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影響力遊戲。
“帥哥美女最常用的影響力武器可能是他的外貌,當美女拜託男生辦事時,總能順利交託,無論她有沒有耍心機;一位成功人士的影響力武器可能是他的金錢、地位、或權威,當成功人士如馬雲說道理時,他的道理總能被奉為金句,無論這些金句適不適合他人使用。這種影響力是和自身屬性相應的,其他人未必學得來,但還有另外一種影響力武器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學習掌握的。”
這是一本有關順從心理學的書籍,同樣的要求,為什麼有一種講述的方式更容易使人點頭答應?作者分析了這其中的原因,並歸納出六種他稱為「影響力武器」的心理學原理,分別是:互惠原則、承諾和一致、社會認同、喜好、權威、和稀有性。
說成是「影響力」而不是下蠱,是因為使用心理學原理並不保證能成功,但意願可能被加強了,成不成是另外一回事。
我在讀了書摘之後,立刻發覺圈子裡面也經常有影響力武器的影子,不管是刻意為之或是無心插柳,有人經常使用,就表示這些伎倆其實是有效用的。
我節錄了部分的書摘,並且從書裡補足了書摘中沒寫清楚的部分,加之以我在圈內的見聞,拼湊出這篇近八千字的短文(這還短嘛?)。
我寫這篇的目的並非希望宵小們學會這些伎倆,然後去拐騙更多女生,而是希望那些意志不堅定、容易對人妥協、常常不知道為什麼就答應別人了的女孩男孩,能夠警覺到這些心理學原則是如何影響你做決定,使你容易偏離自己原本的堅持,進而可能做了自己不願意的事情而後悔。希望這篇文章能對你有幫助。
============ 正 文 開 始 =============
1. 互惠原則
中心思考是這樣的:「如果你幫過我,我也會更願意幫助你。」聽起來很合理對嗎?但比起直接幫助然後再要求回饋,有更邪惡的利用方式。
這個思考模式的衍伸是:面對善意,我們感到有義務償還;有人對我們讓了步,我們便覺得有義務也退讓一步。
“我友善的向你提出一個大的請求,你說不,那好吧,我不會勉強你,我做出讓步,希望你至少可以滿足我一個簡單得多的請求,你會更可能答應,因為你覺得各讓一步很合理。但事實上,受益的只有我而已。”
這個「讓步遊戲」在圈內的例子可能是這樣:
我可以跟你實踐嗎?你說不,那好吧,我尊重你,不願意實踐我絕對不會勉強你,那你能跟我碰面吃個飯就好嗎?不實踐的,就只是見個面聊聊,時間地點都你看你方便,我都能配合。然後有多少女孩紙就這麼答應出門碰面了,因為一方已經讓步而且釋出善意,臉皮薄的女孩子就會認為不回應這樣的善意很沒禮貌、感覺愧疚,就、答、應、了。可是!如果一開始就直接問能不能出門見面聊聊,女生其實是不會答應的,這就是利用心理學造成的套路。
在溝通性愛議題上也經常被使用,先是提出能不能性交,被拒絕之後,改提出其他較容易的請求,例如抱一下、親一下、用手指插入就好、改用口交或手交代替等等。心態堅定的話,雖然也能面不改色的拒絕,但是這個影響力武器厲害就在於:這個方式會讓你覺得你沒有回應對方的善意而感到愧疚,別人讓了步你卻沒有同樣也退一步,讓你覺得自己很小氣、只有想到自己、沒禮貌...,這個就是利用互惠原則來影響他人決定的例子。
2. 承諾和一致
白話一點的講法就是:「你答應了,你就要做到。」這裡的答應必須要是心甘情願的答應,不是刀架在脖子上、拉拉扯扯的那種答應,個體需要自發性的做出承諾才有效果。像是簽署環保請願書(即使是湊數的)、宣示會成為好公民之類的,都會增加影響自我認知,提高對於類似請求的順從度。在這個過程中,對其他人公開承諾會有更高的效果,自己躲在房間內承諾減肥的效果就很低。類似的應用還有:稱讚小孩很棒,小孩也覺得自己真的不錯的話,之後就會努力維護這樣的評價和觀感。
但承諾和一致原則不是只有這樣而已。這篇講的是邪惡用法,當然不會只有這樣啊(汗)。知道承諾有效之後,衍伸的方式就是引誘你做出一些承諾,然後你會為了遵守承諾而保持一致的決定。
書中舉的例子是汽車銷售員,先是提供比競爭對手低的價格,對於車商當然是虧本的,但經銷商並不打算兌現,目的是誘使潛在客戶決定在本店買車。一旦客戶有了買車的意向,銷售員就會採取一系列的行動來培養客戶的「承諾感」,像是填寫一大堆購車表單、安排貸款試算、試駕一整天、找一大堆理由證明這很划算...。然後「錯誤」就發生了,像是少算了什麼安裝費用之類的,或是老闆扮黑臉說不能這樣賣,要賣高一點的價格才可以,然後銷售員就一直跟你強調,就算這樣價格也跟競爭對手的差不多呀?可是車是你自己選的嘛。客戶通常會照決定好的買下車子。
套路是這樣的:先給人一個甜頭,誘使人做出有利購買的決定。等決定做好了,交易卻還沒最終拍板,賣方巧妙地取消了最初的甜頭。這個影響力武器和互惠原則的操作方式恰好相反,首先提出一個比較小的請求(要求比較少),被接受之後再假裝突發狀況發生,然後把要求提高。
這事情也在圈內發生。圈內朋友跟你約碰面聊天吃飯,說他一個朋友/主人/奴會陪他一起參加,你答應了,你們開始聯絡碰面的時間地點、商量要做些什麼、或許觀摩一下他和朋友怎麼實踐,再看看你要不要隨喜加入。後來朋友跟你說他臨時有事不會出現或是必須提早走,就變成你跟他朋友/主人/奴碰面聊天吃飯。
如果這聽起來只是有點尷尬,更尷尬的其實是從一開始的目的就是誘使你答應和這個主人/奴/朋友的朋友見面,「你朋友」的身分或是性別甚至可能是為了取信於你而捏造的,你的女性朋友有可能是由男主假扮的,但是女性朋友最後沒來,來了個男主或男奴。
這個狀況也經常發生在主奴之間的獎勵行為,主人告訴奴如果達到什麼目標或是答應性交就訂做項圈當作獎勵,但是當奴下定決心要做到之後,甜頭卻因為「種種不是主人的錯」而無法達成了,例如想要訂做項圈的那間店現在沒有在接單了、訂單太滿需要等好幾個月等等(然後一直等到分手都沒有等到項圈)。獎勵被取消之後,奴可能會試圖說服自己:我答應性交是因為主人是主人,不是因為項圈。但是如果從一開始就沒有項圈當作獎勵,奴很有可能不會妥協性交或是拍下照片,承諾和一致原則會在整個過程中改變當事人的自我觀感,意願原本沒有那麼強卻被加強了。
簡單來說,就是下套提高成功率,而這個過程之中都是由對方自主選擇的。
3. 社會認同
在自己不太能判斷什麼是正確的事情時(資訊不足、狀況不明確、意外性太大),我們會根據別人的做法行事,特別是跟自己相似情況的人。
舉例來說,群眾踩踏事件,看到一群人恐慌奔跑時,你不一定能去到源頭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是恐怖攻擊?還是有炸彈?有持槍殺人事件?或是只是有人跌倒造成的推擠?因為不知道實際的情況是怎樣,於是你判斷:跟著周遭的人相同,一起逃離現場是最合適的做法。
這個原則啟動的關鍵在於:「不確定性」
“我們似乎持有這樣的假設:要是很多人在做相同的事情,他們必然知道一些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尤其在我們並不確定的時候,我們很樂意對這種集體智慧投入極大的信任。”
看看去年的衛生紙搶購事件、看看499之亂,其實很多人不是真的需要無線網路吃到飽,特地囤積衛生紙也未必划算,然而看到成山成海的人都在這麼做,所以相信這樣做一定有好處、一定是有智慧的行為。這些都是社會認同這個心理原則造成的影響力。
如果這些人跟自己情況相似時,影響力會更大,例如你周遭的朋友都在加簽某堂課、有家庭的人都要買車、工地的人都要喝威士比。所以廣告商在行銷時就會利用這樣的心理學,目標群眾是上班族時,就拍攝幾個上班族都在使用該產品的影像;穿著吊嘎戴安全帽的工地阿伯小哥喝著提神飲料說讚;主婦煮飯用了XX牌的調味料被老公小孩讚美好吃......等等。
這個心理原則對於剛進入圈子的新人影響力最大,因為他們最缺乏對圈子的認識,資訊不足、對狀況不明確,特別容易上鉤。
真實案例:去到聚會場所時,三三兩兩的人都在一起打屁股綑綁抽插聊天等等,有人問女孩:「你和我一起吧!來這裡大家都是有伴的」女孩想了想,發現「對耶,大家好像都是有人一起的」,然後好像非得要跟這個人(或是其他的人)一起做些什麼才能符合這個場地或社群的氛圍,最後就這麼被拐著做了其實不願意做的事情。
再一個:某個女王聚會時,男奴看到其他男奴都願意和女王互動,所以當抽到要和女王互動、踩踏或甩巴掌時,明明有疑慮,卻因為覺得應該要配合整個活動進行而妥協了。社會認同的影響力在聚會場合中特別強大,請大家務必警覺。
只在網路上社交也不能倖免社會認同帶來的影響力。有的主動會說:「打屁股都是要脫褲子的」或是「實踐最後都會做(愛)」因為新手不知道這個「都是怎樣」是不是真的,甚至會覺得,如果大家真的都脫褲子打,那我好像也應該要脫褲子,因為這是常態,我好像應該要符合常態。新手常常會被這樣的言論影響,會因為自己沒有符合社會認同而感到虧欠,被拐著嘗試一些其實自己原本沒有願意做的事情。
破解這個影響力武器的方法,就是消滅不確定性,去檢視社會認同提供(或是對方告訴你的)的資訊,這些事情在入圈一陣子之後,因為越來越了解圈子的慣例和非慣例,影響力就會越來越小。
在還沒有變成老屁股之前,新手可以記得一件事:很重要的事情不要依賴群眾認同,必須親自權衡優劣得失,例如跟人見面、實踐、性交、影像紀錄這些事情都是特別重要的。
========== 為了避免大家看到睡著我分了上下篇 ===========
《本文最早寫於2019年於臉書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