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習慣》建構非凡成果元件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從小到大我們都被師長教導養成「好習慣」,但談何容易? 《原子習慣》能蟬連台灣書榜2年,不是沒有道理,因為知易行難,人類天生遵循「最小努力原則」,每天內心的小惡魔總是露出邪惡的微笑,主宰你成功生活的養成。
作者 James Clear 從心理層面出發,先解釋了習慣對於個人發展為何會帶來巨大差異,運用複利比喻,「每天進步1%,持續ㄧ年,你會進步37倍;反之,每天退步1%,持續ㄧ年,你會弱化成零。」 造成成功,是日常習慣,而不是千載難逢的轉變。意識到了習慣的重要,作者以原子(分子的組成單位)揭示了書名,原子習慣是建構非凡成果元件。 作者提出一個轉換想法的觀點,我們常以爲養成習慣總是綁手綁腳,感到束縛,但其實「習慣不會限制自由,而且創造自由。」,想要騰出自由思考的心理空間,就是簡化生活中的基本事務。反而能聚焦新的挑戰。
以下是作者建議作法:
  • 改變身分認同: 心態擴大到讓自己成為某一種人,而不只得到某一種成果。例如想要減肥有好身材,心態不該把目標放在只瘦3公斤這種結果上,而得轉換身分讓自己成為一個健美的人。
  • 建立新習慣四步驟:
1) 讓提示顯而易見(提示)
  • 習慣記分卡: 分辨好壞習慣
  • 寫下執行意向: 預先計畫時間地點
  • 習慣堆疊: 堆疊新行為至舊習慣
2)讓習慣有吸引力(渴望)
  • 誘惑捆綁: 想要做的事+必須做的事
  • 加入群體: 加入把想要行為視為常態的文化
  • 創造動機儀式: 困難習慣與正面感受連結
3) 讓行動輕而易舉(回應)
  • 降低阻力: 優化環境
  • 掌握決定性瞬間: 決定往後的選擇
  • 2分鐘法則: 新習慣開始花不到2分鐘
  • 習慣自動化: 運用新科技
4) 讓獎勵令人滿足(獎賞)
  • 立即獎賞 帶來獎賞的行為被重複
  • 戒除壞習慣 也得到獎賞
  • 定期習慣追蹤 測量自己是否執行
  • 不讓習慣中斷
1)使用習慣契約2)建立問責夥伴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原子習慣》#5 讓提示顯而易見(下) 環境真的很重要行為轉變的第一定律的反面是讓它脫離視線。習慣一旦養成,就不太可能被忘記。 自控能力強的人儘量遠離充滿誘惑的環境。逃避誘惑比抗拒誘惑容易。 戒除壞習慣最實用的方法之一是減少接觸導致壞習慣的提示。 自我控制只是權宜之計,而非長遠良策。 養成好習慣,提示讓它顯而易見; 戒掉壞習慣,提示讓它避而遠之。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23-11-28
    《原子習慣》#4 讓提示顯而易見(上) 意識行為與執行我們必須先意識到我們的「無意識行為」,才有可能做出改變。 而在計劃改變的時候,最好愈具體的說要「我要xx地點,在xx時間,做xx事」,愈細節、愈具體,你執行的機率就愈高。 而最後,在原本的習慣之下,再加入新的習慣,藉由習慣疊加,更有可能成功培養出好習慣。
    Thumbnail
    avatar
    Gimmy
    2023-11-21
    原子習慣-實踐法則原子習慣在書中提出想要建立新習慣有四個步驟,我認為新習慣也可以視為一個目標,因為目標並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也是需要反覆執行才能達到我們想要的目標,例如想要減肥,也不是運動一天、飲食控制一天就能達成的,目標也是需要持之以恆,不斷地去執行才能完成。
    Thumbnail
    avatar
    文本侑楙
    2023-11-15
    原子習慣實踐之旅講座《講者》宋怡慧 《主題》原子習慣實踐之旅 《日期》2023/11/4 《時間》早上9:30-11:00 《講座前題摘要》 帶孩子到日本旅行, 要求他們寫「感恩日記」, 因為好習慣可以影響人生。 在日本即使是司機,都會穿西裝打領帶,職人的象徵。 在這次參訪,學生學習到
    Thumbnail
    avatar
    貼近自己
    2023-11-04
    漂泊為家 ──《游牧人生》與《濁水漂流》的時空建構| 潺時●冬至在那廣袤無垠的天地間,藍天與珊瑚色晚霞融成夕暈,風吹草低,美國平原的燈火闌珊處住著以車為家的游牧族。地球彼端的香港深水埗,陰鬱灰濛的天空下,橫亙城市的大橋下,暗處住著這群沒有房子的人,他們燃亮燭火,擺起牌桌,以街為家。他們在不同的土地上漂泊,帶著被體制遺落的絕望,和不馴的堅韌,在天地間尋找希望與明天
    Thumbnail
    avatar
    Catherine
    2021-12-23
    【則文評書】《造局者》:建構思維框架,迎戰AI時代挑戰人工智能的應用,被許多人視為未來人類生存的機會與威脅。也有很多人害怕,人工智能越來越聰明,未來將取代許多人的工作。當機器越來越會思考,人的優勢與價值到底在哪呢?這的確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我們可以進一步思考,人類為什麼會成為這個地球的主宰者,在於人類有社群的特質。這個社群的特質,會讓人能夠⋯⋯
    Thumbnail
    avatar
    Ho Tsik Bun
    2021-12-13
    《勇闖世界14高峰:挑戰不可能》挑戰自己成就非凡@Netflix這是一趟激勵人心的冒險旅程。我們看著寧斯,在視野遼闊的冰原上,緩步前進,逆風而行,不畏懼大山,不與大自然妥協,用自己的生命,挑戰14座巨人。
    Thumbnail
    avatar
    料五六
    2021-11-30
    「焦點永遠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原子習慣》去年有一天聽了朋友推薦原子習慣中的「兩分鐘理論」後,我直接回家照著做,居然就連續一個月做了一直想做的事:寫日記、冥想,跟運動。原子習慣都還沒看,這本書就已經讓我冥想持續時間從5分鐘進步到20分鐘,日記一直持續寫到現在已經快半年。 「焦點永遠放在成為某一種人,而非得到某一種成果。」實際看完後,這是整本
    Thumbnail
    avatar
    Gigi 居居
    2021-04-08
    《天橋上的魔術師》:消失是建構記憶的開始公視即將推出影集《天橋上的魔術師》,改編自吳明益的同名短篇小說集。消失,是這本小說集的核心命題(影集似乎也以這作為著力點)。小說的開端,建立在一個已經不存在的事物「中華商場」上。作者吳明益因為中華商場的消失,開始懷想關於中華商場的種種景象,進而書寫這本小說;小說中的主人翁也以中華商場的缺席為敘述開端
    Thumbnail
    avatar
    歪文系why_literature
    2021-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