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誰也能安心的咖啡店——陳皇州(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五、

一間咖啡店的功夫好不好,點杯卡布就知曉。

如同瑪格麗特披薩、培根蛋黃義大利麵、蛋炒飯、舒芙雷這些材料和步驟都很簡單的料理,足以拿來考驗廚師的功力高低,一杯卡布奇諾也能測出一間咖啡店跟你有沒有緣。

卡布奇諾看似簡單,材料不過是濃縮咖啡加上浮著奶泡的蒸氣牛奶,背後則有豆子的組合、烘焙的火侯與時長、咖啡粉的緊實度,水粉比、萃取的流速,每一項都在考驗咖啡師的技術。太過商業的連鎖咖啡店,或者是餐飲為主、咖啡為副的咖啡店,他們提供的咖啡往往苦澀到難以下嚥,那種液體仿佛是哪處回收廠的輪胎提煉出來的,根本不適合人飲。

他的卡布不一樣。他的豆子挑過兩輪,烘焙之前一次,烘完之後一次,確保喝下去不會心悸手抖。他挑的義式組合豆風味頗佳,前年帶去給我的美國朋友喝,喝咖啡如開水的他非常喜愛。他會視每日的溫度調整咖啡的味道,讓每杯咖啡更易入口。他對咖啡的用心,令我安心。

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這裡,你若點了一杯加了牛奶的咖啡,而不是每位懂得品嚐咖啡的人都會點的精品咖啡,沒有人會鄙視你。

這也是為什麼每當我拜訪他的咖啡店,我會放心點一杯卡布。這已經成為我們的默契。

他曾說過,咖啡沒有好壞,端看咖啡師心目中的好咖啡為何。我喝了他的卡布那麼多年,從未問過他心裡的理想義式咖啡究竟是什麼樣子,於是我趁這次採訪的機會,請他談談他為自己設下的標準為何。

「我覺得一杯好的義式咖啡,它本身不需有太強烈的味道,基本的味道有了就好,喝下去一定要順口才行。不管是加熱水的美式,或是加牛奶的拿鐵和卡布,對一杯好咖啡來說,平易近人才是重要的。」他解釋道。

「為了讓義式咖啡能夠順口,我會依照季節調整每杯咖啡的風味。例如夏天天氣炎熱,一般人喝不下太厚重的飲品,我就會讓流速快一點萃取比較前段的風味,強調咖啡本身的酸質,如此一來甜感比較強,整體的味道也會偏向清爽。天冷的時候,我會喜歡比較濃郁的風味,我就會放慢流速,喝起來,味道更加厚實。」

六、

自從愛上咖啡,我去過的咖啡店不勝其數,仔細算算,大概也有近百間。能令我安心的,咖啡也好喝的,可能十間不到。

喜歡一間店講究緣分。從老闆的風格,咖啡的好壞,客人的種類,一直到店內的裝飾、顏色、燈光、窗戶、植物、桌椅等,包括初次踏入店裡的體驗,以及從別人那裡聽到的傳言,都會決定一個人是否能夠成為一間咖啡店的常客。

阿莫咖啡的裡裡外外,充分體現了他對於經營咖啡館的堅持。他拒絕過度裝潢,不做觀光人潮,堅持以回頭客為主。熟客也了解他的性子,到他店裡就是單純地喝咖啡,不求別的什麼。

既不虛華,也不浮誇,如同他的卡布一般柔滑順口。

在這裡喝咖啡,不怕坐得太久遭人驅趕,沒有一堆告示牌警告你哪裡有雷不能觸犯,更不會因為莫名做錯了什麼而上了店家的粉專。

喝久了,你會認識這裡的熟客,如附近大學的研究生、早餐店的老闆娘、幼稚園的負責人、專職的心理師、醫院的程式設計師,進門就隨意找個空位,想找人聊聊,你可以隨意開口閒聊生活與時事,不想開口又靜不下心,可以選擇摸摸店裡的虎克和MiuMiu;倘若聊完了,大家各自安好,看手機、打報告、讀書、放空,什麼都行。

嗜咖啡如我,儘管每天來也不會厭煩。他會依照季節的更迭,適時調整義式咖啡的酸甜,手作的甜點幾乎每幾天就換一種,很難嫌膩。

我長年在文字堆裡打滾,為了定期交件和專心創作,需要有間可以固定長坐的咖啡店,容我從工作中抽身,也能隨時投入工作。我去過很多間咖啡店,要不是太有名人太多,附近停車位難尋,桌子太小椅子太矮,或是咖啡不如人意,老闆調性不對,坐在店裡總覺得哪裡尷尬了。

能夠找到一間調性相合的咖啡店,真是幸運。

當年從日本返台後,他回到自己的餐飲專業,在花蓮的各大餐廳擔任主廚,專門負責料理,設計菜單和開發菜品。要不是他當時的女友,也就是現今的太太,懷著一間獨立咖啡館的夢想,他可能就在餐飲路上越走越遠,估計也就沒有現在的阿莫咖啡了。儘管開咖啡店不在他最初的人生規劃裡,歷經那一趟日本行,他對於咖啡店的裡裡外外有著自己一套標準和原則,營業八年,依然堅持至今。

現在的他,早上十點開店,晚上八點休息,一週營業六天,天天沖咖啡,做甜點,烘豆子,日日見著同樣幾張熟面孔,生活相當規律。

我曾問過他,他理想中的咖啡店是什麼樣子的,又或者,他對這間店的期待是什麼?

「我希望帶給喜歡咖啡的人,需要放鬆的人,能夠在這麼一個小空間裡,找到自己想要的。」

聽完他的回答,我彷彿看見了日本老闆的身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行歌的沙龍
31會員
229內容數
一切由靜坐裡所得,化為文字,如漣漪向外圓擴,盼能在人海裡喚起一聲迴盪。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必需要是自家烘焙咖啡館的咖啡才好喝嗎?答案是不一定。對於所選取的咖啡風味與品質,自家烘焙咖啡館的咖啡可能會因為經營者的特質,具有一些獨特的特色。比如說我個人很喜歡低度發酵,而且乾淨的咖啡,我所經營皓氏咖啡,自然就會提供偏向這兩種屬性的咖啡豆。但這並不意味著咖啡館使用別人烘焙的咖啡,就沒辦法沖出好喝的
Thumbnail
必需要是自家烘焙咖啡館的咖啡才好喝嗎?答案是不一定。對於所選取的咖啡風味與品質,自家烘焙咖啡館的咖啡可能會因為經營者的特質,具有一些獨特的特色。比如說我個人很喜歡低度發酵,而且乾淨的咖啡,我所經營皓氏咖啡,自然就會提供偏向這兩種屬性的咖啡豆。但這並不意味著咖啡館使用別人烘焙的咖啡,就沒辦法沖出好喝的
Thumbnail
平凡早晨遇上專業咖啡師,偶然的拉花體驗機會,看到「調一點,一切就會不一樣的人生哲學」!
Thumbnail
平凡早晨遇上專業咖啡師,偶然的拉花體驗機會,看到「調一點,一切就會不一樣的人生哲學」!
Thumbnail
咖啡已經在台灣風靡起來,除了國外大廠牌的如星巴克、伯朗曼特寧、印尼蘇門答臘...等等,還有近期國內的古坑咖啡、阿里山咖啡、等在地種植咖啡雨後孫筍在市場上,咖啡生活中成了必要的選項,各個超市五顏六色的包裝,價格也不盡相同,要怎麼夠買呢? 1.要符合自己的味道 2.留意口感的介紹 3.沖泡的方式
Thumbnail
咖啡已經在台灣風靡起來,除了國外大廠牌的如星巴克、伯朗曼特寧、印尼蘇門答臘...等等,還有近期國內的古坑咖啡、阿里山咖啡、等在地種植咖啡雨後孫筍在市場上,咖啡生活中成了必要的選項,各個超市五顏六色的包裝,價格也不盡相同,要怎麼夠買呢? 1.要符合自己的味道 2.留意口感的介紹 3.沖泡的方式
Thumbnail
五、 一間咖啡店的功夫好不好,點杯卡布就知曉。 如同瑪格麗特披薩、培根蛋黃義大利麵、蛋炒飯、舒芙雷這些材料和步驟都很簡單的料理,足以拿來考驗廚師的功力高低,一杯卡布奇諾也能測出一間咖啡店跟你有沒有緣。
Thumbnail
五、 一間咖啡店的功夫好不好,點杯卡布就知曉。 如同瑪格麗特披薩、培根蛋黃義大利麵、蛋炒飯、舒芙雷這些材料和步驟都很簡單的料理,足以拿來考驗廚師的功力高低,一杯卡布奇諾也能測出一間咖啡店跟你有沒有緣。
Thumbnail
當你進到咖啡廳後,看著菜單上各式各樣的飲料和點心,是否有因為選擇困難症而耗費十分鐘點餐嗎?一下想喝美式咖啡,看著看著突然改變心意決定喝卡布奇諾,過了兩秒又決定喝焦糖瑪奇朵,結果看了半天,你還是選擇了一杯美式。不過,今天,就讓我們一探究竟那些五花八門的咖啡種類吧!
Thumbnail
當你進到咖啡廳後,看著菜單上各式各樣的飲料和點心,是否有因為選擇困難症而耗費十分鐘點餐嗎?一下想喝美式咖啡,看著看著突然改變心意決定喝卡布奇諾,過了兩秒又決定喝焦糖瑪奇朵,結果看了半天,你還是選擇了一杯美式。不過,今天,就讓我們一探究竟那些五花八門的咖啡種類吧!
Thumbnail
近期很愛去一家咖啡店。 店有兩間分店,相距約步行25分鐘的距離,不近不遠的。每週在週間會休息一日。第一家店比鄰大學附近,除了週一到週五的學生族群與上班族群外,週末兩日也總是有許多尋香而來的訪客造訪,為了就是一杯讓人流連忘返的金黃咖啡色的咖啡飲品。 除了大家喜愛的各種義式咖啡飲料,也就是拿鐵類、摩卡
Thumbnail
近期很愛去一家咖啡店。 店有兩間分店,相距約步行25分鐘的距離,不近不遠的。每週在週間會休息一日。第一家店比鄰大學附近,除了週一到週五的學生族群與上班族群外,週末兩日也總是有許多尋香而來的訪客造訪,為了就是一杯讓人流連忘返的金黃咖啡色的咖啡飲品。 除了大家喜愛的各種義式咖啡飲料,也就是拿鐵類、摩卡
Thumbnail
進烘之豆店裡,老闆馬上就問:「需要什麼嗎?」「我要買咖啡豆。」~表明來意「坐下吧,我們聊一下,你喜歡喝什麼口味的咖啡?」(買咖啡豆之前還要先聊天阿~)「之前喝的大部分都是深烘焙的咖啡,我和太太也不太喜歡帶酸味的咖啡。」「好!那你先試聞看看這個,然後這個也聞看看!!」
Thumbnail
進烘之豆店裡,老闆馬上就問:「需要什麼嗎?」「我要買咖啡豆。」~表明來意「坐下吧,我們聊一下,你喜歡喝什麼口味的咖啡?」(買咖啡豆之前還要先聊天阿~)「之前喝的大部分都是深烘焙的咖啡,我和太太也不太喜歡帶酸味的咖啡。」「好!那你先試聞看看這個,然後這個也聞看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