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業」這段時間教我的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無論如何先好好休息
2022年10月28日,我離開了一間讓我身心俱疲的公司,我知道在還沒確定下一份工作的報到時間就離職,是一件很有風險的事,但忍了一件又一件沒完沒了的事,我毅然決然提出辭呈。
當天,我睡得特別好,想到再也不用面對那些對我冷嘲熱諷的嘴臉,心情十分輕鬆,這樣的輕鬆感大概只維持了一周。
莫名的焦慮席捲而來,儘管我不停地告訴自己:「放輕鬆,有股利收入和存款,也有兼職,不會太糟的!」
焦慮沒有一點點的消散!真的!當我反覆強調事情不太糟時,情緒變得更糟了,一邊想著我是一個和社會失去連結的人,莫名恐慌。這時,閱讀拯救了我《最高快樂人生》,這本書告訴你該如何透過正念,活在當下。
當我們迷失在「我的生活可以(或是應該)更好」的迷失當中的時候,我們就會錯失我們真正擁有的唯一人生。
─《最高快樂人生》
當我慢慢調整好自己的呼吸後,有些事情,在忙碌的職涯中從未想明白的,忽然開朗起來了:

太過汲營職場上的成就,反而成為扼殺自己快樂的枷鎖

過去,我常常計算自己可以領到的年薪資,想像那些可能不會發生的災難,這些焦慮讓我忽略了其實我擁有的已經很多了,我從未活在當下,被工作奴役失去了自己。

工作的節奏讓我忘記了生活

在不需要每天朝九晚五的上班後,我開始讀一些過去想讀但卻從未接觸的書,以及上一些一直因忙碌而被拋棄在一旁的線上課程。這些線上課程,跟我的專業財務會計一點關係都沒有,也不覺得這些課程會為我帶來收入的改善,如果是以前凡事功利為先,大概就會放棄這些課程了吧?
因為有充裕的時間,所以可以到菜市場為明天的午餐張羅食材,在菜市場漫步,看著那些各式各樣的食材,突然覺得過去的日子脫離真實的生活很遠,勤勤懇懇的工作,卻很少看過帶著泥的馬鈴薯或帶著水珠的高麗菜。

失業是一份禮物

雖然預期自己未來應該還是會再投入職場,這幾周也突然發現,哇!已經不是社會新鮮人了,找工作可能會越來越不容易。但那又如何呢?焦躁和不安只會遮蔽住你原本可以走的路。收入少就過收入少的生活!
還是希望可以趕快找到工作(笑),並願我永遠不忘這段時間的感受。
願祝各位職涯一切順利,不順者能否極泰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事事如意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37.5度,一個快要發燒快要發燒的溫度。 37.5%,一個我前職場今年新進員工的離職率,會是常態嗎?
沒錯,就像以前唸小學時,大家都討厭『正直』的風紀股長。
但可能過年沾了喜氣,從過年開始陸續接到幾位學生,賺到了不能餬口的微薄收入,學生不多,但每個都花了很大的力氣(笑)。
Amazing Talker?不是學習外語的網站嗎? 過去或許是的,但從2020年11月開始,Amazing Talker開始招募學科家教(數學、生物、化學、會計...等)。
近日在會計事務所的兼職,被指派了一項任務,為記帳客戶申請紓困補助,事務所的所長指明了要抽三成的手續費,當客戶聽到申請手續費抽取三成時,有些客戶直跳腳,他們不滿地抱怨道: 『這是政府補貼我們企業薪資的,為何你們事務所可以抽三成?』
時間多了就想去做些別的事情,剛好這時接到小型事務所的電話,本來我已經表示並沒有在物色新的工作,但所長表示假日或者平日晚上兼職也是可以的,而我其實也對小型事務所的業務範圍有點好奇,於是開始兼職的日子。
37.5度,一個快要發燒快要發燒的溫度。 37.5%,一個我前職場今年新進員工的離職率,會是常態嗎?
沒錯,就像以前唸小學時,大家都討厭『正直』的風紀股長。
但可能過年沾了喜氣,從過年開始陸續接到幾位學生,賺到了不能餬口的微薄收入,學生不多,但每個都花了很大的力氣(笑)。
Amazing Talker?不是學習外語的網站嗎? 過去或許是的,但從2020年11月開始,Amazing Talker開始招募學科家教(數學、生物、化學、會計...等)。
近日在會計事務所的兼職,被指派了一項任務,為記帳客戶申請紓困補助,事務所的所長指明了要抽三成的手續費,當客戶聽到申請手續費抽取三成時,有些客戶直跳腳,他們不滿地抱怨道: 『這是政府補貼我們企業薪資的,為何你們事務所可以抽三成?』
時間多了就想去做些別的事情,剛好這時接到小型事務所的電話,本來我已經表示並沒有在物色新的工作,但所長表示假日或者平日晚上兼職也是可以的,而我其實也對小型事務所的業務範圍有點好奇,於是開始兼職的日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尋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過程,並且提醒讀者活出自己並非達到一個狀態,而是一個過程。
Thumbnail
文章強調,會令人後悔的,是沒有好好生活,而不是沒有好好工作。作者從正式職場轉為自由工作後,發現自己忘記了生活,只顧工作。直到案主提醒,作者才調整作息,學會拒絕影響生活的事情。作者領悟,工作是為了過好生活,而不是為了工作而生活。這提醒我們要珍惜當下的生活,因為這才是最值得後悔或慶幸的。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從 2021離開6年的公司到現在, 經歷了悲傷的事實, 家人罹癌,情人分手,和同事不合, 失業,被炒魷魚,職缺卡到爛缺,進到快倒閉的公司,找到不適合的公司和職位,人際關係的變差……每一次感覺都很有窒息然後被推下懸崕的感覺, 常常會有自我了結的意念, 覺得這年紀已經没救,一切都為時已晚,這世間已經没有
Thumbnail
以下內容是一位後輩離職後告訴我的故事,他說他離職後恢復到正常狀態,內心總是充滿平靜,放空的時候會思考很多之前不會注意到的事情,以下是我聊完天後,認為印象深刻的幾個地方,分享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我在2022年離職,離開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這段時間我體會到混吃等死有多快樂,以及混吃等死是等不到死亡的,誰亂教啊?我現在有工作了,想談談九千多個無業的日子,此篇從根談起,誰不喜歡根呢?根不可以嗎?先簡聊我的離職原因。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的職務是工程人員,在我前期的工程人員是直接現場處理,後來門市數量快速增加,公司人力無法負荷,改委託外部協力廠商第一線處理,工程人員作驗收管理的工作。我是在這個轉換期間人事異動時進來的,進公司第一天到25年後退休的最後一天,原則上我算是做同一職務沒有變過,也沒升遷、輪調過,可見工作能力之不佳^=^。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訴說了作者尋找自己想要做的事情的過程,並且提醒讀者活出自己並非達到一個狀態,而是一個過程。
Thumbnail
文章強調,會令人後悔的,是沒有好好生活,而不是沒有好好工作。作者從正式職場轉為自由工作後,發現自己忘記了生活,只顧工作。直到案主提醒,作者才調整作息,學會拒絕影響生活的事情。作者領悟,工作是為了過好生活,而不是為了工作而生活。這提醒我們要珍惜當下的生活,因為這才是最值得後悔或慶幸的。
Thumbnail
三個多月前,我辭職了。離開讓人感到內耗的地方,我充滿對未來的期待。然而此刻我發現,離開只是解決一部分的問題,而新的挑戰和困難也隨之而來。我的計劃執行狀況乏善可陳,需重新審視並持續執行。
從 2021離開6年的公司到現在, 經歷了悲傷的事實, 家人罹癌,情人分手,和同事不合, 失業,被炒魷魚,職缺卡到爛缺,進到快倒閉的公司,找到不適合的公司和職位,人際關係的變差……每一次感覺都很有窒息然後被推下懸崕的感覺, 常常會有自我了結的意念, 覺得這年紀已經没救,一切都為時已晚,這世間已經没有
Thumbnail
以下內容是一位後輩離職後告訴我的故事,他說他離職後恢復到正常狀態,內心總是充滿平靜,放空的時候會思考很多之前不會注意到的事情,以下是我聊完天後,認為印象深刻的幾個地方,分享給各位參考。
Thumbnail
提離職後的第一個月,心靈的放鬆與對未來的焦慮參半;第二個月,充滿期待、每天都多采多姿地持續往前;第三個月,我卻陷入了一種「散散的」失落狀態。 其實有點掙扎要不要分享這樣的不適狀態?會不會讓讀者更恐懼辭職? 而且,我目前還在嘗試,沒有完全走出這樣的心靈低潮。 但又想想,我確實很厭倦社
Thumbnail
我在2022年離職,離開了只要有人社群顧問。這段時間我體會到混吃等死有多快樂,以及混吃等死是等不到死亡的,誰亂教啊?我現在有工作了,想談談九千多個無業的日子,此篇從根談起,誰不喜歡根呢?根不可以嗎?先簡聊我的離職原因。
Thumbnail
這本書分享了作者辭職後的生活經驗,提出三點內容:人生所需不多、空出時間是必要、安心待業的五個方法。文章主要介紹了這些內容,並提及作者個人經驗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