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誌預告】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下,熱愛把我們串連在一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J編常說小誌就像是他的小孩,現在邁入第二期的小誌也算個青少年了,出門在外如果沒有朋友可能還會顧慮他是不是缺乏社交。別擔心,小誌的交友狀況非常穩定,我們現在就來介紹一下小誌的友好刊物和團隊吧!
第五期的小誌之友環節邀請到的是曾經採訪過我們的《Seventeen Plus》獨立雜誌。由大一的總編輯韻琳,和大二的主編懌昀所組成,創辦初衷是「透過文字和雜誌,聚集不同形式的創作者作品,帶給讀者任何可能性。一邊產出,一邊記錄和我們一起長大的世代。」去年夏天,他們透過嘖嘖募資平台成功出版第二期《在動盪不安的時代,你找到熱愛了嗎?》,透過創作與文字,向時代提出疑問,讓讀者們在字裡行間與更多的未知中,發掘屬於自己的解答。
我們訪問到編輯二人對於「動蕩不安的時代」以及「熱愛」的個人見解,懌昀以整個時代浪潮作為出發點,談到疫情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雖然網路的存在不至於讓彼此陷入寂寞的窘境,不過容易使各項事物被放大檢視,同時也多了許多娛樂誘惑,所以必須做出一些取捨,才能真正專注於該辦的事。韻琳則以自身經驗作為出發點,談到最近來到臺北,比起以前在台南一直想追求,現在反而更注重取捨。在取捨之前你必須知道你想要什麼、你不想要什麼,然後清楚自己的方向和道路在哪裡。
至於熱愛,懌昀認為熱愛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進入心流、拋開時間、廢寢忘食,並且享受其中。韻琳則認為以前的自己可能會回答的天馬行空,現在反而覺得熱愛除了享受,也要看到熱愛之外的現實面。再怎麼熱愛的事情一定會有遇到的困難與挑戰,但也是因為熱愛,才能讓我堅持做下去。像是做雜誌很多時候覺得很累,為什麼要找這麼多事情給自己做?但對自己來說這就是一個克服的過程。在熱愛之中也要知道,可能會遇到很多挫折,但還是要去嘗試。
回到標題提出的疑問,我們一定要找到熱愛嗎?編輯二人異口同聲的回答:「不一定。」懌昀以做雜誌為例,他認為這是一件放鬆的事,是生活中的小確幸,讓他可以盡情的發展自己的想法。韻琳則説,如果熱愛需要尋找的話,那就不是熱愛了。熱愛應該要在生活裡面,不會強調一定要找到。
綜合上述,所以他們為什麼會選擇「熱愛」當作第二期的主題呢?韻琳這才回答道:「其實我先想好這個主題才找到懌昀。申請大學的我是最動盪不安的時期,加上去年的疫情,動盪不安這個詞滿扣合我們的生活。我們就想說如何在這之中繼續往前,在這些動盪不安之下,可以如何找到目標,以及熱愛。」......
想知道更多《Seventeen Plus》獨立雜誌的後續嗎?《因為我們年輕》WAY小誌第五期《我們在 Hashtag 裡尋找自己的 #世代》募資計畫將於2022年三月上線,敬請期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西元 2000 年,二十一世紀,伴隨著網路與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誕生了。 每個人對於我們都有不同的定義與和詮釋,因此出現了XYZ世代、I世代、C世代(Covid-19)、千禧世代、2000 後世代...諸如此類的世代名稱。 世代會殞落,會更迭,我們該如何紀錄與延續世代?
「突然發現竟然沒有自學生的迷因,然後我就辦了。這裡是個自學生取暖舒壓、非自學生了解自學生態的好地方。」這句話寫在「自學生迷因」IG帳號的首頁,也是自學生迷因故事的起頭。
體制與自學,兩者看似互不相關。很多人認為,體制生就是體制生,自學生就是自學生,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但真是如此嗎?
對你來說,「未來」意味著什麼呢?是一場未知的精采冒險?是充滿迷霧的十字路口?是充滿希望與盼望的人生?抑或是在選擇與取捨當中做出選擇,甚至必須在即將到來的里程碑中把握機會?
他是陳毅,他是一位青年作家和紀錄片導演。他在高中時創辦獨立媒體——草根青年發聲網,以特殊選才上了中央大學,大學期間仍不忘初心繼續寫作,出版個人自傳《18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耗時兩年拍攝《1819》紀錄片,在紀錄片裡討論讀書的意義與人生的價值,並出版《在長大之前,紀錄片1819拍攝紀實》。
在你記憶中的青春時光裡,你是怎麼度過的呢?是在球場上揮灑汗水,還是在教室中苦讀備戰?是在學生活動中耀眼活躍,還是認為自己只是無名小卒?不論是什麼樣子的你,都是青春。
西元 2000 年,二十一世紀,伴隨著網路與瞬息萬變的世界,我們誕生了。 每個人對於我們都有不同的定義與和詮釋,因此出現了XYZ世代、I世代、C世代(Covid-19)、千禧世代、2000 後世代...諸如此類的世代名稱。 世代會殞落,會更迭,我們該如何紀錄與延續世代?
「突然發現竟然沒有自學生的迷因,然後我就辦了。這裡是個自學生取暖舒壓、非自學生了解自學生態的好地方。」這句話寫在「自學生迷因」IG帳號的首頁,也是自學生迷因故事的起頭。
體制與自學,兩者看似互不相關。很多人認為,體制生就是體制生,自學生就是自學生,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但真是如此嗎?
對你來說,「未來」意味著什麼呢?是一場未知的精采冒險?是充滿迷霧的十字路口?是充滿希望與盼望的人生?抑或是在選擇與取捨當中做出選擇,甚至必須在即將到來的里程碑中把握機會?
他是陳毅,他是一位青年作家和紀錄片導演。他在高中時創辦獨立媒體——草根青年發聲網,以特殊選才上了中央大學,大學期間仍不忘初心繼續寫作,出版個人自傳《18後,成為你想成為的大人》,耗時兩年拍攝《1819》紀錄片,在紀錄片裡討論讀書的意義與人生的價值,並出版《在長大之前,紀錄片1819拍攝紀實》。
在你記憶中的青春時光裡,你是怎麼度過的呢?是在球場上揮灑汗水,還是在教室中苦讀備戰?是在學生活動中耀眼活躍,還是認為自己只是無名小卒?不論是什麼樣子的你,都是青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愛情的看法。探討當前國中生在戀愛中的行為模式及其對愛情的理解,反思年輕人對愛情的追求與迷思。透過周遭的觀察,分析為何許多年輕人在面對戀情時難以持久,以及社交中的價值觀影響,提出對於友情和獨處能力的重要性。希望藉此啟發更多人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在【小說狂人】上傳一部《短篇小說集-戀愛三部曲》:裡面收錄<習慣>、<際遇>、<答案>三篇短篇小說。 這是用AI做的封面。 都是學生時期寫的短篇小說。  取名《戀愛三部曲》,感覺好像是「愛情的三階段」,但也就是在不同時期,表達自己對女孩子的欣賞之意罷了,並未正式交往。
Thumbnail
在充滿掙扎與矛盾的成人世界裡,我們都歷經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選擇與放下。每個人生轉換的必經階段,或許是被迫變化的環境,亦或者是沒有親緣的約束,青春與友誼,總是最容易被遺忘在時間之流裡。所以那些有幸能夠持續一生的友誼、那些偶爾一通電話,還能訴諸心中多年惦念的好友們,更顯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對於青少年的愛情來說,它可以如此溫柔,充滿煩惱與不成熟,然而也可能是充滿背叛和慾望的故事。這篇文章描述了兩位高中生的愛情故事,由戀愛、暗戀到告白等情節,深刻描寫了青春期的愛所包含的溫柔、無奈和迷失。文章以及一些劇情透漏,請小心服用。
喜歡的定義是什麼?只存在於外在以及性吸引力嗎? 最近身邊的姊妹們,不約而同的都和弟弟們在約會,令人訝異的是,弟弟們總是在短短幾次約會後,輕易的就把自己的喜歡交出來,也許這就是二十初的魅力所在?不拖泥帶水、不猶豫不前,因為我喜歡你所以我坦然地告訴你,是啊,若我們今天也在那個青春歲月,會覺得這樣的人是
這是一篇描述作者日常生活瑣事的文章,從學校生活到個人情感狀態都有所涉及,描述了跟不同人的相遇和交流,每個日子的瑣事瑣碎、真實,給閱讀者一種親切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在成長之後,人們對戀愛逐漸失去了熱情,生活中的世俗事務佔據了更多時間。這篇文章描述了關於青春戀情的故事,以及在成熟後,人們如何面對距離的改變。文章反映了隨著成長,人們的價值觀和興趣也在改變。
「 We are only here briefly, and in this moment I want to allow myself joy.」 做愛沒有想像中有意思,反而覺得有人關心和在乎你比這些肉體關係更讓人淪陷與嚮往。 追求能共同成長與分享生活的關係,同時要不斷練習在每個選擇上好好愛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面對愛情的看法。探討當前國中生在戀愛中的行為模式及其對愛情的理解,反思年輕人對愛情的追求與迷思。透過周遭的觀察,分析為何許多年輕人在面對戀情時難以持久,以及社交中的價值觀影響,提出對於友情和獨處能力的重要性。希望藉此啟發更多人思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在【小說狂人】上傳一部《短篇小說集-戀愛三部曲》:裡面收錄<習慣>、<際遇>、<答案>三篇短篇小說。 這是用AI做的封面。 都是學生時期寫的短篇小說。  取名《戀愛三部曲》,感覺好像是「愛情的三階段」,但也就是在不同時期,表達自己對女孩子的欣賞之意罷了,並未正式交往。
Thumbnail
在充滿掙扎與矛盾的成人世界裡,我們都歷經過許多大大小小的選擇與放下。每個人生轉換的必經階段,或許是被迫變化的環境,亦或者是沒有親緣的約束,青春與友誼,總是最容易被遺忘在時間之流裡。所以那些有幸能夠持續一生的友誼、那些偶爾一通電話,還能訴諸心中多年惦念的好友們,更顯得格外珍貴。
Thumbnail
對於青少年的愛情來說,它可以如此溫柔,充滿煩惱與不成熟,然而也可能是充滿背叛和慾望的故事。這篇文章描述了兩位高中生的愛情故事,由戀愛、暗戀到告白等情節,深刻描寫了青春期的愛所包含的溫柔、無奈和迷失。文章以及一些劇情透漏,請小心服用。
喜歡的定義是什麼?只存在於外在以及性吸引力嗎? 最近身邊的姊妹們,不約而同的都和弟弟們在約會,令人訝異的是,弟弟們總是在短短幾次約會後,輕易的就把自己的喜歡交出來,也許這就是二十初的魅力所在?不拖泥帶水、不猶豫不前,因為我喜歡你所以我坦然地告訴你,是啊,若我們今天也在那個青春歲月,會覺得這樣的人是
這是一篇描述作者日常生活瑣事的文章,從學校生活到個人情感狀態都有所涉及,描述了跟不同人的相遇和交流,每個日子的瑣事瑣碎、真實,給閱讀者一種親切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藉由小説《聊天記錄》探討關於情感關係的多種可能性,討論了一對一關係和開放式關係、不同人數之間的平衡和溝通、喜歡和愛的區別,以及當下社會對多元愛情觀的迷失和追尋等話題。最後,我們能否同時愛著很多人的觀點。
Thumbnail
曾經有人跟我說,這世界就是各種關係的組成:與自己的關係、與他人的關係、與自然的關係....,在各種關係裡,我們或進或退,有時候付出得太多,有時卻又給得不夠,有時候很滿意自己,有時又對自己生氣。但是,這些都沒有關係的。因為,過程裡,我們都在慢慢地練習,練習愛與被愛,練習接納不完美,但可以完整的自己。
Thumbnail
在成長之後,人們對戀愛逐漸失去了熱情,生活中的世俗事務佔據了更多時間。這篇文章描述了關於青春戀情的故事,以及在成熟後,人們如何面對距離的改變。文章反映了隨著成長,人們的價值觀和興趣也在改變。
「 We are only here briefly, and in this moment I want to allow myself joy.」 做愛沒有想像中有意思,反而覺得有人關心和在乎你比這些肉體關係更讓人淪陷與嚮往。 追求能共同成長與分享生活的關係,同時要不斷練習在每個選擇上好好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