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急救同意書 你知道他即將離你而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那天,我簽了放棄急救同意書,我知道阿嬤若有第二次急救,她會不再痛苦,也許是我準備好放下了,過去是我太自私,讓她活下來卻臥床多年,每次去看她,我都偷偷的在她耳邊說用台灣國語說我愛妳,這是我以前從沒對她說過的話。
我記得第一次急救,我同意插管、急救藥物或強心劑,但拒絕心臟電擊,那次救回來了!我邊哭邊擦眼淚,在阿嬤耳邊說對不起,讓妳這麼痛,但是她無法罵我或安慰我,因為自從意外摔到頭部中風後,她就無法說話了,我心裡知道她無法說話有多痛苦,她以前最愛的就是碎念我。
簽放棄治療同意書需要很大的勇氣,你知道他即將真的離你而去。
photo creative by flo2night
某一次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記者會上,張上淳因為武漢肺炎,說明台灣高死亡率的原因,談到原因之一是有兩成家屬簽了放棄治療同意書,但其中有相當比例可以救得回來,然後就引發網友的不滿,認為阿淳是在傷口上灑鹽等等,阿淳後來也道歉了,坦承自己用詞不夠精確,傷害到家屬。
我能理解阿淳只是說明事實。若我是家屬我不會責怪他,因為簽放棄急救同意書是很慎重的事,關係到一個人的生命與全家人的生活品質,不管有沒有簽下同意書,都將會是病人與家屬要承擔下來的,慎重對待後,不要再怪罪自己或他人,不然只會更痛苦。我們總會在失去的地方繞來繞去,卻忘了看看我們擁有的。
前幾日,同事問我,如果自己得COVID-19重症,會不會想放棄急救,我說:「不會,因為也許救得回來,我會想給自己一次機會。」他說:「你這麼想活著喔?萬一救回來變植物人呢?」我說:「活著很好啊!我也不一定會變植物人啊!」
也許是我太樂觀,但活著就有希望啊!我還是會賭一把,除非是醫生判定真差不多了,那就byebye惹。
這邊提供一個小資訊:健保卡註記DNR,也就是當病人到了疾病末期,醫生可透過健保卡,得知病人是否已事先註記,選擇拒絕心肺復甦術或維生醫療(Do not resuscitate,DNR) ,請!慎!重!服!用!
avatar-img
9會員
27內容數
如實的紀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哈啾的蝦籠 的其他內容
松蘿湖是雪山山脈的一座高山湖泊,屬於中海拔高度1,230公尺,登山口在宜蘭大同鄉,終點在新北市烏來,谷歌地圖說要走17個小時,我覺得Google Maps如果加一個登山專門的地圖也不錯…
年前我LINE主管:「等妳有空,有事情想跟妳說。」那時候我剛滿三個月,考核已過,會成為正式會員工也會加薪,她立刻從辦公室探頭出來開玩笑:「幹嘛?妳要離職喔?」我回她一個奸詐的笑容帶過說:「嘿嘿!可能要聊一下。」
冬天松蘿湖行前準備…手機在松蘿湖的訊號是微弱至無訊號的狀態,一到終點就會與外界完全失去聯繫,要報平安的話,在最高點的拳頭母山岔路口就要趕快報一下…
這次去松蘿湖的時間是12月初…個肉被譽為「十七歲少女之湖」的松蘿湖美景登山廣告燒到,我也覺得美極了,而且沒登過山也想去試試,廣告上還寫 #免裝備 #適合新手,完全就是我這種懶人很可以的登山方式
陽明山絹絲谷滿滿檜木香,剛好就是一個人不太多的秘境,也絕對是五感體驗的最佳去處,而且都是天然的,不是假裝出來的。絕對隱私的戶外泡湯、無菜單料理
我很常夢到阿嬤去打牌,打了幾天幾夜還不回來,我怎麼找都找不到她,在夢裡我去了她常打牌的地方
松蘿湖是雪山山脈的一座高山湖泊,屬於中海拔高度1,230公尺,登山口在宜蘭大同鄉,終點在新北市烏來,谷歌地圖說要走17個小時,我覺得Google Maps如果加一個登山專門的地圖也不錯…
年前我LINE主管:「等妳有空,有事情想跟妳說。」那時候我剛滿三個月,考核已過,會成為正式會員工也會加薪,她立刻從辦公室探頭出來開玩笑:「幹嘛?妳要離職喔?」我回她一個奸詐的笑容帶過說:「嘿嘿!可能要聊一下。」
冬天松蘿湖行前準備…手機在松蘿湖的訊號是微弱至無訊號的狀態,一到終點就會與外界完全失去聯繫,要報平安的話,在最高點的拳頭母山岔路口就要趕快報一下…
這次去松蘿湖的時間是12月初…個肉被譽為「十七歲少女之湖」的松蘿湖美景登山廣告燒到,我也覺得美極了,而且沒登過山也想去試試,廣告上還寫 #免裝備 #適合新手,完全就是我這種懶人很可以的登山方式
陽明山絹絲谷滿滿檜木香,剛好就是一個人不太多的秘境,也絕對是五感體驗的最佳去處,而且都是天然的,不是假裝出來的。絕對隱私的戶外泡湯、無菜單料理
我很常夢到阿嬤去打牌,打了幾天幾夜還不回來,我怎麼找都找不到她,在夢裡我去了她常打牌的地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在國際政治現實下,安全選擇的困境與美國的重要性。分析美國與中共對臺灣的影響力,並評估其他潛在盟友的可行性,最終結論是美國是臺灣目前最佳且幾乎唯一的選擇。
上篇放棄吧!接受三分鐘熱度比堅持已褪去的熱情更有力量-1 3. 去標籤化 從小到大,我們在文化環境薰陶下貼上許許多多標籤,我們很輕易地就認同更富有、更有社經地位這些人的價值觀。如:一萬個小時定律、有一項技能比什麼都懂一點不專精還要好、堅持等於成功.. 等。我不否認這些觀念有一定道理性在,但會不會
Thumbnail
『 頭都洗下去了!』不繼續嗎? 以下三個問題想想看: 1. 先問自己:「如果今天是 0 起點,我還會選這條路嗎?」 2. 再問:「未來 3 年,繼續這條路 vs. 換條路,哪個回報更高?」 3. 最後問:「現在放棄,我會失去什麼?如果繼續,我會錯過什麼?」
道,由一生; 苦,從慾啟。 順道,則得廣; 斷慾,能離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早產兒的生死存亡,討論了醫療和法律角度的觀點,並分享了一個家庭因此花了大量醫療費換來一個不健康孩子的真實故事。文章最終提出,無論法律如何規範,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絕對正確的解答。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臺灣在國際政治現實下,安全選擇的困境與美國的重要性。分析美國與中共對臺灣的影響力,並評估其他潛在盟友的可行性,最終結論是美國是臺灣目前最佳且幾乎唯一的選擇。
上篇放棄吧!接受三分鐘熱度比堅持已褪去的熱情更有力量-1 3. 去標籤化 從小到大,我們在文化環境薰陶下貼上許許多多標籤,我們很輕易地就認同更富有、更有社經地位這些人的價值觀。如:一萬個小時定律、有一項技能比什麼都懂一點不專精還要好、堅持等於成功.. 等。我不否認這些觀念有一定道理性在,但會不會
Thumbnail
『 頭都洗下去了!』不繼續嗎? 以下三個問題想想看: 1. 先問自己:「如果今天是 0 起點,我還會選這條路嗎?」 2. 再問:「未來 3 年,繼續這條路 vs. 換條路,哪個回報更高?」 3. 最後問:「現在放棄,我會失去什麼?如果繼續,我會錯過什麼?」
道,由一生; 苦,從慾啟。 順道,則得廣; 斷慾,能離苦……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對於譫妄,有很多不同的說法。有人說是失智的前兆,有人說是電解質不平衡,有人說是麻醉藥未退。以老爸的年紀與狀況,什麼都可能,什麼都佔有百分比。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早產兒的生死存亡,討論了醫療和法律角度的觀點,並分享了一個家庭因此花了大量醫療費換來一個不健康孩子的真實故事。文章最終提出,無論法律如何規範,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絕對正確的解答。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就在忙碌的工作,似乎是病人告訴我們這個假日是端午節 就在6/4這天,連續三個一起離開了。COVID-19期間 第一個阿嬤,就在家屬前來時,詢問我:請問可以進去看嗎?家屬眼神似乎期待我說好,但依照規定我拒絕了。不過病人病房位於電梯口旁,透過窗戶可以看見,我便帶著家屬前往時,我轉身訊間,聽到啜泣聲。
自從決定和Grandpa及丫丫一家回台掃墓後,阿嬤心中時時莫名的驚慌,沒有阿祖的台灣會怎麼樣.... 自從阿祖過逝後, 阿嬤一直不敢正視阿祖的照片(尤其是醫院中的)。阿嬤撐得住沒有阿祖的房間嗎? 终於回來了,阿嬤驚訝的發現,在台灣,阿嬤仍擁著滿滿的愛❤。 跟祖姨婆們去生命館看阿祖和曼虹姨婆,丫丫媽
Thumbnail
我想我阿嬤她無法面對她自己將要死掉這件事,她也不知道該怎麼跟這世界跟子女親友好好告別;而我們活著的這些人,也不知道該怎麼和她告別,不知道往後沒有她的日子,我們會怎麼活下去? 這晚,母親陪阿嬤好長一段時間。雖然我們對將逝者悲傷,但我也期待家族的人往後活出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