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最近興起的斷捨離與極簡(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歡迎來到極簡主義專題 我是Chris 嗑理思
此篇文章是延續
簡述一下上篇的重點
戰後嬰兒潮,也就是我們的上一代,因為歷史時空背景的關係,體驗貧窮到富足的過程。也正因為如此,他們的人生是以"物質成就"為總指標。
最後我們聊到近期吹起「“極簡”“斷捨離”“重視心靈”甚至“躺平”“FIRE運動”」等等的狀況。有可能是我們這一代人的人生總指標。

這裡嗑理思先丟一個問題當作開頭
你覺得最近吹起的這些運動,是進步還是退步呢?
先抱著這個疑問,讓我們繼續看下去吧。

為了簡化以下篇幅,暫稱我們這一代為"Y世代"
Y世代的成長背景是,一出生就生長在還算富足的社會,Y世代真正體會過貧窮的人其實不多。
事實上,如果跟上一代比較,可以說幾乎大部分的Y世代都算含著金湯匙出生。吃得飽穿得暖,有足夠的醫療保證我們的健康,還有漸漸開明的教育體系。不管是法律上還是道德上,都更重視孩童的權益,也更願意傾聽孩子的心。
Y世代是社會富足後備受矚目的一代
但是延續上一篇文提到,戰後嬰兒潮是目前這個世界上最龐大的族群,可以說現在社會的所有規則,都是為他們量身訂做的。
很多的戰後嬰兒潮世代之所以一直認為Y世代總是與社會格格不入,無法適應社會等觀點,是因為目前的社會是為戰後嬰兒潮設計的。
從政治上的角度來說,不管要推出什麼政策,都需要迎合戰後嬰兒潮,因為它們人最多,選票最多。
所以從Y世代的視角出發則會認為,這個世界是長輩的世界,從來我都不需要管,我也沒得管。

Y世代的童年都常都很忙碌,因為在"物質成就"為總指標的社會中,他們總是有補不完的習,學不完的才藝。通常這是為了要跟其他小孩"比較"
很簡單,為什麼每個人都學鋼琴?小提琴? 不學爵士鼓? 電吉他?
在這個過程中,世界範圍都發生一樣的事。所有的才藝、技能都開始出現比賽,或是檢定考試等等。因為有標準才能拿來比較。
因為戰後嬰兒潮瘋狂的比較心態,這些如雨後春筍冒出的比賽主辦方,檢定標準制定者,他們只不過滿足了這個心態,就賺得滿盆滿缽。
富裕病1:病態的比較心理。
這裡小小推薦一本書"我是一個媽媽,我需要柏金包!"。裡面作者提到住在美國上流階層的曼哈頓區域,走在路上女人們會用柏金包撞別人的故事。
因為柏金包超貴,然後要秀給別人看,只是可能秀的比較囂張。
Y世代的視角出發,對於不斷的努力只為了比較的人生,是有點厭倦的。

Y世代既然生長在富足的社會,當然從小就獲得許多物質享受是蠻正常的。
這裡嗑理思想探討的是另一個重大環節,"物質本身帶來的快樂會枯竭"
舉個例子,同樣是和牛火鍋,我吃第一次跟第二十次,能獲得的快樂不同。
第一次總是最美好,這是一個立即又直接的快樂,讓人無法忘懷,但同樣的物品會隨著獲得的次數不斷降低快樂程度
物質帶來的快樂還跟我們的富裕程度有關,當我們的財力較低時,得到了很難獲得的高價物,會獲得很多快樂。但是當財富成長到能輕鬆購買時,獲得該物品的快樂會降低。
以上兩點說明一件事
物品帶來的快樂只會不斷減弱
Y世代的人因為從小就享受到較多的物質享受,所以從"物質本身"帶來的快樂已經很少了,Y世代可能在30歲以前就體會完上一代大部分的物質享受了。
舉例光出國這件事,上一代多是在中年後才常常出國,Y世代卻很多從青少年就開始常出國了。
富裕病2:很難透過物質得到快樂
其實Y世代的這個現象可以從社群媒體使用狀況看出來,貼了一篇吃餐廳的文章,但是吃餐廳獲得的快樂,遠遠不及社群媒體獲得的讚數重要。
除了比較心作祟外,嗑理思認為Y世代是真的比較難從物質獲得快樂的。
Y世代的視角出發,我要獲得比較多的物質,才能獲得一點點快樂,相對於付出的代價,可能不是那麼值得。

最後這裡做一個總結:
Y世代現在心中的三點
  1. 世界的運作與我關係不大
  2. 不斷比較的人生,有點厭倦
  3. 物質帶來的快樂遠不及要付出的代價
嗑理思認為,一定還有許多面相可以探討,今天因為篇幅先探討到這邊
而這三個點,對於Y世代向極簡主義靠攏,應該有很大程度的影響。
在這樣的想法之下,有可能開始許多人把「“極簡”“斷捨離”“重視心靈”“躺平”“FIRE運動”」當成人生總指標了。
而這些線索都指向另一個獲得快樂的方法
心靈富足
究竟還有那些關鍵造成Y世代更傾向心靈富足,下一篇文會來探討。
avatar-img
Chris 嗑理思的沙龍
3會員
5內容數
極簡主義,作者認為不只是整理物品如此簡單。 而是人生觀點的大轉彎。 透過反思現今社會的主流價值觀,來認清自己真正喜歡的文化生活。 本專題將會從方方面面去探討極簡相關議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hris 嗑理思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歡迎來到極簡主義專題 我是Chris 嗑理思 還記得極簡主義多年前剛出現的時候,並不是這麼正面的一個詞。 作者本人在更小的時候,也看過新聞報過極簡主義者的家,是用負面的方式報導。 而多年後的現在卻吹起了極簡的大風,作者將用上下兩篇幅來探討這個現象。
歡迎來到極簡主義專題,我是Chris 嗑理思 當我們開始關注極簡相關議題,最一開始都從清理雜物著手。你是否也苦惱著,或者你已經通過這層心理顧慮了呢? 相信能做到的你一定也反思了許多,你問說這是痛苦的選擇嗎? 我覺得以下的回答很棒 只有拋棄物品的時候很痛苦,拋棄僵固我們的價值觀後很快樂。
歡迎來到極簡主義專題 我是Chris 嗑理思 還記得極簡主義多年前剛出現的時候,並不是這麼正面的一個詞。 作者本人在更小的時候,也看過新聞報過極簡主義者的家,是用負面的方式報導。 而多年後的現在卻吹起了極簡的大風,作者將用上下兩篇幅來探討這個現象。
歡迎來到極簡主義專題,我是Chris 嗑理思 當我們開始關注極簡相關議題,最一開始都從清理雜物著手。你是否也苦惱著,或者你已經通過這層心理顧慮了呢? 相信能做到的你一定也反思了許多,你問說這是痛苦的選擇嗎? 我覺得以下的回答很棒 只有拋棄物品的時候很痛苦,拋棄僵固我們的價值觀後很快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最近開始把想把荒廢很久的畫畫拿出來練習 由於大概20年沒有畫畫加上之前很嚴重的媽媽手 還是決定默默從控筆開始練習 雖然很想趕快畫瑟瑟...... 但以目前程度是畫出不出來的XDDDD (瑟瑟大概是支持
大家有發現最近的台股死氣沉沉嗎,好像除了台積電以外,沒有甚麼主流題材了。 原先以為美國大選結束後,市場的主力跟大戶會重新回到市場,但看來最近跌破23000的影響很大,幾乎沒有主力跟大戶願意首先進場表態。 最近的台股幾乎沒有強勢主流題材了,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在觀察有沒有辦法穩穩的站上230
Thumbnail
為萬惡的霸凌現象寫了一首詩。 逝者安息,Rest in peace.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是2330 vs 0050大戰, 兩派說法眾說紛紜, 各有擁護者, 我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關於最近黑神話:悟空點起來的3A遊戲討論熱潮和台灣遊戲界的現況,大概就是近期這些關於黑神話、3A遊戲和台灣遊戲業的討論還有在其他地方發文和看到貼文的一些感想。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上一代物資不足,這一代空間不足。】 在瀏覽極簡主義相關文章時,我看到一則留言這麼寫著。 當代社會面臨著物資過剩與空間有限的雙重挑戰。在極簡主義的潮流中,我看到了世代觀念的衝突,而這種衝突在解答上並沒有絕對的對錯。 大多數人仍然和家人同住,這樣的生活方式相當普遍。古早年代的錢大多是省出
Thumbnail
Z世代是1997年出生的一群年輕人,他們在面臨著資源日益稀缺的社會時,適應了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習慣,並且充分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個人價值。本文通過分析揭示了Z世代的特質及機遇,並指出他們能透過自我營銷和AI工具的應用,創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最終實現個人夢想與工作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Thumbnail
嬰兒潮世代羨慕年輕世代擁有科技,資訊的快速帶來許多便利,短期內就接觸AI,更有能力學習操作科技工具輔助生活與工作。年輕世代羨慕嬰兒潮世代,工作機會多,大把大把鈔票變資產,有生兒育女的本錢。 但互相羨慕各自的時代,那不就都是美好時代嗎? 其實,不管你所處是哪個時代,你青壯年所經歷的即是最美好的世代。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最近開始把想把荒廢很久的畫畫拿出來練習 由於大概20年沒有畫畫加上之前很嚴重的媽媽手 還是決定默默從控筆開始練習 雖然很想趕快畫瑟瑟...... 但以目前程度是畫出不出來的XDDDD (瑟瑟大概是支持
大家有發現最近的台股死氣沉沉嗎,好像除了台積電以外,沒有甚麼主流題材了。 原先以為美國大選結束後,市場的主力跟大戶會重新回到市場,但看來最近跌破23000的影響很大,幾乎沒有主力跟大戶願意首先進場表態。 最近的台股幾乎沒有強勢主流題材了,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在觀察有沒有辦法穩穩的站上230
Thumbnail
為萬惡的霸凌現象寫了一首詩。 逝者安息,Rest in peace.
Thumbnail
最近網路上是2330 vs 0050大戰, 兩派說法眾說紛紜, 各有擁護者, 我說說我個人的看法,
  關於最近黑神話:悟空點起來的3A遊戲討論熱潮和台灣遊戲界的現況,大概就是近期這些關於黑神話、3A遊戲和台灣遊戲業的討論還有在其他地方發文和看到貼文的一些感想。
Thumbnail
嬰兒潮,戰後年輕人數量激增,冷戰壁壘分明到高牆頹圮,無論是對體制的反抗或享受全球化過程的經濟紅利,如今這一代逐漸退休。 童年時經歷貧窮,青少年時看到富裕,成年創業機會很多。他們親身經歷台灣經濟的快速成長,卻也在壯年要跨進中年時,又必須面對台灣經濟進入高原期,體驗產業結構快速變遷。
Thumbnail
【上一代物資不足,這一代空間不足。】 在瀏覽極簡主義相關文章時,我看到一則留言這麼寫著。 當代社會面臨著物資過剩與空間有限的雙重挑戰。在極簡主義的潮流中,我看到了世代觀念的衝突,而這種衝突在解答上並沒有絕對的對錯。 大多數人仍然和家人同住,這樣的生活方式相當普遍。古早年代的錢大多是省出
Thumbnail
Z世代是1997年出生的一群年輕人,他們在面臨著資源日益稀缺的社會時,適應了從不同渠道獲取信息的習慣,並且充分顯示出他們獨特的個人價值。本文通過分析揭示了Z世代的特質及機遇,並指出他們能透過自我營銷和AI工具的應用,創造屬於自己的工作,最終實現個人夢想與工作的完美結合。
Thumbnail
本文探討Z世代成長於網路時代的影響,並分享了作者如何放下短期利益的焦慮,轉向長期積累和實踐長期主義。作者回顧自己在大學和研究所時期為獲得競爭力而努力,卻讓自己喪失原先的靈氣,最終透過寫作找回自我,重拾長期主義思維。同時,文中也提供了對此提出自己的三個實例,給讀者引起對此方面的關注。
Thumbnail
嬰兒潮世代羨慕年輕世代擁有科技,資訊的快速帶來許多便利,短期內就接觸AI,更有能力學習操作科技工具輔助生活與工作。年輕世代羨慕嬰兒潮世代,工作機會多,大把大把鈔票變資產,有生兒育女的本錢。 但互相羨慕各自的時代,那不就都是美好時代嗎? 其實,不管你所處是哪個時代,你青壯年所經歷的即是最美好的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