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反而在這自由工作的一年,沒有什麼錢花,半件新衣服與新鞋子都沒買,我卻比從前快樂。做著真正喜歡的事,每天甘之如飴地生活,物慾就自動降低了,不需要用外在的事物填補或是證明。我發現自己是在實踐一種『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用少少小小的收入,也能創造大大滿滿的幸福。」--- 擷取自曾彥菁的"有一種工作,叫生活"。

不知不覺,我離開前一份工作已經一年半了,因為心力交瘁,離職的前半年開始爆發不曾有的尋麻疹,也同時檢查出身體異狀,當時強拉著身軀這把弩想要撐過去,沒想到最後卻是斷了弦。

那時的我從沒這麼想休息。我再也不想遇到那些工作上的鳥人鳥事了,那些明擺著的不公義,為利益惡意去犧牲他人,像是野獸因飢食而搶奪撕咬同類;上一秒才關心問候,下一秒馬上像揣著寶般四處嚼妳舌根,我頭一次體會到什麼叫是非顛倒,也見識到領導層的視而不見。這血淋淋的職場,讓我徹底心寒。

離開職場後,大略盤點了生活備用金,身邊的良人讓我別擔心先好好休息,當時預計休息個半年至一年,當作是中年職涯的Gap Year,更主要的是,我得先把失衡的健康處理好。一開始因為還需要常跑醫院所以開銷正常支出中,但沒多久就發現自己的心靈其實也已經生病了,有很多的負面、很多的恐懼、很多的不理解、很多的自責和莫名奇妙的眼淚,我害怕讓家人得知擔心所以偽裝正常。知道自己短時間是無法回到群體中了,所以開始計劃降低開銷來度過這沒有光也不知何時到頭的新生活。

每一次的停工,都忍不住對自己的無用道德鞭打。

在治療病情跟自療心理創傷一陣子之後,免不了還是會產生自己對社會沒有貢獻的罪惡感,讓我漸漸自卑去面對外面的世界。因為疫情關係良人希望我減少足跡少出門,這對我來說是正需要的好消息,於是我盡力降低社交活動,也減少回老家的機會,但為了不被發現,該給的微薄孝親費還是繼續給,除了這些,我也更積極在生活中執行簡單生活和斷捨離,對於一向概念朦朧的金錢觀也半被迫地重新檢視。

這段日子我幾乎給自己留了80%的時間獨處,一切就像砍掉重練一般,我練習將生活重心放回自己身上,開始看很多的書,也重新執筆書寫,我練習餵自己吃簡單的健康料理、蒔花弄草、斷捨離、細算開銷,冥想靜心、維持正常作息,總之就是養病養心,我讓生活完整地慢了下來,沒有社交上的你比我較,我也不再那麼常覺得自己是社會廢人,一切先以回歸自我優先。我並不知道這樣能不能把自己從殘破的身軀心靈中救回來,但就是只能這樣做、也只想做這些。

當在一整列的書單中閱讀到曾彥菁的書"有一種工作,叫生活",單單是書名在那刻當下就讓我心裡輕淡地感受到一點被安慰的感覺。其實在休養期間,我的生活型態轉變就連我的閨蜜都很替我擔心,獨立又工作能力強的她,大概很難理解我怎麼能在中壯年期把自己擺得這麼軟爛?她常常擔心足不出戶的我會想不開。我至今都感恩能有這樣的一位摯友沒有放棄我,但必須說在身心尚未恢復之時,這些問候仍帶給我不小的壓力,我無從也難以用言語解釋我的內心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而我現在又是以什麼心情活著。所以當看到書中寫道最上面標題那一段,我稍微有一點被理解的感覺,一直懸著的軀體也好像終於能落地。我沒有要一蹶不振,我只是不想再爬不想去爭,不想再擠進人群中然後再被人推下懸崖罷了。

現在的我,比起在不知道為何要活時,找到了一條小徑,它教了我輕輕慢慢活著也可以是一種選擇,看似這輩子與出人頭地沒有瓜葛了,但也不至於就成了社會階層的侵蝕者。我緩緩地把健康重新養回來,我學會傾聽自己的需要而不是總先遷就;我擁抱我的靈魂,接受祂的殘破;我現在會拍拍自己,告訴自己有些事不是妳的錯。我也學到連自己都丟失的一無所有之際,用豐盛的視野去過最低限度的美好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齡叛逆日常的沙龍
1會員
1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就在這個星期,我終於完成了原本該在上禮拜辦理的離職手續。
Thumbnail
就在這個星期,我終於完成了原本該在上禮拜辦理的離職手續。
Thumbnail
所謂「為自己而活」到底是什麼感覺?這可能是許多人奔波於工作生計,在夜深人靜之時會不經意想到的問題。但為了生活,隔日鬧鐘響起時,我們終將把夜晚心靈深處傳來的回聲遺忘腦後,重新投入新一輪的奔走,直至夜晚下班走在寂靜的人行道上,驀然再次聽見心靈的疑問。
Thumbnail
所謂「為自己而活」到底是什麼感覺?這可能是許多人奔波於工作生計,在夜深人靜之時會不經意想到的問題。但為了生活,隔日鬧鐘響起時,我們終將把夜晚心靈深處傳來的回聲遺忘腦後,重新投入新一輪的奔走,直至夜晚下班走在寂靜的人行道上,驀然再次聽見心靈的疑問。
Thumbnail
Question:一開始兩位順著社會的主流價值,用功念書,進入薪水還不錯的金融業。後來是什麼原因,離開了職場?然後又用了七年的時間,慢慢走到了現在的生活,這中間經歷過什麼?我特別想知道的是,從離職到現在,在健康方面發生了什麼變化?(洪仲清老師) 其實我們離職的原因一點也不特別,應該和許多人離職的原因
Thumbnail
Question:一開始兩位順著社會的主流價值,用功念書,進入薪水還不錯的金融業。後來是什麼原因,離開了職場?然後又用了七年的時間,慢慢走到了現在的生活,這中間經歷過什麼?我特別想知道的是,從離職到現在,在健康方面發生了什麼變化?(洪仲清老師) 其實我們離職的原因一點也不特別,應該和許多人離職的原因
Thumbnail
原本不打算繼續寫這個專題,但方格子總會溫馨提醒作者,我想這是很好的事情。 最近一直看到一段話 工作再怎麼難,也不會比沒工作難。 一語點醒夢中人阿。 我真的有很認真的思考,這句話的省思。 一、尋找 沒了工作之後,當然是思索下一份工作在哪裡?自己想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還有就是我們在選工作,工作也在選擇
Thumbnail
原本不打算繼續寫這個專題,但方格子總會溫馨提醒作者,我想這是很好的事情。 最近一直看到一段話 工作再怎麼難,也不會比沒工作難。 一語點醒夢中人阿。 我真的有很認真的思考,這句話的省思。 一、尋找 沒了工作之後,當然是思索下一份工作在哪裡?自己想做什麼?自己能做什麼?還有就是我們在選工作,工作也在選擇
Thumbnail
2022年10月28日,我離開了一間讓我身心俱疲的公司,我知道在還沒確定下一份工作的報到時間就離職,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但忍了一件又一件沒完沒了的事,我毅然決然提出辭呈。
Thumbnail
2022年10月28日,我離開了一間讓我身心俱疲的公司,我知道在還沒確定下一份工作的報到時間就離職,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但忍了一件又一件沒完沒了的事,我毅然決然提出辭呈。
Thumbnail
這篇是自己的第一篇流水帳,不僅是希望增進自己的寫作輸出、紀錄生活,也希望能帶給有類似境遇的讀者有個方向,或是能有個陪伴。 還記得2021年離職後,半帶著悻悻然以及失望的心情回到家鄉,回來後不到一個月,疫情也就逐漸爆發,也算是塞翁失馬。 五、六、七月,夏天的日子,邊躲著疫情,邊消極地找工作。不僅是全世
Thumbnail
這篇是自己的第一篇流水帳,不僅是希望增進自己的寫作輸出、紀錄生活,也希望能帶給有類似境遇的讀者有個方向,或是能有個陪伴。 還記得2021年離職後,半帶著悻悻然以及失望的心情回到家鄉,回來後不到一個月,疫情也就逐漸爆發,也算是塞翁失馬。 五、六、七月,夏天的日子,邊躲著疫情,邊消極地找工作。不僅是全世
Thumbnail
你,有想過離職嗎? 女人迷專欄作家曾彥菁Amazing 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探索自己,也在貴人和朋友的幫助之下成為全職的自由工作者,雖然收入不比之前穩定,但是身心上更自由了。 對不起,(全職工作) 我回不去了~
Thumbnail
你,有想過離職嗎? 女人迷專欄作家曾彥菁Amazing 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探索自己,也在貴人和朋友的幫助之下成為全職的自由工作者,雖然收入不比之前穩定,但是身心上更自由了。 對不起,(全職工作) 我回不去了~
Thumbnail
不知不覺,我離開前一份工作已經一年半了,因為心力交瘁,離職的前半年開始爆發不曾有的尋麻疹,也同時檢查出身體異狀,當時強拉著身軀這把弩想要撐過去,沒想到最後卻是斷了弦。 "每一次的停工,都忍不住對自己的無用道德鞭打。"
Thumbnail
不知不覺,我離開前一份工作已經一年半了,因為心力交瘁,離職的前半年開始爆發不曾有的尋麻疹,也同時檢查出身體異狀,當時強拉著身軀這把弩想要撐過去,沒想到最後卻是斷了弦。 "每一次的停工,都忍不住對自己的無用道德鞭打。"
Thumbnail
又離開了 (我又跳進去、我又跳出來啦!)
Thumbnail
又離開了 (我又跳進去、我又跳出來啦!)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聊到,在自由工作第4年左右,雖然業績最高達到以前當上班族年薪的1.5-2倍。但因為長期錯誤的工作方針,身體累積巨大的疲勞,再加上生活大大小小事的打擊,我陷入人生前所未有的低潮。我好累,也好憂鬱。失去了工作欲望、失去了鬥志的我,為了讓自己有機會喘息復原,只能選擇暫時把一切都停下來。 而這一休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聊到,在自由工作第4年左右,雖然業績最高達到以前當上班族年薪的1.5-2倍。但因為長期錯誤的工作方針,身體累積巨大的疲勞,再加上生活大大小小事的打擊,我陷入人生前所未有的低潮。我好累,也好憂鬱。失去了工作欲望、失去了鬥志的我,為了讓自己有機會喘息復原,只能選擇暫時把一切都停下來。 而這一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