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獨火塘|氣候變遷因應法,管制手段還是逃避責任?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歡迎回到【原獨火塘】,一起關心原住民族與氣候變遷問題。上週我們談過前置話題,今天進入正題,談談所謂的「碳匯」,這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概念。
raw-image

去年 10 月底,行政院宣布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更名為《氣候變遷因應法》,並將之列為今年院版優先審議法案。草案刪除了原《溫管法》第三條第七款的「碳匯」定義,這意味著什麼?

中文「碳匯」一詞很難讓人望文生義,總會讓人聯想到「外匯」之類的概念。確實,將英文的 carbon sink 翻譯為「碳匯」,正是著眼在一個交易機制上。但要確實掌握這個概念,還是回到原文 carbon sink 比較直接準確。

用最簡單的方式來說,carbon sink 就是碳的儲存庫,是能夠無限期累積、儲存碳化合物的儲藏所。這指的主要是天然的儲存庫,以植被和海洋為主,但也可能是人工的儲存庫。

「儲存」是個相對概念,這表示也存在著不被儲存庫捕捉的碳化合物,那就是大氣中的碳化合物(以二氧化碳為主),也就是現在全球致力於減少的目標。

Carbon sink 碳匯的概念最早出現在 1997 年的《京都議定書》,其確切運用在於所謂的碳補償市場(carbon offset),也就是以碳匯來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具體例子如植樹或購買碳權(carbon credit)。值得注意的是:

碳補償市場跟國際上已有成熟先例的總量管制交易(cap and trade)並不是同一個交易體系,但台灣文獻往往有將兩個市場的商品都混淆稱為「碳權」的傾向。

在總量管制交易體系下,由政府訂定每年的排放總量(cap)和該年度的排放配額(emission allowance),這個額度就是交易的標的,在台灣也經常被翻譯為碳權。

總量管制交易制度也好,碳補償市場也好,都是「花錢購買排放」的概念。只是碳補償交易比總量管制交易更加天馬行空,其碳權概念在科學上相當薄弱。例如某企業主張設立風力發電廠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若干若干(相對於設立燃煤發電廠),這個恣意計算的金額變成交易標的,可以在市場上流通買賣,但結果往往只是讓更多人可以排放更多二氧化碳。

關於碳交易的問題,可以參考以下影片《總量管制交易的故事》(中文字幕)。


從以上的說明看來,《氣候變遷因應法》是往總量管制、課徵碳稅、碳費的方向修法,也就是不在國內走碳補償交易路線。可能是基於這一點,於是草案刪除了原《溫管法》中「碳匯」的定義及相關規定。

然而刪除「碳匯」的相關規定,真的不會有問題嗎?

舉例來說,日前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赴國會備詢,提到「2019 年林業碳匯量為 2,144 萬公噸 CO2 當量,可抵銷全國排放量 7.47%」。這是在現行《溫管法》的規定下計算排放量。那麼,在《氣候變遷因應法》完成立法之後,在已經沒有「碳匯」可言的情況下,要如何計算抵銷呢?

行政實務不會因為法律刪掉了「碳匯」一詞就不操作了。《氣候變遷因應法》完成立法後,農委會主委再到國會備詢,可能會說,「去年林業固碳量為兩千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可抵銷全國排放量 5%」。

「碳匯」兩個字可以很容易的被其他文字取代,妙處在於沒有後果。當政府意識到,「碳匯」往往存在於原住民領域,這個法律概念本身就是原運的火藥,為了不要太容易被原運鎖定,乾脆把「碳匯」兩字刪掉吧。(對環保團體來說,反正也不關痛癢。)

修法刪除「碳匯」相關規定,表面上是管制手段的選擇,檯面下還有阻絕原住民權利的效用。原住民了解這一點,因此原住民族氣候變遷聯盟提出這樣的訴求:

一、整個台灣社會都應該正視,所謂的「碳匯」或者既有森林、林業固碳⋯⋯任何類似文字的指涉,都和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高度重疊,其上自然資源應當屬於原住民族,如果現在被國家所控制,那是殖民的惡果,不表示國家理所當然應該繼續控制這些空間。

二、《氣候變遷因應法》必須納入原住民族條款,並順應《格拉斯哥氣候協定》,立法成立原住民族氣候變遷基金。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難度
avatar-img
原獨俱樂部的沙龍
115會員
283內容數
多元不是言語,而是實踐,若你不得其門而入,且讓我們充作你的領路人,踏進原住民族的世界,遇見不同的世界觀與價值觀,學習不同的知識和邏輯。
2022/07/28
如果今天殖民者及其後裔全數退出台灣,台灣也就沒有原住民族可言了。每一個非原住民的台灣人存在的本身,都造就台灣原住民的存在。沒有加害人,就沒有被害人。這不是任何人喜歡不喜歡,樂意不樂意的問題,單純是個事實問題。
Thumbnail
2022/07/28
如果今天殖民者及其後裔全數退出台灣,台灣也就沒有原住民族可言了。每一個非原住民的台灣人存在的本身,都造就台灣原住民的存在。沒有加害人,就沒有被害人。這不是任何人喜歡不喜歡,樂意不樂意的問題,單純是個事實問題。
Thumbnail
2022/07/21
台灣的法律制度和澳洲差距極大,但這不影響我們思考澳洲這項判決的核心思想:原住民與土地的連結不能被國家以任何方式抹煞,作為國家法律制度根基的憲法也不能夠。
Thumbnail
2022/07/21
台灣的法律制度和澳洲差距極大,但這不影響我們思考澳洲這項判決的核心思想:原住民與土地的連結不能被國家以任何方式抹煞,作為國家法律制度根基的憲法也不能夠。
Thumbnail
2022/07/14
若人數較眾就排擠他人參政,那麼人數最多的阿美族不時時刻刻在排擠其他平地原住民?阿美族的夷將・拔路兒當了那麼久原民會主委,難道不排擠賽德克參政嗎?
Thumbnail
2022/07/14
若人數較眾就排擠他人參政,那麼人數最多的阿美族不時時刻刻在排擠其他平地原住民?阿美族的夷將・拔路兒當了那麼久原民會主委,難道不排擠賽德克參政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今年8月7日正式揭牌,並於本月分23日完成首批碳權交易,總計27家金控參與,總交易量達8萬8520噸,交易額約80萬美元,以自願減碳的角度來看,已超越新加坡首次交易的1萬多噸⋯ 🌟 碳權是什麼 🌟 碳權(Carbon Credit)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 各國
Thumbnail
台灣碳權交易所於今年8月7日正式揭牌,並於本月分23日完成首批碳權交易,總計27家金控參與,總交易量達8萬8520噸,交易額約80萬美元,以自願減碳的角度來看,已超越新加坡首次交易的1萬多噸⋯ 🌟 碳權是什麼 🌟 碳權(Carbon Credit)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權」 各國
Thumbnail
為全球物種的永續生存問題,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行動方案,自此,各國紛紛開始設定減碳目標及相關法案,如歐盟實施CBAM;美國推出潔淨能源法案等,我國蔡總統也承諾我國2050年達到淨零
Thumbnail
為全球物種的永續生存問題,聯合國於2015年宣布「2030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 SDGs),SDGs包含17項行動方案,自此,各國紛紛開始設定減碳目標及相關法案,如歐盟實施CBAM;美國推出潔淨能源法案等,我國蔡總統也承諾我國2050年達到淨零
Thumbnail
關於碳權相關事宜 目錄 1.碳權是什麼 「碳權」(Carbon credit)白話文就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權利」,根據規定以 1 公噸碳排放量為一計算單位,單位為二氧化碳當量(C02e)。 不只將碳排放量數字化,讓國家或企業或使用者或投資客有依據計算減碳總量,同時也將碳權商品期貨化,並且透過交
Thumbnail
關於碳權相關事宜 目錄 1.碳權是什麼 「碳權」(Carbon credit)白話文就是「二氧化碳排放的權利」,根據規定以 1 公噸碳排放量為一計算單位,單位為二氧化碳當量(C02e)。 不只將碳排放量數字化,讓國家或企業或使用者或投資客有依據計算減碳總量,同時也將碳權商品期貨化,並且透過交
Thumbnail
近年來,碳權一直是很夯的議題。簡單來說,因為二氧化碳對於地球的危害,為了要能夠對於自己所製造的汙染進行統計,因此有了碳權的概念。所謂的碳足跡,乃是指產品從生產到消費者手上,製造多少二氧化碳。 碳盤查,則是以企業或法人為單位,計算自己整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能做到這兩點,從資本主義立場來說,幾
Thumbnail
近年來,碳權一直是很夯的議題。簡單來說,因為二氧化碳對於地球的危害,為了要能夠對於自己所製造的汙染進行統計,因此有了碳權的概念。所謂的碳足跡,乃是指產品從生產到消費者手上,製造多少二氧化碳。 碳盤查,則是以企業或法人為單位,計算自己整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如果能做到這兩點,從資本主義立場來說,幾
Thumbnail
台灣終於要跟上國際腳步踏足碳權市場,最快將於今年七月設立「碳權交易所」,擬定相關碳稅、碳稅的規則。股市也嗅到這個商機,多檔股票已先飆升一段了,快來看看到底有哪些!
Thumbnail
台灣終於要跟上國際腳步踏足碳權市場,最快將於今年七月設立「碳權交易所」,擬定相關碳稅、碳稅的規則。股市也嗅到這個商機,多檔股票已先飆升一段了,快來看看到底有哪些!
Thumbnail
碳匯能否永久保持穩定? 碳匯如何轉化為碳權並在抵換市場運作? 如何避免「砍大樹、種小樹」等問題? 企業又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面對我國森林碳權的未來發展,在國發會的2050年淨零路徑規劃中,《碳匯》被視為削減碳排放的一種方式,以實現碳中和目標。《森林碳匯》成為選項之一,企業界瘋狂尋找自然碳匯倉庫,如
Thumbnail
碳匯能否永久保持穩定? 碳匯如何轉化為碳權並在抵換市場運作? 如何避免「砍大樹、種小樹」等問題? 企業又該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面對我國森林碳權的未來發展,在國發會的2050年淨零路徑規劃中,《碳匯》被視為削減碳排放的一種方式,以實現碳中和目標。《森林碳匯》成為選項之一,企業界瘋狂尋找自然碳匯倉庫,如
Thumbnail
萬物皆漲通膨壓力下,唯有投資自己,才是唯一的價值投資!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選出了「碳中和時代」中你不能不知道的20個最重要的關鍵字。
Thumbnail
萬物皆漲通膨壓力下,唯有投資自己,才是唯一的價值投資!綠學院的綠色帶路人選出了「碳中和時代」中你不能不知道的20個最重要的關鍵字。
Thumbnail
這說明了舉凡牽涉到原住民族生存與土地管理的事項,光有一套帳面數字和似是而非的說詞,並不能夠取代事實,商議合作才可能找到一條可供大家並行的道路。
Thumbnail
這說明了舉凡牽涉到原住民族生存與土地管理的事項,光有一套帳面數字和似是而非的說詞,並不能夠取代事實,商議合作才可能找到一條可供大家並行的道路。
Thumbnail
所謂的「碳匯」或者既有森林、林業固碳⋯⋯任何類似文字的指涉,都和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高度重疊,其上自然資源應當屬於原住民族,如果現在被國家所控制,那是殖民的惡果,不表示國家理所當然應該繼續控制這些空間。
Thumbnail
所謂的「碳匯」或者既有森林、林業固碳⋯⋯任何類似文字的指涉,都和原住民族傳統領域高度重疊,其上自然資源應當屬於原住民族,如果現在被國家所控制,那是殖民的惡果,不表示國家理所當然應該繼續控制這些空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