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夠聰明」是一種優勢 ?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我們如何超越聰明人 ?

許多聰明人都有一種毛病 : 先入為主。

或許他們太有自信,眼裡只有自己,與他人意見不合的時候,只會搬出外人聽不懂的專業術語,溝通不在一個頻道,往往用氣勢壓人。

又或許他們以為自己擁有優異的專業能力,就代表對任何事情都有準確的判斷能力,結果常常在不熟悉的領域犯錯,這是聰明反被聰明誤。

研究顯示,智力測驗分數越高的人,越有可能落入刻板印象。

因為他們有快速辨識模式的能力,在面對不同情況的考題時,能快速在大腦中找到對應的解題模式。

這種能力在考試時有用,在真實社會中可能有害,尤其是在面對與自己理念相悖的現實問題時。

在這種情況下,聰明人容易犯一種錯誤 : 確認偏誤 。

確認偏誤,就是只看見想要看到的,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

有害的地方在於,這些偏誤高效運用著智力,並將智力扭曲成對抗真相的武器。

像我們這樣的普通人,常常會說「我沒有意見」; 但越是聰明的人,越認為「我沒有偏見」。

有時候,「沒有意見」可能比「我沒有偏見」還要無害,這是我們普通人能超越聰明人的地方。

怎麼超越聰明人呢 ?

將自己切換到科學家模式。

科學家不知道標準答案,而是從關注問題起步 ;
科學家不會只依靠直覺,而是從發現證據開始 ;
科學家不會光閉門造車,而是從開放心態做起。

我們的首要目標不應該是追求正確的理由,而是我們為何可能錯誤,並且要根據我們學到的來修正自己的觀點。

閱讀來源 : 《逆思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花花-avatar-img
2023/01/08
標題也可以是一種有效的行銷策略,感謝寶貴觀點
avatar-img
哈利哥 | 下班後閱讀寫作
96會員
197內容數
閱讀的價值在於形塑自己的觀點,打造知識框架,擁有不同角度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減少盲點與認知偏誤,讓我們能更精確地理解問題,面對這個真實的世界。
2025/02/06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5/02/06
從《唐吉訶德》探討閱讀如何影響個人認知與行為,並提出避免資訊過載及養成好習慣的方法。
Thumbnail
2024/02/04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Thumbnail
2024/02/04
女兒去挑同學的生日禮物,我只有 30 分鐘,開始吧。
Thumbnail
2024/02/02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Thumbnail
2024/02/02
想寫點東西,卻又不知道要寫什麼 ; 就算動筆了,寫一寫就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 花了很多時間寫的東西,卻沒有什麼人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是指當一個人同時擁有兩個或多個互相矛盾的信念、價值觀或態度時所產生的不愉快狀態。這種不適感會驅使我們改變其中一個信念或態度,以消除這種不一致。然而,這種改變並不總是理性的,往往會導致我們自欺欺人,無法正視和解決真正的問題。
Thumbnail
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是指當一個人同時擁有兩個或多個互相矛盾的信念、價值觀或態度時所產生的不愉快狀態。這種不適感會驅使我們改變其中一個信念或態度,以消除這種不一致。然而,這種改變並不總是理性的,往往會導致我們自欺欺人,無法正視和解決真正的問題。
Thumbnail
「越是聰明的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就越缺乏自信;他們表現得越沒自信,就越不受到信任。而政治,是眾人之事。」
Thumbnail
「越是聰明的人,對於自己的看法就越缺乏自信;他們表現得越沒自信,就越不受到信任。而政治,是眾人之事。」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固定型思維模式常常讓我們過度在意他人的看法,使我們的行動和決定受限於外界的評價和期望。這種思維模式往往導致恐懼失敗,害怕挑戰,因為失敗在這種思維下被視為個人能力的不足。相反地,成長型思維模式則鼓勵我們專注於自我提升和學習。在這種思維下,挑戰被視為成長的機會,失敗則是學習和進步的一部分。
Thumbnail
生活中很常見到固執己見,不聽任何人的勸告,覺得自己什麼都對,這些人往往不是真的什麼都懂,只是知識水平不夠,侷限在自己頭腦的世界中。雖然有人會說固執沒有什麼不好,它表示一個人有所堅持,不被同化。我想說的是,固執在此並非正向的執著、堅持原則,而是當你面對不同意見時,異常敏感,異常自尊,拒絕反省、拒絕傾聽
Thumbnail
生活中很常見到固執己見,不聽任何人的勸告,覺得自己什麼都對,這些人往往不是真的什麼都懂,只是知識水平不夠,侷限在自己頭腦的世界中。雖然有人會說固執沒有什麼不好,它表示一個人有所堅持,不被同化。我想說的是,固執在此並非正向的執著、堅持原則,而是當你面對不同意見時,異常敏感,異常自尊,拒絕反省、拒絕傾聽
Thumbnail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是別人的錯 ? 因為當我們的意見或做法遭到質疑的時候,最常出現這三種心態 : 我是為你好、讓我告訴你錯在哪裡、聽我的不會錯。 《逆思維》一書中分別稱呼這三種心態的人叫做 : 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 傳教士心態的人,講話不需要證據,只想著我是在對你好,你應該要明白並接受我的心意 ;
Thumbnail
為什麼我們總認為是別人的錯 ? 因為當我們的意見或做法遭到質疑的時候,最常出現這三種心態 : 我是為你好、讓我告訴你錯在哪裡、聽我的不會錯。 《逆思維》一書中分別稱呼這三種心態的人叫做 : 傳教士、檢察官、政治人物。 傳教士心態的人,講話不需要證據,只想著我是在對你好,你應該要明白並接受我的心意 ;
Thumbnail
        看到霸氣的人,言談中總是充滿著自信。就算不是最優秀的,但所散發出的氣勢會讓人感到他或她就是很優秀。        因為很霸氣,所以有人就等著他或她被打臉,這時就可以嘲笑他或她出糗的模樣。但霸氣的人絕沒那麼簡單就被打倒,就是有不怕輸的精神,就算被打臉還是很快可以
Thumbnail
        看到霸氣的人,言談中總是充滿著自信。就算不是最優秀的,但所散發出的氣勢會讓人感到他或她就是很優秀。        因為很霸氣,所以有人就等著他或她被打臉,這時就可以嘲笑他或她出糗的模樣。但霸氣的人絕沒那麼簡單就被打倒,就是有不怕輸的精神,就算被打臉還是很快可以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在念書與工作上,應該都會有為什麼別人做得到,自己卻做不到或是自己怎麼都做不好的疑問出現吧? 這並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每個人的天分都不同。這麼說好像有點在推卸責任,可是這個世界上本來每個人就百百種,每個人所擅長的專長都不同、適合的工作自然也不同。 這本書就是在談,你要如何找到你的強項!
Thumbnail
我們每個人在念書與工作上,應該都會有為什麼別人做得到,自己卻做不到或是自己怎麼都做不好的疑問出現吧? 這並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每個人的天分都不同。這麼說好像有點在推卸責任,可是這個世界上本來每個人就百百種,每個人所擅長的專長都不同、適合的工作自然也不同。 這本書就是在談,你要如何找到你的強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