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單身、曖昧、交往、已婚或離婚等,
心裡想著「我的親密關係」,即可選張有感覺的牌,
看看內在小孩想對妳說的話。
A.
內在小孩說:
「我想經由妳所感受到的心碎,一起回到最初的源頭。
當妳對愛還無所懼,自然敞開心體驗生命的時候。
當妳因為某些童年經歷,進而經驗到表達真實感受是不被接受的時候。
當妳正值享有所愛的人事物,卻忽然經歷失去,是以悲痛欲絕的時候。
當妳渴望愛,卻不敢說出口,只是默默等待他人認出自己對愛的需求,
因為無意識認為自己不配得愛,害怕被拒絕,甚至經驗到羞辱的時候。
現在的妳,能認出這些是妳的過往經歷嗎?
是的,她們已經發生,是無法改變的事實,
但妳能選擇是否繼續認同那些自己不配得愛的感受與信念。
若妳願意,試著和那些讓妳經驗到自己不重要、被漠視、不被尊重、不值得被愛的感覺同在。
妳無須費力掙脫,或改變自己。
只是一次次耐心陪伴這些感覺。
一次一秒,再過幾次能持續幾分鐘,接著是半小時,然後是一小時......。
愛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孕育的。
當妳慢慢感受到自己的愛,
願意陪伴自己慣以害怕的感覺,
逐漸成為能安撫自身的力量。
同時,也會有力量能辨別,
什麼情境是出於自身投射,
故能選擇安在當下,深入自身感受。
什麼情境是清楚讓妳知道,是時候結束,
停止繼續為迴避自身害怕的感受,
餵養能量給不再服務妳的人事物。
妳會自在鬆開曾認為讓妳無法掙脫的腳鏈,
安在自身腳步,邁向深信妳值得享有的心之所向。」
B.
內在小孩說:
「我想經由妳的渴望與好奇,
一起探索未知潛能,發展成支持妳創造的力量。
在關係裡的差異或衝突,是為了激發妳的創意化解。
讓妳看見面對差異時,自己慣有的應對方式。
是強硬否認,試圖改變對方?
或慣以示弱,迴避自身感受?
還是一味自責,逼迫自己改變?
無論是攻擊或隱忍,都無法活用妳的創意與力量,
只會讓妳經歷自我懷疑與否認,並強化慣有模式。
即便此刻,妳可能充滿迷茫或各種不舒服,
然皆是我在對妳發出種下愛之種子的邀請。
這個孕育的過程,會有不同的同伴和妳一起經歷。
然請記得,無論有誰前來或離開,
這個愛的種子都是妳為自己種的。
同伴的存在,
是為了讓妳看見不同面向的自己,
並試著感同身受自己和他人的差異。
妳會在過程中,慢慢結束重複因否認自身某部分,
進而否認自己的存在價值與完整,
並因長年的內在拉扯,費力改變,
導致心力耗竭,無法聚焦在善用力量,
進而加劇自我否認的模式。
允許差異存在,會讓妳感受到自身的完整,
而能以此發揮創意,因時整合,善用力量。」
C.
內在小孩說:
「我想經由妳對尋求答案的渴望,
一起向內看見自身完整,而能享有愛的流動。
一直以來,
妳強烈感覺到自己少了什麼,
可能不確定失去什麼,
或不確定妳何時失去,
然那個缺少的感覺,
讓妳迫切尋求答案。
那股強烈的熾熱與衝勁,
或許讓妳跌得遍體鱗傷,
卻也因此得到寶貴智慧。
因有了無數的獨特經驗,
讓妳累積某些能力,
可能成為妳的專業,
化為創造力的養分。
然妳卻因為認為還沒有明確的答案,
而忽視,甚至否認妳在過程中累積的能力。
無論妳是否已然知道缺失的名字,
對於尋求答案的渴望仍堅定不移。
如果妳願意,
不妨先停下腳步,
回頭珍視過往經歷,
感謝自己一路走來的意願。
更進一步,還能嘗試整合經驗,
化為創造,與他人分享。
妳會在這個過程中發現,
其實妳早已找到渴求已久的答案。
只是因為努力尋找是妳的慣性,
還不擅於慢下腳步,回溯整合。
若妳願意慢下來,深入安在當下,
仔細感受自己所享有的一切經歷,
靈感會自行浮現,
引領妳看見錯失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