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漢文字尋見創世記(24)—巴別塔反叛(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6 分鐘

----巴別塔反叛(二)—巴別塔後人類起源追溯紀實----

----巴別塔反叛(二)—巴別塔後人類起源追溯紀實----

----巴別塔反叛(二)—巴別塔後人類起源追溯紀實----


大洪水審判過後,挪亞一家八口人類重新在地上生活,生養眾多,遍佈全地,而後分開居住於不同之地方,形成不同的邦國及部族;而大洪水後約 100 年時間,當第 15 代祖法勒出生時(B.C. 2249年),原本相連之盤古大陸開始發生大陸漂移及分隔情形;而同時也因為巴別塔事件,讓分離的「地」使當時全地的「人」漂移到地極各處......。

⏩巴別塔後紀實

⏩各國各族散佈地極

  萬物的最初起源為何?進化論學說的「偶然」大概便是最常聽到的「科學」解釋,但是萬物哪來那麼多的偶然呀!再則,像是用來推估化石年代的輻射半衰期探測方式(鈾鉛間衰變)或碳-14 半衰期探測方式(氮碳間衰變),前者本身的半衰期約40億年,後者半衰期約 5000 年,不言其他,簡單如果用兩種估測方式來估測同一種化石待測物,估測結果自然天差地別及荒誕不羈了;至於如此大的半衰期誤差自是更加匪夷所思了......。有關人類起源的進化論「科學」解釋已然被證明矛盾錯誤百出,人類的起源自是應從聖經來找尋答案。

  聖經曾詳細記述大洪水審判過後,亞當的第 10 代及第 11 代後裔挪亞一家八口人類重新在地上生活,生養眾多,遍佈全地,而後分開居住於不同之地方,形成不同的邦國及部族;而在大洪水後約 100 年時間,因為發生巴別塔事件,以寧錄為首的部族再次背離 神,因此 神便讓「地」分離,使當時全地的「人」漂移到地極各處;這應當是相當於第 15 代祖法勒出生時( B.C. 2249 年)發生的事件,讓原本相連之盤古大陸因此而開始發生大陸漂移及分隔(參照專題系列 4 人類的起源(一)—亞當後裔人名演義)。

⏩盤古大陸分裂漂移

⏩大陸漂移學說

  西元 1915 年德國學者韋格納(Alfred Lothar Wegener, 1880~1930 年)在「大陸與大洋的起源」一書,首次提出發表「大陸漂移學說」,他是一位德國地質學家、氣象學家和天文學家。大陸漂移學說重點乃認為目前分散的大陸最早都是相連在一起的,以前原是一整塊大陸,以後再開始分裂成數塊,分向各方漂移,造成目前所見的各大陸分布情形。魏格納引用氣候、古生物學證據(世界上有很多生物係分佈在同一時代的不同大陸之上)、冰川作用的證據(古冰川的流動方向係由大陸中心向四方流動)、岩層和地質構造線等之可以橫亙海洋互連,和大陸邊緣的幾何形狀上的配合(尤其非洲大陸西岸與南美東岸邊緣幾近完美的拼圖組合)等,皆證明所有的大陸最早是連在一起,之後因故再發生漂移。

⏩盤古大陸分離的化石證據

  圖一顯示盤古大陸存在的證據,那便是同樣的物種化石居然分佈在現今第三世界各大洲。盤古大陸的化石證據包括現在相距很遠的大陸上存在相似和相同的物種。例如,在南非洲、印度和南極洲發現了獸科動物水龍(學名:Lystrosaurus,意為「鏟子蜥蜴」)的化石;舌翅目植物群的成員(舌羊齒屬(學名:Glossopteris),又名舌葉松屬,是一屬已滅絕的種子蕨)則在南美洲、南非洲、南極洲及澳洲一起被發現;再則,在南美洲及南非洲南部同時發現一种小型水生爬行動物中龍(屬名:Mesosaurus);另外,則在南美洲及非洲中部同時發現一種肉食性犬齒獸類犬頭龍(學名:Cynognathus)。因此,如果第三世界的大陸處於現在的相對位置,那麼這些動植物化石的分佈範圍將從極地圈直到赤道......,因此,盤古大陸如果不是相連在一起,同種同屬化石古生物是不可能如此分佈地。

raw-image

圖一盤古大陸存在證據—化石在各大洲的分佈

  此外,對明顯極地漂移路徑的古地磁研究也支持盤古大陸的理論,地質學家可以通過檢查岩石中磁性礦物的方向來確定大陸板塊的運動;當岩石形成時,它們具有地球的磁性,並指示磁極相對於岩石的方向。連續性的山脈和山谷是由於板塊構造碰撞以及地震和裂縫作用擠壓而形成的,也為盤古大陸提供了進一步的證據......。

⏩盤古大陸分離過程

  自亞當以降至挪亞,繁衍共 10 代後裔子孫(含亞當),而第 10 代挪亞 600 歲時發生大洪水後,至第 15 代後裔法勒(Peleg)時,續共繁衍 5 代後裔子孫。大洪水後約再歷經 100 年的時間,至法勒出生時( B.C. 2249 年),法勒意即發生分隔及地震的意涵,是否原本相連之盤古大陸,自此時開始發生大陸漂移及分隔呢?!正如《創世記》10:25所記述:「希伯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名叫法勒(就是分的意思),因為那時人就分地居住;法勒的兄弟名叫約坍。」

  圖二~顯示盤古大陸漂移及人類地球環境變化示意圖:第一個世界有天上的水層保護住地(像是現在的溫室環境),而地則為一個完整連結的盤古大陸,伊甸園應在盤古大陸的某處,亞當夏娃違背 神的吩咐,受到魔鬼撒旦的試探,吃了禁果想要跟 神一樣,可以讓自己有智慧及分辨善惡,而被逐出伊甸園,無法再回來得永生生命,這時的地也受到 神的詛咒,必須要「勞苦」才可得食維持生命,漢文字的「」正對應此聖經描述的情景。

  第二個世界的天已經沒有天上的水層保護住地,而盤古大陸也因著天上水層破了,發生大洪水,讓地上幾乎所有有氣息的動物及敗壞的人都滅絕了,只留存敬畏 神的義人挪亞一家八口因著方舟而得延續生命,繼續生存下去。漢文字的「渰淹」正對應此聖經描述的情景。

  第三個世界的天除已經沒有天上的水層保護住地外,而盤古大陸在大洪水後,敬畏 神的義人挪亞一家八口開始及延續族裔生命。挪亞是亞當後第 10 代族裔,閃、含及雅弗是第11 代族裔,根據聖經文字記載,三代族裔共有閃族裔 26 族、含 30 族及雅弗 16 族, 神要求各族要遍佈極地,但其中一個族裔(含的兒子第 12 代族裔寧錄,號稱世上英雄之首)卻欲建一個高「」與 神及天使對抗,此即為巴別塔叛亂事件,漢文字的「」正對應此聖經描述的情景。神造的人因著合一的口音及外型而再次背叛 神,因此,巴別塔叛亂事件後,神便變亂人類各族的口音及膚色;同時開始更讓人加速 「遍佈極地」 ,根據聖經的記載線索,我們合理推測應該在第 15 代族裔法勒(亦即分離之意)時,盤古大陸開始發生大分隔,而逐漸成為今天的第三個世界。

第一個世界

raw-image

圖二第一個世界的天與地(天上的水層及盤古大陸)

第二個世界

raw-image

圖三第二個世界的天與地(天上的破水層及盤古大陸)

第三個世界

raw-image

圖四第三個世界的天與地(天上的破水層及分裂的盤古大陸)

  總結以上的聖經記述過程,描繪盤古大陸漂移及地球環境變化,人類從第一個世界(亞當夏娃二人所代表繁衍之後裔)至第二個世界(挪亞一家八口所代表繁衍之後裔),再至第三個世界(挪亞一家八口在盤古大陸分隔後所記敘繁衍迄今之後裔),這時的世界,天上原本的水層早破了、天窗早開了、地土早裂了、人類也早離了,而氣候、海洋、河流也跟著發生大變了,文化、語言、種族也跟著發生大差異了圖五大致顯示盤古大陸分隔變化過程示意。

圖五盤古大陸分離變化參考示意圖

⏩第二個世界的產生

  《創世記》10:1~32 全章詳細記載亞當以降第 10~16 世代各國各族後裔族譜,代表大洪水審判過後,人類重新在地上生活,經過一段時間,挪亞一家八口生養眾多,遍佈全地,而後分開居住於不同之地方,形成不同的邦國及部族。從挪亞三個兒子閃、含及雅弗後代所形成的邦國及部族約有 70 個,這 70 個挪亞後代的名字,其中 14 個是屬「雅弗」家族,30 個是屬「含」家族,26 個屬「閃」家族,詳見圖六表一亞當以降第 10~16 世代各國各族後裔(參專題系列 5 人類的起源(二)—亞當後裔年壽演義;專題系列 6 人類的起源(三)—亞當後裔編年歷史演義。;專題系列 10 聖經歷史事件及人物之對比(中國的皇朝(四)—聖經與中國歷史の對比

  70 個名字有些是個人名字,有些是國族名字,有些在後來聖經的記載中陸續提及(如:瑪代、亞述),有些則只在研究古人類文明的文獻中才看得到,而有些則早已失傳。「雅弗」、「含」及「閃」後裔家族記載如後,其中,迦南西尼族人便是「秦人」?約坍各支族部份便是信奉「單一真神」的各族「漢人」?

圖六:亞當以降第 10~16 世代各國各族後裔;迦南西尼族人便是「秦人」?約坍各支族部份便是信奉「單一真神」的各族「漢人」?

圖六:亞當以降第 10~16 世代各國各族後裔;迦南西尼族人便是「秦人」?約坍各支族部份便是信奉「單一真神」的各族「漢人」?

⏩雅弗的後裔(14個國族):

  《創世記》10:2~5首先記載「雅弗」的後裔,一般認為他們分散居住於歐亞陸地上巴勒斯坦以西和以北的地方,是現今歐洲人的祖先。這些記錄的子孫中,例如像是「瑪代」是波斯人;「雅完」是希臘人;「他施」是西班牙人;「歌篾」及「瑪各」是居住於黑海的高加索人;「土巴」與「米設」是土耳其人等。

⏩含的後裔(30個國族):

  《創世記》10:6~20接著記載「含」的後裔,包括的國族最多。一般認為他們住在亞細亞的西南部及非洲東北部,是現今非洲人的祖先。較確定的有:「古實」是衣索比亞人;「利哈比」是利比亞人;「麥西」是埃及人;「弗」是埃及西部之人;「迦南」是迦南人;「示巴」是阿拉伯南部的人;「巴別」、「以力」、「亞甲」、「示拿」都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的南部;「尼尼微」是亞述的大城;「非利士」是非利士人;「迦斐託人」是革哩底與附近的島民;「西頓」位於腓尼基;「亞瓦底人」、「哈馬人」居住於腓尼基;「赫」是赫人;「耶布斯人」、「亞摩利人」、「革迦撒人」、「希未人」都是屬於迦南人。

⏩閃的後裔(26個國族):

  《創世記》10:21~32記載「閃」的後裔,一般認為散居在底格里斯河及幼發拉底河的谷地,就是從波斯灣至地中海之間的地帶。今日在中東的阿拉伯人和猶太人都是閃的後代。其中較確定的有「以攔」位於巴比倫的東部;「亞述」是亞述;「路德」是小亞細亞的呂底亞;「亞法撒」位於伊拉克之北;「亞蘭」居於美索不達米亞的北面;「希伯」是希伯來人的祖先。

⏩世上英雄之首寧錄

  《創世記》10:6,8記述:「含的兒子是古實、麥西、弗、迦南。古實又生寧錄,他為世上英雄之首。」含所生的後代寧錄,被聖經記述稱為「英勇的獵戶」,也是「世上英雄之首」,英勇善獵征服當時許多邦國及部族,並建立廣大的邦國與政治強權,其統治疆域基本上就是亞述帝國與巴比倫帝國所佔的美索不達米亞地當時背叛離 神的人類在建造巴別塔時,寧錄便是事件首謀。上帝想了一個非常奇妙的方式,將當時這些人類的共同語言混亂,並將盤古大陸分離,讓他們藉以分散到世界地極各地,無法再建造巴別塔。

⏩第三個世界的產生

⏩「地」讓全地的「人」漂移

  《創世記》10:25記述:「希伯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名叫法勒(就是分的意思),因為那時人就分地居住;法勒的兄弟名叫約坍。」…人就分地居住…。」試想,盤古大陸漂移後發生分隔及地震,必然造成地殼飄移、錯動及擠壓等結果,南美洲、澳洲、印度大陸,以及其他分裂諸島等便分開散佈至人類第二次的世界位置上,亦即是現在這個世界的景況呢?而第二次的世界最早新住民,便是我們現在所謂的「原住民」!?約當 BC 2249 年法勒(Peleg)時期,地開始分離(註:相當於中國歷史的傳說時期,即神農、黃帝、蚩尤等人物出現時期),是分離的「地」讓當時全地的「人」漂移到地極各處,這次劇變對於地球的環境真的影響很大,地理學和地質學都證明地球陸地的版圖本是一塊,只是在古代分裂了,最明顯的就是大西洋(The Atlantic Ocean),裂縫於今仍還以每年數吋之速度向兩方挪移。包括歐亞大陸、印度半島、中南半島、南極洲大陸、澳洲大陸、美洲大陸、太平洋各島嶼等;而橫亙阻隔的山脈河川亦於焉而成,其中如喜馬拉雅山脈便應是印度半島漂到南亞後擠壓撞出的橫亙阻隔山脈

⏩迦南分散西尼族人便是秦人?

  《創世記》10: 15~18記述:「迦南生長子西頓,又生赫和耶布斯人、亞摩利人、革迦撒人、希未人、亞基人、西尼人、亞瓦底人、洗瑪利人、哈馬人,後來迦南的諸族分散了。」主要居住在迦南地的迦南七族為赫人、革迦撒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而分散(spread abroad)的迦南諸族便是西頓、亞基人、西尼人、亞瓦底人、洗瑪利人及哈馬人等六族。例如六族中有一說法是西尼(希尼)人(Sinite)即是移居至東方中國的一個支族現代希伯來文中國人(秦人)的複數形式就是Sinim,而聖經《以賽亞書》也稱為西尼(希尼)人(Sinim),西尼人所在地指向東方的秦國,也就是中國《申命記》7:1~2記述:「耶和華--你神領你進入要得為業之地,從你面前趕出許多國民,就是赫人、革迦撒人、亞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共七國的民,都比你強大。耶和華--你神將他們交給你擊殺,那時你要把他們滅絕淨盡,不可與他們立約,也不可憐恤他們。」迦南七族佔據迦南地,是原被上帝所詛咒的民族,也是攔阻以色列人得到 神應許之地的敵人

⏩希伯來約坍支族分散至東方?

  希伯來民族從希伯傳下二個支流,一支是法勒(Peleg),另一支是約坍(Joktan),法勒是分開的意思,約坍是小及年輕的意思(《創世記》10:25),另外,《創世記》10:26~28記述:「約坍生亞摩答、沙列、哈薩瑪非、耶拉、哈多蘭、烏薩、德拉、俄巴路、亞比瑪利、示巴、阿斐、哈腓拉、約巴,這都是約坍的兒子。」。從《創世記》中記述可見,約坍這一大家族長共生有十三個兒子,他們的名字也被一一記載在聖經裡,但之後聖經並未再說明其真正去處法勒及約坍相當於中國歷史的傳說時期,即神農、黃帝、蚩尤等人物出現時期,約坍的後裔應是另一支強大的希伯來族移民,遠離了西亞洲,向東方播遷黃帝移民以前出身未明,約坍移民以後去向成謎。他們是不是同一個人,在兩河流域名叫約坍,移民到中原以後變成黃帝,這應也是聖經未解之謎?

西尼人所在地指向東方的秦國,也就是中國...

西尼人所在地指向東方的秦國,也就是中國...

迦南七族佔據迦南地,是原被上帝所詛咒的民族...

迦南七族佔據迦南地,是原被上帝所詛咒的民族...

表一:亞當以降第10~16世代各國各族後裔

亞當以降第10~16世代各國各族後裔-1

亞當以降第10~16世代各國各族後裔-1

亞當以降第10~16世代各國各族後裔-2

亞當以降第10~16世代各國各族後裔-2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P. の SALON
11會員
29內容數
從漢文字當中居然可以尋見平行聖經的史料來源;而且與聖經《創世記》中所描述的許多敘述內容相同,諸如:世界的創造、人類的墮入罪惡,以及挪亞的大洪水等生動精確的全貌梗概及毫不渾沌的細節描繪,您會有什麼反應呢?本專題將陸續以系列文章敘述那令人驚奇的全貌梗概及細節描繪,並進一步連結那隱藏在漢文字裡的聖經真理......。
L.P. の SALON的其他內容
2023/10/10
民國元年(西元 1912 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民國後即陷入長久內憂外患,並發生「洪憲帝制」復辟事件。「五色旗」可說源自中國歷史五行觀念所設計而出,最初始時曾被國民政府選為中華民國國旗;民國17年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始正式經由國民政府立法通過,頒行全國使用,成為中華民國國旗。
Thumbnail
2023/10/10
民國元年(西元 1912 年)國父孫中山先生建立中華民國後即陷入長久內憂外患,並發生「洪憲帝制」復辟事件。「五色旗」可說源自中國歷史五行觀念所設計而出,最初始時曾被國民政府選為中華民國國旗;民國17年北伐成功全國統一後,「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始正式經由國民政府立法通過,頒行全國使用,成為中華民國國旗。
Thumbnail
2023/10/09
常聞要求『身、心、靈』­­健康發展,但要如何行方能讓『身、心、靈』都­­健康呢? 『身』是指與己的關係,『心』是指與人的關係,『靈』是指與神的關係;『身、心、靈』健康發展,便是分別透過與己之『道德』修養、與人之『倫理』關係,及與神之『真理』認知,最後交織而成健全且健康的靈命果實。
Thumbnail
2023/10/09
常聞要求『身、心、靈』­­健康發展,但要如何行方能讓『身、心、靈』都­­健康呢? 『身』是指與己的關係,『心』是指與人的關係,『靈』是指與神的關係;『身、心、靈』健康發展,便是分別透過與己之『道德』修養、與人之『倫理』關係,及與神之『真理』認知,最後交織而成健全且健康的靈命果實。
Thumbnail
2022/07/08
人類有許多自然界崇拜宗教,在神話、傳說及歷史的演進過程中曾產生各自的三一論述迄今,但皆乃是其宗教哲學家失卻真神觀念與認識,想以人類有限心智及殘缺之言,窮盡心力,試圖參透發明三一真神奧秘。古巴比倫、中國、印度、古希臘及埃及也都曾出現三一論學說思想及三一論多神之宗教信仰乃為人類道德與靈性墮落的病兆...
Thumbnail
2022/07/08
人類有許多自然界崇拜宗教,在神話、傳說及歷史的演進過程中曾產生各自的三一論述迄今,但皆乃是其宗教哲學家失卻真神觀念與認識,想以人類有限心智及殘缺之言,窮盡心力,試圖參透發明三一真神奧秘。古巴比倫、中國、印度、古希臘及埃及也都曾出現三一論學說思想及三一論多神之宗教信仰乃為人類道德與靈性墮落的病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在動物的演化史中,寒武紀大爆發堪稱其中最重要、最引人入勝的時期。大爆發的發現源於早期對地層化石的研究,當時人們驚訝地發現,寒武紀地層中突然出現了大量豐富多樣的動物群化石,與前一時期的地層相比,這是一個極其戲劇性的轉變,也展開了顯生宙時代。早在18世紀,古生物學家威廉·布克蘭就曾談論過這一現象,連
Thumbnail
在動物的演化史中,寒武紀大爆發堪稱其中最重要、最引人入勝的時期。大爆發的發現源於早期對地層化石的研究,當時人們驚訝地發現,寒武紀地層中突然出現了大量豐富多樣的動物群化石,與前一時期的地層相比,這是一個極其戲劇性的轉變,也展開了顯生宙時代。早在18世紀,古生物學家威廉·布克蘭就曾談論過這一現象,連
Thumbnail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生命的演化應該是由簡而繁,由少而多,漸次地佈滿地球的舞台。但是地質紀錄卻告訴我們不是這麼一回事。大約在五億四千四百萬年前,地質學上的寒武紀年代,它的地質紀錄顯示,在短暫的幾百萬年到仟萬年間,所有的動物門全數出現,動命生命由單調乏味瞬間轉變為多樣與燦爛,地球舞台上搖曳著各式各樣的動
Thumbnail
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生命的演化應該是由簡而繁,由少而多,漸次地佈滿地球的舞台。但是地質紀錄卻告訴我們不是這麼一回事。大約在五億四千四百萬年前,地質學上的寒武紀年代,它的地質紀錄顯示,在短暫的幾百萬年到仟萬年間,所有的動物門全數出現,動命生命由單調乏味瞬間轉變為多樣與燦爛,地球舞台上搖曳著各式各樣的動
Thumbnail
白堊紀晚期北半球的勞亞大陸與南半球的岡瓦納大陸在動物組成上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北半球的植食動物以鴨嘴龍科與角龍科為代表的鳥臀目為主,頂級掠食者大多是暴龍科,而南半球的植食動物則多為泰坦巨龍類,頂級掠食者以阿貝力龍科與大盜龍科為主。這被認為是因為兩塊大陸徹底分裂形成海洋屏障阻隔了兩側動物的擴散遷徙所形成
Thumbnail
白堊紀晚期北半球的勞亞大陸與南半球的岡瓦納大陸在動物組成上出現了明顯的差異。北半球的植食動物以鴨嘴龍科與角龍科為代表的鳥臀目為主,頂級掠食者大多是暴龍科,而南半球的植食動物則多為泰坦巨龍類,頂級掠食者以阿貝力龍科與大盜龍科為主。這被認為是因為兩塊大陸徹底分裂形成海洋屏障阻隔了兩側動物的擴散遷徙所形成
Thumbnail
上次我們聊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創造出當今地球上肉眼可見的生物基礎,但主要都還是以海洋生命為主,本週開始探討生命是如何從海洋登上陸地。 奧陶紀生命 海洋 生物起源於海洋,首次全球規模的海洋動物多樣性的爆發性輻射事件是發生在古生代(Palaeozoic Era)之初。然而,期間(該演化事件)的複雜性直到
Thumbnail
上次我們聊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創造出當今地球上肉眼可見的生物基礎,但主要都還是以海洋生命為主,本週開始探討生命是如何從海洋登上陸地。 奧陶紀生命 海洋 生物起源於海洋,首次全球規模的海洋動物多樣性的爆發性輻射事件是發生在古生代(Palaeozoic Era)之初。然而,期間(該演化事件)的複雜性直到
Thumbnail
位於南非人類祖先故鄉(Cradle of Humankind)的石灰岩洞穴內,科學家的發現正改變對人類進化的理解方式。 這個洞穴系統位於約翰內斯堡西北方約半小時車程的地方,是發現先前未知人類親屬化石的地方。 這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地點,包含了許多人科化石和工具。但是,兩個改變教科書觀點
Thumbnail
位於南非人類祖先故鄉(Cradle of Humankind)的石灰岩洞穴內,科學家的發現正改變對人類進化的理解方式。 這個洞穴系統位於約翰內斯堡西北方約半小時車程的地方,是發現先前未知人類親屬化石的地方。 這個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的地點,包含了許多人科化石和工具。但是,兩個改變教科書觀點
Thumbnail
橫跨「環境」「生命」「科技」「多元文化」等議題 【和古人類學家一起來趟時空旅行!解開人類祖先的演化之謎】帶領孩子認識「自己」 ▶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呢?第一個人類是誰? ▶成為人類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Thumbnail
橫跨「環境」「生命」「科技」「多元文化」等議題 【和古人類學家一起來趟時空旅行!解開人類祖先的演化之謎】帶領孩子認識「自己」 ▶人類是從哪裡來的呢?第一個人類是誰? ▶成為人類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