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中學以下的素養教育與經驗談:國二上數學篇──乘法公式與二次方根(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每篇都要再次說明,所有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完全要看:
  1. 個人因素
  2. 社經背景
  3. 對應教材與年齡
沒有百分百適用,也不會有一招行天下的密技,最大差異在於針對個人或是多人數上課。而且不管多好的教材,只要學生本身完全沒有學習的意願,都是沒有用的,這時候就得要換其他方式,不能只看教材與方式。

二次方根與畢氏定理

其實這節,筆者只想要講二次方根,畢氏定理會比較少,因為著重在容易犯錯的地方,畢氏定理有公式,通常二次方根會懂,畢氏定理也就還好。
定義就不說了,課本有很嚴謹的平方根定義,「若b2=a,則b為a的平方根」,問題都出在操作上,倒不是定義講不出來。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02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6.3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恭喜各位同學進入國中二年級,或者說要恭喜家長,小孩終於進入正規課程了。就跟高一會有銜接課程,大學也有一樣,國一課程基本上也算是有很強烈的銜接意味,但也有不少打底的意思。這也代表,各種綜合運用的技術會在國二的課程中出現。
徹底解決問題的A方案,的確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卻會製造更多其他的問題。當我們使用徹底解決法,解決了一個又製造了十個,然後再用徹底解決法解決十個,產生新的一百個。這真的比各方妥協下,把問題降低成原本的十分之一,雖不能解決但也不會產生新問題好嗎?
個人經驗,家長若不是相關領域,很容易用自己在學生時代的經驗帶入,若是大專、碩博士學歷的家長,筆者見過很多給小孩太大壓力的狀況,倒出現反效果。相關領域的,若沒有教學專業,常常是講得太深太多,小孩還是不懂。
在我們走到命運的分歧點前,總是有無數的可能,直到時機來臨時才會收束到幾條路上。每一個人都在其中扮演腳色,並希望走到他要的道路上,我們該思考的,難道就是在所剩不多的選擇中,抱怨「這條路我不喜歡,我決定跟你唱反調」?
這章有點雜的感覺,不過本身要講的概念,就是生態系而已。前面的章節,從細胞開始,一路講到生物的分類,這章要帶入環境,讓生態系的概念成形。不過在提生態系的類型前,會先談到構成生態系的相關關係,讓學生有一種整體感,物種之間的相關性,最後才能一體化,不會變成純然的死背。
消費主義的問題為何是我們要注意的?因為人的階級辨識必須透過消費品味來確定,不然一樣是蒸餾酒,白蘭地、伏特加、蘭姆跟高梁酒,請問各位想到這些酒款時,你想到的是誰在喝?為何去喝?你真的確定,這位年輕人選擇了某款酒,是因為他真的超愛喝,還是單純的想藉由消費定義自己的位階?
恭喜各位同學進入國中二年級,或者說要恭喜家長,小孩終於進入正規課程了。就跟高一會有銜接課程,大學也有一樣,國一課程基本上也算是有很強烈的銜接意味,但也有不少打底的意思。這也代表,各種綜合運用的技術會在國二的課程中出現。
徹底解決問題的A方案,的確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卻會製造更多其他的問題。當我們使用徹底解決法,解決了一個又製造了十個,然後再用徹底解決法解決十個,產生新的一百個。這真的比各方妥協下,把問題降低成原本的十分之一,雖不能解決但也不會產生新問題好嗎?
個人經驗,家長若不是相關領域,很容易用自己在學生時代的經驗帶入,若是大專、碩博士學歷的家長,筆者見過很多給小孩太大壓力的狀況,倒出現反效果。相關領域的,若沒有教學專業,常常是講得太深太多,小孩還是不懂。
在我們走到命運的分歧點前,總是有無數的可能,直到時機來臨時才會收束到幾條路上。每一個人都在其中扮演腳色,並希望走到他要的道路上,我們該思考的,難道就是在所剩不多的選擇中,抱怨「這條路我不喜歡,我決定跟你唱反調」?
這章有點雜的感覺,不過本身要講的概念,就是生態系而已。前面的章節,從細胞開始,一路講到生物的分類,這章要帶入環境,讓生態系的概念成形。不過在提生態系的類型前,會先談到構成生態系的相關關係,讓學生有一種整體感,物種之間的相關性,最後才能一體化,不會變成純然的死背。
消費主義的問題為何是我們要注意的?因為人的階級辨識必須透過消費品味來確定,不然一樣是蒸餾酒,白蘭地、伏特加、蘭姆跟高梁酒,請問各位想到這些酒款時,你想到的是誰在喝?為何去喝?你真的確定,這位年輕人選擇了某款酒,是因為他真的超愛喝,還是單純的想藉由消費定義自己的位階?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本文提供的三種解法,似乎後兩種在計算上比較輕鬆,但其實計算的難易可能因題目給的數字或條件不同,而有差異,不能一概而論。譬如,當一元二次方程式的兩根是整數,那用解法1最簡單,何須大費周章?  2.題(2)求立方和,解法3要利用計算平方和的結果,而解法2則不必,所以題目如果不要學生算平方和,
你學習任何數學, 都要問這哪個部分是微積分長出來的, 哪個部分是線性代數長出來的。 當然,你需要先把微積分與線性代數學一次, 知道裡面有哪些內容, 接下來學任何新的東西,其實都是微積分跟線性代數。
Thumbnail
小學二年級,要進入到「乘法」的單元。有些老師開始讓學生背《九九乘法表》。 記憶,確實是一切學習的基礎,但我並不贊成讓孩子「死背」。 在背《九九乘法表》之前,先「思考」幾件事: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學「乘法」? 第二,為什麼沒有0跟1的乘法表? 第三,跟「加法」有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第一單元 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1-1 乘法公式 課程內容 例題解說
Thumbnail
有好友問我對「建構式數學」有何看法? 其實,我對傳統式和建構式的教法,沒什麼意見。各有利弊。 我比較在意的是:一定要孩子用「建構式」的做法,否則就拿不到分數。 不是要孩子、家長,別太在意分數、成績這事嗎? 這做法,最多用到小學三年級,還不是得另外學直式、橫式?
Thumbnail
面對數學的困難,許多學生總是會質疑為何要學這門學科。 本文以個人教學經驗,分享了數學在日常生活和未來規劃中的重要性, 並透過真實故事強調數學訓練思考邏輯的價值。 「為甚麼要學數學?以後又用不到。」 這篇文章是一個數學老師的回答。
  也就是說,這個題目最主要要考的東西其實遠遠不是兩個三位數相加那麼簡單。它要測驗的核心其實是「學生是否有辦法把應用題轉譯為算式,並計算出正確答案」。當我們帶著這份思考去重新看那道題目時,我們會發現這個我們成年人沒有看懂的要求,不僅僅是要學生寫出計算過程,更核心的是在確認「解題過程」。
Thumbnail
《底層邏輯》在【超閱讀觀點83】有介紹過,西恩之所以要把《底層邏輯2》再隔兩本介紹,主要原因在於,這本書是以許多人聞之色變的「數學」出發,把我們會遇到的「現象」用數學解釋,所以基本上,相較於《底層邏輯》的高易讀性,《底層邏輯2》顯然沒辦法讀那麼快,且更需要思考,不過能得到的收穫也更多。 《底層邏輯
數學中的除法常常讓人困惑,特別是為什麼不能除以0,本文以生動的例子與情境來解釋除法的概念,讓讀者更容易理解。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1.本文提供的三種解法,似乎後兩種在計算上比較輕鬆,但其實計算的難易可能因題目給的數字或條件不同,而有差異,不能一概而論。譬如,當一元二次方程式的兩根是整數,那用解法1最簡單,何須大費周章?  2.題(2)求立方和,解法3要利用計算平方和的結果,而解法2則不必,所以題目如果不要學生算平方和,
你學習任何數學, 都要問這哪個部分是微積分長出來的, 哪個部分是線性代數長出來的。 當然,你需要先把微積分與線性代數學一次, 知道裡面有哪些內容, 接下來學任何新的東西,其實都是微積分跟線性代數。
Thumbnail
小學二年級,要進入到「乘法」的單元。有些老師開始讓學生背《九九乘法表》。 記憶,確實是一切學習的基礎,但我並不贊成讓孩子「死背」。 在背《九九乘法表》之前,先「思考」幾件事: 第一,我們為什麼要學「乘法」? 第二,為什麼沒有0跟1的乘法表? 第三,跟「加法」有什麼樣的關係?
Thumbnail
第一單元 乘法公式與多項式 1-1 乘法公式 課程內容 例題解說
Thumbnail
有好友問我對「建構式數學」有何看法? 其實,我對傳統式和建構式的教法,沒什麼意見。各有利弊。 我比較在意的是:一定要孩子用「建構式」的做法,否則就拿不到分數。 不是要孩子、家長,別太在意分數、成績這事嗎? 這做法,最多用到小學三年級,還不是得另外學直式、橫式?
Thumbnail
面對數學的困難,許多學生總是會質疑為何要學這門學科。 本文以個人教學經驗,分享了數學在日常生活和未來規劃中的重要性, 並透過真實故事強調數學訓練思考邏輯的價值。 「為甚麼要學數學?以後又用不到。」 這篇文章是一個數學老師的回答。
  也就是說,這個題目最主要要考的東西其實遠遠不是兩個三位數相加那麼簡單。它要測驗的核心其實是「學生是否有辦法把應用題轉譯為算式,並計算出正確答案」。當我們帶著這份思考去重新看那道題目時,我們會發現這個我們成年人沒有看懂的要求,不僅僅是要學生寫出計算過程,更核心的是在確認「解題過程」。
Thumbnail
《底層邏輯》在【超閱讀觀點83】有介紹過,西恩之所以要把《底層邏輯2》再隔兩本介紹,主要原因在於,這本書是以許多人聞之色變的「數學」出發,把我們會遇到的「現象」用數學解釋,所以基本上,相較於《底層邏輯》的高易讀性,《底層邏輯2》顯然沒辦法讀那麼快,且更需要思考,不過能得到的收穫也更多。 《底層邏輯
數學中的除法常常讓人困惑,特別是為什麼不能除以0,本文以生動的例子與情境來解釋除法的概念,讓讀者更容易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