,對象為高一學生,身分為志工,主題為氣候變遷。有些人可能不清楚IB課程是什麼,所以先進行些簡單的介紹。
什麼是IB課程?
IB課程在台灣並不多見,通常為私立學校才有,以英語授課為主。對象為16-18歲的學生,也就是高二到高三。IB課程分成6大學科組,包含:
- 語言和文學
- 語言習得
- 個人與社會
- 科學
- 數學
- 藝術
除了上述6個科目的學分要求外,學生還須完成3大核心科目,分別是:
- 知識理論(Theory of Knowledge,TOK)
- 創意行動服務(Creativity, activity, service, CAS)
- 延伸論文(Extended Essay,EE)
由國際文憑組織(IBO)管理,課程難度較普通高中的課程高,重視學生的思辨、探究、合作溝通等能力,可視為大學的預修,目前廣泛為各大學所認可,通過IB認證的學生,可以直接申請國外大學,不需要考台灣的學測。現在108課綱所推動的素養教育,有很多概念如探究與實作、多元選修、自主學習,也可以和IB課程相對應。
什麼是CAS?
CAS的全名為創意行動服務,從這三個名詞可以看出,CAS重視的是學生是否具有社會責任,並且具備規劃與執行的能力,能夠真正有所行動回饋社會。CAS其實在高二才會正式開始,不過這次課程的對象為高一,所以稱為前導課程,目的為帶領他們先認識CAS,在高二的時候能更順利地進行。
直擊現場的反思
雖然有IB課程的學校並不多,以後去IB學校教書的可能性並不高,但是現在108課綱所強調的核心素養與精神,有很多概念其實和IB很相像,例如:開始重視學生的自我探究歷程,所以將學習歷程檔案視為升學的指標,也讓學生有自主學習和多元選修的空間。當初108課綱在規劃時,鐵定有參考IB課程的設計理念,所以參考已經行之有年的IB課程如何運作,也有助於108課綱的推動。參加完整學期後,我的反思及疑問可以分成3點來論述:
1.我對「以學生為主體」的新體悟。
「以學生為主體」這六個字,想必有接觸教育的人都不陌生,這也是108課綱所強調的基本理念。我對「以學生為主體」的認識經歷過兩個階段 :
- 讓學生在課堂上多討論,就是以學生為主體。
- 設計課程的教學目標,要以學生「學到什麼」為核心,而不是老師「要講什麼」。
第一個階段顯然是對教育完全不了解的詮釋,討論式課程雖然是「以學生為主體」的常態,但那只是課堂形式而已,並非其核心價值。第二個階段算是對教育有所瞭解後的反思,畢竟老師並不等於講師,教育是充滿互動的歷程,核心目標是讓學生有所成長,而不是老師展現才學的個人秀。而現在的我,想將「以學生為主體」的核心價值詮釋為:
教育本來就應該以學生為主體,因為學生能夠學習到多少,並不取決於老師講得多好,而是他在過程中付出了多少,以及是否有所反思。
這裡想請大家回憶一下求學歷程,自己成長最多的地方,肯定也是自己花了最多時間的。為什麼有這樣的體悟,是由於在這次課程的觀察中,發現每組(抑或每個)學生的投注心力差很多,有花了很多時間的,也有草草了事的,在成果發表的時候都能夠聽得出來,對投注很多心力的學生來說,這堂課程對他們來說很有意義,對沒有花時間的學生來說則不然。
而老師在這期間,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我認為可分為學習歷程的前、中、後期來思考,前期引起動機,中期負責協助和引導,後期則需藉由提問引導學生反思。前、中、後期之間並不是直線式的,而是一個循環的圓,因為很多時候後面的學習無法順利,是因為前期的積累不足,需要隨時回頭檢視。這三個工作都很複雜,過程中該如何拿捏自己的角色定位,何時該放手,何時該積極介入,沒有標準答案,因為每個學生的特質都不同。
2.功利主義的價值觀裡,做好人不一定會成功,如何引導學生「共好」?
從CAS的課程理念可以發現,十分重視學生是否具有「社會責任」的意識,不能只顧及自身的利益,而是能夠同理他人的困境,並且為了這個社會能夠「共好」做出行動。行動不僅僅是行動而已,更重要的是背後的核心價值,所以學生的行為動機很重要,但是,引起動機真的有那麼簡單嗎?從此次課程學生的心聲來看,我發現環境教育特別難帶動的原因在於,和學生的生活實在太遠,導致他們很「無感」。
- 我知道全球暖化很嚴重,可是跟我的生活有什麼關係?(熱就開冷氣啊~)
- 環境被破壞又不是我能決定的,做什麼都是白費。
- 環保好麻煩,做了對我有什麼好處呢?
- 雖然環保真的很重要,我也願意做,但是勸別人做好像會被討厭。
這後面的核心問題其實是,
在功利主義為主流的社會裡,做一個好人並不能保證你過上好生活,獲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進入名門大學,找到好工作,甚至有可能被嘲笑、被討厭,那身為老師,你拿什麼說服學生,甚至家長多多重視社會責任?
雖然相信人人皆有惻隱之心,但大部分人都還是自私的,我們知道這個世界要能夠變得更好,需要有更多在乎公共利益,並做出實際行動的人,但這談何容易呢?在使用塑膠吸管的時候,大部分人肯定不是抱持著「海龜去死」的心態,但只要不知道,也沒有看見,是不是可以假裝沒事?
如果這次的課程不計分,對升學沒有影響,老師還能拿什麼來引起學生的動機?透過這次的課程,我發現:老師必須掌握打分數的權力,這是現實的考量;但也不想讓學生僅僅為了分數而學習,這是教育的理想。希望在拿捏現實與理想中,找到恰當的平衡,並且趨近於理想。
3.思考自己的教育理念,其實就是在反思自己的價值觀。
在反思的過程中,我也發現了我喜歡教育的原因,因為這是個能讓人深刻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及抉擇的工作。
畢竟,我們怎麼定義成功,也就怎麼思考「該教給學生什麼」這件事。
然而這並不代表,我想成為一名傳教士,向學生灌輸自己的價值觀。我想要成為一個更能擁抱多元價值的人,讓學生探索自己所相信的是什麼,又是為何這樣相信的,並且試著理解別人的抉擇。在包容不同成功定義的框架下,去思考什麼對社會來說是「共好」的。教育是一條漫長的路,過程中也很難馬上看見成果,但值得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