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當我們對一件事情懷抱著「希望」,意指我們不會被動的等待著願望來自動實現,而是我們會以主動的態度去追求目標。
keyword:希望感、目標、路徑思考、動力思考、認知心理學
本文章之目的
一、了解「希望感」的意義。
二、了解「希望感」的構成要素。
三、擁有「希望感」者之特質。
四、透過實證研究,實踐「希望感」,降低失智風險。
文章開始
國內的學校教育一向重智育的訓練,而輕忽情意的養成,對於如何提升學生對「希望感」受與正向情緒,卻是學校教育經常被忽視的一環。
是故,當個體未能抱持健康的「希望感」時,將會對目標設定造成阻礙、反芻負面訊息與過去失敗經驗、容易受到干擾、缺乏自信、低動機,並缺乏創造替代性的選擇路徑的能力。因此,低希望感的學子往往降低學習的投入與成就。同理,出社會的其他人也不遑多讓,令人擔憂。
樂觀的人生可以勇於面對挫折,凡事充滿信心與希望,對一遇困難、失敗,雖說好漢不提當年勇,憶起自己過去成功經驗可以激起突破困難的勇氣,借用人成功的經驗可以縮短自己摸索解決難題的時間與路徑。
由於,「希望感」(hope)結合目標設定、問題解決、自我效能、挫折因應能力等重要心理能力,頗能夠用來作為提升學習態度的依據,冀望你閱讀本文章之後,有所頓悟。
「希望感」的意義
1995 年希望大師查爾斯.史奈德(Snyder)對於「希望」提出他的看法,所謂的「希望感」是一種個人對目標達成的認知思考歷程,在此一思考過程中,個體將訂定有意義且明確的目標,並根據先前所設定的目標產生動機與策略,據以促進目標之達成。簡單地說,「希望感」是指個人找到達到預期目標的途徑,並充滿動機去運用這些途徑的心理感受。
「希望感」的構成要素
2002年,史奈德與蘭德(Snyder, Rand, & Sigmon)等人認為,「希望感」涉及目標、路徑思考以及動力思考等三種互動歷程。所以,這對我們最直接的啟示是:若要有效提升一個人的希望感,則我們應該分別針對他/她的「目標」、「方法」及「意志力」三大元素一一破解。
一、目標
「希望感」論假設個人的行為是目標取向的,亦即個人的行動會受到其所設定的目標所決定。目標是一連串個人心智活動之方向,而目標可區分為短期目標(例如:冀望個人在過年後第一個月得到好業績,工作圓滿)與長期目標(例如:冀望個人一年後能達百萬業績),且目標必須是個體經認知評估後知覺其有用價值。
目標也可以搭配SMART目標原則。SMART 代表著:明確 (Specific)、可衡量 (Measurable)、可實現 (Achievable)、切實可行 (Realistic)、有時間限制 (Time-bound)等。
舉例說明。為第一季度的每一個月生產至少三種不同的大型行銷資產類型 (例如:電子書、網路研討會、影片、一至兩頁的銷售簡報)。
符合 SMART 的原因:目標明確 (大型行銷資產),可衡量 (三種不同類型),可實現且切實可行 (雖要以專案團隊成員數目為準,但我們可以假設每個月都有足夠人手來完成這些資產),以及有時間限制 (第一季度中的每個月)。
二、路徑思考→方法或策略
人們為了達到其目標,會認為自己具備找出達到目標有用路徑的能力,此種歷程即稱之為 「路徑思考」,亦即個人對於自己找出達到目標有用路徑能力的知覺。
「路徑思考」 包含了個體認為能夠找出至少一個或更多種路徑以達到目標的知覺。一般來說,擁有高希望信念的個體,會認為他能比低希望信念的個體創造出更好的首要路徑,而當此首要路徑無效時,他們也能再創造出另一個更佳的替代路徑。
三、動力思考→意志力
動力思考係指個人對運用路徑或策略以達成目標的能力知覺,亦即是個人對於開始運用路徑以及持續完成它的自我參照思考。高希望感的人會有動力的自言自語,如「我能做到的」、「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攔我」。若在此歷程中遭遇到困難或阻礙時,動力思考能幫助個體驅動動機,以繼續堅持或選擇另一更佳的替代路徑,最終達成目標。
擁有「希望感」者之特質
2006年,史奈德(Snyder, Lehman, Kluck, & Monsson)等人指出,高、低希望感的個體在特質上是有存在差異的。
首先,高希望感的個體之特質包含設定許多目標、設定具體明確的真實目標、設定需付出努力才能達成的目標、偏好正面的自我參照語言、創造許多路徑以達成目標、專注於目標的追求等
再則,低希望感的個體之特質包含設定較少目標、設定模糊不清的不真實目標、設定容易達成的目標、偏好負面的自我參照語言、創造較少的路徑以達成目標、容易受到干擾等六項。
透過實證研究,實踐「希望感」,降低失智風險
「慢跑可預防失智症的理論」是由美國學者阿波特(Abotto)研究團隊所最先提出,他們以人口約2萬人的地區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為期20年的追蹤調查。
研究中分別將罹患失智症的患者與一般無失智症的患者進行統計比較(註:雖然文獻資料呈現一日步行3公里,但原文獻為2哩,約為3.2公里),在日常生活中一日步行約3公里,每週2至3次以上之實行者,與幾乎不步行走路的人相比較,20年後罹患失智症之機率相差42%。
簡單來說,經常走路的人和完全不走路的人相比,罹患失智症的機率低了42%。這「42%」,可說是差距懸殊的數字。
根據「希望感」涉及目標、路徑思考以及動力思考等三種互動歷程。張三每日目標為一日步行3公里或每日至少走5,000步;他採取的策略或方法,則是因工作忙碌運用零存整付的方式,利用晨間或下班後執行;至於,動力思考方面,由於張三屬於高希望感的人,必定會有動力的自言自語,如「我能做到的」、「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阻攔我」。
結語
希望感高低會影響個人對不同難度活動的選擇,以及對該活動的堅持性。希望感高者傾向於選擇有挑戰性的任務,遇到困難仍堅持自己的行為;而希望感低者則相反。
希望感之高低影響人們面對逆境的態度。希望感高者勇於面對逆境,相信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難;而希望感水平低者在困難面前畏首畏尾,選擇規避。
其次,希望感之高低影響新行為的習得和已習得的行為的表現。
最後,根據認知心理學之概念:人類並非是「認知了情境之後才行動」,而是「為了認知情境,因此身體才不得不行動。」也就是說運動或讓身體活動等,都是認知情境所不可欠缺的要素。
失去運動能力,會因此喪失對情境的認知功能。雖然我們普遍認為是因為失智症越嚴重,則身體活動會越貧乏,但事實正與其相反,乃因缺乏身體活動而導致陷入失智症中。冀望大家能夠試著翻轉以往的常識、普遍認知的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