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學習】拆解問題背後的問題,看見行為背後的動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有個思維是這樣子的,他告訴我們通常你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案,不會是最好的方案,所以記得不要採取這個解法。若今天這句話是社團的勝利組學長姐,或是職場上的強人主管所說,我們大概八九不離十地會聽話照辦。但我們可曾想過為什麼呀!難道我們大腦的思考就這麼不可靠嗎?

@nadineshaabana

@nadineshaabana

根據⟪快思慢想⟫一書,人類的思考方式分為兩種。(就跟斯斯一樣,硬是要講暴露年齡的笑話)
系統一,是快思。「它很情緒化,依賴直覺,見多識廣又很會聯想,擅長編故事。」因此,我們很有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就認定自己已經看透事情的全貌,而就會像是瞎子摸象一樣,無法觀照全局。
讀到這,你可能會開始思考,那該怎麼彌補系統一的限制呢?這邊提供你一組,我經常用來自我對話的問句,避免自己快速的落入快思陷阱當中而不自知。

  1. 這件事我非得這麼做不可嗎?
  2. 我們能不能多問幾個人?他們的意見會是如何?
  3. 我難道不想試試看,一些新的做法嗎?

系統二,是慢想,擅長邏輯分析,能對系統一的直覺思考發揮檢驗的作用,但我們往往卻懶得啟動他,白話一點來說,燒腦真的是件好累人的事呀!那究竟,我們該如何開啟慢想的思維模式,重新拆解我們所遇到的問題呢?這邊分享我曾經使用過的事前驗屍法(可能是名字太吸引我了,就嘗試用用看)

「先假設失敗,再進行推論」
這個方法除了適合用在團隊決策的關鍵過程,如:不確定要不要跟某廠商合作,那就先假設合作過後最差的情形,再開始推論說問題會發生在哪個環節,是對方窗口溝通上有問題呢,還是執行力上有不足,從沙盤推演的過程中,預先看見可能的「意料之外」。

@attentieattentie

@attentieattentie

「在被迎面痛擊之前,每個人都有自己一套計畫」 - 麥克.泰森

.
你說,現在我們學會該如何多思考一點,體會了那句老話「三思而後行」的真諦了,但我們該怎麼做,才能把問題思考的透徹一些,甚至是看見事情的全貌呢?

這就要用到⟪系統思考⟫一書的核心概念了,因為像書中提到的:唯有掌握系統整體的運作模式,才能面對複雜性的挑戰。甚至,我們可以更仔細地探究其原因,以了解為什麼我們需要掌握系統思考的能力。因為世界滾動的快速,讓我們早已體驗到VUCA世代(不穩定、不確定、複雜性、模糊性)的來襲,而我們的大腦卻不像AI系統一樣快速連結、快速更新。因此,讓我們能順應未來持續保有競爭力的關鍵能力,我想就是拆解問題的能力。

因為,未來會有更多跟人有關的問題,
而人的問題,不就很有 VUCA的味道嗎?

.
然而,早在⟪論語⟫當中就揭示了,若要了解一個人,我們應該「聽其言,觀其行」,但說得容易,做的卻是很困難。或許我們就能嘗試以系統思考的觀點,試著拆解跟人有關的問題。

圖為參加台大未來大學學習工作坊,所製作的學習系統圖

圖為參加台大未來大學學習工作坊,所製作的學習系統圖

我們該如何以這麼龐大的系統圖,來重新了解「學習」這個議題呢?恰好上週參與BUB人才加速器所舉辦的商業讀書會,題到了使用系統思考的三步驟

  1. 確認範圍,拆解要素:範圍決定了系統有多龐大,而要素是系統中的單位,如上圖中有「學習動機」、「投入學習的時間」、「學習成就感」等。
  2. 連結要素之間的因果關係:例如,「學習成就感」越高,促進「學習動機」提高,最後「投入學習的時間」可能也越多。
  3. 找到可增強的循環:「獲得的學習回饋」越低,「學習的不確定感」越高,「學習的成就感」就隨之降低,像這種又有正向相關,又有負向相關的循環,就是一種可增強的循環,而問題的癥結點往往就在這裡。

.
但倘若我們看清問題的本質,找到關鍵的節點後,又該如何看見行為背後的動機呢?恰好最近在上 Soking 老師的⟪產品分析入門: UX 設計師的思考術⟫,讓我有感而發,整理為下面兩個步驟讓你思考看看:

ㄧ、辨識需求的程度:

  • 有效性(一定要被解決):會議軟體有設備異常時,要能夠排解
  • 效率(更快地解決):在線上課程發問時,要能儘速被解答
  • 滿意度(不只要解決,還要讓我開心):搭計程車的時候,還可以唱歌

面對一個觀察到的行為,能得到的只是顯而易見的「表象」,因此我們要先區分需求的強度,來判別這是什麼樣的「現象」,是一定要解決的有效性問題(功能性目的),還是關於滿意度的問題(情感性目的)。

二、掌握訪談的要訣
你是不是常覺得,有些人天生就是特別會聊天,總讓你滔滔不絕的對他傾訴。其實啊,他們正是不知不覺善用了訪談的技巧。

  • 真誠展現好奇心:能讓人卸下心防,並且願意多說一點。如:「你這週,下班過後都是怎麼回到家的呀,能分享一下嗎?」
  • 多用開放式問答:避免過度引導而限縮了方向。如:「能描述一下你的工作嗎?」
  • 提供對比選項:人往往有選擇困難,若適時請受訪者提供選項,有助於訪談的進行。

透過訪談的要領,我們可以從獲得的「現象」當中盡可能地傾聽,同時也製造舒服的氛圍讓對方多描述一些,經常能讓我們有許多想像不到的收穫,而魔鬼可能就藏在細節裡。如:那些受訪者無意中的murmur、一個不確定的眼神等。就是讓我們看見行為背後動機的關鍵唷!

.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給我一個❤️,
也歡迎你到我的FB粉專「利他能の人生調劑所」逛逛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你的學涯教練 利他能的沙龍
62會員
39內容數
2023/03/02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2023/03/02
「AI應用,似乎離我的工作情境,越來越接近了呢」 幾乎是無所遁形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 靈感觸發、寫作編修、帳務管理、伴侶養成、占卜解惑、自主學習、教學設計、旅遊安排、時間管理、音樂創作、角色扮演、故事撰寫、渣男生成、議題思考、簡報速成、閱讀摘要⋯⋯ 讓我開始思索,人,究竟還要做些什麼⋯⋯
Thumbnail
2023/02/15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2023/02/15
在每一個準備課程的夜晚,總是左思右想,應該要再多閱讀哪些書籍,參考哪些課程,擷取哪些時事案例。 因此,常常因為選擇困難,而感到焦慮。 過去,我總覺得,這是求好心切,大概轉念思考,放下完美主義就會有答案了。但,心裡始終明白,有絲毫的不踏實,不是件好事。 痛苦,往往來自能力與目標之間的差距
Thumbnail
2022/12/14
騎著摩托車,在濕濕冷冷的台北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們,對工作的期待,是不是也跟著進入寒冷的時節了呢?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在拜訪客戶之間思考著自己為何而戰,在整理工作匯報的時候,懷疑著自己是否真的在成長,會議上提出費盡心血的企劃時,總擔心著自己的努力會輕易的被否定。 我始終認為,有在思考總是一件好事⋯⋯
Thumbnail
2022/12/14
騎著摩托車,在濕濕冷冷的台北穿梭在大街小巷的人們,對工作的期待,是不是也跟著進入寒冷的時節了呢? 總有一些時候,我們在拜訪客戶之間思考著自己為何而戰,在整理工作匯報的時候,懷疑著自己是否真的在成長,會議上提出費盡心血的企劃時,總擔心著自己的努力會輕易的被否定。 我始終認為,有在思考總是一件好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介紹朋友新開的蝦皮選物店『10樓2選物店』,並分享方格子與蝦皮合作的分潤計畫,註冊流程簡單,0成本、無綁約,推薦給想增加收入的讀者。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當你邊吃粽子邊看龍舟競賽直播的時候,可能會順道悼念一下2300多年前投江的屈原。但你知道端午節及其活動原先都與屈原毫無關係嗎?這是怎麼回事呢? 本文深入探討端午節設立初衷、粽子、龍舟競渡與屈原自沉四者。看完這篇文章,你就會對端午、粽子、龍舟和屈原的四角關係有新的認識喔。那就讓我們一起解開謎團吧!
Thumbnail
你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會大聲說自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但是假設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想法、或是當我們被告知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擁抱新資訊嗎? 這就是學習。 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要保持不斷成長以及不斷創新,背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學習的能力
Thumbnail
你是一個樂於學習的人嗎?應該沒有人會大聲說自己是個不愛學習的人,但是假設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想法、或是當我們被告知自己過去的認知是「錯誤」的時候,我們真的可以坦然接受自己的錯誤並擁抱新資訊嗎? 這就是學習。 不管是個人或是組織,要保持不斷成長以及不斷創新,背後所需要具備的能力都是學習的能力
Thumbnail
想事情常常舉棋不定嗎? 你的思考會有誤區嗎? 人類的思考是什麼樣的模式? Thinking, Fast and Slow 我為什麼要讀此書呢?我想了解我自己的思考盲點。怎麼思考會更好。我的思考裡有誤區嗎?人類都是什麼思考模式呢?該怎麼思考才會更好呢? 一.作者介紹 作者~康納曼 翻譯~洪
Thumbnail
想事情常常舉棋不定嗎? 你的思考會有誤區嗎? 人類的思考是什麼樣的模式? Thinking, Fast and Slow 我為什麼要讀此書呢?我想了解我自己的思考盲點。怎麼思考會更好。我的思考裡有誤區嗎?人類都是什麼思考模式呢?該怎麼思考才會更好呢? 一.作者介紹 作者~康納曼 翻譯~洪
Thumbnail
你好,歡迎閱讀《紫式書摘》。 我是王啟樺,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統計機器學習方向的博士後研究員。 這篇文章是《紫式書摘》的第001篇文章,紀錄了我閱讀《李松蔚·心理學通識(年度日更)》中〈080|慢系統:哪些自動化的反應不靠譜?〉後,產生對「成功的關鍵因素:理性思考、持續學習與尋找
Thumbnail
你好,歡迎閱讀《紫式書摘》。 我是王啟樺,目前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擔任統計機器學習方向的博士後研究員。 這篇文章是《紫式書摘》的第001篇文章,紀錄了我閱讀《李松蔚·心理學通識(年度日更)》中〈080|慢系統:哪些自動化的反應不靠譜?〉後,產生對「成功的關鍵因素:理性思考、持續學習與尋找
Thumbnail
嘿 大家好 我是小飛 各位有想過,我們的思考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嗎?又或者我們如何做出決定呢?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心理學家 — 康納曼在他的著作《快思慢想》中,將思考歸納為兩種模式: 第一種:系統一,又被稱為快思,思考快速且不費力,但多為直覺,思考比較不周全。 第二種:系統二,又被稱為慢想,需要經過深
Thumbnail
嘿 大家好 我是小飛 各位有想過,我們的思考究竟是如何運作的嗎?又或者我們如何做出決定呢?曾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得心理學家 — 康納曼在他的著作《快思慢想》中,將思考歸納為兩種模式: 第一種:系統一,又被稱為快思,思考快速且不費力,但多為直覺,思考比較不周全。 第二種:系統二,又被稱為慢想,需要經過深
Thumbnail
從一枚拼圖找尋關聯之間的線索,一片一片拼湊出人事物的本質和真相…
Thumbnail
從一枚拼圖找尋關聯之間的線索,一片一片拼湊出人事物的本質和真相…
Thumbnail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我要開始讀書囉,翻開書本,開始畫線、記筆記,我以為是在思考 … 你可能以為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該呼吸,不需要叫身體該呼吸了。那樣同樣地,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很少會跟大腦說「現在開始要好好想想這一段在說什麼」,因為不需要啊,我開始讀就必然會開始思考
Thumbnail
你以為你在思考,可能是大腦要你這麼想的。 我要開始讀書囉,翻開書本,開始畫線、記筆記,我以為是在思考 … 你可能以為思考是自然而然的,就像呼吸一樣,我該呼吸,不需要叫身體該呼吸了。那樣同樣地,我們讀書的時候,也很少會跟大腦說「現在開始要好好想想這一段在說什麼」,因為不需要啊,我開始讀就必然會開始思考
Thumbnail
有個思維是這樣子的,他告訴我們通常你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案,不會是最好的方案,所以記得不要採取這個解法。若今天這句話是社團的勝利組學長姐,或是職場上的強人主管所說,我們大概八九不離十地會聽話照辦。但我們可曾想過為什麼呀!難道我們大腦的思考就這麼不可靠嗎? 根據⟪快思慢想⟫一書...
Thumbnail
有個思維是這樣子的,他告訴我們通常你第一個想到的解決方案,不會是最好的方案,所以記得不要採取這個解法。若今天這句話是社團的勝利組學長姐,或是職場上的強人主管所說,我們大概八九不離十地會聽話照辦。但我們可曾想過為什麼呀!難道我們大腦的思考就這麼不可靠嗎? 根據⟪快思慢想⟫一書...
Thumbnail
這8點是我們平常進行教育研究、專案管理、主題咨詢時常用的基本思考事項,使用上也很簡單,一一回答就知道哪裡還不夠清楚、需要補足、調整了。說是按表操課也好,其實也是一種簡單的系統思考、規劃方式。
Thumbnail
這8點是我們平常進行教育研究、專案管理、主題咨詢時常用的基本思考事項,使用上也很簡單,一一回答就知道哪裡還不夠清楚、需要補足、調整了。說是按表操課也好,其實也是一種簡單的系統思考、規劃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